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贪执一个人,便会造种种恶业,导致千百万劫见不到喜爱的人


   日期:2017/9/21 1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管是贪恋人或贪执事物,产生的过患都相当大。可是世人不明白这一点,我们自身本来就是无常的,假如还要贪著无常的亲人,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因为依靠贪执所造的恶业,必将导致百千生中见不到自己所爱之人。

  我们的身体和心的感受,均是刹那变化的无常法。按照噶当派和宁玛派的教言,无常分为粗无常和细无常,粗无常包括春夏秋冬、年月时节,乃至身心随外境转变的五蕴现象;细无常则是事物分分秒秒的刹那迁变。

  世人对常有的执著非常严重,自己的身心尚不知是无常法,没有丝毫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却还在拼命贪执自己的亲友。若以智慧详细观察,这些亲友的身心全是无实的,毫无可靠之处,犹如刹那毁灭的水泡。

  假如去贪执他们,就像一个水泡贪执另一个水泡一样愚痴。但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深重,众生深陷于此而不自知,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看见动物互相贪执时会觉得可笑,而在圣者的眼里,人类彼此贪恋的情景又何尝不是如此?

  为了贪执一个人,便会造作种种恶业,种下种种恶的习气,果报成熟以后,后世将堕入恶趣,千百万劫中见不到所喜爱的人。纵然下一辈子偶尔见面,是亲是怨也很难预料。所以世间人的很多行为,的的确确相当愚痴,他们歌功颂德的伟大爱情,去观察时无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毁坏自己的根本因。

  有些人对许多事情想得开,可是一遇到感情问题就相当执著。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没有认识贪恋心的本体,所贪恋的对境是什么样的形体;二是自己无始以来有严重的串习,至今尚未斩断它的根本。若按本品教言一一分析,利根者当下能断除这种贪执,其他根基的众生,烦恼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其实,对亲友的贪恋是修行的一大违缘,若能舍弃这种狭隘之心,将会产生真实的慈悲心。以前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在多廓的森林里修行,有一天隆多的母亲让人给他捎了一块酥油,华智仁波切问:“今天收到母亲的礼物后,你特别特别想念她吗?”隆多回答:“不太想。”上师马上谴责他,说他这样忘恩负义不合理,要他用七天的时间专门观想母亲的恩德。隆多依教奉行之后,对母亲真实生起了感恩心,体会到了母亲的恩德相当大。华智仁波切继续让他观想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依靠上师的循序引导,隆多对一切众生都产生了如母之想。

  我们可能因为业力深重,不一定像隆多那样在很快时间中对众生生起平等心,但即便暂时没有生起,也一定要努力串习,倘若没有生起这样的信念,修行是不会成功的。

  《无量寿经》云:“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在漫长的轮回中,彼此贪著没有任何实义。大家应当想一想贪欲本体到底是什么、贪著他人是否可靠,多思维一下这方面的道理!

  众生对异性的贪执相当严重,互相产生执著后常想要见到对方,没见到就开始闷闷不乐。因此,“闷”字就是把心关在屋子里,一直不开心。大成就者不管接触什么人、处于什么环境,内心始终自在无忧,非常快乐。而有些愚笨的凡夫人,因为天天想着自己的朋友,不要说心入于禅定等持,连一刹那的快乐也没有。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一旦遭受感情上的挫折或正在贪爱某个人时,所有的闻思修行和感念佛恩都会抛之脑后,修行中最严重的障碍莫过于此,倘若没有善加引导,很多人的修行难以成功。社会上历来有一种传统,人到了二、三十岁时,如果没有与异性结上缘,一方面因生理发育会受很多痛苦,同时单位家庭、亲朋好友也会施加压力,逼着他产生不好的分别念,否则就认为这个人没有前途、没有光明了。通过种种因缘,最后他也是产生各种分别念,非常非常痛苦。

  这样痛苦的心态,六世达赖喇嘛在情歌中也描述过:“身体虽置僧众中,心系远方之爱侣。”“该想的本尊面相,从不展现眼前;不该想的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六世达赖喇嘛在历史上颇具争议,有人说他是在显现,为了解众生心里的痛苦,故意显现这种不羁的成就相;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上师不该说如此低俗的语言……种种说法不一而足,但不管怎么样,他的有些话确实深入人心,生动叙述了执著情感所产生的痛苦。像这样一位大成就者,在人们面前尚且如是显现,世间男女之苦就更不用说了。

  有个人说:“我暂时不能学《入行论》,因为我现在要谈朋友。”所以贪执异性对学佛有很大的影响,越执著就越痛苦,每天都是朝思暮想,一直思念着对方,哪里有时间修行佛法?印光大师曾说:“佛念若如情念,则成佛有余。”上师如意宝也讲过:“若把思念异性的心,用在忆念阿弥陀佛上面,很多人早就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能不能从这种执著中拔出来,对年轻人来讲是最严重的挑战。

  对老年人而言,贪执异性不是特别严重,唯独就是放不下子女。现在有些学佛的老年人,真的有点不听话,已经到了这种年龄,本来应该好好地念佛,可是天天惦记着子女成家立业,成家立业了还不行,还要操心孙子的读书……世世代代一直管下去,实在是“多管闲事”!其实他早该退休了,单位上已经退休了,家里也应该退休了,除了念佛以外,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要管。

  我也经常这样劝我母亲,但是也没办法,她特别耽著我们这几个不孝之子。弟弟还算好一点,每次他出去时,都会打电话回来:“我现在到马尔康了。”“我已经到成都了。”我特别纳闷他们互相只说一句,这又有什么用呢?但是母亲天天都牵挂着,一直守在电话旁边,一打电话就问:“你现在到哪里了?”除此以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对修行是很有影响的,我去年很想把她的电话拆掉,但她就是不同意,说自己也没有其他事情,但几个孩子如果出去,就会一直惦记着。后来为了安慰她,我也只有随顺。

  现在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真的存在这个问题,一下子断除非常困难,但一定要知道它的危害性,倘若这样长期下去,入等持也好,做善事也好,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纵使自己如愿以偿,能与所喜爱的人相见,但相见之后,心并不会因此而满足。佛陀在有关教言中讲得非常清楚,对人事物的贪恋越大,执著就会越多,如同饮用盐水一样。《广大游舞经》云:“喜欢世间欲乐者,如饮盐水无足时。”现在很多人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对自己喜爱的人,一天也不让离开身边,然而贪爱的执著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美国的摇滚巨星普莱斯利(猫王),一生看似风光无限,但在最后一场演唱会上,他绝望地哭喊着:“尽管什么都尝试过,可是我还得不到满足!”佛陀在有些传记中也讲过,众生的欲望没完没了、永无止境。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来对治它。

  敬摘录《入行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贪执       索达吉堪布)(五明学佛网:贪执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 

 索达吉堪布:吸烟饮酒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很多人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 

 索达吉堪布:什么东西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