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蕅益大师:于患难中修行


   日期:2017/10/5 15: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

  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煅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疾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业因,方如莲出淤泥,超登不退。

  倘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须于此十大碍行,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心,明苦空观,不尤不怨,庶莲萼日滋,称三昧宝王矣。

  译 文

  十方诸佛、诸宗祖师以及古圣先贤,没有不以逆境作为锻炼的洪炉的。佛所宣说的四圣谛,苦谛放在首位;又称八苦为八师。修行人如果稍存喜好顺境、厌恶逆境之情,其结局终将与夏天的野草一同腐烂而已,如何能像松柏那样亭亭傲立于风霜冰雪之间呢!

  美玉不经雕琢不能成器,顽金不经锻冶不能达到精纯。钟不击就不会鸣响,刀不磨就不会锋利。岂有天生的弥勒、自然成佛的释迦?

  如果志愿成就圣贤佛祖的德业,必须遭受恶毒谩骂如饮甘露,遭遇横暴困厄如获至宝,这才能称之为身处患难而即于患难中修行,这样才能在此娑婆秽土种植往生西方的正因,方可如莲华出于淤泥,超登净土,入不退转位。

  倘若在平日无事时就高谈阔论念佛求生净土,一遇到不如意事,当即就后悔、恼怒、怨恨,我恐怕其人念佛三昧不能成就,往生西方也没有保证。

  净业行人应当对此十大碍行(如前文《妙叶大师:十种逆境为道场》所详述)一一加以验证,果然在病患时、厄难时,乃至遭受贬抑冤屈时,唯增上念佛求生净土的道心,生起诸法苦、空的慧观,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净土莲蕊日见滋荣,可称深得宝王念佛三昧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蕅益大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蕅益大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