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净土圣贤录新白话版12


   日期:2017/9/27 15: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宋晤恩(文备)

  晤恩,字修己,姓路,是常熟人。十三岁时,听别人诵读《阿弥陀经》,心里有感触,于是投奔兴福寺出家。后来在唐长兴年间,前往昆山的慧聚寺,学习南山律。又接着听讲学习《法华经》《金光明经》等经,以及止观论,都达到精微的程度。一天吃一顿饭,只有衣钵,不积畜财物,躺卧必定向右侧,坐必定盘腿。每当诵戒时,必定痛哭流涕忏悔,劝所有人修西方净业,以及一乘圆教的旨意,讲演《法华经》二十多部。宋雍熙三年八月初一夜,看见白光从井里冒出,对弟子说:“我的果报寿命就到了。”随后绝食禁言,一心念佛。梦见一沙门,手拿金炉焚香,绕他的屋室三圈,说自己是灌顶(隋朝章安灌顶大师)“我已经往生到净土,赞赏你的修行,所以来迎接”。梦醒后,叫弟子来,还闻到异香。二十五日那天,晤恩为众人说止观指归,以及观心的大义。随后端坐,面向西方往生了,享年七十五岁。寺院众人听到管弦铃音,嘹亮在空中,久久地渐渐远去。火化时,得到舍利无数。晤恩的弟子文备,领悟观法,在一室中静坐忘情达三十年。雍熙二年,微有病态,净土现前,盘坐往生。(《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宋文辇

  文辇,是永嘉平阳人。受戒后,学遍三乘法,依归缙云明昭禅师法会,疑情顿时解除。后又依止天台德韶禅师,又有新的领悟。阅读藏经三年,通达各个教法,逍遥自在没有妨碍。太平兴国三年,文辇砍伐栴檀树,制作成佛翕(小阁子),盘坐在里面,自己点火把,发誓说:“愿舍掉这个残躯,上供十方诸佛菩萨。”吩咐众人唱佛“助我往生”。须臾间火焰发起,那烟有五色,旋转在虚空,还听到有佛号声,文辇随后往生。火灭后,收集舍利无数,享年八十四岁。(《宋高僧传》)

  宋义通

  义通,字惟远,姓尹,是高丽国人。头顶有肉髻,眉毛长有五六寸,受具足戒后,学习《华严经》《大乘起信论》。晋天福年间,来云游中国,到天台的云居寺,见到韶国师,忽然有所领悟。又拜见螺溪的寂法师,听讲一心三观的旨意,于是留下来学习,据说很有体会了。开宝元年,漕使(负责水运)顾承徽,舍出自己的住宅改为寺院,请义通居住,太平兴国七年,朝庭赐名为宝云寺。义通宏扬佛法,差不多二十年,常常叫人为乡人。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叫,他说:“我把净土当故乡,所有的人都应当往生,就是我故乡的人啊。”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右侧卧倒往生了。火化后,舍利满满的,享年六十二岁。(《佛祖统记》)

  宋有基

  有基,字及贤,姓王,是钱塘人。五岁出家,依从天台山寿昌寺的法超为师。十岁受具足戒,听说四明山的宝云寺在传扬智者大师的教法,前往学习,领受法华止观,随着教导解悟义理,完全领会了奥妙。端拱元年,郡里人请他讲法在太平兴国寺,听讲的有数百人。每半月,必定召集众人念诵菩萨戒法,劝信众念佛,这样经过四十年,达到数万人。遇到欠收的年份,有基就托钵化缘供养听讲大众。祥符八年六月,示现病态,弟子令祥请示说:“和尚回归西方净土,有什么训诫留下?”有基于是广谈圆教旨意。不多久,众人忽然看见西方出现光芒,空中有音乐,有基说:“西方三圣人来了。”随即右侧卧倒向着西方往生了。有人梦见有基很有威仪往西方去了,有人梦见有基坐在青莲华上听佛的说法,有人梦见阿弥陀佛为有基授记。法智听了叹道:“在病中谈禅,临终见到佛,确实是希有的事啊!”火化时,烧出舍利无数。(《佛祖统纪》)

