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全仗佛力(四)


   日期:2017/8/17 7: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陀要义】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全仗佛力(四)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崔母孙夫人往生传发隐:

  或曰:每见载籍,毕世修持,定慧力深,宗说兼通,解行相应者,多有生死不了,仍复受生。何崔母以五、六年功夫,竟得往生,了生死耶?有何证据而知其决定往生耶?

  答曰:子未知了生死,有自力、佛力之所以也。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全仗佛力。仗自力,非见思净尽,无由出离生死。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带业往生。譬如渡海,一由自浮,一由乘舟,到岸虽同,其难易安危奚啻天渊悬殊也?

  《观无量寿佛经》示三种净业正因: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此十一事,或有一二,加以信愿念佛,悉得往生。况崔母之将及全备者乎?又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令念佛,或至十声,或止数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往生下下品中。况崔母五、六年来,日夕系念者乎?

  言证据者,临终不起爱恋,密默念佛,竖手示敬,端坐而逝。即此数端,便是往生之相,况没后全身已冷,顶门犹热,及至入殓,面貌如生,征于经论,谓顶圣眼天生之说,其往生又何疑焉?」

  下面继续看印光大师说仗佛力和仗自力的道理:

  「仗自力非见思净尽,无由出离生死。」

  这是仗自力要解脱生死的标准。靠自己修行的力量,要见思二惑净尽,才能够出离生死。见思二惑要净尽容不容易?不容易。末法时代什么人能做到?

  「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带业往生。」

  「信愿真切」四个字,稍微把它重整一下,把它掉换过来「真信切愿」。所以第五十二段文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只要做到信愿真切,就可以带业往生,和第四十九段文一样,说的意思都一样,做到真信切愿、念佛名号则决定往生。印光大师讲的道理,不管对哪一位在家、出家大德所说的话,讲到往生这一件事情,标准就只有一个,做好这六字真信、切愿、力行。

  真信就是深信,《观经》三心的第二深心。深心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四个字,深信之心,换一话来说,你对阿弥陀佛本愿名号救度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事,做到浅信还不够,要做到深信。做到深信那就是真信,真对假来说,做到浅信,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做到假信。念佛深信比较好,还是浅信比较好?当然是深信比较好。

  深信信愿经常做一个譬喻,任考不倒。你对阿弥陀佛名号的信受,让人家怎么考验你,都不会将你打倒。念佛人要念佛,念到像不倒翁一样,不倒翁就是不论怎么打都打不倒。你会不会让人家把你考倒,会不会?如果有人跟你说:一天念佛八小时就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那么简单?我不但念佛,又朝山、又拜忏、又放生,又修这个行、修这个行,我都不敢说要往生了,你只有念佛而已,就想要往生哪有可能?会不会一句话就把你打倒?如不会,你就是做到深信。

  有的人会,台北有一位女众老菩萨,就是有人这样跟她说。她念佛十几年了,听人家这样跟她说,非常的担心。信愿去台北弘法她专程来问我:信愿法师,我念佛十几年了,有人跟我说,我只有念佛不会往生,那我要怎么办?这位老菩萨因为不识字,听到人家这样说开始烦恼。我就跟她说念佛决定会往生的道理,听了之后很欢喜又继续念。

  所以信要做到真信,愿要做到切愿,切愿就是任何感情、金钱、名利、财宝、五欲所有一切,都没有办法改变你决定要往生西方的决心。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下定百分之一百的决心,有没有?你有决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有,真的吗?给你一千万,但是不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吗?一千万不要?一万亿?任何的考验障碍都不能障碍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做到切愿。要下定百分之百的决心:我一定要往生!

  诸位菩萨,跟着信愿来佛前,好好发下这种决定心愿,好不好?好,请合掌,一心瞻仰佛菩萨,跟着信愿来念,要真诚流露,千万不要骗阿弥陀佛,骗阿弥陀佛这样罪过无量。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弟子信愿一心发愿

  一生念佛绝不退转

  我一定要往生

  我一定要往生

  我一定要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请放掌,你有下定这样的决心,一生做到,就做到切愿。如果有亲情的考验,你就放弃了,不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那么刚才你的发愿没有下定百分之一百的决心。

  现在你是要让阿弥陀佛度,还是要让你的乖孙度?你要让阿弥陀佛度,可是你的乖孙跟你说:阿嬷您不要去念佛,阿嬷您去念佛我要怎么办?有的阿嬷听到乖孙叫一声阿嬷心都软了,好吧,不然我就在家里好好带你。所以有的阿嬷让乖孙度去了,这样有切愿吗?没有切愿。有的让金钱度去了,有的让名利度去了,有的让五欲度去了。

