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回向偈里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


   日期:2017/9/4 4: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回向偈”里“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

  摘自老法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4集 2001/9/26 讲于 台湾

  人不能不接受教育,佛陀教育第一

  人不能不接受教育。什么教育是第一?佛陀教育第一,可惜现在人不知道。

  我们为什么要受教育?不外乎两个目的,一个是求聪明智慧,一个是求将来在社会上有谋生的能力,不外乎这两桩事情。真正开智慧,真正得万德万能,就在佛陀教育里头。小从个人生活,大到国家天下大事,无论怎么样的繁琐纷争,用佛陀教育很简单就化解,问题解决了。这么好的教育,可惜现在世间人没有人知道,把它看作宗教,把它看作迷信。你想世间人要遭这么大的灾难,那个灾难的根源在哪里?把自己的宝贝丢在茅屎坑里面埋没掉了,自己去过那个贫穷的苦日子。他家里有无价之宝,把它丢到茅屎坑里不要了,他到外面去讨饭。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

  “僧”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在家人可以称“僧”

  佛家讲“三宝”,这个“宝”是什么?宝是佛的教导。这些道理、方法是佛说的,佛是宝。佛不在了,佛所留下来的这些经论是宝。依照这个经论的道理方法去学习的,这个人是宝。三宝是这个意思。所以诸位要记住,三宝里头的僧宝,不是说出家人。出家人不肯修学,他哪里是宝?他不是宝。在家人修学,那个在家人是宝。所以诸位要晓得,僧宝不是指出家人,僧团也不是指出家人,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僧”是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学习,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这四个人,不论是在家人、出家人。只要是四个人在一块依照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学,就叫僧团,这四个人就称之为僧。所以“僧”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在家人可以称“僧”。

  从前李炳南老居士给人家写字,他也称“僧”。不但他称僧,孔德成送他的对联上面写的“雪庐大和尚”。所以“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称和尚,也可以称“阿阇梨”,这些名称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诸位要懂得,出家人的专称,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决定是出家人。所以“和尚”、“法师”、“阿阇梨”、“僧”,在家人都可以称,不分在家、出家,这些名词我们都要懂得。

  不要以为三宝一定是出家才是僧宝,我们在家人没有分,那你自己搞错了,在家人有分。依照法宝修行的人,你就叫僧宝。由此可知,无论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只要真正依照佛的经典修学,你就是僧宝里面的一员,三宝有你一分。你不要以为你在三宝之外,那你怎么能得到三宝殊胜的功德利益?这些事,现在社会上误会的人很多很多,以为称“僧”一定是出家人,没有想到在家人也是僧。称“和尚”,一定是剃光头、出家的,不知道带着头发在家的也是和尚。

  “和尚”是梵语,意思是亲教师,直接教我的这个老师,印度人称和尚。我们学校里老师很多,直接教导我的称“和尚”,没有教我课的,是我们学校老师,我们称“法师”,所以称呼有这个差别。一个是亲自指导我的,一个虽然是我学校的老师,没有上过我的课,我们通常称法师。法师,不一定他是教过我的;和尚,他直接指导我、教导我的。我学佛法,章嘉大师指导我的,那是我的和尚;李炳南老居士指导我的,他是我的和尚。佛门里面的大德很多,他没有教过我,他不是我的和尚,所以我们称他法师,不称他和尚,道理在此地。这些名词、术语、称呼的意义,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佛说的话真诚,决没有欺骗人的。

  “佛世难值,经法难闻。”佛出现在世间,这个机缘很少;能够跟佛同时出现在这个世间,这个机缘难得!“值”是遇到,很不容易遇到。佛虽然不住世了,但是佛的法运还没有结束。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从佛入灭算起,佛灭度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第三个一千年以后,有一万年的时间叫末法。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只要生在这个一万二千年当中,这个命都算不错,都是好命。这一万二千年过了之后,这个世界上没有佛法了,那个就很苦,没有机会听到圣贤的教诲,这就很可怜!我们虽然没有生在释迦牟尼佛的同时,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末法,算是初期第二个一千年,算是相当幸运,机缘很难遇到,就肯定要珍惜,不能错过。