  宋省常(莲宗七祖)

  省常,字造微,姓颜,是钱塘人。七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宋淳化年间,住在南昭庆寺,仰慕庐山的风范,计划缔结净土莲社。雕刻无量寿佛像,刺血书写《华严净行品》,于是改莲社名为净行社。上流人士参与会社的,有一百二十人,都叫做净行弟子,文正公王旦作为首领,比丘有一千人。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省常端坐念佛,过了一段时间,高声唱道:“佛来了。”安详往生了。众人见地面都是金色,很久才消失,享年六十二岁。(《佛祖统纪》)

  宋知礼

  知礼,字约言,是明州金氏的后代。他的父母向佛祈祷求儿子,梦见神僧带一童子给他说:“这是佛子罗睺罗。”不久后,知礼出生。七岁丧母,知礼痛哭不止,告诉父亲,要求出家。于是前往太平的兴国寺,依归洪选师剃度。年纪稍长,依归宝云寺义通法师学习教观,那圆顿的旨意,一听就明白。淳化年间,义通法师圆寂后,受请住持乾符寺,不久迁移到保恩院,宣扬教观,学习的信众接踵而来。明州干旱,知礼与慈云式公,修光明忏,约定三天不下雨,就自己烧掉一手,到期,果然下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寺,朝庭赐名叫延庆寺。大中祥符六年,知礼建念佛施戒法会,亲自写疏文劝诫说:“原本一念圆融,一切法都无碍,遇到的熏染不同,感应的果报就有差异。那么随顺觉性而修,就显现佛的净土;随顺情执而造作,就依循六道痛苦轮转,所以处在娑婆世界中,超脱出离尤其很难,堕落受苦的却很多。经上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直到三乘功德圆满,才能免除四趣(胎卵湿化)受生。因为境界粗恶强大,烦恼炽盛强烈,靠自力求得解脱,实在难有其人。如果往生到安养国,国土庄严,身心清净,直到成佛,不会堕落三恶道。经上说:‘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又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如果要往生那国土,只要称念那阿弥陀佛名号,修习那阿弥陀佛的慈悲,必被那阿弥陀佛的本愿摄取,舍弃这个报身,一定往生那阿弥陀佛佛国。实际就如经上所说,并不是随意妄想妄谈。现今相约万人,结为一个莲社,心心系念净土,日日期愿往生。每年仲春,同集一处,同修供养,同听法音。会齐那万条心,成为一个志向,定要成就净业,发誓取得往生。何况劫浊中命的光芒,就像风中的焟烛,一口气上不来,三途恶道就现前,怎么能宽慰自己,不思未来的果报?应当归依佛语,不随顺人情世俗,顿时息止攀缘,只有精勤念佛。”从此二月十五日,每年举行法会习以为常。知礼曾经会集十个僧人,修习法华忏三年,想在忏法完毕后,焚身供养《妙法莲华经》,求生净土,后来被众人劝阻,没有实行。又会集十个僧人,修习大悲忏三年,燃烧掉三个手指供养佛。