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君子四修:有境界,有肚量,有锋芒,有涵养


   日期:2017/9/19 17: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君子四修:有境界,有肚量,有锋芒,有涵养

  01.有境界,看得远。

  境界包括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境界越高,看得越远。

  境界高,就好像一个人站的位置比别人高,自然能看得远!

  看过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

  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

  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

  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故事虽然很老套,但很少有人问:为什么兔子会被吃掉?难道就是因为它站的不高?

  答案毋庸置疑,就是因为乌鸦比它站得高!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界和境界!

  眼界决定境界,眼界是境界的前提。

  “夜郎自大”,就是因为崇山峻岭阻碍了夜郎国君的视线,不知丛山之外汉之辽阔。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自然而然无法体会到小鸟口渴的滋味。

  英国剑桥大学赫赫有名的霍金教授,1963年被诊断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此后便长期被禁锢在一把轮椅上。

  然而,他眼界开阔,心胸豁达,他的思想和视线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致力于去解开宇宙之谜,成为当代最伟大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专家,成为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他最欣赏《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台词:

  我可以关在核桃壳里,而还把自己当作无限空间之王。

  他以这句台词作为自己著作的书名,出版了《果壳里的宇宙》一书。这正体现了霍金教授无限深远、无限宽广的时空大境界。

  眼界,注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的命运。眼界有多宽,境界有多宽。

  一个人,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所见识;少见多怪者,常是烦恼的制造者。见得多,问题看得透,心结打得开,遇事善体谅,情绪能释放。

  02.有肚量,看得清。

  古人说:肚量如同藏金库,量大福大不可量;天包万象天宽大,地藏万物地无疆。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如果有谁痛骂我们,我们一定会怒火中烧。可武则天看到骆宾王讨伐自己的檄文时,不但没有发怒,反倒欣赏起他的文采来,她感慨道:

  这样有才能的人流落到那边去了,这是宰相的过错呀!

  换了别人,早打听好骆宾王家的地址,派人拿他的人头去了。

  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

  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

  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有容有福,有大肚量就有大福气。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幸福。

  03.有锋芒,看得穿。

  锋芒毕露,不好;锋芒全无,也不好。人总得有一点锋芒,一个人脾气太好,不懂拒绝,怎么都行,别人就不会把他当回事。

  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

  然而,刘邦身边,有锋芒,但又看得穿的人呢,非张良莫属。张良为刘邦击败项羽以及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留侯张良韩国贵族后裔,秦末群雄并起,他也曾经组织队伍反抗暴秦,遇到刘邦后,两人相谈盛欢,刘邦对张良几乎言听计从。这才有了“约法三章”入主咸阳,鸿门宴有惊无险,刘邦后来被封汉王,有听张良之计,火烧栈道,使项羽放松了警惕,为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下了基础。楚汉战争开始前,张良从彭城再投刘邦,受封为“成信侯”,成为刘邦的军师,帮助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平定天下。刘邦称帝后封赏功臣时,功成名就的张良谢绝了“自择齐三万户”的封赏,选择“留”这个地方。此后就过着几乎是隐居的生活,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提了些意见外,就是后来保护了太子。三杰中,张良精通黄老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的道理,功成身退,所以刘邦一直很尊重张良。

  有锋芒,看得穿的人,处处是生机。看不透的人,处处是困境!

  04.有涵养,看得淡。

  古人云:“涵养功夫深,君子贵自持。”

  一个人有涵养的主要表现是有自持的能力,会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会被焦虑和逆境、不适与差错所激怒,更不会迁怒于他人,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涵养是生活在心灵里的沉淀,也是精神自我修炼的成果。

  只有凡事看得淡,才能自持、有度,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

  看得淡,就不会强求别人理解,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不必为五斗米而折腰。

  看得淡,有所为,有所不为,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看得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不随意苛求别人,不盲目要求自己,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容待别人,严以律自己,上天很公平,我们得到的永远都和失去的一样多。

  得到的,未必开心,失去的,未必是祸,看淡是幸,看开是福。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YIN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YIN,得大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境界       涵养)(五明学佛网:境界       涵养)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十一、三个禅的境界——完结篇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王雷泉教授: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内在心思的涵养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黄夏年教授:宝峰禅师的境界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道必然会有境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走出闭关中的境界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