  “从明师受戒”就是必须跟一个真正的善知识学佛才受益

  “经法难闻。”这句话我们不能够轻视,不能够大意了,闻佛法的机会不容易。佛在这个经一开端,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从明师受戒”,你必须要遇到一个善知识、一位老师,把经典的义理讲清楚、讲明白。如果讲不清楚、讲不明白,你遇到等于没有遇到。特别是对于现代的知识分子,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他怎么会相信?我们对于佛法能够深信不疑,凭什么?对经典有相当深入的理解。你理解得愈深,你的信心愈坚定,你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事,你看得愈清楚。观察世间一切人事物要有高度的智慧,没有智慧,你睁开眼睛看什么?真的是蒙蒙一片,一无所知,什么也没看出来。

  李炳南老居士从八个方面观察人、观察物

  往年李炳南老居士教导我们,我们学佛的人,无论看人看事看物,至少要观察八个方面,你才能说是粗浅的看清楚了。这八方面是什么?看它的体、看它的相、看它的作用,就是“体相用”三方面;看它的因、看它的缘、看它的果,这就是六方面;再看它的事、看它的理,八面。极微细的事物,你都要观察这八面,才算是你有能力观察了。有没有深入?没有,皮毛而已;八面是皮毛。

  深入,看体,体之体是什么、体之相是什么、体之用是什么;体之因、体之缘、体之果;体里头有事,体里头有理。每一条里头又有八条,八八六十四面,你才深入一层。再深入一层,这六十四面每一条里头又有八条,深入无有穷尽。所以佛经上常说“唯有诸佛如来,彻法底源”,这一句话很多人不懂。“彻法底源”是什么?那个其深无底。我们今天有什么人能一桩事情看到六十四面?六十四面才看到第一层,底太深了!我们看八面,好像看这个树叶一样,只看到一片叶子。看六十四面,看到树梢了。难!实在是不容易。然后你才稍稍体会到佛那个观察力是多厉害,我们怎么能比!

  说老实话,我们今天能够观察到八面,勉强说:“你不迷惑了。”你能看到六十四面,可以说:“你初入佛门,是佛门一年级的学生。”六十四面看不到,你是凡夫,你也迷惑颠倒。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佛法难闻”,真的难!怎样才能契入?我们从总的纲领上来说,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要不真正用这个心,你没有办法入门,没有办法契入。回想一想,我们今天用的是什么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用的心虚伪,虚情假意。对父母、对妻子都没有诚意,都还要欺骗,还要隐瞒,你说成什么话!这样一来,八面你都看不到。八面看不到,说实在话,你连一面都看不到。我这是讲老实话,这一生白过了。

  古大德没有像李老师给我们讲得这么详细,但是他讲过至少有六方面,“性相、理事、因果”。古大德常讲我们观察一切人事物要从这六面看,李老师说得详细,教我们从八面看。佛家常讲“八面玲珑”,八面,于是我们明了了。心不清净,没有智慧,你就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你一定是随业流转,那你不能不受苦难;而这个苦难没有止境,这是可怕的。我们迷惑颠倒,我们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往下坠落,它不会往上升。为什么不会往上升?你自己想想就明白了,不必问人。我每天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是善多、还是恶多?如果恶念多,恶的行为多,必定往下坠落。善的念头多,善的行为多,才能上升。自己好好想想,是善多、还是恶多?是为我自己想的多,还是为别人想的多?为别人想的多,是善;为自己想的多,是恶。

  谚语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去年在香港,亚视何守信来访问我,就说出这句话。我就告诉他:“这两句话误导了一切善良的众生。”误导了!为什么?以为自私自利是应该的。错了!人要是“为”自己,天也诛你,地也灭你。人要“不为”自己,天不诛你,地不灭你。改一个字就对了。诸佛菩萨、世间圣贤不为自己,天也没诛他,地也没灭他。反过来,天也尊敬他,地也尊敬他,一切众生都怀念他、都纪念他;没有灭他。所以“经法难闻”这一句意思很深很深。

  “汝宿有福,今得侍佛。”这是对阿难讲:“你过去生中修的大福报,你不但遇到佛,还作佛的侍者,天天在佛的身边。”这个福报太大了。

  “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

  接着看底下经文,在第三十五面:

  【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信者得值。后生无忧。阿难受教。奉行普闻。】

  佛对阿难讲,实际上就是对我们大家说的。今天佛虽然不住世,我们要把佛的形像看作真佛,念念不忘。看到佛像,听到佛的名号,就要想到佛的教训。佛是怎么教我的?我应该怎样修学?这个佛像、名号就无量功德了。看到佛的经典,这是佛菩萨对我们的教训,最宝贵的教训,能帮助我们脱离苦海,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能帮助我们回归极乐世界,回归华藏世界。你想想,世间还有哪一桩事情比这个重要?没有了,所以称之为“法宝”,我们要珍惜,天天读诵,认真学习。果然能够依教奉行,前面跟诸位说了,你就是三宝当中之一,你是僧宝。僧宝要干的事情是什么?这一段开示,就是僧宝应当要干的事情,你是世间大众之宝。

