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指错路而结怨的一则案例


   日期:2017/9/26 13: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过去遇到这样的一则案例:一对父子关系非常不好,形同水火,孩子总是违背父亲的意思,父亲说东,孩子一定要西,就是这样扭着,闹到最后竟然拳脚相向。这让大家很困惑,为什么会闹到这个地步?

  后来知道了导致这个情况的前因的一个片段:某古代的时候,一年轻人骑马赶路,他有非常紧急的事情,到了陌生的地方,害怕走错路耽误事情,就问了一个老人。老人很热心的为年轻人指路,可是却和年轻人要去的地方不是一个结果。这很可能是年轻人问的不准确,导致回答错误,也可能是老人蒙心做恶,笑面藏刀。结果年轻人骑马按着老人的指引方向就跑,跑了不久遇到了猛兽,这年轻人葬身虎口,含了一腔怨气和对老人的强烈仇恨就去世了。他就是认为老人指错路,才导致自己如此境遇结果。

  画面一转,过了许久的转世轮回,二个人又重新遇到。当时的年轻人做了老人的儿子,因为彼时强烈地仇恨和对老人指错路地恨意,导致他虽然知道老人说的是对,也一定要逆着去做,从而成为了一个典型的逆子。

  话说,这个路还不一定是指错了,或许就是在路上遇到老虎了,对不对?能怨恨自己和老虎有亲密接触的前因,怎么能怪到老人头上?但众生的执着和愚痴就是如此,当愚痴癌犯病的时候,遇到谁那就会怨恨谁、嗔怒谁、迁怒于谁,你出现在这个情况里,不管和这个事情有没有瓜葛,也会被列在怨恨目录里,这种情况只是轮回的一个缩影。

  世间的路指完,对方没走到对的地方,都可能怪罪于那个指路人;何况出世间的学佛上的大事情?这个路若是指错了,那是麻烦罪过极大的。

  现在深入末法很久了,必须要探讨出轮回的事情了,已经不再是法运充沛的阶段,可以多次转世轮回,可以再来几生几世的修学,再慢慢靠近解脱。学佛最紧要的事情一直都是解决个人的生死大事,而现在尤其重要。学佛能出轮回的路就只有两条,《楞严经》里有说到其中一条就是刚性的实修,最低达到阿罗汉的水平,能出轮回。这一条路是千代万世都通用的,无量无边无始无终无数的佛陀也是这样教导弟子出轮回的,所以这路绝对不可以出错。如果实修的路你都走错了,那绝对不可能得到佛菩萨的庇护加持,如《决定毗尼》里提到小乘的戒律:你触犯一点,你就犯了戒,就是四弃,就是八弃,就已经可以被驱逐出僧团队伍了!所以带把戒刀做警示,提醒自己戒律高过一切!

  第二条路在经文里说到“有佛出世”,可是佛出现于世间,众生就不用修就能出轮回吗?肯定不是!而是佛出现世间,宣讲了其他的解脱轮回的方法。亦如本期法运里释迦佛宣讲了净土法门的诸多经典。净土法门的诸多经典分为实修和往生二条路,如《普贤菩萨十愿》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这都是实修上的指导。

  小本《弥陀经》就是《阿弥陀经》,讲的是临终接引,还是偏实修,毕竟要做到念佛一心不乱,这个境界才能得以完全保障临终被接引成功;大本《弥陀经》就是《无量寿》开讲了阿弥陀佛因地的48愿,终于出现了“十念必接”的部分,也就涉及到了更普遍层面的临终接引愿。“十念必接”这是阿弥陀佛的承诺,只要想去极乐、高兴去,哪怕能念十句佛号,佛陀就会在这个人临终的时候前来接引。至于接引得结果如何,这是另一个问题,但佛说肯定来接,被接的众生走不走,那就和这个众生当下的状态有关系了。这个话题《无量寿》里并没有提及,而是《阿弥陀经》里提到了——你得临终的时候不颠倒才行!才能被准确的接走往生极乐。

  《观无量寿经》是偏实修指引的了,以十六观环环相扣,把极乐的状态描述的非常完整清晰,尤其“九品往生”是非常细致的。

  或许各位读过《法华经》在第23品《药王菩萨品》里也涉及到了:如听闻药王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这一品没有被纳入到净土的经典系列里。

  通过实修出轮回的路古而有之,所以净土出现的时候也是靠实修的经典突破禅宗的垄断地位,如隋朝的初祖在庐山结社,123人以《观无量寿经》做修行指导,都得往生极乐,从此净土才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成为区别传统实修出轮回的新模式。

  另外一条出轮回的路,现在看来就是往生极乐的一条,而不是实修净土的一路。因为实修净土也依然要和实修合并,都是靠实修走,而不是靠佛的本愿接引,所以这里有本质区别。我们强调提倡的是“大乘净土往生一路”,这个提法清晰准确,就是以往生净土为根本方向,在次基础上落实大乘;而不是以净土实修为主导方向。“大乘净土往生一路”的提法和《念佛圆通》《普贤十愿》《观无量寿经》提倡的方法稍微有不同,因为这些经典的是偏净土实修的。

