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打通气脉修养身心


   日期:2017/8/8 1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依循正规静坐的法则,倘若气机通过“任”“督”二脉,则会发生犹如道家所谓的“大周天”与“小周天”的种种景况,而且都有正规而准确的反应。乃至犹如密宗所谓的三脉四轮都打通以后,又应该怎样,才是合于修道的规范呢?这个问题,倒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一般修炼丹道者的立场而言,对于气机通行“任”‘督”二脉,运转“河车”而契合于大小“周天”。向来都视为是无上的秘诀。

  但是很多人都忘了“河车”运转,转来转去;又转到几时为止呢?须知运转“河车”,气通“奇经八脉”,并非就是静坐和修道的极果。严格说来“河车”运转和气通“奇经八脉”,那只是静坐和修道的开始巩基。它对于健康祛病,不无功效,而对于修道与证道,那只算是开步走向轨道而已。

  “河车”运转和气通八脉以后,到了某一适当阶段,气机就自然的不再转动。那时由于气机的充盈不动,身体渐感轻灵暧软而达到“忘身无我”的境界。

  此时才能豁然自省,认得“圆陀陀”“光烁烁”的性命的本元。它确然与后天有形的身体可以分离与和合。然后再把这一灵明的性命之本,重新浑和这个后天的身(炉)心(鼎),继续锻炼,如此才可以使得此身此心,能分能合,而奠定修道与证道的坚固基础,这样才算是有了初步的成果。

  如果工夫到达“奇经八脉”完全打通,有了“冲气以为和”的境界时,那便有庄子所谓的:“堕肢体(没有身体四肢的感觉),黜聪明(绝对没有妄想),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此时“中脉”的功能发动,首先便有引伸上下通于无际的觉受,自然而然便呈现“万里青天无片云”的晴空境界。甚至,无论白天黑夜,满天繁星呈现眼前,犹如“掌中观庵摩罗果”一般。平常所有的知觉和感觉状态,一起忘却无遗,所有人我是非等等世俗观念,完全远离消散。

  但“中脉”的打通,并非就是全部道果的完成。严格说来,打通“中脉”,也只是入道基础的真正稳固而已。从此以往,前途更加微密深邃,更须仔细努力。的确非有明师指点不可。此外,在打通“中脉”之前,当然先由左右二脉的通畅开始,但左右二脉的通畅,也并非只靠“瑜伽”的呼吸气功便可奏效。真正打通左右二脉的人,外形的证明,从头颈的圆满状态,和颈部左右两大动脉管的平满,以及颈有圆圈的象征,可以得知。否则,尽是误人误己的空谈,毫无实义。

  关于前者“河车”运转和气通八脉以后的情景,一般丹经道书,只用“璇玑停轮,日月合壁”来作身心空灵浑一的代名词,从来都被视为神秘而不肯轻易泄漏天机。致使后来的学者,举世滔滔,统统陷于迷阵而乏程序和条理以资遵循。古人们如此作法,与他以“渡人”为出发点的心志,究竟是否相合,实在难以辩说了。

  关于后者,一般道书,大多只用“重入炉鼎,再整乾坤”等等的形容词轻轻带过。其中应当如何若何的再进一步来确定修证。尤其不肯明言,“恐遭天谴”。事实上,天心有好生之德,如果真正与人为善而又曲遭天谴,亦应“当仁不让”而乐于为人,何必太过自私。

  但是在一般学习静坐和修道者而言,能够达到真正的“河车”旋转而气通八脉的,已经绝无仅有。何况过此以往,真能了解身心性命的可以分离、可以凝合的境界,实在万难得一。因此纵使要诚心付授,又有谁能一闻而悟地承受得下。并且由此以往,都是超越形而下而进入形而上的境界。即使愿意明明白白的细说端详;又有谁能具备超世的智慧与经验可以领会“通玄峰顶,不是人间”的旨趣呢!好了,这些话,可以到此煞住,再说下去,真有可能被人认为是“走火入魔”的疯言疯语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修行)(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