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慧法师:哲学之真、伦理之善、美育之美能否取代宗教信仰


   日期:2017/8/20 13: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五十九问:“于现代史中,有人提出用哲学之真、伦理之善、美育之美取代宗教信仰,当然包括佛教在内;佛教可以被取代吗?这种人趣向一阐提吗?”请为方便释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佛陀时代,就曾预见,末法时代,世俗世论破坏佛法。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也为世智聪明之祸,理由相似雷同,结局都很悲惨;对人类与社会安全危害巨大,又殃及自身与子孙后福。佛教形成因缘与存在价值,是经过二千五百多年,不同时代的人,反复验证共认的真理,在人心中铭刻下不可抹灭的烙印;各种宗教也是如此,具有真实存在的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在人类发展中,取消了历史信仰传承,取消了传统文化,等于取走了民族的灵魂,取消了发展的根基。当然,不论是什么理论,都不能取代宗教信仰,也不能取代佛教义理。古往今来的这种观点,都是将佛教视为一种理论存在,空无实际;将宗教信仰视为精神枷锁,麻痹人民;将天灾人祸归罪于人民愚昧,思想奴化;将封建落后归罪于宗教信仰,阻碍发展。古往今来的这种人,皆不信因果,否定轮回,缺少敬畏,藐视史实,对宗教信仰以封建糟粕否之,对佛教传承以迷信活动灭之,对传统文化以过时落后取代之,邪知邪见蒙蔽心智,狂热嚣张失去理智,自命不凡助长世智,若不知醒忏,必自取灾祸,心行可趣向一阐提。

  哲学之真,其宗质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所认识的世界本质是物质决定精神,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人的思维与存在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研究对象是现实存在、客观存在、学术知识、价值观念、理性分析、心灵沟通、语言艺术;将各种规律归类于自然法则与必然法则。哲学中所揭示的一些真理,在此世界是相对真实存在;但不全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佛教所揭示的依一切自然法则而超越一切自然法则,依一切因缘法则而超越一切因缘法则,无法相互比较;差距在于一方是一个星球的相对科学,另一方是无垠宇宙的绝对真理。世间若失去佛教智慧,再失去宗教信仰,必将导致社会变态,产生失去道德约束的政治博奕,产生失去人性善良约束的科学滥用,产生失去社会责任约束的贪婪享乐,产生失去平等自由约束的个人崇拜。

  伦理之善,其实质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结构的基本原则;所认识的是指导人行为的观念,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符合普遍的道德标准,形成一种行为准则;研究的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伦理范畴,道德范畴;内容包括人生道理、人生情感、人生意志、人生观念、人生价值、人生活动等;将伦理归于客观他律,将道德归于主观自律。伦理中所揭示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但有缺失,具有一定的狭獈性。与佛教所揭示因缘法则中的慈悲喜舍、众生平等、六和五敬、大孝感恩、心存敬畏、利乐有情等大因缘观与法轨戒仪,无法相互比较;差距在于一方是人间的道德规范,另一方是遍法界的戒仪轨则。世间若失去圣人道德,再失去信仰支撑,必将导致人心变态,产生失去佛教仁心约束的道德滑坡,产生失去人性敬畏约束的强势规范,产生失去伦理秩序约束的知识伤害,产生失去关系平衡约束的结构失常。

  美育之美,其本质是关于人生完美人格为核心的审美境界;所认识的是通过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增强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美好理想、美丽情操、美尚品格,提高美德素质;主要研究的是美学艺术教育;内容包括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学教育等,由形式美转向实质美。美育中所揭示的一些核心理念,具有时代鲜明的积极意义;但过于抽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与佛教所揭示心性美、善行美、圣德美、戒仪美、境界美、实相美等世与出世清净美观与脱俗美感,无法相互比较;差距在于一方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另一方是以人心净化升华的道德文明。世间若失去人心净化,再失去道德文明,必将导致人文思路过窄,产生失去因果规律约束的私欲膨胀,产生失去自我良知约束的贪求名利,产生失去公德正义约束的骄奢YIN逸,产生失去善行操守约束的腐朽堕落。

  若要国家昌盛、民族和谐、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就应让人类有信仰,人心有希望,人人有美德,人间有正道。2016/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慧法师       宗教)(五明学佛网:净慧法师       宗教)  

 其它:仪式、宗教与佛法(张大卿) 

 陈兵教授: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访宗教文化学者陈兵 

 单培根居士: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不违背于科学 

 其它: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略讲(于晓非) 

 惟觉法师:宗教与社会发展之展望 

 王雷泉教授:法华精神与人类宗教的未来——序心皓法师《〈法 

 王雷泉教授:印顺导师的宗教观与宗教史观 

 王雷泉教授:揭开印度宗教的神秘面纱——读《印度教与佛教史 

 王雷泉教授: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 

 王雷泉教授:“热中有冷”与“热中有乱”——如何看待当前社 

 王雷泉教授:世纪之交宗教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