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从狮子在佛教中的寓意和代表说大乘佛法之核心


   日期:2017/9/12 8: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我们可以读到,在下方世界中有六尊代表佛,其中第一尊圣号为师子佛。

  1.狮子在佛教中的寓意和代表

  这个师字通假“狮”字。狮子在佛教里有很多的比喻,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一头青色的狮子。狮子是兽中之王,有尊贵、威严、坚强的意思。常常有佛的名号有“狮子”这词,比如《地藏经》里“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狮子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或者佛陀借助师子佛的圣号要告诉我们、传递给我们什么?刚刚提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这是代表彼佛的修行勇猛、精进,就像狮子一样,安稳地待在那里,不会为一些小事而动,若要出击必勇猛无畏。就像禅定一样,在止的部分足够强大,能够抵抗强大的干扰;在观的部分有强大的动力和效果。

  这是落脚在修行上,佛教里又把讲法称为狮子吼,做狮子吼,以狮子吼声能振聋发聩,能扶正那些歪邪成见。狮子又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有人就会想:菩萨不慈悲,狮子不是众生吗?为什么要骑着众生,好像虐待众生一样!这里是表法的成分,并非是告诉我们抓头狮子去骑,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个狮子的狂傲和不逊,都有狮子内心的那种冲动和习气,都有那狮子的残暴和血腥。坐骑是狮子,这是告诉我们要折服、要折服、要折服啊。折服什么?折服那些狂傲和残暴,折服那些贪恋和血腥,折服内心中的习气和邪见。或许很多人会说:我是善良人,我是好人,我可没有这些残暴血腥!那是还没有机会展现你的残暴和血腥,或者可以说,每个人过去的残暴血腥、做过的恶事真的是罄竹难书,只是投生了,有了隔阴之迷,就一股脑不记得了,就像欠了别人的钱财自己过两天忘记了,就不打算还了一样,你不主动还,这债务就能烂了吗?

  学佛是要折服内心中的贪嗔痴,这三毒是每个学佛人都晓得的,是否我们只折服这三个就够了呢?其实远远不够,再粗暴地说,要折服的也是五利、五钝这十个内容。有这样一句话“欲做佛教龙象,先做众生牛马”,龙象是什么意思?龙象是佛教里的坐骑,和狮子一样,但不简单是交通工具,还有一种任何大菩萨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如地藏菩萨那样的承担,并且驮着前行。菩萨驮着的是什么?驮着的是佛法、驮着的是救护众生、救度众生、解脱众生的誓愿。能承担多少,就要看你有多大的气力,龙象是非常殊胜的大乘气象,《维摩诘经》里说到“龙象蹴踏,非驴所堪”,说的就是龙象的大气力,不是驴子能堪负的。

  2.大乘的核心是什么?

  若有人发心修持大乘,就必须要进入到大乘的核心中,才能算是修学大乘;如果不能契入大乘的核心,说了再多、做了再多、受了再多,都是白受枉遭。大乘的核心就是“度众生”三个字,除此之外其他的部分全部都是这三个字衍生推广罢了,于是行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这三个字服务,或者直接落实这三个字,或者是为此铺垫积累。这三个字就是大乘的核心了,你能涉及到,你是大乘修学者;若在你的所有行做心念范围内都没有涉及到这个核心,你说的再轰轰烈烈也不能算在大乘里。大菩萨自然懂得大乘核心,所以在大菩萨的心念行做中,完全是为此服务,完全是无条件地为落实度众生而去付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一切诸佛的宿愿累行,依然也全部落实在度众生上,没有一尊佛不是这样,没有一尊菩萨不是这样。明白了大乘的核心,用来反观一下自己:我能不能算在大乘里?能不能算是大乘修学者?如果对照后发现和大乘还有距离,就会找到差距了。

  再直白点说,极乐世界无量无边大菩萨,除一生补处在极乐待他方世界成佛了,其他的菩萨返回到十方世界只是做度众生的这一件事情,所以若我们把自己定位为“极乐是老家”,那么你当然要考虑考虑:你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是要干什么来的?或者我们暂时没有宿命通不知道,但是用佛法来推导,答案一定是“度众生”。如果各位把这个部分理解了,也能自发自律地去做度众生的事情了,就算我们没有宿命通,依然是有宿命通,因为我们就是在做宿命通才能知道的事情,这不可思议啊!所以佛法真的是让我们顿超,如果各位把这个事情清晰了然地定位完毕,自己就是来做这个事情的,那么你把自己超度到什么位置了?通过佛法,把自己从一个凡夫超度到了菩萨的位置,虽然暂时不得菩萨的神通、智慧的受用,可是决定成就菩萨的果位,这不可思议啊!各位要晓得一个凡夫修行到菩萨位要经历多久吗?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从凡夫到阿罗汉,从阿罗汉到七地菩萨,从七地菩萨到成佛,这三段都最少需要一个阿僧祇劫。”如果我们理解了,就如阿难在《楞严咒》的赞偈中提到的“不历僧祇获法身”了。不需要经历漫长的阿僧祇劫,就可以获得法身,这不可思议啊。菩萨四摄法中依然隐含了这个部分内容,如果各位真的落实如此,依然是不历僧祇获法身,不需要那么漫长、不需要那么久。

