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龙舒净土文新白话版卷六


   日期:2017/8/20 11: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龙舒净土文卷第六

  修行净土的人,应该随自己的方便行善,作为修行的功德。所以这一卷特别取名“劝谕”。如果是不识字的人,全靠仁慈君子,发菩萨心,帮助解说,这是大布施。先后的顺序,是从近到远,或从急到缓,不论人的高低贵贱。

  劝士人

  士人(读书人)或者有的不是很用功读书,就高中科举;有的很用功读书,终身也没有考上,难道不是前世种的因不同,所以果报不同吗?虽然如此,就算是少年考上科举,当上高官,功名富贵显赫一时,福报也是有用尽的时候啊。奉劝后来的读书人,勤奋学问、尽孝友爱,想想我的祖辈先人以来,有谁还在,也留心一下这个净土修行吧。日积月累的功夫,时间久了自然就有可乐了。等到年纪大了,回想过去的事,都是如梦如幻,而日复一日下去,谁又能避免呢?所以怎么可以不着急留心这个净土修行呢?不管老少,如果能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又劝化他人,那么现世获得福报,来世必定上品往生。

  劝有官君子

  做官的人,无非是前世修有福报,所以受这个报。譬如春天下种,秋天收获,若是不修福,怎么能得这个报?但这个报也有用尽的时候。若是再修福,做种种方便而利益他人的事,并回向西方净土,那就直出轮回之外,寿乐无穷,哪里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比的呢?若是太在意这里的人民而不忍舍去,就先往生西方净土,了脱生死之后,再来这个世界,示现大官身份,因此大兴功利,有什么不可以呢?如果能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又劝化他人,他人就因为自己的话有份量,必定愿意听从。根据大慈菩萨的偈说,现世可以消灾获福,来世必定上品往生。

  劝在公门者

  在公职办事的人,应当这样想:他是做官的,我是他的属下,他尊我卑,他安闲我辛劳。办事常欢喜,就没有忧虑,偶然有冒犯错失,受到谴责,是我的随缘方便。眼前人人见了欢悦,必定没有后患;积善不休止,福报就延绵到子孙。应当知道在公职办事的人,他的子孙荣耀发达,必定是祖上有积德。天道是分明的,不可不信,再加上常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又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又劝化他人,不只是现世获福,来世可以中上品往生。

  劝医者

  医生应当这样想:别人的病苦,与我没有不同。凡是来请我出诊的,快去不延迟。或者只是求药的,应马上发付。不问贵贱,不论贫富,专以救人为本心。因此广结人缘,累积福报,神明在暗中自然会有保佑的。若是乘别人急需,有意贪财,用心不良,神明在暗中自然会降灾祸的。我乡有个张彦明,很会治病。僧道、穷人、军人、官员,以及凡是贫寒的人来求医,都不收钱,有时反而给病人钱米。如果有人来请,虽然很贫穷也要去。富人拿钱求药,不管钱多少,必定多给药,期望他们的病一次就好,没有萌生过他们再拿钱来求药的心。病如果危重,知道不可救了,也多给好药,安慰他们的心,始终不肯收钱。我与他交往很久,很了解他的为人。做为医生而口里始终不谈钱,可以说是医生中第一等人了。有一天城中火灾,四周都烧光了,烟雾中唯独存留他的住宅;有一年水灾很大,而他的村庄却唯独保全,这是神明佑助的明显效果啊。他的儿子读书,后来科举考第一;孙子有二三个,深厚豪爽,也是天道福善的证明啊。如果他总是看重钱物,而失去这些,那得到就不够抵偿他失去的了。同行中的人,能不借鉴吗?如果常常有这样的善心,回向净土,必定上品往生。如果因为他人的病苦,而告诉他们净土的道理,就容易生起信心。假使他人再发大愿,广泛传播,因此消除过去的罪业,使病彻底好,必定会满足愿望。如果寿命到了,也可以乘这个愿力,直接往生净土。经常这样劝化他人,不只是来世上品化生,现世就必定受人尊敬,而福报也是无穷,流传到子孙了。

