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佛教是一种科学,但真正的佛教,更是一种智慧


   日期:2017/10/2 10: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佛教的误解

  一、很多人以为学佛很简单,看两、三本书就是学佛。但看几本书并不意味着是真正的佛教徒,更不能说是真正的学佛。

  二、有人以为,烧香拜佛就是学佛,当然,这是佛教的一种仪式,但也不是真正的学佛。

  三、表面皈一个依,车上放观音菩萨像,剃光头、穿出家人的衣服、手里拿着念珠请师父加持,都不是学佛,而只是在种善根。

  另外,禅修、放生、慈善也不是完整的学佛。虽然佛教也包含一些慈善活动,现在很多名人和慈善家也做善事,但佛教的核心并不仅仅是慈悲心。

  《释量论》中说过:慈悲并没有与无明相违。唯一让我们能脱离轮回的,只有智慧。

  学佛是通达智慧

  佛教虽说是一种宗教,佛教也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但真正的佛教,更是一种智慧。

  佛教最核心的是什么?就是要通达胜义谛和世俗谛,也即现象与实相,真正地明白佛教教义,才是真正的学佛。

  大多数佛教徒是这样,刚学佛时,佛在眼前;十年以后,佛在西天。这就是信心不够坚稳的表现。让信心坚定的方法,就是闻思修,从而对实相产生坚定不移的、没有任何人能够夺走、偷走、抢走的信心。

  佛教徒的类型

  如今的佛教徒,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受伤型。因为失恋、离婚、生活出现问题、遇到车祸,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可以依靠的地方,便想在佛法中寻找依靠,于是趋入佛法,成为佛教徒。

  2.心理疾病引发。因为抑郁症、自闭症或者其他心理压力,无法在世上找到让内心快乐、解开心结的办法,在皈依佛法后,在佛法中得到安慰,从而具足正见,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3.求佛型。希望自己漂亮,财富多多的有,家庭幸福美满。这种求福的人占大多数。17年北京雍和宫大年初一烧高香,竟然要排队26个小时,虽然有很多人羡慕那些排上队的人,但这不是真正的佛法。幸福和快乐不可能因为一炷香而马上获得,只是一种缘起而已。

  4.学术型。国外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对佛教的中观、因明进行研究,虽然有些人因此而生起信心,但也有一些人只是承认佛教的道理,却无法接受感性信仰的部分。

  5.求真型。这是真正的佛教徒,通过闻思修行,有了智慧才能明了佛教的所有内涵。

  要想最终求得真正的智慧,就要把基础打牢,否则就像建造空中楼阁,只求最高的真理。就像小学没有毕业的人直接读大学,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得到了更高级的学问,但事实上这样的所谓智慧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前世善根与今生因缘

  憨山大师从小就对禅修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其他小孩儿都在玩耍的时候,他偏偏喜爱打坐。祖父常常称之为“木桩”。

  玄奘去印度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多年闭关的修行人,头上已经长草,并且有小鸟在筑巢。玄奘在唤醒他后,得知他已经错过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当他又准备入定等待弥勒佛出世时,玄奘劝他去中国皇宫投胎,等自己从印度学成归去,便与自己一起弘法利生,并嘱咐各种投生技巧,没想修行人投胎投错,去到大臣家,但因为胎障而忘记了过去的承诺。当玄奘19年后从印度返回,辗转找到修行人让他出家时,他为了为难玄奘,要酒一车、肉一车、美女一车……之后成为著名的窥基大师。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知两个道理:

  一、入定这么久的老和尚,入了母胎也有胎障,直到19岁也没有清醒过来。能够回忆前世的人凤毛麟角,薄地凡夫岂能回忆,不能以想不起前世便否认轮回的存在。

  二、依靠前世的因缘想出家或者学佛,在因缘具足时,自然而然会成熟。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坏,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索达吉堪布)(五明学佛网:佛法       索达吉堪布)  

 唐仲容居士:把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 

 唐仲容居士:怎样弘扬佛法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佛法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讲演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