天禧四年,驸马李遵勖,向朝庭报告知礼的高超德行,朝庭赏赐名号法智大师,下旨要知礼留住世间讲演佛法。知礼因此依照各祖师的教法,阐扬净土法门,多谈事相,很少开示观想法门,暂时等待时机。因为还没有穷尽圆顿大法,所以取天台智者大师的《观无量寿佛经疏》,深入研究义理奥妙,反复畅演表达,完成《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数万字。它解释主题的大意是:“所谓‘观’,总体是‘能观’,就是十六观啊。所谓无量寿佛,是举‘所观’的要旨,统摄十五种境界啊。‘能观’都是一心三观,‘所观’都是三谛一境。毗卢遮那佛,遍满一切处,一切诸法,都是佛法。所谓众生本性具有功德的佛,非自生非他生,非因非果,当下就是圆满恒常大觉的体性。所以《大乘起信论》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所以知道果地佛的圆明本体,是我凡夫本具的性德。所以一切教所谈的行法,无不是为了显示这个觉的本体。所以四种三昧,都叫念佛。(一常坐,即一行三昧。二常行,即般舟三昧。三半行半坐,即法华三昧。四非行非坐,亦名随自意三昧。详见摩诃止观。)虽然都是念佛,但都是通途法开显佛的本体。而这观想法门,以及般舟三昧,是依托那安养国土依报正报的境界,用微妙观法,专门就阿弥陀佛,显示真正佛体。虽然是依凭那极乐境界,也须要知道依报正报是同在一心内。心性遍满法界,没有一法不能造就,没有一法不具足。若有一丝一毫的法是从心外生出,那就不叫大乘观法啊。所说的心性具足一切法,造就一切法,其实没有‘能具足’‘所具足’,‘能造就’‘所造就’。当下一心就是法,当下一法就是心。能造就因缘,以及所造就的法,所有当下都是心性。因此现今观想的极乐净土依报正报,都是法界心观法界境,往生到法界的依报正报色法心法,这就叫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观唯境。所以解释观字,用一心三观;解释无量寿,用一体三身。本体宗旨实际运用,在义理上都属于圆教,在判教上属于顿教。寄语修行的人,观法虽然深妙,本来就在初心中,如果能精进用功,哪里还用担心不成就呢?纵然没有进入品位,这个因心也是很强的,往生到那莲邦,能参与莲池海会,所见的依报正报,微妙难以想像,快速进入圣人阶位,度众生也就广大,何况世间凡尘境界粗强,实在是危险的地方呢?所以须要外事加上礼忏,内心勤作佛理上的观察,正行助行同时并进,加上誓愿的约束,必定能到宝刹,很快证到无生法忍。现今解释观想法门,意义就在这里。”知礼的其他著述,多是指归净土,这是他最迫切的。当时朝庭正下旨要天下设立放生池,知礼每年遇到佛的生日,就结集放生法会,集合众人作法事,放纵鱼鸟。官方听到后,派枢密刘筠撰写文章,立碑在寺院内。天圣六年正月元日,知礼将要示现往生,建光明忏法会七天。到第五天,结跏趺坐,召呼大众说法后,骤然称念阿弥陀佛数百声,就往生了,享年六十九岁。十四天后打开装遗体的灵棺,发现指甲头发变长。火化时,舌根不坏,像莲华一样。(《四明教行录》,《观经疏钞》,《佛祖统纪》)

