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危急时刻,请至诚肯切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必获救度


   日期:2017/8/4 9: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普门品》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刻,应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必获救度!经文给出了一个落实的方法,你想获得解除痛苦、烦恼、恐惧吗?想的话,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这就对治了,可是经文到此处并没有停。

  这句里有一个非常敏感的名词就是:一心!学净土的同修会知道《阿弥陀经》里提到一心不乱的念佛境界了,此处的一心和《弥陀经》里的一心不乱相同与否?如果我们把此处的一心等同于弥陀经里的一心不乱,这就几乎把看到的路又给堵死了,而且堵的死死的,一点缝都没给自己留下。

  各位设想一下:在那么危急的时刻,被众多的怨贼围绕,刀杖已经挥舞起来了!这个时候还要念菩萨达到一心不乱,你还不如让他去死了,在这样短促的时间、杂乱的环境、急切的心情下,还要求念圣号达到一个什么功夫?这利益是没人能获得的!如果这样理解,那么佛菩萨说这些话,等同于给自己造作了无量的口业,随经文流传口业也在激增,想一想他们那么智慧,能给自己留那么大的一个漏洞吗?

  所以此处的一心我们当理解为:这个时候心里满满的都是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垂护!以这样的心在念菩萨圣号这就符合了当下的环境,也符合了启动观世音菩萨加持的最低标准。这个一心就是在圣谛里的最低配置,在俗谛里的中高端配置了,绝对不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念菩萨这种了。所以厄难临头了你还有一搭没一搭的念菩萨,我们祈求的愿心不强烈,等同于获得帮助的渴望程度不迫切,等同于不着急,等同于就算被砍了也无所谓,那就等同于救不救都不要紧。

  如果希望自己被救,越迫切,越真挚,越渴望获得,这时的心就当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了,不能再想着七大姑的菜、八大姨的花、五舅姥爷家里的小蛤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和迫切希望获得菩萨救度都不相应的。所以此时的一心等同于满足菩萨救度的标准,不能把一心理解为一心不乱,那是会把人害死的。

  你们应该一心的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样一来方法有了,标准有了,目的有了,也就是愿有了,行有了,但是还差一个信没有;随后的一部分就是在做增加信力,为什么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能获得解脱厄难呢?如果光凭借数世积累的信根去相信佛菩萨,这对现在的娑婆众生来说也很难了。过去说过这五根是很容易断的(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果触犯了五戒中的性戒,这些根说断就断,而且有的罪业又不通忏悔,光靠忏悔是不能清除的,于是就等同于:如果不接续起这些断了的根,就没有可用的持续的五力,就只能靠短暂的培养,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现在普遍面临的一个真实状态了。

  五力没有从五根生发,这个力就不扎实,或许会被激活一点受用,但不稳定啊。如《金刚经》中佛陀提到一个对比,你听到了能不害怕、不恐惧,那是你过去无量劫来就供奉承事无量诸佛了;而听了不信,那就是过去亲近如来太少。同样道理,没有根,受用的力就非常有限;想借用这样质量的力量影响自己的生命走向,这就有点螳臂当车了。太把轮回的巨大业力当儿戏,也太把自己那些残存的不堪受用的根力当回事了,被现实打脸,被众生打脸,被厄难打脸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普门品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观世音菩萨       救度)(五明学佛网:观世音菩萨       救度)  

 祈求观世音菩萨加持找到如意工作 

 大寂尼师:解答初学之人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疑问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圣轮法师:闻声救苦靡不应 人间处处有观音── 做个闻声救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许止净居士: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