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慧法师:为何古今有大修行的真人,不愿露相,隐逸世间呢?


   日期:2017/7/26 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何古今有大修行的真人,不愿露相,隐逸世间呢?他们的心态境界与价值观念又如何呢?”心有好奇,可否满愿。

  :古今汉地,确有修证得道者;他们各依因缘,观察世间,不愿露相,隐世修行。对隐逸者中,少知有其法名留世,多有不知其名何如;如禅宗三祖僧璨俗名为谁。又如报端发现一山洞中,有十数不同年代圆寂坐身,不见史记。时至今日,仍有太多避世住山洞茅蓬修行无法知其名者,还有很多隐蔽世间修行不露实相名者。如此现象,实属正常,不足为奇,也不为怪;后世还会有续,直至佛法灭度,不以名相为纪,秘密传承佛法。至于依何因缘,只可悟知,不可明示。只能如法顺缘,略开可显法义。

  总的来讲,能隐修世间,密行其道者,多为载法载戒之人。即有出家二众,混同于普通僧尼之中,功德如山不显其高,戒法如水不显其深;也有在家二众,混同于平常人群中,种福无量不显其广,智慧无边不显其际。皆能隐蔽真实之我,藏精显拙假我于人。心态净洁如珠,境界高远脱俗,气质幽雅沁香,宁静不慕虚荣。价值看破名相,观念放下执著,守持戒身法体,无为不染世俗。好似说平常话,其义理不平常;看似办平常事,其正行不平常;貌似做平常人,其表法不平常;相似处平常中,其功用不平常。但在凡夫眼里,尽是平常太平常。而隐士自知,保持平常心,活在平常中,平常才真实,根植众生深;如滴水入海,随浪作波涛,避免高热处,易被蒸发掉。若具体来讲,主要为珍惜生命,清净禅行,护持本色,导引佛风。

  珍惜生命,为人身难得今已得,有限时间不可浪费,一切荣华富贵皆为有限价值,一切享乐安逸尽在荒废生命。唯有依法持戒才为实现真实自利,唯有禅行证道才为实现无限价值;珍惜生命价值在于真实自利,无限价值利他方显生命可贵。浪费时间为愚痴无智,荒废生命为枉来世间;若再造作无量恶业,更是对自我慧命的极大犯罪。若要珍惜生命,唯有隐修世间,减少顺逆因缘,避免磕磕绊绊,才能实现效应最大化,可永世享用。

  清净禅行,为化解尘缘少事扰,不逐物欲得静闲,身心清净无垢染,第一要务大禅行。将人生定位于解决生死大事,其它事务皆为副业;生死大事须坦然实际,疏忽不得;其它副业须应酬付出,不必认真。关键是能隐得住身子,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贫苦,持得住恒心,守得住道业,坐得住年月。否则,嘴上功夫一流,屁股上功夫没有,头衔学位一大堆,拥赞风光显尊贵,欲求次第证道解脱,只有意念无定力。

  护持本色,为自知应念什么、行什么、是什么、该什么,心有之明,护持初心;如一元一包的盐,可入味餐桌常菜,还可入味百千万元珍馐,而盐还是原来的价值,咸入众口还是一味。既然选择了信佛修行,就无怨无悔,无论何时何处,不失自我本质,保持佛门法性。可尘世滚滚洪流,会冲淡盐的咸味;将见水不见盐,淡水入口不再咸。故有限量的盐,入限量的菜,显适量的味,得定量的妙。

  导引佛风,为重实修轻名相,重传承轻言说之风,口传心授至今。故隐世修行,既有传统,可潜移默化;又有传闻,可熏染各宗。由一个人、一颗心、一辈子、一传承,到一群人、一片心、一愿行、一佛风。佛门风气正,世风有标准,修证者引领示范,后继者信众扩充。佛法于平凡处,信众在平凡中;平凡处有惜福,平凡中有惜缘。人知惜福乐知足,众皆惜缘自和睦。佛风清正,身心净行,勤于道业,不枉人生。2014/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慧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净慧法师       修行)  

 济群法师:菩提心的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