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怎样发愿,才能最省事,最容易有成果?


   日期:2017/10/16 1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只要是在菩提路上的同修早晚都会遇到。很多学佛人都听过“愿成则果成”的道理,也知道佛教推崇莲花因为莲花的花果同时。

  花是因,是愿,是因地的种种心念行为;果是结果,是果证,是果德,是一切心念行为的最后证明。佛经里给我们列出了很多很多发愿的例子,如《地藏经》记录地藏菩萨多次发愿的事迹,那么愿应该如何发?怎样发愿,才能最省事,最容易有成果?

  1.什么是完整的愿?

  我在很久前认识两位同修,其中一位听说学佛要发愿救度众生,于是他就发愿了。随后眼罩来了,他在晚上忽悠一下就被鬼压床了,他的身体状态不大好,是比较弱的,本身气场也不足,这一下他没办法,又是念咒又是念圣号都没有效果。

  被压了十多分钟就缓解了,他刚想没事了结果又被压,如此几次,他也品出了其中的规律,在一次的间歇中打电话给另一同修,另一同修电话里劝他,又是点灯又是点香,又是什么什么的,对方回答说不好使,用了没效果啊,接电话的同修又说学佛的心态,要心态如何如何,这些都是假的如何如何。

  电话打完没十分钟,接电话的同修也被压了,一晚上被压了五、六回,最后天将拂晓才算挣扎起来,这回他不劝那些没用的,原来他还以为这些都是幻觉,都是假的,事到临头才知道自己的肤浅,后来我们聊到这个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第一位同修非常随便地发了一个救度众生的愿。

  救众生是对的,是好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层面的意识形态,任何道德体系,任何宗教体系中都是好的。可是你要如何救?就像一个众生来了,你要如何才能救得了他呢?这是很多同修都不曾想过的事情,所以随便发愿,而自己手里救度众生的方法都没一个,怎么救度众生?所以什么是才是正确完整的愿?

  一个完整的愿必须有如下几点:

  第一,你要做什么事情,是愿的主体,比如救度众生、比如出离轮回、比如超拔亲人等等;(方向)

  第二,你要在多久的时间、多大的空间里,完成这个事情;(矢量)

  第三,你要做这个事情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希望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效果)

  第四,你要用什么手段去真实落实;(方法)

  第五,如上的几个条件完全满足了,要如何,不满足要如何。(总结)

  这样一对照,很多同修的愿都可能有偏颇,比如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条件约束,没有具体落实的手段,这样的愿就会成为一个空愿,就是放空炮,没有实质意义了。

  2.发愿要有真诚心

  你若发愿救度众生,那么就要想:你能救度哪类的众生,哪类的众生你救不了?于是你要为能救的服务,而不能救的就只能暂且放下,就像医生抢救病人,必须要有一个最低标准,如果一个病人已经奄奄一息,在抢救标准内还可以抢救,如果超越自己能力范围医生也不会下手的。

  当我们发愿要救度众生,要发菩提心的时候,各位“你能救得了谁?”这个问题就最重要了,若是你救不了的,你也非得去招呼招呼,这个众生来了,在你这又不得利益,他不恨你才奇怪,这就是救度众生惹恼众生的原因。

  就像老话说:有多大肚子,端多大碗。你能吃下多少就盛多少,如果自己没有实力,非要装腔作势端个大碗,这个事情众生看到了会很生气,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面对自己,没有生起真诚的心,你对自己都有欺骗,你对十方虚空一切众生都在搞欺骗,这个救度众生的念头虽然是善的,但是落下的影响却是恶的。

  于是就会有众生来敲你脑袋、给你带眼罩、让你不顺利、让你倒霉、让你得病等等,为什么呢?你若真诚地面对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能救谁,不能救谁?你的这个救度众生的愿是清晰明确的,众生种类很多,和你有缘的又很多,在其中或许能救度很多,或许不能救度太多,你必须要清楚地知道你的能力范围内能做什么。

  当我们救度众生的愿是清晰了然的,就会对对应众生释放招感力量,就像某人打电话喊朋友来家里吃饭一样,他喊的人都是在他邀请的范围,他就发通知了,那些人得到通知有人当下没事就来了,有人还有事要办,就暂时不来,这和救度众生是一样的。

