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谁在六道?


   日期:2017/10/26 22: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每当观看电视节目中关于生死轮回的故事,许多人总在好奇死后世界的同时,也会渴望了解生命的问题,为何来到人间,下辈子会不会变成畜生?会不会升天或下地狱?其实,我们在轮回中轮转的情形,打个比方,就像不断转换电视的频道,只有关掉电源,才有彻底跳脱的可能。

  佛教认为在辗转生死的轮回中,我们会随着过去生的业力,而流转于六道中。所谓的六道又称为六趣,是众生死后依其业力而趣往的世界,包括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与地狱道,前三者多植善因而有善果,称为三善道;后三者多植恶因而有恶果,称为三恶道。佛经中也有将修罗道归为神鬼,只称五道的说法。

  不再以苦为乐

  若从苦乐的程度来看六道,由苦到乐的顺次是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与天道。一般人都会害怕自己堕入地狱道或饿鬼道中,饱受各种让人心惊胆跳的刑罚报应,或渴望能够成为无忧无虑的天人享受福报。对这种一般人的普遍想法,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明白指出,虽然人都是喜欢安乐而讨厌痛苦,害怕堕落恶道而希望死后升天,但是转生到哪一道,并不是我们心里空想就能如愿,因为决定的因素在于我们所行的是善业或是恶业。

  《华严经》卷三十五便详细的说明六道的个别宿业因缘,若过去生行善业者,会依照善业的强弱程度,而得到人道、天道、声闻、缘觉、菩萨与佛果;反之若行恶业,则依照恶业的程度,恶性重大者堕入地狱,其次为畜生,再弱则为饿鬼。因此历代祖师莫不提醒人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其实只要身在六道中,都要受到随着业力生死轮回的痛苦,并无永恒不变的快乐可言。据曾在中华佛学研究所研读唯识学的如觉法师指出,虽然天道的福报最大,但是生活富贵,反而容易耽溺在感官享受中,感受不到轮回的痛苦,以致福报享尽后,就只能随着业力转生他趣;而三恶道则因饱受各种身心痛苦,苦到难以生起善念,而没有办法转恶业为善业,更是解脱无期。

  如觉法师表示,人道众生虽然也受轮回之苦,论生活享乐比不上天人,痛苦则不如地狱,而这种半苦半乐的状况却最适合修行,最能发起离苦的出离心。但是想要离苦得乐不再流转生死,还要先“以苦为师”,而非“以苦为乐”。

  学佛已十多年而生活优渥的陈美智也表示,如果不是遭逢病苦,就很难对诸行无常、人身难得有深刻的体会。每次的病苦经验,都仿佛在告诉她要慎念无常、切勿懈怠,这是她精进修行的动力之一。常热心做义工的她愉悦的表示,若不把握能种福田的机缘,一旦福报享尽可就来不及了。

  这也正如同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所说的要“修天不生天”。印顺导师并指“在这六道中,生来死去,就是生天也还是要堕落的。学佛的最后目标,是超出这轮回,解脱生死,成为大自由的圣者。”

  六道轮回的原因

  而想要超出六道轮回,就不能不了解轮回的根本原因。如觉法师直接指出,轮回的根本就在于强烈的我执,因为贪爱有我,所以不断造作业力,也不断被业力牵引而轮回其中无法超脱。

  对于生命的来源,佛法是以“缘起观”来看待,并指出有情众生是依循着十二因缘的流转而形成生命不断的轮回与循环。这十二因缘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所构成。

  而十二因缘如何造成生命的轮回,则可将十二因缘分成惑、业、苦三部分来理解。“惑”也就是烦恼,在十二因缘中指的是无明、爱、取三支;而由于这些根本烦恼,所以造作业,亦即十二因缘中的行与有;因着这些业的造作,就会产生果报,包括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处、触、受与生、老死等苦果。

  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一书中也对惑、业、苦有深刻的描述。惑是烦恼,业是身口意三业;众生因惑业而产生苦果,因着苦果而起烦恼造业,然后继续招感苦果,而无始无终不停地流转。不过,也因为十二因缘是相继而来,前后互相为因的,所以只要能截断其中一项,便能终止轮回,这也是我们修行的着力点。

  而只是认知六道轮回的原因是不够的,还要以修行来断除与六道相应的贪嗔痴习气,才能够出离轮回。如觉法师特别指出,习气会驱使我们不断的起心动念造作业力,也会控制我们使人无法自主,如不懂得运用方法改变习气,那种染着不但一世一世跟随我们,且会随着轮回而日益加重。

