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李元松:婚姻生活对修行来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日期:2011/2/4 15: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首页导语:婚姻的生活,使人进入人间的天堂,对于修行人,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是多么可贵的法门!

我们从修行的立场来看婚姻的意义。严格言之,修行是可以'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六祖惠能语),也大可不去论述持戒、忍辱,乃至慈悲喜舍,一切布施之行,因为'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倘能于清净本心--涅盘得一真知灼见的确认,并于一切时地中长养它、坚固它,从熟练到绵密,从绵密到生起无功用,则能具足一切功德善行。正如六祖所说:'吾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至此再说迷说悟尚属多余,何况修行二字?不过由于直指人心的法门,失传已久,人们习于摘枝寻叶,对于向上一着、千圣不传之禅不免生疏,故而从渐修法门厚扎根基也有其必要。

修行分两种,一是修行的形式(或仪式),一是修行的目的(或实质内容)。修行的形式泛指一切修行的外显行为,包括打坐、念佛、拜忏、朝山、持咒、诵经……等等。修行的目的,则只是'修'正身、口、意种种错误,不圆满的'行'为--易言之,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修'正'行'为,使自己原本略具的乐定安明爱更加地提升。

乐是指快乐;定则是心力集中、精神统一;'安'是安详、安心、满足、自信、没有自卑;明是对人物事理具客观超然的观察力,较少主见、成见和偏见;'爱'则是指对人对物自发性、普遍性的珍惜和爱护。如果一个人善于使自己的乐、定、安、明、爱逐日逐月的提升,则是善于修行的人,无论他采行的修行形式是什么。反之如果采取某种修行的形式,经过一年半载之后,仍不见心灵获得上述五种,或四种、三种,甚或连一种功德也没能生起的话,那么即应赶紧另访明师,或另修其他法门--这不一定是投教非人,或法门不好,但至少可以断定的是:这位善知识、这个法门,目前暂时和自己的因缘不合。修行是否契机、是否得力,一般很少超过三、五个月仍发觉不出来。佛教劝人'以法为师'、'以自为光'是教人打破师徒彼此的占有欲,尤其是学习菩萨的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精神更值得效法。

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

上来首先说明修行的大方向,接着我们谈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孔子曾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我的理解是,修行的人,下手处可以从夫妻关系做起,经由此,他的睿智可以发展到了解宇宙真理的地步。坦率地说,人是很不容易了解的动物,也很复杂、很不好相处。来自不同因缘、不同成长背景的夫妻,虽说彼此存有真挚的爱意,但由于彼此都受到人类共同的根本不安和矛盾侵袭着,事实上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这些苦闷和困惑,当它生起时,是连自己都身不由己的。因此,夫妻两人要如何年年月月地生活在一起,其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曾说:如果有人能在婚姻生活中,好好地跟自己的另一半相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觉悟的人。不知是否有人会认为这是我过份浅化觉悟者,倘若有人如此想的话,那么我想辩护的是:可能是你太小看婚姻生活的复杂性了。除非夫妻间只想维持一般家庭表面的平和,除非夫妻间不关心彼此的心灵感受和成长,不然夫妻间的相处--尊重不占有、关怀不自私、随缘不强求的相处,事实上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夫妻之间至少要有一位是成熟的人格者,不然是办不到的--而这也正是我们以下将指出婚姻生活带给修行有着什么样的正面意义之所在。

古德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获得一切智宝。'这是说虽然困顿的环境,使人遭逢无边苦恼,但对于有志修行的人,禁锢、险逆的环境,过程上虽然苦了一些,却不会使人幼稚、肤浅,在意志上将锻炼得更强,在人生的经验将更有多层次的品味和更圆熟的体验。婚姻的生活虽然不免因为两个人的长期相处而产生摩擦;不免因为有机会以近距离去接触另一个人类,从而发现人性的矛盾和劣根;也不免因为家庭成员相继加入生活圈而平添乐喜和忧愁,但真实的人生乃由此入门。

尝闻:不知痛苦的人,没有资格话人生。人类的快乐只存在表层的感官上,但痛苦却深入骨髓。唯有在肉体和精神、亲情和爱情、学问和财富、面包和尊严、家庭和事业的交缠冲突中,才更能体会人间的苦乐和竞逐的现实,对于做人的辛苦和做人的无奈,也才会有真实的体验--而这都是修行人所应知应证的,尤其是发心学习菩萨的人,更应以此为成佛的道场。因为娑婆众生绝大部分都是男女结成夫妻、组成家庭,并且在种种两难之间挣扎着,这当中有辛酸、有甘甜,却无一不是刻划入骨的激情。修行人除非真正了解此中的冲突、痛苦与无奈,不然如何能做到原谅无知、悲悯罪恶的地步?又如何能避免说些不着边际、无关痛痒的空言呢?当知除了少数天纵英才之外,一般没有历经世事的人,根本不知人间疾苦,也不知凡夫是多么的纯真、可爱,同时又多么空虚地徘徊在万花筒的世界中。

婚姻的生活,使人进入人间的天堂,也使人墬入人间的炼狱。对于修行人,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是多么可贵的法门哪!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李元松       婚姻)(五明学佛网:李元松       婚姻)  

 陈兵教授:佛教的情爱观及婚姻伦理 

 王骧陆居士:菩提法用 婚姻之礼 

 曾琦云居士:在爱情中实现涅盘——与现代禅一起讨论佛教爱情 

 仁焕法师:婚姻的定位 

 魏德东教授:佛教的婚姻观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三 居士修行可成就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二 居士面对YIN业态 

 药师山·紫雲居士:居士婚姻两性观 一 

 蔡礼旭老师:经营婚姻的关键 

 昭慧法师:从普世价值观察女性婚姻观——重读《佛说玉耶女经 

 昭慧法师:TONGJ除罪化与婚姻稳定性——一个非道德性角 

 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净嵩法师(李元松老师)殡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