  所以各位看一看,这路容不容易指错啊?现在法门如此众多,最后就归节到两点上:一个是往生极乐,曲线救国;一个是修出轮回,刚正不阿。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可走出轮回的路了,所以如果不走往生一路,所讲的佛法可以非常纯正,但是如果不涉及到实修出轮回的高度,这所谓法就那么回事,连佛法都不一定算,那可能就是方便法,就是和大众接个缘分的东西,不能算是正路子。法无定法,契机为法,上要契合诸佛妙理,下要契合大众根基!现在是末法,大众的根基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不能忽视众生的状态而只以自己的法执做流布,那就不满足两个契合,这种所谓的法再如经文所说,也都已经不是佛法了。

  所以鼓励大家念经、念咒、念圣号,形式都可以如此,但如果路子不对,其中的方法、系统等等就一定会有不同。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出轮回、出轮回、轮回的可怕和恐惧!如《地藏经》读下来细思极恐,然后《阿弥陀经》里再极乐的诸般美好,一拉一打,形成了强烈的往生极乐的愿心,这事就好办了。

  而讲别的佛法,如果不触及到往生出轮回,那就必须要涉及到实修出轮回,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了,见思二惑不断,怎么出轮回?见思二惑都破不了,破什么我相、我执?现在很多人好像自己什么都可以了,直接要登地破法执了!如《金刚经》是要破我们法执的,所以随讲随扫,前面讲这样是对的,后面就把这个扫掉,让你不能对此产生执着,破你的法执!这对我们现在是不挨边的,最多就是形成一个新的不能执着于法的法执。

  所以学佛的路真的可以说是佛法丛林,法门众多,“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我们习惯于做老师,如我一样有那种好为人师的臭毛病,可是这路真要是指错一丝毫,那就不只是被老虎吃了,也不再是接下怨恨逆子缘分的结果了。

  法门是终究要深达诸法实相的门径!如果这条路没有涉及到如何达到诸法实相,或者为此铺垫都没有,此法门就不应该叫做法门了,可以说这个连法都不算,更不算是法门。不算正法,那就是邪法了、外道法了、世间法了,就是这层面的东西了。以这种层面的所谓法,求出轮回的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钻冰取火。所以某些所谓的法门并没有法门的实质,只能说最好的情况就是“附佛外道”,依附在佛法里的外道而已,借助一些佛教元素搞他自己的那套。走外道学佛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加持?如看到某文说“佛菩萨给你智慧”这一句,各位,智慧真的是佛菩萨能给的吗?给得了吗?如果给得了,那是你本来就缺智慧,在你本性里就缺失的东西,谁又能给你补充上来?所以智慧、德能、功能都是各位本有的,没有所谓谁给与、谁赏赐一说的。这些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只是被蒙蔽了,坚持正确路线和正确方法,遮蔽的障碍慢慢被消除了,被隐匿的功能就展现出来了;开显本具的智慧、德能都是这样的过程。所以往生极乐,获得如佛的种种德能,并不是佛加持,而是佛的教化,帮助我们除去了遮蔽,方显出本性如此。佛是教化了,我们受教吗?你不受教,如何得被教化的结果呢?

  所以佛教是教育体系,教育模式,佛菩萨教导我们,我们学习模仿,落实实践,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环境的不同,调整调节具体的方案,这是正路,对不对?所以我不强调“你读经了就一定得什么利益”,抱歉我说不了这个话,你不受教,就算把经文嚼碎了,背全了,也依然得不到大利益!圣号如此,咒子也如此。

  所以要去解读经文,而不是如市面上说的“你不要去求解悟,就是读就好,然后端正身心,耳听眼看,直腰,端坐,正念。”这些可以是佛教的方法,但没有心法的参与,一切所谓佛法的方法都是摆架子的货,我们拿那些用来摆架子的货,当自己能用得上?这是一个妄想啊,各位!所以佛法不接地气这是大毛病。

  你遇到了某个方法,要去落实他、见证他!你才能知道这个方法是合适还是不合适自己,才能知道要如何调整自己,才能知道我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如何调整脚下的路子和具体落实方案,保障自己能走到目的地。对现在而言,不以出轮回为的目的学佛和佛法都是架子货。

  我再举个直白点的例子:某些人组团出门,要买车票的,然后拿的是某单位可以打折的条子,理论上是可以买到打折车票的。随后要核对信息,某单位说:我不认识他们,这不是我们的人!那么他们一行人还买得到打折车票吗?当然买不到了,就只能按普通票走,对不对?既然是普通票,你还想要什么特殊待遇?

  阿弥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耕云先生:唱禅歌就是修行 

 唐仲容居士:谈学佛要点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