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省庵大师语录新白话版7


   日期:2017/9/11 12: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传天竺是西方,(世间传说,西方净土距离我们这里十万八千里,这是把五天竺国-古印度,错认为西方啊)天竺支那在足傍,(天竺人称呼东土为支那,天竺支那同在南瞻部洲,用脚可以走到)莫向泥涂分净秽,(同住五浊恶世,哪能分净秽)休从火宅辨炎凉。(同住三界,哪来苦乐的差别)三千世界非吾土,(四大部洲,须弥山,六欲天,各满一千,名叫小千世界。千个小千世界,名叫中千世界,千个中千世界,名叫大千世界。总体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都是释迦牟尼一佛所化的境界啊)万亿乾坤是故乡,(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是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去去莫愁途路远,不劳弹指见空王。(天台智者说临终在于定心,就是净土往生的心,动念就是生净土的时候)。

  莫说西方为譬喻,(有人说“西方是譬喻的说法,是引诱凡愚行善”,不是实事啊)须知名与实相应,譬甜似蜜非无蜜,喻冷如冰却有冰。槐国阿谁招客去,蜃楼何处劝人登,如来大圣成虚妄,谤法愆尤忏未曾。

  人言肃杀是西方,死后身空堕渺茫,(有人说“西方是肃杀之气,人死就空无,生气消灭”,这样的西方,哪里真有西方可以往生呢)身毒应无生博望,(身毒就是天竺国-印度,汉朝博望侯张骞,曾到过那里)岐山那有活文王,(岐山在西夷,文王的出生地)众诸侯各朝天子。(问:“为什么极乐世界在西方?”答:“极乐不是一定在西方,只是相对东方说西方。譬如天子的都城,名叫长安,诸侯朝拜天子,四方来路不一样。东方来的,那就说长安在西,西方来的,那就说长安在东,长安一定有东西方向吗?弥陀的都城,名叫极乐,十方菩萨都愿意往生。东方往生的就说极乐在西,西方往生的就说极乐在东,极乐一定有东西方向吗?”)四大洲殊睹日光,(四大洲,就是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特殊视力看到,日月环绕须弥山,照四大洲,东洲是日落,南洲是日中,西洲是日出,北洲是半夜。四洲的人都指日出的地方是东方,日落的地方是西方,那南洲的西方,就是西洲的南方,北洲的东方,就是东洲的北方了。方位难道有一定吗)但得往生休恐怖,应知寿命实难量,(《大弥陀经》说:“我国土中人的寿命,都是无央数劫。”)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己夫,龙树辩才还拙否,(龙树菩萨造写《毗婆沙论》,发愿往生)文殊智慧是虚无,(文殊菩萨往生偈说:“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主人底事凭居易,(苏东坡的诗说:“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公据何人问大苏。(苏东坡去南方,只带阿弥陀佛像一轴,说:“这是我的西方公据啊。”)寄语聪明宜念佛,阎君应不爱之乎?

