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学佛生涯规划


   日期:2017/9/26 13: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同修发现一个问题:他周边的同修拉进佛门了,陆续也开始做功课,但是一段时间后就懈怠,最后就退出不再学习了。问这是为什么呢?

  如我过去说过的那个例子,大概十年前认识一群学佛人,其中有一个女孩,也是才毕业参与工作不久的,后来有另外一个男的就很喜欢她,但是他不学佛。女孩来问我意见,我说如果他不学佛,可能就麻烦点,但她说“没关系,我希望能帮助他学佛!”果然这男的为了追这女孩,让干什么都行,都做。后来二人结婚了,就说尽量在家别念经,家毕竟是二个人的,要相互尊重,女孩一听也没什么不妥。等有了孩子,就把家里的全部带有佛教元素的东西都送走了,说希望孩子在一个没有任何宗教因素的环境长大。彻底把女孩学佛的根给刨个干干净净。对这个男人来说,他当初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姻缘,他求到了;那么佛教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不丢还留供着?所以从他的角度来说这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学佛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而对女孩来说,她帮助他人学佛的执着和对自己能力的不清晰,让自己后续学佛都成为未知数。

  这个案例我大概前前后后说几遍了,为什么呢?就是很有代表性。我们为什么学佛啊?当被生活逼迫,被种种痛苦折磨,被各种各样的烦恼袭扰,我们投告无门,最后被迫走进佛门,求得了一丝的慰藉和温暖。可是当自己从低谷缓过来了,就不再需要佛法的帮助了,他认为自己还有力气可以迎接种种。

  在某年的农历年前不久,一个人失魂落魄的进到了幻海迷局的群里,因为他家的生意被欠下几十万的外债,外债已经拖的危及了自己的生活,外款看不到希望,眼看年都过不去了。后来告诉他如何做,一个月左右事情解决了,资金周转也解决了,随后她还学什么佛呢?

  就像有的人做持续的恶梦,长时间的失眠疲乏,有的人被病苦逼迫,有的人只是愁苦情绪无法排遣,最后走到佛门里,可是这种强度是不足以保障能继续学佛的,所以我们不是起高调,不是闲得没事干,在这叨咕叨咕像一群精神病,而是我们真的要把学佛的目标清晰再清晰,如果不能把学佛的目标拟定在出轮回的高度,学佛的动力都会随世间求索的满足而耗尽。

  学佛的路在刚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会觉得好像佛法也不难啊,很简单,有什么的呢?但是越深入就会发现:佛法太深邃、太奥妙、太圆融;而我无法企及。所以越是对佛法认识深邃,就越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太浅、太薄,自己太渺小,就没有可能升起傲慢心,自己不知道的好多啊,怎么傲慢?

  所以这路怎么走才会更顺畅,才会没有障碍,才会一路直取捷径?我觉得最首要是把自己学佛的目的清晰完整!如果没目标、目标太浅显、目标太容易达成,学佛的路都可以因为部分愿望的满足而戛然止步,或者一直盘亘在低位面的修学而迟迟上不了台阶。

  有的人有强烈的执着:我就想看看佛法有效果没!拿一个事情去验证,这个事情解决了,佛法就是灵的;这个事情没解决,佛法就不灵!佛菩萨能惯你这个包吗?你拿着执着衡量佛菩萨,你那尺够长吗?

  佛讲三乘:小乘、大乘、人天乘;或者细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或者如《法华经》最后三乘合一,只讲一佛乘。佛说这样多的乘是因为什么?就如《法华经》的火宅三车喻:你们出来玩啊,这有羊车、鹿车、牛车,只要出来就给你们!为什么要拿三辆不同的车提供给孩子?是因为孩子各有所需,俗话说众口难调,只提供一类就容易造成有人不满意的情况,不能更多打动对方的心。

  所以学佛的路程目标,一定要有大目标,还要有小目标,还要有一些阶段性的目标。学佛的终极目标一定是成佛,如果这个心都没有,或者不认可,你不是学佛的,佛没你这样的弟子。大目标当然就不合适随时见效果了,需要努力很久才见效的,所以我们就要在其前设立小目标。比如现在的小目标,有的人设立为开智慧,有的人觉得开悟很重要,有的人觉得修行破我见、我执、我相很重要,这都可以!

  但对净土学佛人而言,不应该把如此这些作为小目标,修净土最为合适的小目标就是出轮回往生极乐!这个的目标对成佛而言有什么价值意义?各位可以自己思维。如果我们努力的所有都是在世间层面,最多就是天道享福,和出轮回是不挂钩的。换句话说,世间和出世间就是一道分水岭,在以世间法的层面,所有努力仅会换得世间受用,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把目标设立为出轮回,就会把佛法学成世间法,也就是世间层面的高品质点的心灵鸡汤。这样学佛和个人的生死就没关系了,我们能指望心灵鸡汤把我们送到佛位吗?我们能指望世间法的层面成就菩提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学佛要出轮回就非常重要,这起码是把佛法和自己的生死挂上了,不会那么容易脱节。

