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念之善,后福无穷


   日期:2017/9/21 12: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名言,也是古往今来无数知识分子的座右铭。

  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范仲淹年轻时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叫稀饭),把这锅粥再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的贫困生活。

  到以后范仲淹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他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多少改变。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说其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

  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

  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之前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夙愿。

  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人。

  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人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着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哪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天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

  范仲淹以善心为他人谋福利,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这是因为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景仰赞颂。

  培育百世之德,即有百世的子孙保之,范仲淹是一个典范。中国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就数范仲淹。

  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因为积德积得厚,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

  福报不要享尽了,要分享给别人,以后的后福就无穷了。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大德人家真的不多。

  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我们由此可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是人生的第一大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头       后福)(五明学佛网:念头       后福)  

 梦参法师:朋友皈依三宝后,常有自杀念头,怎样处理? 

 达照法师:一个念头的巨大影响 

 明一法师: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郑石岩教授:换个想法更好 第一篇 当心第一个念头 

 梦参法师:照顾好念头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三)念头的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二)杀人刀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一)大机大 

 仁焕法师:念头就是一切软件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1、在念头上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空海(惟传)法师:何谓「打得念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