  娑婆体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有人说“求往生西方净土,是自己贪图快乐,不是为了成就佛道”,不知说极乐,是苦乐两忘,才叫极乐。若是对苦说乐,是人天的乐,不能叫“极”)死生俱尽说无生。(问:“既然说往生,就有生死,为什么说无生?”答:“达到生体的本空,所以生就是无生。再说接引初学的人,暂且方便说往生,往生后亲证,才知道无生。”)佛无彼此皆同体,(又问:“为什么不念释迦佛,反而念弥陀佛,不念十方诸佛反而念一佛?”答:“念弥陀佛,就是念释迦佛,念一佛就是念十方诸佛。因为佛佛道同,因为顺本饰教,因为心能专一。再说因为弥陀与本土众生,特别有因缘。”)地有东西是假名,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若执往生为妄想,(有人说念佛是制住妄想的方法,若是求往生西方净土,反倒成了妄想)岂言住此便成真,(如果说往生西方净土,是妄想,那住在娑婆世界,妄想更重了)东西不着尤非理,(如果说我现今不求往生净土,也不住留这世界,二者都不执着,随意受生,这更是没道理。为什么呢?既不是法身大士,又不是应化的圣人,欲望贪爱没有消除,业缘没有断,如果不往生西方净土,一定就生在这秽土。既然生在这秽土,那就仍然在轮回,业力牵引,三恶道就有份了,哪里能够随意受生呢?)净秽双忘亦是尘。(只是净秽双忘这一念,也是情执,还是属天法尘的范围。若是真的双忘,又哪里妨碍求往生?)生本无生生四士,见犹离见见三身,须知真妄原同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才劝往生言著相,尽思贪恋却迷蒙,无生毕竟有生在,(有断见观念的人说“死后永远灭亡没有转生”,不知业力牵引识神,毕竟又进入胞胎。除了念佛往生,再没有别的脱离处)离相依然住相中。(若是说死后永远灭亡,不求往生,表面不著相,其实是脱离缘起相,生起断灭相。所谓断灭相,是邪见法)念与佛融方是即,(荆溪湛然说:“体不二故方名为即。”近来的聪明人士都说:“即心即佛。”当劝念佛时,就说著相。不知念佛念心,本来是一体,只是执着念心,不信念佛,那心佛是二,怎么名为即呢)心将境异不知空,(即事显理,才叫真空,拨开事去说理,名叫恶取空。近来的聪明人士,也知道心净国土净,跟他说净土,就说是著相。不知心外没有土,土外也没有心,只执着唯心,不信净土,那心与土,就分为二,这是恶取空,不是真空啊)会须心佛双忘后,日照山川处处通。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如果十万亿佛国的西方,是向外求,那么认定的方寸((心)),却是妄心在里面,就是阿难所说的七处征心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楞严经说:“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邪?”)弥陀诸佛镜中影,极乐娑婆水上沤,取舍厌欣无罣碍,自家屋里任优游。(欣喜自心的净所以有取,厌离自心的秽所以有舍。一取一舍,不妨碍唯心,哪里有外)

  尽说厌欣为障道,谁知净业善资成,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何处安居能徙宅,谁人无事肯登程,铁围山外莲华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了境唯心无围墙罣碍,(只要明白佛从心现,外境本来是空,那么就算是魔也是佛)将心取境便淆讹。(不知境界是自心生出,执着为有,那么就算是佛也是魔)国君愦愦民方扰,室主惺惺盗敢过,(一念执着那么魔就得到方便机会,妄心不起,那么鬼也无可奈何)须信佛心常护念,(《弥陀经》说:“念佛之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波旬束手更谁何。

  都言处处是西方,平地高山总不妨,(古语说:“高山平地总西方。”这是真实到家的话,如果没到家,就成了戏论)入厕岂宜还塞鼻,冲泥何事尚褰裳。(捂鼻子撩起衣裳,就是秽相没有空,处处西方,岂不是妄想)病来那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莫话空言违实行,好凭落日望还乡。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法华经》信解品中,迦叶等四大弟子对佛说:“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知道净土法门,是菩萨修行的,不是小乘人的事。因为如来在小乘教中,不说有他方佛土。只在大乘方等经中,广谈十方佛国,而谆谆教导唯有指归西方净土一门。所以西域传承小乘教的,都不信有弥陀佛国往生的事,学大乘的,大多修这个净土法。现今的人反倒认为,净土是小乘法,大乘却不修,岂不是太颠倒吗)须知念佛还成佛,(净土八祖云栖莲池大师说:“念佛成佛,是亲种子。所以华严十地文,每一地都不离念佛。”)大胜为僧又作僧。(大智律师说:“近来见禅讲宗师,有的发愿来生要童真出家。曾试着对他说:‘你如今已得男子身出家,应该求出离,为什么却还要求得男子身,再发愿出家,几乎没有进步呢?’”)白社远公咸愿往,(晋朝的慧远法师,在庐山汇集众人念佛,刻木莲花,有十二片叶子,引流泉入池,每过一时,水激一声,昼夜六时,禅诵不断。参与法会的贤人,往生的很多)华严大士亦求登,(《华严经》行愿品,普贤菩萨偈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国。”)攀龙附凤知何限,底事吾侪不愿升。