  你发出愿要救度众生,相当于你对众生释放了邀请,而众生来了,你又不款待他,他会开心高兴吗?偶然的一次、二次可能大度点能不嫉恨,如果老是这样,喊来了又不招待对方,他必然气愤,以后你想顺利就得先过他这一关了。

  你对什么样的众生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在什么时间内到哪里,到哪里后做什么,做的目的效果是什么?这些就是完整的愿,如果想款待对方,他们也到了,可是没有落实手段,就相当于请人家吃饭只端上几杯茶一样,饭迟迟不来,这个愿就成了空愿。

  3.发愿要以往生极乐愿为基础

  因为愿的部分比较复杂,所以我并不建议各位在当下这个娑婆发大愿,而是先以往生极乐愿为基础,到了极乐,你乐意发多大的愿就随便你了,这样会最大程度减少没必要的麻烦,减少为自己后设的障碍。

  我们做《普门超度》,就是引领众生发愿往生极乐,契合弥陀十念必生的大愿。首先,在准备做的时候,心念其实已经开始释放邀请,但是我们加了一条刚性标准:机缘成熟的来,不成熟的不请。其次,邀请众生进入我们前面的佛光,而非是其他地方,而非是让他们附体在人身上,只有那束佛光才能接待超度往生的事宜,其他地方都不满足,所以想得到利益就进入对的区域。最后,我们如何做?如何落实?就是带众生发愿念佛,圆满佛陀的接引愿,带众生祈请忏悔加持,从而保障往生效果,所以这一个过程是非常清晰明白的。

  《无量寿经》中世自在王佛问法藏比丘:你发的愿很好,但是你的世界要什么样,种种细节你做好了吗?法藏回答:我还没有。这个时候的法藏比丘就已经到达了能燃须弥之灯的境界了,只是他还不知如何做。所以随后他说了一句“斯意宏深,非我境界”,这个时候的法藏比丘以为发愿了就完毕了,没想到成佛还要有另外一大堆的事情要做,被佛陀提醒后,他又回头问佛陀,我想学习一下其他佛陀都是怎么做的,这才促成了210亿个佛国净土的遍历。

  当法藏比丘第一次发愿的时候,也面临到如此的事情,他的愿虽然很好,可是没有具体落实手段,于是自在王佛慈悲提醒他:你自己的佛国,还是要你自己设置的。这一提醒法藏比丘马上明白了,原来工作不细致,愿虽然有了,但是无法落实,所以才会砸下心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当这个事情砸实了才可以说你要无量精进、前进不辍了。

  在这里也多次和大家强调,发愿,发愿去极乐的事情,这里有我绑架各位的意思,但是主要还是以劝为主,并且要把路上的种种情况告诉给各位,把保障的方法,落实的手段都告诉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在自己上路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清晰了然,才能一路直进,才能不退不转,才能有所裨益。

  4.如何圆满自已的愿?

  有了愿,接下来,我们就要清晰如何才能圆满自己的愿,如果这个时候愿还有开放性的条件,就很难圆满。这就涉及到“克期取证”的部分,愿中的几个条件就是期限,有这些期限再努力精进,就有一个强烈动力。如果没有这个期限,就会一拖再拖,再加上人懒惰,常常给自己找借口,这个事情就很难实现了。比如在《普门救度实用手册》里提到了《发愿回向念佛法》其中提到一个克期就是:尽此一生,只此一生。只用这一生的时间去做,而不妄想以后生,不设想以后世再继续,因为若还想以后得人身继续修持,这一生很难出轮回。

  如果没有明确到这一点,学佛、念佛、做种种善事全部都是人天善法,和功德不挂钩,和出轮回不发生直接关系。希望大家明白这个内容的重要性,这是关切到各位真实利益的部分了,你若真想这一生就往生极乐、出轮回,那就不要想还有后一生、再一世,不要再许诺你的来生、来世,不要再用身口意牵扯业力,拖拽自己继续轮回。

  愿的落实在于你的种种条件都要圆满,时间、地点、做的事情、达到的效果,如有不圆满此愿便是业力,会拖拽你继续轮回,以继续生死来完成这个愿,此愿完毕,此拖拽力量消除;若此愿不完毕,拖拽轮回的业力就会一直都在,所以若各位在之前稀里糊涂地发下了那些不圆满的愿,希望各位能做调整,能做修补,能做改善。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发愿)(五明学佛网:学佛       发愿)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唐思鹏居士:发愿文讲记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