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尊敬他人是人生最大的修为


   日期:2017/9/6 20: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人非常注重敬这个字,几乎所有的礼节都会把敬放在第一位。儒教讲究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佛教也强调至诚至敬,才能真正受益。在道教或民间的神文化中,更把敬放在第一位,强调“敬神如在”。虽然这个词是论语里说的,但民间就把它混淆为神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个人的修养来说,也要求庄敬自强。可谓,中华文化中,敬无处不在。

  要学习中华文化,就要首先理解这个敬字。然而,应该如何理解或者实践敬的含义呢,我发现要做到敬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发现,敬的用意可能并不只在于敬神或者敬父母长辈,核心还在于要敬他人,即要把别人装在自己的心里,放在自己的心上,时时存有诚敬之心。这个可能是最难做的。

  比如,大家都是普通人,都在开开心心地聊天,然后,你突然说,我最近和某某大领导在一起了,或者我家发大财赚了多少钱,怎么怎么样。可能你都是无心的,随意的,没有丝毫显摆炫耀的意思,只是想跟大家通报或分享一下。可是,你一旦说完这个话,大家就没兴致了。不是因为你打扰了别人,而是你抢了所有人的风头,大家都比不上你了,大家的尊严都被你夺走了,本来开开心心的情绪立马就低落起来。所以说,在别人面前显摆是对人最大的不敬。

  再比如,大家都有孩子,都在上学,突然,你的孩子拿了第一名,别人的孩子都没有。你忍不住又对大家显摆,看看,我的孩子拿了第一名哟,你们都没有吧。本来大家都挺开心的,听到你这么一说,情绪也低沉下来。你用自己孩子的优秀深深地伤害了别人,这又是对别人的大不敬。这应该就是佛教中说的自赞毁他。对自己的过度赞美就是对别人的诋毁和伤害。

  人人都喜欢显摆,尤其是确实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都会忍不住炫耀一番,这样一来,别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都被你消灭了,也许你是无心的,也许只是给大家看一下,并没有显摆的意思,或者你确实是忍不住,想给大家分享一下,但就是这种无心的分享,也会沉重打击别人的自信心,伤害别人的尊严,成为对别人的不尊重和不敬。而这种不敬,人们常常不会在意,也不会想到这是十分的不敬。

  所以说,敬的深意,应该首先在于敬人,对他人的尊敬,而要尊敬他人,首先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显摆自己的优越和成功,而是要隐藏起来,让别人去显示他的优越和成功,你去鼓掌和赞美就好了,这就是对他人最大的敬重。

  什么叫为人低调,恐怕这是真正的为人低调,就是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深深地藏起来,从来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而对于别人的分享或者炫耀,要主动去赞美和鼓掌,这就是最好的做人之道,最好的低调,对人最大的尊敬。

  这种敬人,根源还在于把别人放在自己的上面,而不是下面,时刻想着不要去压过别人,强过别人或者胜过别人,不要与任何人有一丝一毫的争胜斗勇之心,才可能做到对别人的尊敬。即使你确实比别人强,确实胜过别人,但也不要去炫耀,而是要深深地埋藏起来,让别人去炫耀,你也不要打击别人的炫耀,或者去因为别人的炫耀而去争执,这就是真正的敬人,其根源就是无争强好胜之心。只要有一点的好胜之心,在别人的显摆面前,就会不服输,就会引发冲突。

  如果人人能从敬人做起,自然也会自觉地尊重父母,敬重师长同仁,敬重神灵仙佛,这样,也是对自己最大的敬重。这样的人,人人都会喜欢,诸佛都会赞叹,神灵都会护佑,一生顺风顺水,这才是做人成功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去掉胜负心,去掉争心,时刻把别人放在自己的上面,就能学会敬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敬人       修为)(五明学佛网:敬人       修为)  

 药师山·紫虚居士: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 

 呷绒多吉上师:上师说的话,假如觉得句句说的都是自己,那你 

 呷绒多吉上师:减少烦恼就是修为和进步 

 呷绒多吉上师:减少烦恼就是修为和进步 

 呷绒多吉上师:放不下这个我执,就无法生起好的修为和境界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31)上师说的话,假如觉得句句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43)怎样才能得到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68)减少烦恼就是修为和进步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39)贪心会影响自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37)我有没有这些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31)有这个修为才 

 一双筷子看出拿筷子者的修为和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