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为什么会互相吞啖?


   日期:2017/10/2 1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接下来讲畜生的痛苦,思惟畜生的痛苦。思惟畜生的痛苦也分两大段,第一段是思惟畜生的总苦共性,第二是思惟畜生的别苦。思惟畜生的总苦又分:第一是相互吞啖之痛苦,相互吞啖畜生嘛。第二是思惟愚痴痛苦。第三是思惟寒热的痛苦。第四是思惟饥渴的痛苦。第五是思惟驱役的痛苦。这是畜生道的一种共性。

  思惟互相吞啖的痛苦。畜生当中身体较大的在佛经当中不是说的大象,也不是说的什么龙,而是一种摩竭鱼等动物。摩竭鱼就是经典上讲的摩竭兽,「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讲到摩竭兽了,好像是普门品上也讲到摩竭兽摩竭鱼了。最小的摩竭鱼称为鱼种,这些鱼可以有许多逾缮那这么大。我们讲过了1逾缮那就是26华里,许多逾缮那它这个身体长度,就是说1逾缮那26华里,它这个身体有多大?摩竭鱼摩竭兽一般是生长在深海里这是佛经上讲的,身体比较庞大的畜生。其它的无数的海洋生物往往在它们身上做巢,因为它长的身体非常庞大嘛,其它很小的海洋生物,就在它身体上做窝,并啖食它们的肉。有时候它们忍不住了,便靠在岩石上摩擦,它如果在岩石上摩擦的时候,那海洋可能是起了大的波浪了,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它的身体特别庞大。大自然界当中我们所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一种生物链条的一种规律,在这里虽然叫生物链。但是我们怎么去认知呢?就是畜生道的互相吞啖,母子互不相识,凡是到口的就吃,互相啖食。

  我经常看法制节目,如果有时间我就是看法制节目,再就是看动物世界。原来是动物世界现在节目也多了,反正大体上对动物的这种介绍。曾经有一次看到,有一个病重的狮子生下了一头小狮子,这个病重的狮子体弱多病,没力气就发出了哀号可能是求助,解说员说它是求助。这时候叫着叫着,叫来一只豹子,一只豹子过来了。这只豹子也非常饥饿的,那只豹子舔了舔它这个小狮子,那豹子一来,那母狮子吓得一瘸一瘸的跑到一边了,害怕死啊。豹子就舔了舔它刚生下来的小狮子,张嘴含了一下又放下了,豹子就走了。这只豹子走了以后,这个母狮子再叫继续叫,结果来了两只雄狮,它的同类啊。这个雄狮来了以后,哦,这个情节是这样,先来了几只豺狗,几只豺狗。那个动物世界上看到没看到豺狗?那个豺狗很小,但是非常凶猛,成群结队的。当这一群豺狗来了的时候,这个母狮子就跑到一边了。因为它非常害怕,这豺狗就把它的小狮子吃掉了。可能是由于它悲哀或者是求助,这个母狮子还是在嚎叫,嚎叫的这个时候。镜头上出现了两只雄狮,解说员说这两只雄狮也是非常饥饿的,这两只雄狮把这个母狮子给吃掉了。它是同类,同类相残。这个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经常能见到,你看老鹰吃小鸡,小鸡吃虫子,这是自然规律,这就是生物链。

  前几年我们在山上,有一次放生,放了个鸟吧,哎买了几十只鸽子,结果是肉鸽。我们不知道,这个买的人也不懂。买了几十只肉鸽,法会一结束,把那鸽子一放,不飞,哎呀它不会飞,就在地上。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养它。不长时间之后,因为山上嘛!有很多树林子,我们发现有一只鸽子,被一只小鹰吃掉了。在空中盘旋的一只小鹰,飞下来叼走了。第二只鸽子,当小鹰扑下来的时候,被我们的居士们给拦住了,虽然是拦住了,但是那个鸽子整个后背啊,已经被小鹰那爪子给抓烂了。露着心脏,是非常凶猛的也非常残忍,我们把它养起来了,养起来也没活,就没有活,没有救过来。最后剩下的鸽子,我们没有办法就分给在家居士,分给在家居士约法三章。你们谁养着它,这是我们放生的鸽子。分给在家居士了吗在家养着它,直到它老死去世,然后打皈依再埋了它,不能吃、不能送人、不能杀。那样处理的。这是自然规律这是没有办法。既然堕落到畜生道,那么互相吞啖就是它一个最大的特点。

  ——摘自仁清法师《轮回的痛苦》之 畜生之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