  南普陀学院教务主任法藏法师表示,习气不是经由思维而来,而是一种透过不断而重复的错误认知、行为累积而来,最后形成不自觉的身口意的直接反应,例如抽烟的习气,就是因为天天抽、天天熏习而养成的直接行为。

  一旦养成某种习气,要破除改变就很困难了。因此法藏法师认为事先预防是更重要的,有习气表示心力不足,因此平时就要以修行的力量,培养足够的心力来排除不良的诱惑,例如以持戒守护身口意,或经常拜佛、念佛、做义工,藉以调伏我们不羁的心性。此外,应时时接触正确的法义,以正确的知见,保护自己不受习性左右,且保持警醒。

  对于此,如觉法师也有类似的建议,他点出“未生恶法令它不生,已生善法令它增长”的原则。首先从调整身口意行为开始练习,可从自己最明显的缺点加以改进,例如个性吝啬的人便要常练习布施,常两舌多话的人,要练习不见人是非,不要总是想挑别人的毛病。

  而当外在行为逐渐改变之后,就要对治自己的微细念头,例如心生嗔火时,注意力不是放在那引起嗔心的对象,而是注意自己的嗔念,思维何以自己会起嗔心?并在习气生起时,以“恒以惭愧水,洗涤懈怠心”自勉,以期减轻习气。

  在努力去除不良习气的同时,也要以佛法终极的“空”义,建立正确的观念,如同永嘉玄觉禅师所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如觉法师指出,其实六道轮回本来是没有的,都是因为众生的执著有我,而在六道中妄生妄死,他并提醒道:“若知一念一轮回,其实起心动念皆在生死中。”亦即我们的生命本由四大、五蕴假合而生,皆在因缘生灭中,既然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我,应该就没有在六道中来去的“我”可言。

  天堂地狱都在自心中

  大多数人对于佛教的六道思想,多只认定是一种佛教的思想理论,顶多认为是死后的去向,却不知日常生活也用得上。研究佛学多年,著有《揭开的秘密》一书的美国心理学博士华特.安德逊(Walt Anderson),则认为可将六道轮回,当做日常修行的指南。我们在一天当中,有时像善妒的阿修罗,有时彷如受本能驱策的动物,就这样不断由此道转入彼道,却几乎无法觉察出自己的愚昧。若以六道轮回的观念做为正念修行的工具,则可帮助我们认识与对治生活情境的种种烦恼。

  《般泥洹经》说:“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也。”圣严法师在禅修指导中,向来强调以修行调整心念的重要。法师指出,人能成人、成阿修罗、成菩萨、成佛,也能下地狱道、畜生道,主要端看我们当下一念趋向于哪一道,那一念就在哪一道;如果烦恼痛苦,当下就在人间地狱中苦不堪言。

  这样的经验在一般人的生活其实也不难体会到,尤其是遇到极大的挫折、磨难,能感受因心念而流转六道的痛苦,以及转变心念的重要。因为一场意外车祸全身瘫痪的宫晓丽,曾经嗔恨世道不公而一心只想寻死;但是现在的她却是位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的快乐义工,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她的心念转变。她表示,活在嗔怨中,会让人宛如活在地狱中,所以她不再抱怨命运,反而将病痛当做菩萨出给她的功课,坦然接受病苦,并更积极发挥有限的生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然而永远保持清明的正念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心念往往容易受外境影响,忽与天道相应、忽与畜生相契,难以把持。地藏菩萨在过去生时,因为看见他的母亲堕落地狱受尽苦难,而发愿要度化所有的六道众生,直到全部众生都成佛后,他才要证得正觉。也因为地藏菩萨能时时提起正念,所以即使化现为六道众生中的任何一道,并陷于种种苦境中,也不因此而影响他的精进愿力。

  圣严法师在《修行在红尘》一书也指出,心随境转是凡夫,若境随心转则是圣贤。能以菩萨心看众生,众生都是菩萨;以清净心体验世界,世界便成佛国净土,就如《维摩诘经》所说的:“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虽然今生要立即涅槃解脱很难,但若能在与六道习气相应的当下,马上觉察并提起正念,也能得到一念解脱;最终做到祖师所说的:“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六道       解脱)(五明学佛网:六道       解脱)  

 杨惠南教授:论前后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 

 洪修平教授:《智慧与解脱——禅宗心性思想研究》序 

 洪修平教授: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 

 法界法师:药师经释义 第十四、供佛解脱众难分 

 法界法师:药师经释义 第十一、供佛解脱众怖分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戒是解脱之本 

 陈红兵教授:出世与入世:佛教解脱论的双重维度 

 陈兵教授:“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七章 悟、醒觉与解脱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四讲 大手印之行 一、认识“解脱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 四圣谛与缘起与大乘不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