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如何才能让自己不产生念头和想法?


   日期:2017/8/7 9: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难道有念头和想法是错的吗?在座的谁没有想法,谁没有杂念?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不产生念头呢?尤其是当一个人心无所住的时候,自然妄念纷飞。如果能做到心有所住,念头也就相对减少。如果学会给自己的心安排一件事做,它就不容易滋生乱事,我们就不会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既然内心散乱,妄念不止,为什么不主动生一个念头,专注一处,不被那些杂念牵着跑呢?

  在座的哪一位给自己制定了作息时间?我告诉大家我的作息时间:每天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两点半到三点自然醒来,披上棉被开始打坐。四点半打第二遍钟时下床,洗脸,搭衣,然后在大殿后面散步。第二遍鼓响起时准时站在大殿门口。用完早餐,六点半左右回到法堂,散步十分钟。七点到八点打坐。

  八点到十点半读书。之后看看工地,再到会客室、流通处,或者厨房、保安部走一圈。十一点到斋堂过斋。十二点回到法堂打坐到下午两点。两点到五点半读书。之后,若不吃饭就在寺庙周围散散步,六点半参加晚上的共修打坐。九点打坐结束后在法堂周围散步半小时,回到法堂读书到十一点,然后睡觉。

  我总是主动给自己的内心安排事情,不会等它来安排我。你提前把事情安排好了,不给它留时间和机会,它自然不会胡思乱想。在座的有几个将自己的时间、空间提前安排好的?你们都是被动的,甚至根本没有做这个工作,所以杂念、邪念、昏沉、散乱就要占领你们心灵的空间。

  我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从二十几岁开始的,一直到现在,所以我内心的状态始终是一个“忙”字 ,一个“紧”字,一个“密”字,这三个字陪伴了我二十几年,这一生我只会用这三个字。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也许在座的多数是用空、闲、散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为什么一个人会很闲散呢?因为他不立志向,也就是我们学佛人说的不发愿,没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人是有灵魂的,有灵魂就会有思想,如果不把你的思想引到正道上来,它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地乱抓乱撞,一生都会这样闲散地度过,内心空空荡荡。

  有时候你的灵魂似乎苏醒了一刹那,感觉到无聊、空虚、彷徨,乃至孤独、寂寞、没有知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状态一直是空、闲、散。祖师早已告诉我们这些学佛的人,这一生我们的目标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这句话很多人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灵魂里,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也难怪这些人一事无成。有些人学佛多年什么感受都没有,原因就是他用的不是前三个字,而是后三个字——空、闲、散。

  当我们有工作的时候,就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没有工作的时候,就要主动给自己安排工作。例如寺庙里每天要求集体出坡,这个时间就应当奉献出来,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的年龄,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人生,会惊异自己竟虚度了几十年,悲哀之感会油然而生。

  如果感觉到时间紧迫,当下就要调整心态,重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如果能将一个念头或者志向、愿力持续三年、五年,乃至十年,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小念头,那是正常的。任何新的念头都不能取代我们原有的大念头(智慧)和利益众生的愿力。我们每天见到、听到、接触到的事物都会让我们产生新的念头,甚至意想不到的念头。当新的念头产生时,用大念头看着它,它随之即灭,大念头始终占据着我们心灵的空间。

  并不是有智慧就不会产生其他念头。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善缘和逆缘,每一个当下都会有喜、怒、哀、乐的产生,这正是需要我们内观反省的时候。这些情绪和念头的产生,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大念头是否还在,是否被妄念所淹没和取代。

  祖师说:“心中无事便生贼。”言外之意是心中有事,贼则无处可生。你们说你们心中有很多贼,那能怨谁呢?是你们自己把咒语念错了,念的都是“空、闲、散”,内贼一起,外贼自然就进来了。什么时候让正念占领了心灵的空间,智慧就取代了无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智慧)(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