  宋遵式

  遵式,字知白,是台州宁海叶氏的后人。母亲梦中吞咽明珠而生下遵式。稍稍长大,就去东掖山,依归义全师出家,勤苦努力,初学律部,随后进入国清寺,燃烧手指供普贤像前,发誓传扬天台教法。雍熙初年,前往四明山的宝云寺,奉事义通法师,曾经修行般舟三昧,劳累到吐血,两脚的皮开裂,誓死修到底。忽然见观音菩萨垂手指他的口,引出很多的虫子,又用指端流出甘露水灌进他口里,遵式觉得身心清凉,病患顿时消失。事后头顶高出一寸左右,声如洪钟,智慧辩才无碍。义通法师圆寂后,遵式返回天台。淳化元年,住在宝云寺。至道二年,结盟信众专修净业,著作《誓生西方记》。咸平年间,回到东掖山,建立精舍,率领众人修习念佛三昧。祥符七年,应杭州人的邀请,主持昭庆寺,不久到苏州,在开元寺讲经,事后回杭州,主持灵山寺。王钦若(北宋宰相)管理杭州时,上报朝庭恢复天竺寺的旧名,朝庭赐遵式名号慈云。遵式曾经把天台智者大师放生的故事告诉王钦若,王因而奏请朝庭把西湖作为放生池,朝庭同意了。遵式先后依经典撰写有各种忏法,圆融三观,都以净土为归向。又因为知府马亮求问佛法,著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那决疑门的大意是:“佛法有二法,一是小乘不了义法,二是大乘了义法。大乘法中,又有了义和不了义两种。现今谈的净土,就是大乘了义法中的了义法啊。这个教法的要旨,圆融因果,同时具足佛法的奥妙。经上说:‘十方谛求,更无余乘,惟一佛乘。’就是说净土法门了。那么十方的清净污秽,都卷起怀藏在刹那间;一念的色相心性,就罗列遍满一切法界。并且天然的本来具足,不是缘起新成的,一念是这样,一微尘也是这样。所以能够每一微尘中含一切刹土,每一心念中含一切心,每一心与尘又相互交融,重重无尽互相没有障碍。一时间顿然出现不是隐藏或彰显,一切圆满成就没有优胜与劣败。我心既然是这样,众生与佛体是平等无二的,这就是回心向往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实在是往生到自己心中,孕育在九品莲花中,哪里逃脱出刹那的范围内呢?相信这个圆满的教义,就事事没有不通达的;愚昧这个至善的道理,就处处都会迷失。所以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就在一切众生的心想中,并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今只要决断疑情,能知道净土的百宝庄严,九品因果,都是在众生的微弱心中,理与性都具足,才能在往生事用上,随愿自然成就。不要妄信凡常俗流,执着这一边否定那一边。”遵式的行愿门,文字多有不记载的。他另有《论往生坐禅观法》说:“要想修往生观的,应当在一安静处,坐绳床面向西,因为容易观想,表明正向。盘腿端正坐直,头顶脊背相对,不后仰不前屈。调和气息,定住心念。但是修习观想法门,有关经论很多,初发心的凡夫,哪能都修呢?现今从简要容易开始,略讲二种。在这二种中,还要选适合自己的,不必都用。其它观想有熟悉的,就随自己便了。但是能不离净土法门,都可以修习。所谓二种:一是,一般的观法。坐好,自想当下要修的,根据功德应当往生极乐世界。应当马上生起往生的心,想像往生到净土,在莲华中,结跏趺坐,想着莲华合,想着莲华开。当华开时,想像有五百色光芒来照到身上,想像眼目睁开,想像见到佛菩萨及国土。就在佛前,坐着倾听妙法,以及听到一切的音声,都在说自己喜欢听的法。听到的,要与十二部经契合。这样想时,须要特别坚固,使心不散乱。心想明了,如眼睛见到一样,经过长久才起坐。二是,直接想像阿弥陀佛一丈六尺的金身,坐在莲华上,专注系念眉间的白毫一相。那白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角。那白毫中间是空的,向右旋转,在两眉毛中间,晶莹明净,不可用语言完全表达。白毫显映金色容颜,清楚分明。这样想时,停止心念专注观想,坚固不变。然而又应观察到,想念和所见,成就不成就,都是想念的因缘产生,没有实际的性相,所有都是空。就如镜子中映照的面像,如水中显现的月影,如梦如幻,就是空、假、中,不是一不是不一,不是纵不是横,不可思议。心想寂静,就能成就念佛三昧。”北宋天圣年间,另在寺东建立日观庵,作为忆想西方净土的用途,作为往生的净业。不久讲完《维摩经》,与大众诀别,把讲席交给弟子祖韶,作告别世间的诗,显示将要归寂。第二年,是明道元年,十月八日,有病态,不用医药,仍然为众人略说法要。吩咐请弥陀像,有人却请观音像来。遵式礼拜烧香祝愿说:“我看观世音,前际不来,后际不去。十方诸佛,同住实际真如。愿受我一炷香,诸佛证明,我往生安养国。”有人问他的归处,回答说常寂光净土。到晚上坐化往生,享年六十九岁。人们见大星陨落在灵鹫峰,红光显赫。(《乐邦文类》,《佛祖统纪》,《莲宗宝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圣贤录       白话)(五明学佛网:净土圣贤录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