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能化一切困难与冤仇的两种力量


   日期:2017/11/5 8: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尽管人性中有贪婪的一面,但是每个人都渴望将自己高尚、美好的一面发挥出来,以心胸宽广、慈悲、博爱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可是由于我们的心灵从来没有得到过真爱与慈悲的滋润,我们表现出来的慈悲与博爱,包括情和爱,总是畸形的。一个人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指责,一定不是一个真正渴望进步,真正想改变自己的人。

  作为一个灵修人士,必须学会感恩。哪怕是装,装个三年五载,也会自然而然地感恩。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是一个痛苦的人,一个心灵贫瘠的人。小孩子刚上幼儿园,不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需要大人教,然后跟着模仿。刚开始会忘记,但只要老师耐心地教下去,孩子总有一天会养成习惯,形成本能,到学校的时候会自然地叫一声“老师好”。我们的慈悲与博爱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

  至于深入三摩地、明心见性、证悟本来、慈悲与博爱突然迸发出来,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并不多,突然的顿悟很难。所以我们还是先做一些简单的、容易做到的。一个人不能把心中的情和爱变成慈悲,在灵修这条路上是无法迈步的。

  即便你的禅定功夫很好,可以入定七天七夜,对于了生死、成佛还是不够。一个成了佛、了了生死的人,在他身上一定会体现出慈悲与博爱。当然也会有神通,但是佛法的成就是以慈悲与智慧来衡量,而不是神通。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也就在于此。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每个宗教的立足点都不同,成就的方式也不同,佛教的体现方式就是慈悲、智慧与出离心。

  有些修行人喜欢炫耀自己的神通。一个有神通的人如果不具备慈悲和智慧,大家说结果会如何?会成为魔!所以作为修行人,慈悲和智慧必须同时兼修,缺一不可。尽管我们现在还体现不出慈悲和智慧,但是必须明确修行的方向——唯有慈悲和智慧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方向。

  再大的困难、再深的冤仇,遇到智慧与慈悲的力量,都能化解。所以当我们抱怨自己遇到逆缘时,只能说明我们慈悲的力量不够。当你站到一定高度,就会看到今天你之所以能成就,多亏了你的“敌人”。如果不是你的“敌人”整天盯着你、磨你,你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佛菩萨有千百亿化身,不会总以一种面孔——慈眉善目展现在我们面前,有时候也会展现金刚怒目相。而我们作为灵修导师,也应该体现出“千百亿化身”——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展现不同的面孔。无论用哪一副面孔,出发点都是慈悲。没有慈悲,即是魔的再现。

  可是有时候我们心里也会抱怨: 我好心对你,你不领情,还怨我、骂我! 是不是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我们的慈悲心不够,总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如果真是好心对待他人,就不要奢望他人的理解,不要在意他人以什么方式回馈我们。如果有奢望,说明我们的慈悲还不是真正的慈悲,而是我执。

  为什么我们会用我执来表现慈悲呢?《金刚经》上讲,凡夫有四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中最难破的就是我相,也就是我执,我相若破了,后面三相不攻自破。凡夫的慈悲也好,博爱也好,都带着我执。既然带着我执,就会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希望对方回馈以好的言语、态度和面孔。

  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慈悲是带着我执的,而不是出于无我之心,我们就不会烦恼了,而会反观、内省自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有无我的人散发出来的慈悲和博爱,才是真正的慈悲和博爱。凡夫常常发心,但从不长久。圣人从不发心,但有长久心。

  什么是圣人的长久心呢?就是无我之心。以无我之心做事,怎么会有烦恼呢?所有的事都不是为我而做,都不求回报,当然也就没有烦恼。如果能以无我之心行慈悲之道,所有的冤亲债主都会被感化。

  带着我执行慈悲之道,能行多久呢?碰到一点逆缘就退失菩提心了。虽然我们天天喊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可是我们又度了几个众生?断了多少烦恼?

  好多人整天生病,有气无力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表里不一,做事用的是两股力量,而不是一股;所谓的慈悲、博爱都是有目的的,情和爱都不是无我的。例如一个爱说谎的人,说一句假话,就要想十句假话来圆谎。一个常说假话的人,眼神都是惊恐的,气都是虚的。一个人长期表里不一,心灵的力量就分散了,无法集中起来。说的假话越多,力量越分散。所以有气无力,颠三倒四。

  一个人身心不完整,他的力量也不完整。当他给予别人慈悲、博爱的时候,他的力量也是极其有限的;当他为人处事、谈情说爱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的。因为他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人,给予的情和爱也是四分五裂的。根不全然,所生的果自然也不全然。

  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说假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我们做任何事,心灵上都会留下痕迹。你爱他,就说你爱他;你恨他,就说你恨他;你想他,就说你想他。只有当你变成一个全然的人,你做事才会有全然的力量,也就是完整而没有缺陷的力量。只有当你带着全然的心谈情说爱时,对方才能感受到,才会超越。

  只有当我们的心是完整的、全然的,我们的复印件才是完整的、全然的;只有当我们付出的是全然的力量,回馈回来的才是全然的力量。所以,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投射到别人身上,别人也是以同样的心投射到你身上。

  什么是信仰?我刚才讲的这番话就是信仰,信仰就由此开始!如果你连这些都不信,我问你:你信的是什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仰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信仰       万行大和尚)  

 楼宇烈教授:《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徐文明教授: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李利安教授:观音信仰研究现状评析 

 李利安教授:中国化观音信仰的两重文化结构 

 李利安教授:论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李利安教授: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特征 

 李利安教授:释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 

 李利安教授: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 

 李利安教授:唐宋时期民众的佛教神灵信仰 

 弥勒信仰乃人间净土的归趣 

 楞严悲华法师:久违的慈音大爱——弥勒信仰及净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