  劝僧

  僧人应当这样想:我身为出家人,了生脱死,本来就是我分内的事。不能做到,就沉伦在俗尘中,一旦无常到来,有什么依赖呢?平日虽然有善业,也不免去轮回,善业的果报享完,又再落入轮回,不如早修净土,直接脱离轮回,面见阿弥陀佛,才是完成出家的事。如永明延寿禅师,长芦宗赜禅师,万年法一禅师,都是修这个净土的,然后又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劝化他人,难道可以不效仿他们吗?凡是受他人一个钱的施舍,一顿饭的供养,都应当为他说净土,报答他的恩德。纵然他不信,也要使他知道,耳根听得多了,时间一久就自然信了,若是马上就信,那利益太大了。经常如此劝化人,现世就受人敬重,自己的善缘越来越成熟。又能够精心观想,不久必定见到佛的真身,这一期报身尽了以后,必定上品上生,成为不退转地菩萨了。古语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应当常念这个意义,不可以懈怠。

  劝参禅者

  参禅大悟,就脱生死轮回,固然是上等了,但到这种程度的,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二个。若是修西方净土,就是直接出离轮回而生死自在,一万个里面也不漏一个。所以我想劝僧人,上等根器的,在参禅之外,每天用片刻的闲暇修西方净土。若是参禅大悟,就是超脱轮回,离佛地还是极远的,那么再去见阿弥陀佛,行礼致敬,有什么不可以呢?若是没有大悟,而寿命忽然到头,暂且往生西方净土见佛闻法,哪里还担心他不大悟啊。若是不修西方净土,不免随着业缘去了,虽然像青草堂,戒禅师,真如喆这一类,也都沉没在轮回中,太可怕了。详情见第七卷。若是不忽略这个净土修行,精心用功,然后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又劝化他人,人们就因为自己是名僧,必定愿意听。那产生的利益是无穷的,自己必定上品上生。

  劝富者

  富有的人应当这样想:我今生富足,都是因为前世修行种有善因。譬如今年所吃的粮食,是去年所种的啊。但是人生的衣食财禄,阴司都是有定数的。渐渐的经营,本该有的数,也自然而然就来了。那来的迟,就可以延长寿命,如细水长流就持久啊。若是急急贪求,也只是这些数,而在这数以外得到的,那就会招祸而死,如水太满就溢出来啊。应该安分守己,不要满到溢出来,少浪费多救济别人,这样可以防止满溢。不只是可以享受现世的安乐,也可以种来世的福报。还应当想到世间的福报也有用尽的时候,如果回向西方净土就无尽了。何况世间的富足,也不能事事如意,唯有留意西方净土,那就自有可乐的。再能够印刷布施西方净土的文字,广泛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劝化他人,这就是种下无穷无尽的福报。现世可以消灾免难,鬼神也敬重而护佑,来世必定上品上生。

  劝贪吝者

  得到别人的三千钱还不觉得多,就是贪啊;自己花费两千钱就觉得多,是吝啬啊。贪吝的过失,众人都有,而不自觉,如果能去掉这个贪吝,才是圣贤。这样一来那善业没有不可以作为的,恶业没有不可以戒除的。为什么呢?因为不认为吝惜钱财是善,也不认为贪心钱财是不恶啊。如果这样修净土,必定不在下品往生了。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那么他人因为自己没有贪吝的心,必定更加尊敬而愿意听劝化,劝化也必定很广泛。上品往生,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生前的福报,也可以很快见到了。这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施行的人应当自己体会了。

