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忏悔


   日期:2008/2/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依 莲
到了年底,事情忽然多了起来。先是要三天两头地开会,自己汇报总结还要听各种汇报总结,大把的时间就这样耗在会议室里,那种安静地读经论的日子便只是一种美好的奢望了。其次,忽然冒出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人、事,像讨债鬼一样追上门来,心绪也变得像有许多的杂草堵在心口,难得清净。所以,尽管新年的脚步渐走渐近,心头却并没有生起喜悦。
上午,细碎的雪花悠悠地飘着,同事们都在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迎接新年的娱乐活动,或打扑克、下跳棋、打乒乓球,或骑车、拔河、挥毫、泼墨,总之是轻松快乐的。而自己却似乎与这样的氛围格格不入,只在心里叹一口气罢了。
情绪低落的时候,很容易便想起生活中的种种不尽人意,似乎一年里所有的不快都在此刻沉渣泛起,并没有一件具体的很严重的事,却足以让你压抑,烦乱。
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怨天尤人的心理:为什么别人能够事事顺遂,自己却不能?为什么别人总能够得到足够的照顾和帮助,自己却不能?为什么别人总能有机会被降低做事的难度,自己却不能?等等等等。这样想的时候,便觉得很受打击,很没面子,充满了挫败感。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之所以会遇到障碍和不如意,不是来自外界他人,根源还是自身。《百业经》中佛陀开示: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欲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今生所承受的,无非是累劫以来的业力呈现。世间似乎有许多的不公平,其实,都在受因果这一公平规律的调整。在因果不昧的真理面前,一切都是公平的;所谓的不公平,是因为没有看到“不公平”这个果的因。就像《地藏经》中所描绘的,如果要见到地狱,“若非威神,即须业力”。同样的境地,有人会感地狱苦,有人则觉清凉乐,这是业力不同,“无有人逼迫之者,实罪人业力所现尔”。
《百业经》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经中记载,一比丘尼一念嗔心,骂不肯帮她的僧众为母狗,结果得到五百世堕落为狗的果报。毫厘之恶因,尚且结下如此深重的恶果,何况巨大的罪因呢?“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一弹指间有九十个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念念相续,我们可曾知道自己有多少的恶念?即使现在学佛了,心中还是满载贪嗔痴毒,何况不学佛的时候,累劫流浪,我们怎能知道自己曾经造过怎样的业,犯过怎样的恶?
如此一想,心便平了,也生起了大惭愧。当障碍来了的时候,不是要抱怨——有障碍,就说明有业力;有什么样的不如意,就说明曾经造过什么样的恶业。因此,障碍现前,应惭愧,应忏悔!
反省至此,情绪虽然还是很低沉,但心却安定下来。看到自身的业障,就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就应该积极地去忏除。《普贤行愿品》这样形容我们所造的罪业:“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往事不可追,现在能做的,就是诚心忏悔了,“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此,才是背尘合觉,才是转烦恼为菩提,变魔障为增上缘。
南无阿弥陀佛!愿声声的佛号,能荡除长劫以来的无边罪业,能增长临终往生的净土资粮。

按:一位大德说,当你酷暑难耐之时,一阵凉风过来,顿感清爽无比,过后又陷入烦热。这一阵风都是有前因的,乃前世作恶之时,心中起一善念所感。
文殊师利菩萨自发心修行以来,严持不盗戒,感得果报:不但没有人盗取他所有的物品,纵然他将珍宝置于人来人往的城门前三日,也无人拾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