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念佛法门仗佛慈力无一不生(一)


   日期:2017/9/12 7: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陀要义】念佛法门仗佛慈力无一不生(一)

  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五十三段文,下面从第五十四段文接下去看。

  第五十四段文仍然是印光大师在《文钞》所开示的法语。这段法语非常的好,仍然说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这段文是印光大师回复给郑琴樵居士所写的一篇文。这一段文说出了往生的道理,也说出了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的道理。事实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多人,如果看《无量寿经》,世尊的开示我们就可以明白,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很多。可是在无尽的芸芸众生之中,还有太多人并没有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念佛人当然要了解,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照例信愿将这段文读一遍,让诸位菩萨来对照一下,第五十四段文: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覆郑琴樵居士书: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若断而未尽,则尚不能了,况完全未断者乎?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然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以愚痴无知,只求来生人天福报,或不生惭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义等事,心与佛背所致,过在自己,非佛不慈悲也。若其人未发心念佛前,曾作诸恶,今既念佛,生大惭愧,痛改前非,则亦可决定往生。佛视众生犹如亲生儿女,儿女不依父母之教,父母无可奈何。众生若肯改过迁善、念佛,佛决定于彼临终亲垂接引也。」

  从这段文我们可以了解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不论印光大师对哪一位居士所开示的话,只要说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是说念佛人要做到真信、切愿、至诚念佛,也就是做到深信、切愿、力行。

  说真信、说深信意思都一样,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力行就是至诚念佛,或者说精进念佛。几乎你将印光大师整部《文钞》读遍读熟了,印光大师所说的道理都不离开这个宗旨。换一句话来说,诸位菩萨,你如果决定要百分之一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只要做到往生三法,也就是信愿在讲席之中经常向大家勉励的,做到这六字的要领,那你当然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六字就是深信、切愿、力行。

  这段文印光大师回复郑琴樵居士所说的道理,和回复任何一位居士所说的道理完全是一样。首先印光大师先说圣道门,难以了脱生死的事实,然后再说净土门仗佛慈力,一定往生的道理。印光大师在《文钞》,在说净土教法模式也是如此,也就是先说圣道门的困难成就,再说净土门的往生容易。将圣净做一分判,说出难易之别,然后再说念佛人,不但要认真念佛,要做到人天善法能圆满,那一定就能往生。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几乎可说就是如此,每一篇文的开示,都不离开这样的模式。这段文也是一样,先说圣道门了断生死的标准,就是要断尽见思二惑。「佛所说一切法门」,就此所说的一切法门,就是指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圣道门。

  「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

  圣道门的教法,不论是多么高深、多么玄妙,是如何的圆顿,是如何的直捷,要了办生死,标准就是要断尽烦惑。在这里所说的烦惑,就是通惑。通惑就是见思二惑,见惑三界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有八十一品,要将这一百六十九品的,见思惑断尽了才能了生脱死。这对烦恼厚重的末法时代下劣凡夫而言是不容易做到。

  见惑五科的第一就是身见,也就是我执。请问诸位菩萨:要将我执破掉容不容易?不容易。光是我执,我们就很难破掉,何况其他的见惑或思惑。思惑也有五科,说第一贪欲心就好,贪欲心要断掉容不容易?不容易。凡夫贪欲财、色、名、食、睡,这五种的欲望,实在非常不简单。所以要断尽见思二惑,才能了生脱死,这样是圣人根性的众生能够做到,如果根性驽钝的众生,不容易做到。

  诸位菩萨,以你自己而言,你认为自己的根性,是上根或中根或下根?下下根。如果是下下根的众生,那么要断尽见思二惑,方可了生脱死当然就不容易。所以印光大师说:

  「若断而未尽,则尚不能了,况完全未断者乎?」

  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若有任何一使的见惑未尽,那么生死不能了。除了八十八使的见惑断尽了,再断尽八十一品的思惑,这样一百六十九品的见思惑断尽,生死方能了。如果有断但是没有尽,譬如只断尽一百六十八品而已,还最后一品的思惑未断,那还是不能了生脱死,何况是完全未断者乎。也就是完全未断的凡夫众生,当然是具夫缚凡夫,就是继续在六道里面轮回生死。

  这段文在说,圣道法门要了生脱死的困难,下面就是说念佛法门,要解脱生死的容易。这样难易做一个比较,当然印光大师就是要鼓励我们,舍圣道门取净土门,印光大师这样说法的要领,目的在这里。

  「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

  这段话印光大师实在说的太好了,这段话你如果做到了,事实上你修学念佛法门就已经毕业了。只不过简单几句话,将决定能够往生的道理说出来,这段话很值得我们牢记在心。请诸位菩萨跟着信愿来读一遍好不好?

