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四)


   日期:2017/9/9 7: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陀要义】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四)

  下午籍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探讨到第五十三段文,第五十三段文是印光大师在弥陀圣典序,这篇文所开示的法语。这段法语在解释四种念佛的道理,前面我们探讨到第一种念佛实相念佛,下面继续来看其他三种念佛的道理。其他三种念佛就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以及持名念佛。首先照例信愿将这篇文读一遍,让诸位来对照一下。请大家翻开讲义第十页第五十三段文。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弥陀圣典序:念佛一法,乃佛教之总持法门,但有专念自佛、专念他佛、兼念自他佛之不同。专念自佛者,如诸经中深穷实相,以期悟证,乃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诸法中,以般若智照,了达此一切法,当体全空,亲见本具妙真如性。及禅宗看「念佛的是谁」并各种话头,以期亲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者是。此于四种念佛中名为实相念佛焉。

  专念他佛,有三种念法。

  一、观想:谓依《十六观经》作观,或专观白毫,或但观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观广大法身,及具观十六种观。

  二、观像:谓对佛形像,想佛相好光明等。

  三、持名:谓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此三种念佛法虽不同,皆需具有真信切愿,方可与佛感应道交,方可决定现生出此娑婆,生彼极乐。

  此四种念佛,唯实相念佛,谛理最深,然颇不易修。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及参究照察之力,别无他力补助。若非宿根成熟,则悟尚不易,何况实证?

  唯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倘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必于现生亲证念佛三昧,临终决定往生上品。纵根机陋劣,未证三昧,但以信愿持佛名号,如子忆母,常时无间,迨至临终,感应道交,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末世众生,唯此是赖,否则但种来因,难得实益。」

  这段文前面我们已经看过实相念佛,也就是专念自佛,下面来看专念他佛。专念他佛有三种念法,也就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首先来看观想念佛。

  「一、观想:谓依《十六观经》作观。」

  观想念佛根据《观经》的十六观法来修持,那当然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其他各宗各派,也有不同的观想方法。净土宗如果要修观想念佛,就根据《观经》十六教法,照《观经》十六教法,每一观经文所说的教法,如理如法的观想。观想念佛对妄念纷飞的凡夫众生来说,也不容易修持。因为不论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或者正报庄严,或是修天台、华严、三论、唯识,其他各宗各派的任何一种观想方法,都一定要做到,能观之心进入禅定,观见所观之境,定境相应,不论张目闭目都看的一清二楚,了了分明。

  所以观想之心,一定要进入禅定。为何我们凡夫障眼,不能亲见阿弥陀佛的真身妙相?不能亲见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庄严?因为我们的内心妄念纷飞,我们的心中散乱。在《惟无三昧经》,世尊说我们凡夫众生的妄念,一念生一念灭,一念来一念去,在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的妄念。诸位菩萨,这样我们妄念多不多?八亿四千万的妄念,我们的妄念实在是太多了。

  那我们的妄念没有停息,没有进入禅定,心没有宁静,我们当然观不见所观之境;我们当然看不见阿弥陀佛的真身妙相;我们当然看不见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环境。犹如一脸盆水一直波动,产生了许多的涟漪,那就不容易看清这脸盆水的水底有什么东西。所以这脸盆的水,如果没有波动宁静了,水清就能见底,对不对?我们的心,起心动念妄念纷飞,无非是贪瞋痴,犹如一脸盆的水,一直在波动一样。我们的心念,可说没有一时的停止,剎那生灭不住的妄念。

  所以阿弥陀佛用本愿名号,要救度我们凡夫众生。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佛,用佛号的正念,来伏住我们起心动念的妄念,以一念止万念,就是很好的方法。就像一头牛,牛鼻钩起来绑一条绳子,把他绑在木桩上,这只牛就不会乱跑,对不对?对。

  我们内心会妄念纷飞,有一句话形容我们的心,叫做心猿意马。我们的心好像猿猴一样,你看那个猴子没有一时的休息,跳来跳去,这里抓一下那里抓一下。我们的心真的就像猴子,叫做心猿意马,我们的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无时不刻的在奔跑,跑来跑去。人坐在大殿,心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所以将心给找回来,用这句佛号将我们的心猿意马,把它抓回来放在真如本性。所以心安住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在《文钞》,教我们念佛要领一句话:摄耳谛听。摄耳谛听是什么意思?念佛的时候,从你的口业称念出来,从你的耳根听进去,在心中一句一字的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信愿曾经教导大家,要将这句佛号听的清清楚楚,记得明明白白有一个要领。当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你的心就想这六字。念「南」这个字,你就心中出现「南」这个字;念「无」这个字,心中就出现「无」这个字;念「阿」这个字,心中就出现「阿」这个字;念「弥」这个字,心中就出现「弥」这个字;念「陀」这个字,心中就出现「陀」这个字;念「佛」这个字,心中就出现「佛」这个字。

  那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你不要念很快,慢慢的念,除非是在打佛七,在大殿念四字快板的。你自己在用功自修,六字慢慢的念,像信愿在念佛,我都是六字慢慢的念。因为念佛,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念佛是很快乐的修行,不是要念的很快。为了要达到一天念佛十万声,那这样也许你佛号是滑口而过,口里念佛心里没有念佛。

  有的老菩萨佛珠拿着,说起来是在算佛珠,不是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嘴里不知道在念什么,佛珠拨的很快,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念。念佛是人生很快乐的一件事,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当你念到哪一个字,就想哪一个字,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念四字快板的,也是要念的清楚,不要念的很快,人家根本就听不懂你在念什么。

  念佛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念那么快,又念不清楚,又不是要赴死,对不对?慢慢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实在有够快乐的。念佛是人生很享受的,不来享受这种快乐的念佛,念那么快又听不懂,你听不懂别人也听不懂,人家还以为你是在念红毛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宗)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明奘法师: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