  劝孝子

  长芦宗赜禅师,写有《劝孝文》一百二十篇。前一百篇讲奉养父母吃穿,是世间的孝;后二十篇讲劝父母修净土,是出世间的孝。因为世间的孝,一世就止住了,还是小孝;出世间的孝,没有穷尽的时候,因为父母往生净土,福寿不止如恒河沙劫那么多(比喻无量),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孝了啊。父母健在而不能用这件事劝勉,以后是徒劳的伤心,徒劳的厚礼,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用这件事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因这个劝化的功德,资助父母的福寿,丰厚父母的善报,佛不会拦阻众生的愿望,这个愿望必定可以满足了。所谓上品上生,先说孝养父母,若是能以这样的心作为孝养,那往生的品第就可以见到了。

  劝骨肉恩爱者

  骨肉恩爱的,应当这样想:大慈菩萨有偈说:‘骨肉恩情相爱,难期白首团圆。几多强壮亡身,更有婴孩命尽。劝念阿弥陀佛,七宝池中化生。聚会永无别离,万劫长生快乐。’不能这样,而只是用好衣打扮他的身体,美食取悦他的口味,一旦分离,就不知所措了。所以生前应该用念佛相劝。如果又能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这不只是使自己的骨肉有无穷无尽的恩爱,也使他人的骨肉有无穷无尽的恩爱。那福报哪里有穷尽?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妇人

  妇人应当这样想:据佛所说,欲心太重的,就投胎妇女身。这已经不是善业,如果不觉悟,再加上嫉妒贪欲,业缘越来越深,果报就可怕了。若是能回心转意忏悔,断绝那不好的念头,仁慈对待丫环侍妾,温和有礼待人接物,常念阿弥陀佛,发愿说:“愿我恶业越来越减少,善业越来越增长。现在这一世清净,里外轻安。这一世之后,永不再受女身。”使念佛念念不断,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一家人,以及丫环侍妾,以及宗族亲戚,那福报无穷无尽,必定上品往生。看《荆王夫人传》就可以知道了,在第五卷。

  劝仆妾

  作为仆人侍妾的应当这样想:我前世不曾修福,所以很贫贱。人家享受安逸,而我要勤劳;人家享受美味,而我吃粗食;人家穿轻纱,而我穿粗布。这都是前世的业缘,已经成为过去不能追悔。从此之后,要念善改过,忠直勤谨,小心奉事,保护好这一世为人,为后世种福。常念阿弥陀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又再去劝化同类,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那么福报无穷无尽,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农者

  作为务农的人应当这样想:农业虽然是自己的本份,但是耕田种地,杀害微细物命,也不算少。这虽然无可奈何,若是能委曲求全,忏悔先前的过失,常念阿弥陀佛,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先度耕种以来一切被我杀的微细众生,再度一切冤亲众生。”常有这样的念头,使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若是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获得福报,来世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养蚕者

  养蚕的人应当这样想:蚕吐丝成为人的衣织品,这固然是世间常理,但也是杀害物命。世人以为是马鸣菩萨(印度人禅宗十二祖)所说,考证藏经,本没有这样的说法。只有说佛训诫弟子不能穿绵绢,以及用皮作鞋,因为是杀害物命得来的。人们既然以养蚕为业,岂能不知惭愧?应当常忏悔,念阿弥陀佛,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尽度养蚕以来所杀的一切蚕命。”使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也往生极乐世界。若是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必定获得福报,来世也是中品往生。

  劝商贾

  经商的人应当这样想:平生搞贩卖,难道没有欺诈行为吗?若是贩卖丝绸,都是因为伤害蚕命得来的,不能说全无过恶。一旦命尽,就随业缘去轮回受报了,不如忏悔为好,随缘分经营。命里若是多财,自然渐渐就有;命里若是财少,多得也会损失。何况人生的财数是有限的,求得太快而限数满了,就会提早寿终:慢慢求而来得迟,就可以延长寿命。应该存有这样的心,常念阿弥陀佛,愿见佛得道之后,先度一切与自己有来往的众生,再度一切冤亲众生,再度一切有缘无缘的众生,念佛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若是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获得福报,来世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工匠