  「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

  这段话诸位菩萨你如果做到了,你就是西方极乐人。

  「无一不往生者」,这样的话印光大师说出来,令我们内心非常的欢喜,对不对?虽然是无一不往生者,但是你要做到真信,要做到切愿,要做到至诚念佛。

  「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

  唯有念阿弥陀佛的法门,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以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仗自力还是仗佛力?仗佛力。印光大师这样的话,一再重复在说,不是说一遍两遍,说好几十遍,甚至好几百遍了。如果你的观念还停在念佛就是靠我念佛的工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对净土教法的认知还不够深入。要如何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就是将真信、切愿、至诚念佛做好,也就是信愿经常所说的,信要做到深信,愿要做到切愿,行要做到力行。来跟着信愿来念一遍好不好?

  第一、信要做到深信。

  你有做到深信吗?

  第二、愿要做到切愿。

  你有做到切愿吗?有,很好!

  第三、行要做到力行。

  力行是要常常念,还是三不五时才念?要常常念不要碎碎念,常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认真念不是懈怠念。在这里印光大师教我们至诚念佛,就是念佛要非常的诚恳,内心就像一个囚犯要出离牢狱。一个囚犯被关在牢狱,过着不自由的生活,非常的痛苦,很想要离开牢狱。诸位菩萨,你有想要离开三界牢狱吗?有。

  三界是一个大牢狱,我们生生世世关在三界牢狱,已经过的非常的痛苦了。在这个娑婆人间别的不说,光是说气候的变化,这一二个礼拜,在我们中部天气的变化非常的大。有时候早上艳阳高照,下午就狂风暴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夏天热到很痛苦,热过了头会热死人,会不会?会,冬天寒流一来,如果气温太低,零下十度二十度三十度,也会冷死人会不会?所以在人间光是气候的变化,冷就太冷,热就太热,这样的环境不适合我们居住。

  阿弥陀佛了解我们众生,所居住六道环境的恶劣,所以创造的西方极乐世界,气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片清凉。既不冷也不热,在西方极乐世界,气候温度随心所欲。譬如你想要摄氏二十度,随你的心意,西方极乐世界的气候就摄氏二十度,实在非常的称心如意。

  阿弥陀佛要让我们居住的环境清凉、解脱、自在、快乐。一切都是为我们设施的,为我们设施这么好的环境,当然目的就是盼望我们回归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我们要回归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有往生因,往生因阿弥陀佛又用本愿名号,做为我们往生因。所以是我们凡夫众生,最容易做得到的修行:念佛。

  阿弥陀佛实在很慈悲,慈悲到每一样都替我们设想到很周到。连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因,都为我们这种没办法断惑证真的凡夫众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做得到,也就是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阿弥陀佛对我们这么的慈悲,我们是不是要跟阿弥陀佛鼓掌感恩!

  所以信要做到深信,也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真信。真信对假信来说,什么叫做真信?什么叫做假信?你的信心会让人打破,这样就叫做假信;你的信心会让人影响动摇,放弃念佛,这样就是假信;你的信心会因为人的考验,而放弃念佛,这样就是假信不是真信。假信就是浅信,真信就是深信,你的信心会让人打破吗?不会?真的吗?有的人的信心被人揍一下就破掉了,为什么?人家都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是邪法,你还在学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样就倒了,就不来听经闻法了,也不去了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教法,到底是什么教法?是如何的道理?一句话就被人家打倒了,信心这么脆弱。

  请问诸位菩萨:你的信心,是金刚宝石还是玻璃?金刚宝石。真的吗?金刚宝石是用铁锤来打都打不破的,如果是玻璃,铁锤轻轻一敲就破掉了。所以你念佛要去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建立在哪里?建立在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力会破吗?不会。所以你的信心不会破。阿弥陀佛的愿力会骗人吗?不会。所以你尽管放心念佛,阿弥陀佛救度你,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所以你的信心是真信嘛,因为你所信的对象不是人是佛,你所信的信心内涵,不是一般人所说的愿,是阿弥陀佛所发的愿。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的。所以你的信心是真的,问题就是你对阿弥陀佛的愿力,有了解吗?有相应吗?如果你不了解不相应,你没有信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你仍然是没有信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