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大家修学的功德从哪里漏失了


   日期:2017/8/25 14: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完佛,口业很善。《无量寿经》上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善护我们身、口、意三业,明明念佛具足功德,那为何《无量寿经》却说要先「善护口业」?就十恶业来看,众生的口业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我们观察到,妄语是现代人很容易就犯到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的打妄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目的,说妄语一定有它的罪报,无论是欺骗他人,或是欺骗三宝,若是欺骗三宝那他的业报就更重了。不要以为说一点小谎、打点小妄语没有什么关系,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你说了一次谎就要再说另外一次谎来圆你之前说的谎,越骗越多,愈说越离谱,越来越严重,这个果报将来都在拔舌地狱或是耕舌地狱。去看看《地藏经》就清楚了,所以,为什么说「念佛」功德会漏掉,就是从口业漏掉的,这地方漏得最多。我们的身可以用戒律、律仪来调伏。意念要是有警觉性,你可以觉察得到,但是这张嘴一不小心就会说谎话,无论谎话是大是小,在事相上都有它果报的轻重差别,但是在理体上来看,无论谎话是大还是小的它都算是重业,为什么?因为你一旦动念,那你要出轮回就很困难,所以经上讲:若不断妄语,想要出三界,那是不可能的,去看看《楞严经》中讲「妄语」这部分,「绮语」就是一般讲巴结、讨好人的话,但终究也是为了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啊,多半都是这样,还有的人很喜欢显示自己的功名财富,说自己与谁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样特殊的往来,心中想透过炫耀让自己得到特殊待遇,喜欢讲这些也算是绮语。总认为自己很特别,跟人家不一样,所以要说这些话来让对方恭敬你,就是经典上讲的「求彼恭敬」,这在《沙弥律仪》也都有讲到:「故作禅相,求彼恭敬」或「夸耀己能」夸耀自己有多厉害,这都是绮语。所以大家去反省看看,是不是有意无意就会讲到这种话?如果有就要赶快忏悔,不然你念佛的功德都从这里漏掉。阿弥陀佛为什么叫做无量觉,「无量觉」就是怕你一念迷,一念不觉那些功德就漏掉。所以禅宗祖师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起念要赶快觉悟。

  至于两舌,会有两舌就是我相太重,常常想要讲讲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闻,把这里的事情搬过去讲,那里的事情搬过来讲,在家居士、甚至出家人,在佛门到这个道场说那个道场的是非,到那个道场说这个道场或法师的是非,在同修之间、亲戚朋友之间说是说非造口业,那他是不是故意的呢?当然不会是故意的,多数不是有意的,但也有少数一些是故意的。无意的一样不可以,故意就更不行了,无意犯是感愚痴的果报,为什么是愚痴报?因为不能觉察而造业,不要以为「不知者无罪」不是的,不知者得的是愚痴报,因为自己在做什么都不晓得,不能觉察是愚痴。所以有时候贪瞋痴,会夹杂在身口意三业的行为造作里面,贪念或是瞋念刻意从口里起发,发起的相状是两舌,所以不要讲人家的是非。来道场好好念佛、听经用功。不要讲家里的事或别人家里的事,甚至说其他道场的事,或别的道场的法师又如何。佛门有句话说:「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僧团不是只有指出家人,在家人也是,「僧」翻作中文叫「和合」,来道场的四众弟子要能和睦,佛门的四众弟子能和睦,整个佛门是个大僧团。不是哪个道场算一个僧团,整个佛门是个大僧团。要让佛法兴旺,就不要讲道场的是非,不要刻意去讲,当然也不要无意去讲,无意的说出来,这都算两舌。

  恶口,现代人学佛了应该不会说脏话。但说一些因自己瞋恨而挖苦人的话,说些使人生瞋恨、难受的话也是恶口。这都是被禁止的,尤其是学佛人从经典中学到一点小智慧、小辩才,就喜欢到处批评,这个道场如法,那个道场不如法,法师如何如何,那位比丘如何如何,这就是恶口。在这里没有去注意,你的功德会从这里流失掉,那么这算不算是智慧呢?这个不算,只是学佛有一点点小小的感应,一点小小的智慧,但不是究竟的,因为这智慧没断了你的恶口。你不晓得讲这些话会影响大众和合,所以学佛的人要注意不要去挖苦人家,不要恶口去伤人。这是简单讲这四条口业,过患无穷。佛号念不好,要想想是不是从这四条漏掉?是否心还是散乱?还是我相很重?所以念佛的功德守不住,你的功德法财积聚不住,这功德法财要让他增长,不然哪天无常境界现前,你才发现你的功德库房里什么都没有。现在说的这些,功德簿上没有功德,那就要去轮回,会下三恶道,所以这问题相当严重,一定要重视。

  善护我们的口业,不要让它随便造业,这样功德才能守得住,念佛才是修无漏业,不然功德都从嘴巴漏掉。

  关于口业还有口腹之欲,贪吃、贪口味、吃荤腥的,吃荤腥的人又间接犯到杀生戒,这都是间接损害我们的道业,所以要注意。所牵涉的层面很深、很广,我们讲的只是事相上的,若要讲到理体上,讲到心性上的层面,开展出来,一法普摄一切诸法,所以犯一妄语戒即是犯一切戒,大乘是这样看的,大乘在守戒律方面是重事相也重心地,事相上要讲求开、遮、持、犯的智慧,但没事不要自己乱开缘,别想说我打个小妄语没关系,菩萨戒里讲到:「菩萨犯有小过,即心怀恐惧,何况是凡夫。」所以不要想说:「我有智慧,我来开个缘。」这是错误的,学守戒要先从不犯「妄语戒」开始做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功德)(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功德)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