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修别的法门要修到这个地位,太难了


   日期:2017/9/16 7: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者觉也,阿弥陀佛,是无量觉。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觉。觉者,觉其本性本来无念也。故曰,更亲切。念佛功夫,虽未能做到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即是圆初住地位。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须经久远劫数。今一生办到,其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

  ‘佛者觉也,阿弥陀佛,是无量觉’。从字面上翻译,“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阿弥陀佛即翻成“无量觉”。

  ‘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觉’。无有一法不觉。‘觉者,觉其本性本来无念也’。觉悟到本性本来无念,本来不染,本无分别执着,就真的觉了。若还有分别执着,就没觉,依然迷。何时在一切法里没有分别执着,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真觉了。

  ‘故曰,更亲切’。至此,我们才真正体会念佛确实比智念亲切。换言之,比修止观、修禅来得亲切、高明。法门如是殊胜,何以多少人当面错过,因为不识货。金刚宝石摆在眼前,错当作碎玻璃,没看在眼里,不知此乃无价之宝,真是非常可惜。

  ‘念佛功夫,虽未能做到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即是圆初住地位’。此即念佛法门无比殊胜之处,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同声赞叹,道理在此。无论修其他任何法门,一定要达到“念而无念”才得受用,才算是成就。“念”与“无念”依然是二,不是一,仍无法成就,得不到受用。还是过生死凡夫的日子,而不是佛菩萨的生活。

  如果真的做到念而无念,念与无念是一不是二,则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就凡夫而言真难,起心动念都是妄念,都是分别、执着,理虽明了,却做不到。念佛法门,即使达不到念而无念的功夫,可以带业。只要信、愿、行三个条件具足就行。真正相信娑婆世界的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有许多念佛人都往生到那里。真正相信,毫不怀疑,信具足。愿意去,愿意舍弃现前的六道轮回,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愿具足。一心称念,行具足。你就决定往生!我们要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一定要身心世界万缘放下。全放下,就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接引往生。若不肯放下,佛力想加持,你有障碍,佛力加不上。若功夫好,想什么时候往生都可以,不一定要等命终,随时能去。

  我们是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虽没有念而无念的功夫,没能融成一体;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就把我们提升至阿惟越致菩萨,即此处讲的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圆教初住地位,“圆教初住”即是别教初地。江味农居士此讲法,我不赞成。因为他讲的地位太低了。圆教初住、别教初地还有退转。阿鞞跋致是不退转,应该是八地菩萨。八地称为不动地,永远不退转。所以,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弥陀经》说的;阿惟越致是《无量寿经》说的,意思一样,翻译不同而已。

  净宗许多祖师大德告诉我们的是“七地以上”,此讲法很有道理。我们从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应当肯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七地以上的境界。此话不是我们推想的,因为我们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看到,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十方世界众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相貌跟佛相同。体质与佛相同,皆是紫磨真金身色,一切受用相同,智慧、神通、道力相同。初地菩萨与佛差太多。

  世尊灭度之前,为我们说出“四依法”,其中有“依法不依人”。我们依据《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无量寿经》是法,根据经典所说,不像是圆初住,而像是圆教八地菩萨,一切与佛差不多,实在不可思议。带业往生,即使下下品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如此。十方世界,无量法门都没有;唯独念佛法门无比殊胜,是故得一切诸佛赞叹。

  我们遇到念佛法门,相信念佛法门、发愿修学这个法门,的确是无量劫来的善根、福德、因缘今天成熟;如其不然,决定不能信受。凡是信受,这一生中往生的,都是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

  ‘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须经久远劫数’。此是真的。修其他法门,从圆教初住起,修到阿惟越致菩萨,还须经历两大阿僧祇劫。没有证圆教初住以前所修的时间都不算。如果加上以前所修的,则是久远劫数。亦即是说,修别的法门要修到这个地位,太难了!而修念佛法门,一往生即成就。‘今一生办到,其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

  诸位如果真的把大乘佛法都看了,就有比较。门门看到之后,才会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不但身心世界放下,连佛法也彻底放下。过去莲池大师明白了,所以他老人家说,“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把经教放下了;“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放下。经教法门全放下,他老人家最后依一部《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此乃彻底觉悟之人,究竟觉悟之人。不是真正究竟彻底觉悟之人,放不下!怀疑《弥陀经》不如《华严》,不如《楞严》;怀疑念佛不如参禅,不如念咒。自古以来,世出世法的成就都在“专精”,若想成就,如不依此二字,就难;依此去做,就不难。是故要专、要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修行)(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