  作为工匠应当这样想:我是工匠,或者为别人建造房屋,或者为别人制作器具。这虽然是善业,但是因为前世不曾修种福报,所以今生不能富足。建造的房屋,属于他人居住;制所的器具,属于他人使用,若不这么工作,衣食就亏缺了。应当随缘行善,为他人造作时,不过度奢望回报,做事尽心就行了,这也是种福。常念阿弥陀佛,正在干活时,也一心常念,使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若是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获得福报,来世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多屯蹇者

  困苦的人,不要埋怨天,不要责怪别人,都是自己的业缘导致的。如果见人欢喜的,得欢喜的果报。愤恨别人的,得愤恨的果报。行方便的,得如意的果报。阻难别人的,得不痛快的果报。种种因果原本都是前世的作为,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今生所以多有困苦,是前世不行善事,不种福报。过去的事既然不可追悔,从此以后,应当常常忏悔,常念阿弥陀佛。不只是可以消除过去的罪障,还可以增长善缘,来世往生极乐世界,不再有这样的困苦了。别说来世太远,闭上眼睛(指死)就是。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获得福报,来世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骨肉怨憎者

  骨肉怨憎的人,应当这样想:我因为前世的恶业,所以招致这个果报。或者杀害他的命,或者欠负他的债,或者愤恨他,如果结下善缘,必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如果能忏悔过去的罪业,痛责自己,不再与人发生过恶,常念阿弥陀佛,因此化解怒心,消灭恶缘。愿往生极乐世界,与自己相聚会的骨肉怨憎,都成为上等善人,不再有这种患难了。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可以获得福报,来世必定中上品往生。

  劝渔者

  打渔的人应当这样想:鱼生活在水中,对人没有害,我却是用巧计抓取,图的是贩卖,赚到钱好养的我命,养活家眷。鱼在水中,也有眷属,腹中多鱼子,都是性命,我却杀害,罪过无量。如果能改行,这是上策啊;如果不能马上改,先不要杀害微小命多的螺蛤鳝鳖等难死的物种,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度尽从出生以来,一切被我杀的物命,都往生净土。”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也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去劝化他人,现世可以除灾获福,来世也不在下品下生。

  劝网飞禽者

  网捕飞禽类的人应当这样想:飞禽在林野与空中,对人没有害,我贪它们的肉,想方设法巧取。我爱自己的性命,他也有命;我爱自己的骨肉,他也有孩子。如果能改行,这是上策啊;如果不能改,先不要杀害物小命多和生育小仔的,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度尽从出生以来,一切被我杀的物命,都往生净土。”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也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可以除灾灭罪,来世也不在下品下生。

  劝为厨子者

  当厨子的人应当这样想:我前世不修福报,今世贫困。又烹煮切割众生,虽然不是自己亲杀,但也是罪重。如果能改行,固然是上策啊;如不能改,千万不要亲自杀,常念阿弥陀佛,忏悔做为经常的事。发大愿说:“愿我得道之后,度尽从出生以来,一切被我杀的物命,一切被我切割的众生,都往生净土。”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也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可以除灾灭罪,来世也不在下品下生。

  劝作福者

  作种种福事,固然是善了,但是世间的福报,总有穷尽的时候,因为那是不出轮回之外啊。如果回向西方净土,就直接出离轮回之外,那福报哪里有穷尽呢?只是世间人多半不明白这个道理,全靠作福人,以菩萨的心为心,为他们解说。如暗中人得到灯,迷路人得到路,将这个法门,广泛去作布施,使人人都知道,人人都脱离轮回,那福报万万劫也没有穷尽。而自己去极乐世界必定是上品往生,哪里是世间福报能够相比的呢?

  劝诵经人

  凡是诵经的人,或是持斋戒的人,固然是做善业,后世必定受福报,没有疑问。但是这个报是有穷尽的,不能脱离轮回,如果再能修西方净土,那就超出轮回之外。有罪恶的人修净土,尚且能够往生,何况持斋诵经的呢?那往生上品必定无疑了。虽然独自修行,功德较小;劝他人修行,那功德就大;如果能广泛的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那人们就因为自己持斋诵经的原故,必定信重自己的话,那功德尤其特别大。现世就受恭敬归依的回报,来世福德哪里有穷尽呢?