  小目标也毕竟是一生结束才能见分晓的,现在说来说去都为时尚早,就像有的同修学佛,外人一看他学的很好,学的很努力,见解也很好;可是呢,可是呢?他自己出得去与否啊?之前群里的那个同修三十三岁白血病恶化去世了,确实佛菩萨慈悲给了他几年安稳学佛的机会,可是呢?认识一大堆的名人和生死没关系的,最后自己生死靠谱吗?一大堆人为做助念,也依然是走不上。外人说的那个学的很好,很努力,见解很正,真有用啊?你自己的生死都解决不了,这佛法被我们学成啥了?还怪世人对学佛人偏见?还怪他人对佛教抨击?还怪说佛教是迷信的执牛耳者?外人对佛法不理解,他没接触当然可以不理解,他轻易评判评判,这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表面上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如果我们自己都学不明白,让他人怎么接受你学佛的事实?为什么学不明白啊?我希望各位把学佛的目标放远大一点,不要盯着眼前的芝麻绿豆大的利益,然后“绿豆大还是芝麻大?”就在那衡量计较,阶段性的目标就是:学佛要有一个过程,给自己一个认识、接触、认同、奉行的过程。我们要认识佛教、认识佛法、认识佛,这三者有区别的。佛教是佛陀法义的传播模式,佛法是学习的主体,佛是教学的主法对象。这个过程说长就可以非常漫长,因为法门众多,这众多法门也仅是佛法的一部分,还不是全部。

  过去有同修问我什么是佛?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说:在一百个人看来,会有一百个认为这就是佛的理解,或许答案很标准,可是你是否如此认可,如此理解,如此接纳呢?就像我们说“十念必接”是阿弥陀佛慈悲愿,可是有多少人不理解、不接纳、不认可?你接纳“十念必接”,不接纳《普门超度》,逗我呢?《普门超度》就是依靠“十念必接”而成就的,换个样子都不接受?就像你出门了,回来换了一套衣服,就不应该进门了呗?人都没有那么傻的,学佛学得那么呆,还怪人骂你迷信?

  所以小的阶段目标就一定要去认识佛教、认识佛法、认识佛。佛是什么?佛法是什么?佛教是什么?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学这个佛?只会磕头烧香,有事临头跑去抱佛脚,这不给学佛人丢脸吗?

  然后要有一个学习计划:我要先解决什么,后去补充什么,然后怎么样。知道自己在路上,就不会轻易下车、提前出站了。我和大家说过很多次:要自己建立学佛的框架体系!我的只是我的,可以抛砖引玉,但是你的必须是你自己的框架,才会把你接触到的任何佛教内容都囊括在这个框架里,而不会有你不能理解的部分。

  学习计划做好了,佛教的特殊是“唯证方知”,你所谓学对了、学好了、学明白了,在事情上一考就知道对错了。所以学佛后用不到当下,指导不了自己的生活,你那佛法就是殿堂级的,应该被束之高阁的东西,就不接地气。

  所以要把学到的佛法用在自己的身上,才能知道水是冷是暖,别人指手画脚,说的吐沫星子横飞,那都和你一点关系没有。我们投入进去才知道佛法的温度几何,才知道一个方法我要如何调整才能更契合自己的状态,从而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陆续的清晰了然。

  如果各位暂时没有学习计划,幻海迷局有推荐的修学步骤和过程。第一阶段消业,有定课。第二阶段培福,有定课。第三阶段求生极乐,也有定课。走到最后一阶段必须达到十念必和阿弥陀佛建立连接,也就是说你必须达到任何时候一句佛号起,佛就有应,这就是三部走都走通的基础状态,以此状态求生极乐,自然不在话下。在幻海迷局三部走仅是一个基础,还有更庞大的学习计划,希望以后能和大家提到。

  当我们周围有同修慢慢的退失学佛的心念,可能会是学佛的目标不够高导致的,致使学佛动力得不到提升和补充导致的。孔子说人生3戒: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如果你什么愿望都满足了,你就老态龙钟了,走下去的动力也没了,这生命从理论上就可以画上句号了。

  所以我们把学佛的注意力从眼前的那些小事里尽量抽离开,不要以眼前的那丁丁点点的事去评判佛法的对错高下,这些还不足以体现佛法,或者说,我们还没有那么强大的智慧从小事情里观察到佛法的深邃浩瀚。

  怎么才能提升学佛的动力呢?要给自己提升的空间。就像有同修说自己读《地藏经》读不下去,我说带问题去读,他不会,那么我就问个问题,你带着问题去读,结果几天下来读了很多遍,确实没有出现读不下去的情况了,这就是找到动力。而三部走三位配合的动力是什么?是在于激发我们的帮助亲人的心、释解冤仇的心。如果我们不认可有众生,释解冤仇就没着力点;如果我们不理解轮回的苦,救度亲人眷属的心就可有可无!所以当这些我们陆续认识了、认可了,并去努力做了,这中间的感受过程各位就会自己品得到了,很多立竿见影的解决效果,各位有可以体会到了。

  在幻海迷局这绝对不是什么标准,不把自己往生的事情弄明白,就相当于没在这里过,就算有些老同修学的多好、状态多好,抱歉,你靠自己的能力往生不了,你就不是幻海迷局的铁粉。所以你在这里就必须知道自己往生的事情很重要,一定要在这里弄清楚、做明白、最后临终你能往生,那就对了。所以小的事情各位看得到,大的目标我们可能看不到,但是在幻海迷局的框架下都有触及,只是看各位能走到多高,去认识幻海迷局多深,希望各位真的能走到那一刻。

  阿弥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