  隋唐之际,天台智者大师说了一句名言:“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这是跟一个好老师,学的都是纯正的佛法,没有学错,他也能讲,但是自己不能够完全落实。“能说不能行”,诸位要记住,不是他完全做不到,是他做得不够彻底,做得不够圆满。你不要以为“我光说,我不练”,那你就错了。说老实话,他也不能说。他能够做到六、七成,他做不圆满,“国之师也”,他有能力教化众生,做别人的好榜样。“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那就是僧宝。所以诸位要晓得,“僧宝”比“国师”高,国师还没有能完全落实;完全落实是宝,是僧宝。落实哪些?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三皈落实了、五戒落实了、十善落实了,你就是“国之宝也”。你把三皈、五戒、十善统统做到,你可以打一百分,你就是“国之宝也”,你可以为天上人间的模范,佛对我们的期望,众生对我们的期望。

  “当念报恩,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这就是僧宝。僧宝的条件,就是这四句。我们愿不愿意作僧宝?诸位同修要记住,僧宝不专指出家人,在家人也在其中。只要你照这样作法,你是在家僧宝。头一句“当念报恩”,我们每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天天在念。念有什么用处?要真正做到才行。天天念,天天提醒我们,我们为什么没有做报恩的行为?实在讲,不知道恩。不知道恩德,你怎么会报恩?知道恩德,你自然就会报恩,“知恩报恩”!今天社会一般人,我们观察之下,忘恩负义。佛菩萨对我们这么好,我们用什么心情回报他?对我们这么照顾,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阳奉阴违,叛逆佛法,这就是自造罪孽。你堕三途苦报,你怎么能怪别人?学佛一开端,就跟你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

  我确实跟大家相比是很幸运,我学佛第一部接受的经就是这部经。一般人讲运气很好,一到台中刚刚好碰到李老师教这部经。学讲这部经是游俊杰母子两个,游俊杰讲国语,他的妈妈讲台语,他们两个人学这部经。我正好遇到,所以到台中去头一部是学这个经。这个经确确实实是佛法入门第一堂的功课,第一个教学的科目,我是不期而遇。

  佛家讲的“四重恩”的含义

  佛家讲的“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之恩。严格的说,我们自己要不能成就这一生的道德,我们对不起父母。这一生我们自己不能够了生死、出三界,对不起父母。谚语常讲:“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我们成就了,九世的祖先都沾光,都得利益,这才叫报父母之恩。我们自己不好好的干,你想想看,怎么对得起父母?

  第二个是老师的恩德。佛是老师,菩萨是我们的老师。展开经卷,你看看佛对我们是怎样教导,真的叫苦口婆心。我们能不能体会?佛对于我们一无所求,完全是付出的,不附带任何条件,劝导我们,引导我们,无非是教我们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早一天成佛,跟他一样。这个恩德之大,超过父母。我们不能好好的学习,对于佛的教诲,不能完全相信,不能理解,不能奉行,这叫忘恩负义。

  第三个是国家之恩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得到国家的保护,有国家保护,你不知道没有国家保护的人,可怜!那真叫流浪汉,到处受歧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许多障碍。所以离开自己的国家,才知道国家之恩。没有离开自己国家,对于国家之恩很不容易体会。我们长年在外国,深深感受到没有国家保护,无论干什么都非常困难,生活都困难,不要说修道了。

  第四个是一切众生于我有恩。你知道吗?我们每天喝的这杯水,吃的这碗饭,是由多少人工作成就的,有没有想到?我们穿的衣服,衣服怎么来的?许许多多人在那里工作,把他的成果奉献给我们受用。我们用什么回报?一切享受现成的,你没有回报你就有罪业。你要不晓得这些恩德,你就不知道报恩。不但这一切有情众生于我们有恩,无情的众生,树木、花草,它贡献给我们怡情悦性,对我就有恩。我要如何报答它?有几个人想到。你们家里院子里面种的花、种的树,乃至于草坪,都是提供你、美化你的生活环境,它对你都有恩德。我们凡夫不知道回报,欠别人的太多太多了。不要说欠有情众生,这些树木花草,你都欠它的。几个人晓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回向偈)(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回向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