  劝贵人

  高贵的人应当这样想:虽然有种种的如意,有种种的快乐,但是光阴迅速,如幻的人身难保长久,古来极贵的人,谁还在呢?不如忙中偷闲,每天用片刻的闲暇,修西方法门,现世可以消灾而少业障,来世托生在莲华中,永远没有痛苦,常受快乐,岂不是很美吗?就如宋朝的文潞公(北宋大臣文彦博),在京城与净严禅师结十万人的净土缘,王敏仲、杨次公、葛仲忱、马东玉、冯济川,都是贵人而修净土,可以不念佛吗?如果发大菩萨心,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那人们就因为自己是贵人,都信重自己的话,这个净土法门就可以广泛流行,所得福报,哪里是容易衡量的呢?来世必定上品往生。如果虚度时光,不知修行,一旦后悔,就来不及了。

  劝大聪明人

  大聪明人博学多识,出口成文,下笔成章,固然受世人尊仰,但是与我的本性,好像是不相干的。庄子说:“所谓见者,非谓其见彼,自见而已。所谓闻者,非谓其闻彼,自闻而已。不自见而见彼,不自闻而闻彼,是得人之得,非自得其得。适人之适,非自适其适。”(所谓见,不是见别人,是见自己;所谓听,不是听别人,是听自己,见不到自己却见别人的,听不到自己却听别人的,那是别人的,不是自己本有的,那是学别人的境界,不是自己本有的境界)一旦临终,才知道平生所以得意的,对自己的生死一点用也没有。虽然聪明事业,不可以全废,但应该每天抽出片刻的闲暇,留心净土,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恶缘自然减少,善缘自然增加,生前就已有可乐的了。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那人们就因为自己的聪明过人,尚且能相信这个净土的道理,必定认谓这个道理没有可疑,那劝化的道理就可以盛传更久,这也是菩萨的扶持教导啊。他日必定上品往生,所得福报,哪里是容易衡量的呢?

  劝卖酒者

  卖酒的人应当这样想:五谷本来是用来养人的,如今糜烂变成酒,使人饮用,多有不善,是谁的过错呢?应该常自忏悔,念阿弥陀佛,发大愿说:“愿我卖酒以来,一切坏五谷的罪过,全都消灭。见佛得道之后,度尽度脱所有造酒用的五谷耕种时,一切被杀的微细众生,以及一切参与的众生,以及一切饮酒的人,使他们都往生净土。”这样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就可以灭罪而增长福报,来世必定中品往生。

  劝开食店者

  开食品店的人应当这样想:我把众生的肉,割切烹煮,谋利养活自己。我有骨肉,想要安乐,我养活自己的行业,是因为杀众生而来,是极为恶业。如果能改行,这是上策啊。如果不能改,先省去鳝鱼螃蟹螺蛤等难死的物类,以及微细命多的物类,随缘用肉,这是次一等的啊。如果还不能改,就常念阿弥陀佛,远远胜过不念。再次就忏悔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度尽从出生以来,一切被我杀的众生,以及一切被我用过肉的众生,使它们都往生净土。”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也往生极乐世界。若是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就可以消灭罪业,来世福报无穷。

  劝屠者

  屠夫应当这样想:人们贪食肉类,所以养动物;我贪利润,所以杀害物命。杀它物命,滋养我的身体,养活我的家人,我有骨肉,想要安乐无病。它的性命,我却杀害,那罪过无量。如果能断除屠宰业,这是上策啊;如果不能断除,先慢慢减少屠杀,这是次一等啊;如果还不能断,就常念阿弥陀佛,远远胜过不念佛。再次忏悔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度尽从出生以来,一切被我杀的众生,使它们都往生净土。”这样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也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就可以消除恶业,来世也福报无穷。

