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能上师:实际修行中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日期:2017/7/26 2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要搞清修行的路线

  修行的路线一定要搞清楚。

  1、持戒是为了得定。

  2、得定是为了开发智慧。

  3、开发智慧是为了“ 破无明” 。

  4、破了“ 无明”干什么呢?是在生活中断烦恼,在做事上无烦无恼,把功夫放在这上面。比如打坐中你悟道了,那以后就要把你的这种慧力运用到生活中去。

  5、自己破了“ 无明”,目的是干什么呢?目的是帮助别人“ 破无明” 。这个就是修行的整个一套路线,懂了这个道理的时候,就不会再盲修瞎练了。

  要常常检查自己,调整自己,看看在哪个位置上呢,是我还老执着在禅定上呢?是我还老执着在戒律上呢?这样的话呢,我不应该在上面停留。

  执着戒律的要进入禅修,执着禅修的要进入慧观,执着慧观的要进入到生活。最终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生活当中。

  (二)修行要抓住重点

  我们在座的,有工作的,每天就修上一个钟头;不上班的,每天两个钟头、三个钟头。比如老人家们有时间,每天修两个钟头、三个钟头。关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专修一段时间,不要求修法太长,要求你啊,通过你喜欢的方法,很快就入定,入定以后,智慧开发出来,把你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你两三个钟头就已经很好了。

  最重要是在生活中磨练磨练,要调整好,这样是最好的。现在我们仔细反观自照,在座的有的居士,修了半天,一是身体越修越糟糕,二是烦恼越修越重,三是一修事就多,不修还没事,这就是你修行没有抓住重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特别地用功,每天修上五六个钟头,可遇到事情还是特别执着,说明你没抓住重点在哪里。这时候,你要知道,修行要解放,要把自己的心胸放开。

  你说这个病怎么来的,一个是执着,第二就是小心眼呗!你放不下俗事,你生气,那你病就来了嘛!你还不如直接把心胸放宽了,这时候就有慧力了。当你的心胸宽广以后,慧力就来了。

  告诉大家,为什么大智慧的人用大的方法修呢?心胸一扩展,身体气血就舒展,这叫“ 心开脉解” 。

  每天高高兴兴的,你的身体自然病就少。反过来呢,每天病病怏怏的,这样的心态还不如不修呢!如果每天找个地方,乐乐呵呵地玩,或许比你修行还强呢!就是这个道理。修的时候执着很多,玩的时候执着很少,玩变成了修行。抓住修行的重点,这是最关键的。

  (三)修行要活修,不要固执地死修。

  我们在座的,修行有时比较发死,不灵活在哪里呢?老认为,我功课没完成,就觉得好像没修行似的。你就不知道什么叫“ 修行” !

  我给举个例子,比如你静坐养成了习惯了,每天坐上一个两个钟头。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了,比如突然有朋友来了,或者要出门、出差了,你坐不了这一座怎么办啊?坐不了就坐不了呗!不要认为那就没修行了。

  反过来,你因为没坐了这一座,还产生了执着和烦恼。当你执着生起的时候,修行就更不行了,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你执着于没能打坐,因没做完功课而烦恼,这不就有悖于“ 修行是为了解脱烦恼,放下执着” 的目的了吗?

  所以说,一定要放下,放下了,心就没疙瘩了。实际从另一个面上说,修禅定、修智慧就是解开自己的“ 心结” 。

  我们佛法,从唯识宗说,在我们凡夫的心中有八十八个“结”。那个疙瘩太多了,统称为八十八个,也叫做“ 见思惑” 。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把这八十八个疙瘩一一解开,这叫解开“ 心结” 。

  为什么会结上心结”呢?根源来自于执着,把这当真了就有了“ 结” 了。比如说我没做修行功课,那就是认为修行功课是真实的,一执着这个,哎呀!心里就有了疙瘩了,一有疙瘩,心就起烦恼了。有个偈颂里面讲,我们的烦恼啊,犹如虚空之中结了个疙瘩,懂这个道理吧。其实,烦恼是你自己把自己套住了,本来你的心就像天一样,你偏要把天结个疙瘩!

  所以,烦恼是自己束缚自己。你看我们的烦恼,仔细想想,都是自己找的,对不对?别人没给你找烦恼,烦恼跟别人没关系,都是自己找的,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所以,修行要圆修、活修,不要固执地死修。打坐是修行,但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记住啊 :刚要烦恼,我不去烦恼,这是最好的修行。刚要执着,我马上反应,不要去执着。你放下执着的时候,一下子,心灵宽广了,实际上就和佛融为一体了,你这个时候功德是最大的。

  所以说,要把修行放在生活中,修行不一定是在打坐当中,而是在生活当中啊!大家一定要搞懂这些道理啊!咱们这些居士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这个正知正见,真正的见地!

  你们现在感到这个见地的重要性了吧!没有这个正见,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所以,我这次就是想把大家的见地最终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哈哈,今天我们就到这吧!

  2010年 3月讲于河北省涿州市

  学佛总纲领和正知正见——11、实际修行中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能上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智能上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