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开启自身的力量


   日期:2017/8/4 8: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修行人必须通音律。音乐和绘画是灵魂的显现,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灵魂的内在世界。音乐比智慧和哲学对人的启迪更直接,谁能参透和感悟音乐的意义,谁就可以超越生活中难以超越的烦恼,提升灵性的等级。音乐是反映内在的自我,它可以把我们带到一个无我的时空。音乐可以让人放纵性情而又无损于道德,它反映的是心灵与道直接、当下的沟通。

  通音律的人做事的风格细腻、流畅,轻重缓急把捏得准确。如果说通达音律的人可以算是半个圣人的话,那么通达绘画的人可以算是大半个圣人了。这里有古代画家和哲学家的几句话,讲的是绘画的意境:“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这与我们的修行境界有什么区别呢?“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这是禅,是诗,又是画。

  扁鹊、华佗看病,有个诊断方法,就是听声音。华佗说过,声音是一个人五脏六腑的显现,通过声音可以判断出一个人五脏六腑的健康程度。相学上也有一个听声音的方法,从一个人的声音可以看出他一生的贫富贵贱、寿夭长短。声音和我们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魂魄同一体,是它们的显现。为什么有些音乐家的声音那么悦耳动听,富有磁性和振动力?一方面是先天带来的;一方面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五脏六腑得到了调整。五官也代表了我们的五脏六腑。

  2002年我学开车的时候,教练曾经跟我说了一番话。他说:“大师,你是不是懂音乐?”我说:“我不懂,我既不会弹,也不会唱。但是在我的内心里,我既会弹又会唱。”他说:“这种人很多,听到音乐,他内心会翩翩起舞,与旋律同步;听到别人唱歌的时候,他的心也会跟着唱;听到别人弹奏的时候,他的心也会跟着弹。但是让他自己弹,自己唱,自己跳,他既不会弹也不会唱,更不会跳。这种人也属于懂音乐的人。

  点评家往往就是这类人,不会弹,不会唱,不会跳,但是,当别人弹、唱、跳的时候,他的内在会相应。曲子谱得好不好,演奏得好不好,唱得好不好,跳得好不好,达到什么层次,他都很清楚。”他还说懂音乐的人学开车,比不懂的人好很多倍。我问为什么。他说懂音乐的人踩刹车的时候会慢慢地踩,给油门的时候也会慢慢地给,对轻重缓急把握得很好。不懂的人踩刹车,“咯噔”一声就把刹车给踩死了。

  他的这番话当时我并没有感受,也不完全理解,但始终都记得。后来在日常生活中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确实如他所说。通音律的人知道怎么跟人沟通,也知道如何回避人,他不会突然回避,就像踩刹车一样突然踩下去,而会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轻重缓急把握得很好,任何事只要他想做,一定会做得很好。

  而不通音律的人做事,轻重缓急往往把握不好。这个道理可以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包括炒菜。大家都知道炒菜的诀窍无非是火候。什么是火候?就是轻重缓急。该大火,马上就要大火;该小火,马上就要小火;该撤火,马上就得撤火。

  世间上的很多事不需要你亲自去做,但别人做的时候,你要懂得方法、技巧,一旦需要你去做的时候,你就会了。很多懂设计的人不去设计,懂舞蹈的人不去跳舞,懂绘画的人不去画画,他们做什么呢?当评论家、鉴赏家。比如一个不懂绘画的人敢评论一个画家的画,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你听了不得不佩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众生的佛性是一样的,都本自具足,本自圆满。要想让先天的、本有的自性起用,必须通达后天的训练,只有先天的智慧开启了,才能起用。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不通达前四明,最后的五明——内明不能起用呢?如果通达了前四明,可以事半功倍,直达内明。因为我们先天具足了内明,所以能学会后天的四明。现在绝大多数学佛的人都进入了一个误区,以为不必学后天的四明,只要通过修炼就可以直达内明。结果后天的四明没有学会,先天的内明也没有得到,所谓的“学佛”,学了一二十年还是一无是处!

  为什么很多人写的诗、填的词没有抑扬顿挫和韵味,读起来不能朗朗上口?因为不懂音律。为什么很多人穿的衣服和自己不协调,服装非但不能衬托他,反而还有损他的形象呢?因为不通音律。

  为什么很多人听别人讲话听不进去,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表达不出来呢?还是因为不通音律。通音律的人必定懂得协调,在他身上、他居住的地方都会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通音律的人也会健康长寿。诗词的韵律是抑扬顿挫的,这种韵律会打动人心,把读者的灵魂引领到一种意境中。无韵的诗词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肉体。

  刚才那位菩萨那么激动、那么虔诚(一位老居士见到上师时非常激动),如果是外行人,马上就被感动,马上就上座讲法、传法了。可是,她在这种心情和状态下,无论你给她什么,她都没有感受。因为她已经忘我了,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你讲什么她都听不到。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以这种心情什么都做不了。如果你让她在这种心情下去做事,她只会把事情做砸,做得一塌糊涂。

  佛门里讲最高境界是如何达到的?——心空及第归——我对你万行既不崇拜也不贬低,既不亲近也不冷淡;心里既不存在有你,也不是没有你。在音乐、绘画、修道上把捏得好就符合道。在生活中“轻重缓急”把捏得好就是在修道。

  有人说练“河住江翻”要越练越快,越快越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快是为了好,慢有时候比快更好,更能捕捉到感觉。世间万事就是四个字——轻重缓急。可是日常生活中有一种人做事永远是一个调子。

  试想一下,一个调子的音乐好听吗?一种色彩的画好看吗?能打动人吗?世间上不知道有多少个不同的民族,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唯有音乐、绘画是共通的,是全人类所有的民族所共有的。因为音乐、绘画是从灵魂里流淌出来,迸发出来,涌现出来的,而全人类的灵魂是一样的,也就是我们佛教说的,六道众生的佛性是一样的。世间万事万物同一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修行       万行大和尚)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