  劝在风尘者

  在风尘中的人(妓女)应当这样想:生为妇人,已不是善业,何况我又处在风尘中,这个业更不善了。如果能省悟,断除YIN业,这是上策啊。如果不能断,常念阿弥陀佛,发大愿说:“愿我恶业渐渐消除,善业渐渐增长,衣食基本充足,早日脱离这行。见佛得道之后,度尽一切因我而YIN乱的人,使他们都往生净土。”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现世就必定除灾灭罪,来世也福报无穷。

  劝罪恶人

  有罪恶的人应当这样想:我平生罪恶已很多,一旦闭眼之后,怎么办呢?(意思是死后堕恶道)须要赶紧忏悔回心转意,念阿弥陀佛,发大愿说:“愿我见佛得道之后,度尽从出生以来,一切被我害的人,使他们都往生净土。”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就可以渐渐消除恶业,增长善缘,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能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不只是现世可以灭罪,来世也福报无穷。

  劝病苦者

  杀众生的人,得短命报;随喜杀生的人,得烦恼报;而有病苦,是杀生的余报,吃肉的正报,也是伤害众生的正报。善恶的因果对于人来说,如影随形,不可以免离,所以有病苦的人应当自责说:“我因为恶缘所以有这样的病苦,常念阿弥陀佛,发誓愿不再做恶,不再杀生,不再伤害一切众生。愿这个身体早离病苦,见佛得道之后,度尽度脱前生今世一切被我杀的众生,以及一切冤亲,使它们都往生净土。”念佛念念不绝,念到自然纯熟,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功力到了优胜时,善报自然有回应,那病苦必然痊愈,来世福报无穷。

  劝疾恶欲为神者

  世上有疾恶如仇的人,认谓世间作恶的人,我的能力治不了,死后必定当神明来痛快的整治,而不想往生西方净土。按照佛说的,神在六道中,属于堕落的一类,而西方净土却是超出六道轮回的。所以修西方净土,以正直慈悲为本,见到人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慈悲看待。如果人有罪恶,就怜悯他的愚痴;人有困苦,就要救济他。这对自己没有什么妨碍,而是与一切众生有大良缘啊。至于神,是以正直嗔恨为本,见到人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嗔恨对待。如果惩罚人的过错,就是加以疾病;治人的罪业,就是加以油锅。这对众生是有害的,而对于自己就消尽神的福报,因为是嗔恨造的业,所以堕地狱,从地狱出来,就成为蟒蛇毒蝎之类,没有超脱的时候啊。昔日有两个僧人一同修行,一僧修福而嗔恨多,另一僧常劝告他不听。后来多嗔的僧死了,劝告的僧搭船路过江上(共阝)亭,那里的庙神很灵验,能与人对话。客人们上岸祭神时,神对他们说:“与你们同船的僧人,可以来见我。”僧人前往见神。神就对他说:“我是你一同修行的僧人,因为多嗔恨,堕落在这里做神了。”僧人要见神的样子,神坚持不肯,再三要见,才露出一截蟒形。神又说道:“有人布施绢十匹,可以为我作超度。然后在洪州西山上能见到我。”僧人按神说的做了,果然在西山上见到死蟒一条,长度有二三里,嗔恨的果报就是如此。况且人心如果空虚明静,好像清凉透彻的水,一旦生起嗔恨,就像投进污秽的东西,严重败坏那清凉透彻了;一旦生起慈悲,就像投进沉檀的香,更加的清凉透彻了。为人何苦不发慈悲而修西方净土,非要嗔恨而堕落为神呢?岂不是糊涂吗?