  余教修行歧路曲,此门直入坦途平,三祇行远终难就,十念功成便往生。(藏教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才能成佛道。圆教的念佛,只凭十念一念,便能往生。这就是教门的顿渐不同,自力他力有差异。因为其他法门的修行,多数是凭自力。念佛一门,借助他力,他力容易成就,所以十念就往生。自力难成,所以三大阿僧祇劫还在滞留世间。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一生可到,须要经过多生多世,辗转修行,才能往生”,这是不知教门殊胜佛力难思啊)大石载舟还不没,(《那先比丘经》说:“如持百枚大石,置于船上,因船力故,石不没水,若无其船,小石亦没。”大石比喻重罪,船比喻佛力,不沉没比喻不墯落三途恶道,没有船比喻没有佛力,小石比喻轻罪)苍蝇附骥始堪行,扬帆顺水因风便,何惮迢迢十万程。

  休言极乐苦难生,才说难生是障门,(障门有三,一是怀疑自己业力深重。二是怀疑自己福力轻微。三是怀疑自己修行太浅。有这三疑,不能往生)佛力自能除业力,信根端可拔疑根。(必须相信弥陀的愿力深重,尚且不放弃五逆十恶。善人尚且十念一念也能往生,何况多念)深逃私债藏王府,(一入西方冤业不能违害)现受官刑遇圣恩,(亲蒙佛力加持,冥府不能勾牵)早晚相从裹粮去,此生终不负慈尊。

  莫执坛经排净土,(《坛经》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土?”这个意思正是劝人修善。不说没有净土,也不是说西方,确实有造罪的人。应通过这个意思鼓起志气,不能因为辞句损害本意)祖机佛语并圆融,因言荐理彰吾教,得意忘言显本宗。十善齐修焉造罪,群贤共会岂还蒙,他方此土何来去,法界明明在眼中。

  念佛若言真漱口,(赵州从谂说:“念佛一声漱口三天。”今天的人就以为,不必念佛。不要误会就好了)诵经应不用开唇,药能医病还成病,火本温身反炙身。(天台智者说:“般若如大火堆,四边不可触碰,触碰就被烧,不触碰就温暖身体热熟食物。”古人一时消遣的话,今天的人执着,当作真实意思,岂不是被烧吗?)佛见未生除甚么,(赵州说:“佛这一字,我不喜欢听。”古人真实证到这个田地,才开大口。今天的人口谈禅理,心里轻视实修,还没有去除恶见,何况善见?还没有起三乘见,何况佛见?还没有起佛见,说什么去除佛见?)凡情尚在断何因,劝君莫漫闲言语,只要今生出苦轮。

  念佛圆通摄六根,耳根谁谓独超伦,(人们知道《楞严经》中圆通耳根法殊胜,不知念佛就是摄耳根)音闻既是圆常体,名字元非生灭因。(问:“经上说‘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念性尚且是生灭,何况名字呢?”答:“经文是为了随顺这一方的根机,在各种法门中选择一门。现今初发心的人入道,所以有分别高下的说法,实际上二十五圣法门,都是具足圆通常义。所以古人说:‘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说无不通,就知道是没有不圆常的啊,难道唯独名字就成生灭了吗?”又问:“圣性虽然没有不通。初心八道,难道没有迟速优劣?”答:“别论虽然如此,通论却不是这样。念佛既然摄取耳根,就同是一门,哪里分优劣?又念佛主要在于意根是遍摄五根。耳根只属于耳,不兼顾别的根。耳根是从一门深入,念佛却是根根可入。应当知道耳根不摄取念佛,念佛能摄取耳根。所以这一门,三根普被。”)以念念名名固切,将闻闻佛佛还亲,由来二圣皆昆仲,同作弥陀辅弼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省庵大师       白话)(五明学佛网:省庵大师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