  假日年轻夫妻一起要去玩,什么人要回到道种寺念佛?回到道种寺念佛的,都是一些老菩萨,随便三个人叫出来,年纪加起来超过两百岁。年轻人都出去玩,年轻人就不会死吗?在死亡之前人人平等,有道理吗?死亡一定是老的排在前面吗?一定吗?不一定。譬如说你八十岁,我五十岁了,我们两个人什么人比较先死?不一定,你不可以说你会比较先死,哪有一定,或许我比你还要先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很多。有的婴儿生下来一天两天就死了,有的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就死了,胎死腹中。

  死亡之前人人平等。

  所以我鼓励年轻人要念佛,有人回答我说:师父,我现在还很年轻,我还要打拼,念佛那是老来的事情。一定能够活到老吗?不一定,不一定能活到老,所以要把握每天的当下念佛。

  要仗佛力要做到真信切愿,因为这是我们要做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深入的了解。印光大师说,「若信愿真切,即可带业往生」,信愿做到了,就可以带业往生。带业往生,诸位不要误会说,那这样我现在造作很多恶业也没有关系,反正念佛可以带业往生,不是这样的意思,千万不要误会。带业往生的意思就是指,我们念佛人带念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净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另一个解释带业往生,就是我们念佛人因为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还未净尽,靠着这句佛号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还带有旧业,我们的烦恼恶业还没有断尽,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称为带业往生。

  但是我们现在遇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心称念,我们要断恶修善,不要更造新殃。不要说我可以带业往生,我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所障碍,所以我杀人放火也没有关系,我诽谤三宝也没有关系,我为非作歹也没有关系,到最后就算堕落地狱也没有关系。所以念佛人要断恶修善吗?虽然净土法门是全仗佛力,但我们还是要断恶修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修行,让阿弥陀佛感觉到脸上有光。

  我们还是要精进的念佛,不是说信之一念就决定往生了,我就可以懈怠了。所以学习阿弥陀佛的本愿法门,千万不要误解。有的人说:我们信阿弥陀佛本愿,念阿弥陀佛名号,吃荤念佛也是会往生,我何必一定要吃素?这样的知见对不对?不对!误解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阿弥陀佛希望我们众生吃素念佛,绝无希望我们众生吃荤念佛。所以阿弥陀佛的教法,不会违背十方诸佛的教法,虽然可以带业往生,虽然全仗佛力,我们念佛人也是要好好断恶修善用功念佛。

  下面是说譬喻的话,这样譬喻的话印光大师在《文钞》经常在讲。

  「譬如渡海,一由自浮,一由乘舟,到岸虽同,其难易安危,奚啻天渊悬殊也?」

  譬如渡过大海,一种方式是靠自己游泳,另一种方式是坐船,虽然到达岸上是一样,但是困难容易、安全危险,有天渊之别,悬殊很大。如果你要从台湾到香港,你要坐飞机还是要自己游泳?香港是在台湾的西南边左后方,如果你要自己游泳,那你要跳下台湾海峡,往西南方向游泳到达香港。如果你要到香港,我想你不会选择游泳,你会搭乘飞机,或者搭乘轮船。

  印光大师的譬喻说的非常的好,到达岸上是一样的,但是自己游泳是靠自力,乘船是靠他力。我想再驽钝的人,一定会乘船不会自己游泳,因为乘船容易、安全,自己游泳困难、危险。尤其信愿不会游泳的人,我如果要跳入海中自己游泳,我一定会溺死。所以像我这种不会游泳的,我就乖乖的坐船或是坐飞机,能到达目的地是最重要的。

  我们现在在人间,我们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地是最重要的,对不对?对。这样现在阿弥陀佛的本愿船,开到你的面前了,请问你要登船吗?我们道种寺就是一艘阿弥陀佛的本愿船,阿弥陀佛的本愿船在人间,化作有形的道场。我们的道种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念佛,不就是如同一艘阿弥陀佛的本愿船,来接引大家登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对不对?所以要坐上阿弥陀佛本愿船的人请鼓掌!

  印光大师这段《文钞》,后面还说到《观经》的三福,以及往生的证据。因为是重点,我们必须再用另外一节课的时间来探讨这一个问答。印光大师说的非常的好,因为对我们往生有莫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详细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