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这样学佛法才不会走弯路


   日期:2017/7/24 15: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法,我们要根据经论上面的教授,不能自己随便理解一通。随便理解一通,你只会自己耽误自己,最后你讲出来也耽误别人。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若非尔者,内返其意,详细观察,极为谛实。”“若不观察”,如果我们对三宝的功德不是这样来观察修的话,“随心爱乐”,随着我们自己心的爱好,随我们自己心的兴趣,随我们自己心的习气。“唯乱于言”,那对所有的佛法,他都是会乱套的,你学得越多,你心是越乱的。

  “若非尔者”,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如果不是不观察修,那么就是观察修。“若非尔者”,前面是“若不观察”,那么现在“若非尔者”,若非不观察,那么就是观察,就是观察修,忆念、思惟。

  “内返其意,详细观察”,反观自心,详细观察三宝功德。“极为谛实”,真真实实的,他是真理,他是真实功德,那你内心就会非常有力量。

  “故当数数思佛功德,励力引发至心定解。”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佛的功德体会、忆念、思惟,这是很难的,因为很难,所以我们就应数数去思惟,需要励力引发,产生定解,“至心定解”。

  我们要对佛功德产生定解,不容易的事情,非常难非常难,如果我们定解,很多事情都好办。我们不能产生定解,就是因为我们有业障,有罪障,我们资粮不具足,所以无法“定解”。

  “此若生者”,如果产生定解以后,“则于佛所从生之法及修法众,亦能发起如是定解”。我们对佛产生定解,自然而然对佛所说的法产生定解,对法有定解,自然而然对僧产生定解。

  “是则皈依至于扼要”,这个就是皈依的扼要。对佛产生定解,然后再对法跟僧产生定解。那么,不能定解怎么办?“励力引发至心定解”,我们要励力,要勇猛精进。

  “此若无者,则能转变心意皈依,且无生处,况诸余道。”如果我们没有定解,皈依心培养不起来,那就很不好办。这种皈依心,这种定解都没有培养起来,那我们转变心意的能力,这种皈依,“且无生处”,他都没有产生、出生、存在的机会条件,不存在。

  “况余诸道”何况其他的佛法,其他的法,更不可能。就是,佛的功德生不起来,那么法的功德更不可能。

  所以我们认为说,“我有法的功德就可以,不需要这种佛的功德。”很多东西都是很荒谬。“我们不需要这种僧的功德”都是对佛法的分分理解,不是一个完整理解,那个内心力量是非常不足的。

  所以我们学道次第,学佛法,我们要根据经论上面的教授,不能自己随便理解一通。随便理解一通,你只会自己耽误自己,最后你讲出来也耽误别人,你不仅没有功德,弄不好还有罪过,以后会成业障,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XC法师       佛法)(五明学佛网:XC法师       佛法)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