  或者大家都想获得这个效果,可是如果事不做,效果哪里来?所以做应该做的事情,才是对应效果得以彰显的前提。若想快速获得法身,你就做大乘行者该做的事情就对了,菩萨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对了。这才是“欲做佛教龙象,先做众生牛马”了。现在翻过来一思维,就能嚼出这句话里的味道了,我们是否能把众生驮起来,是否能把众生运送到解脱的彼岸?你若能做到把众生运到彼岸,这是众生的牛马,怎么才能把众生送到彼岸?这就是佛教的龙象了。

  于是在度众生的事情上,表面上看我们是众生牛马,实际上又是佛教中的龙象,驮着佛法传递下去,利益大众,众生蒙受佛法,自利解脱,这事就对了。

  3.地藏菩萨是如何度众生的?

  过去和大家分享《地藏经》时,说《地藏经》的核心在第四品,为什么在这一品?只有在这一品我们才能看到伟大的地藏菩萨具体如何落实度众生的部分,这个部分我们一看太简单了,可是地藏菩萨就这样度的众生,就靠这样简单的方法,度的众生数量佛也数不过来,文殊菩萨千劫也无法测度。这么简单的道理,学佛很短的同修都应该理解的,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我们的愚钝,佛陀把成就大菩萨、证十地法的大利益都直接明白地交给我们了,我们没当成宝贝,而是当成了一堆废话,甚至把这一对因果关系理解得太肤浅、太随意。地藏菩萨就是靠这个成就的,前面说了那么多发愿的事情,最后还是靠这些因果,具体落实救度众生的手段,而且还是讲因果,没有用神通,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禅定境界。地藏菩萨用的套路我们都可以去用,门槛之低、利益之大、效果之奇,这《地藏经》不可思议啊。

  怎么度众生?《地藏经》里描述得太多、太细致了,乃至把末法时期人类心行的暗钝、愚痴表露无遗,我们若真的把《地藏经》嚼出味道来,《地藏经》可以融合到一切大乘经典中,因为本意都是度众生,没有任何不同,只是低门槛,这太有吸引力了。也正是因为低门槛,所以更契合末法时期的大众,更契合我这样顽劣、肖小之辈。各位要多读,要好好读《地藏经》,不要机关枪扫射《地藏经》,你会损失很大的。有人指导是好事,但也是坏事,自己不努力了;有人指导的机缘不是常常具足,若没有人指导,自己又没有从经文中攫取营养的能力,学佛的路就是死路一条了。在这条路上都活不下去,就不要提度众生了,活得下去是基础,在保障这个基础后,去落实救度众生,这就是次第清晰的;如果我们基础的保障都没有,说去度众生,众生一看我们这样惨兮兮的、灰突突的,都不稀得理我们啊。我们还一大堆的业力,还在业力围困中,就要被业力击穿了,还在那说救度众生,众生看到了,鼻子不气歪了?你自己都自身难保,还说什么帮忙救我,这不是开玩笑吗?所以现在很多很多学佛人其实在开玩笑,说度众生,其实众生慈悲他,不去找他;如果找他,他承受不了、救度不了,再加上有债主讨债,就可能把这样的人推到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4.只有心量足够大,才能成为佛教龙象

  我过去常常说:“如果你学佛了,你说学佛了,你在做学佛修行的事情了,没有众生找你讨债,没有众生求你帮助,那么你就自己核计核计吧,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众生来讨债了,我们有还债务的能力,这事就比较巧妙。我即做了众生牛马,又消了累生宿业,这就具备了狮子的坐骑功能,能驮、能运了,可是能驮多少呢?又回归到大乘的心量上来了,狭小心量的就如同那个驴子,大乘的心量就应该是龙象。反过来说,你的心量是大的,才能成为佛教龙象;你的心量是狭小的,就算你叫唤的声音再大,也就是头驴子罢了。所以你愿意做什么就把自己调整到对的地方,做对的事情就是了。若想下地狱,就去做下地狱的事情,这就对了,下地狱就得这样,不是吗?能驮、能运、有大气力、能承担、又能调服内心、甘心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这就是大菩萨,这就是佛菩萨的真实写照,所以这一尊佛代表的内容非常丰富。

  驮什么才是最能利益众生的呢?就要思维怎么才能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手段方法是什么?所有这些,最后都要落脚在佛法中,这也是无量无边的大菩萨誓愿守护经教的原因,如果条件合适就流布,如果条件非常好就广宣,这是菩萨之本愿,这是依愿流布啊。若度众生,自然要以佛法来度众生,才是究竟圆满的救度,这些内容我们清晰了:一心态、心量,二做什么内容,三对象是谁,自然就走做到狮子的另一个功能——狮子吼,把正确的、光明的、利乐有情大众的内容传递给众生,告诉给他们,并把他们错误的知见消除,这是佛在做的事情。菩萨有样学样,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于是我们也是有样学样,学菩萨,这事就清晰了。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乘       众生)(五明学佛网:大乘       众生)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其它:大乘起信论新释(日本 汤次了荣著) 

 大寂尼师:无间地狱罪刑求一念间息苦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