  劝军中人

  应当想到我们受国家所养,那吃穿用具,都是来自百姓的辛苦劳动。我们能够每天吃得饱,穿得舒服,上可以奉养父母,下可以养育妻儿,都是国家的恩赐,都是国民的付出。无事常常修整兵器,练习骑射,震军威令敌人可畏,消寇乱在萌芽之前,使国家安定繁荣,民众休养生息。每天默念阿弥陀佛上千声,愿神明暗中资助气力,壮观军容,有敌难就全力抵抗,虽然捐驱而奋不顾身;无敌难就安静镇定,不贪功劳而胡妄杀人,期望国家常有平安,民众常有保障而后已。用这样的菩萨心,做为将军的行为,如果能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这样就善念纯熟,福禄增长,来世必定在净土中上品往生了。

  劝恶口者

  身口意叫做三业。藏经上说,果报多是来自口业,因为口容易发话啊。昔日有人恨他母亲送饭来迟了,就说:“生于母亲的腹中,不如生于鹿的腹中。”后来果然投胎到鹿的腹中。又有人,给他食物,若有不如意,就说:“不如给狗。”后来就生为狗了,这都是口业的果报啊。所谓恶口,就是说愤怒的话,只是言语不温和罢了,如今的人所谓恶口,简直就是污言秽语了。恶口的果报,本来已经不好了,若是污言秽语,就是地狱畜生的果报啊。世间的人多数不知道这些,却把恶口秽语习以为常。奉劝世人,努力戒除,常念阿弥陀佛,洗涤口业的秽恶,听到别人恶口秽语,也常念这个佛名,洗涤耳根的秽恶。愿以此生念佛的善业,洗涤多生累世以来的秽恶,这样善念就越来越纯熟,恶业就越来越消减,如果能再去劝化他人,使他人再去劝化他人,那灾难可以消除,福禄可以永远,来世必定在净土中上品往生了。

  劝童男

  一般人家生孩子,七岁就上学读书,就是为了要晓解文义,长大成家立业,父母的心,没有不是这样的用意。不知人生难保,少有得到高寿的,或遇冤家,遭致横死;或与父母过去有冤业,投生他家,恼害父母,败坏家产。奉劝做父母的,儿童刚能说话时,就教他每天念西方四圣号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以及诵净土真言。这只有五十九字,很容易诵持,如果每天满五百遍或一千遍,不到一年二年,可达到三十万遍。从六岁诵起,七岁诵完,不妨碍上学读书。纵然这一生没有冤亲,这样做也算是大善,必定消灾增福。如果有冤亲,因为这个持诵,就可以避免了,不也是好事吗?如果不信这话,到时候后悔也没用了。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借这话表示说,如果不信,我也没办法了)

  劝室女

  我看见妇女,多有因生孩子而导致大病,或导致身亡,这是与她所生的孩子前世有恩怨,所以有这样的果报。据藏经上说,《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真言》,诵持这个真言,阿弥陀佛常住他的头顶,不让冤家为害,现世安稳,命终任意往生。若念满二十万遍,就是菩提芽生长;三十万遍,毕竟面见阿弥陀佛。奉劝作为少女时,在父母身傍,清闲少事,可以每天诵念西方四圣号各十声,大慈菩萨偈一遍外,每天诵读这个真言五百遍或一千遍,不到一年二年,可满三十万遍,能使平生不遭难产。父母若是骄纵女儿,或不信这个真言,一旦冤亲债主相逢,厄运降临,后悔来不及了。就算是这女子一生没有冤亲,在父母身傍,先诵读这个真言三十万遍,种这个大善根,作这个大善缘,有什么不可以呢?这是最大的恩爱啊,能不勉力去做吗?

  八八儿口生莲华

  有人养一鹦鹉,俗名叫八八儿。见到僧人念佛,也学念佛,于是送给僧人。僧人常教它念阿弥陀佛,后来八八儿死了,僧人用小棺材把它埋了,坟墓上长出莲华一朵。开棺来看,那根是从它口中生出。有人写一偈说:“有一飞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死埋平地莲华发,我辈为人岂不知。”因为阿弥陀佛有誓愿说,众生念我名号,必生我国。凡是说到众生,上至天人,下至微细虫蚁之类都是。这样看来,这个八八儿,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为上善人了。而人却不知,人却不修,实在痛惜啊!事情出在潭州(长沙)城外,因此城门就取鹦鹉的名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龙舒净土文       白话)(五明学佛网:龙舒净土文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