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没有福德的人,很难遇到善知识


   日期:2017/11/10 1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的道路上障碍重重,最大的障碍就是遇不到一位真正的善知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自己的福报还尚未具足。

  每个修行人自备的条件是福德、因缘和善根,三者缺一不可。福德是最关键的,然后是因缘和善根。你能够皈依佛门,并发展到学佛的阶段,说明因缘有、善根也有,但如果福德不够,就很难遇到善知识,即便是遇到善知识,也会因为没有福报而错失良机,与善知识失之交臂,因此也错过学佛修行的殊胜机缘。

  有些人会想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经济条件丰厚,全国各地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拜一位得道的高僧为师,岂不是易如反掌?但我要告诉大家,有钱确实可以走遍天下,也可以遍访名师,但是能够遇到真正的明师,可就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了。比如,曾经有一位汉族居士,为了学佛从海内到海外,又从海外返到西藏,花费了三十多万元,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位善知识,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他无奈地说:“这个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善知识。”实际上并不是世间没有善知识,而是自己根本不具备弟子相,也可以说没有福德。善知识并非用金钱就可以找到,也不是遍访四海就能够遇上,其真正原因,就是自己的福德和因缘不够,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没有福报。占巴南喀大师曾经告诉弟子们:“不是善知识不要你,而是自己没有福德。”

  具备弟子相也是福德,没有福德的人无法做一名好的弟子,即使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的善知识现前,你仍然会视若凡夫;就算你知道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也不会珍惜;就算你珍惜了也不是真心,用一颗伪装的心去亲近善知识,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会害了自己。因为你对善知识也会起怀疑、起诽谤、起邪见、起性欲,还会在善知识那里挑拨是非,总以自己愚痴的眼光去挑剔别人,挑来挑去好像就自己没有缺点,甚至连善知识你都挑剔,如此一来善知识不能现前,在你的眼中再也不会有善知识,这就是福报不够的人。

  还有些人,遇上了与自己前世有因缘的真正善知识,从善知识那里也接受了很多正法,可是,当自己身边以及周围的人,说些是非时便犹豫不决了。比如:你修的法不是佛法,你的上师是邪师等,你就开始动摇了,对自己的上师和上师传授的教法,生起了邪念,最后又离开了善知识。这也是没有福德的人。在过去的象雄之地,有一位信徒叫幸萨乃丘,她跟随幸饶弥沃佛祖请求正法,用心修行,后来遇到世上最恶毒的魔王恰尔巴,恰尔巴对她说:“你的师父是骗子,他传的法是邪法,他所修之道是邪道,他不让吃肉喝酒,不让杀生偷盗,不让爱欲等,都是违背人性的,不是正常人的思维。”等等之类的坏话。幸萨乃丘觉得恰尔巴说得很有道理,从此跟随了魔王恰尔巴,并且给他生了两个男孩儿,做了很多坏事,这就说明她自己没有福德。这种情况现在遍地都是。

  如果你具备弟子相,善知识会不远千里来求你、找你,毫无条件地给你传教正法。他从来不会强迫谁去修学他的法门,但是你会心甘情愿跟随他、学习他、供养他、支持他乃至接近他,这些都说明你有福德、有因缘、有善根、有弟子相。当你真心跟随有缘的善知识时,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心里法喜充满,痛苦少了、快乐多了,烦恼少了、安宁多了,吝啬少了、布施多了,负能量少了、正能量多了,人们越来越愿意亲近你,那真是好运滚滚来。

  现实社会里很多自作聪明的人,对善知识的要求很多,不是你这不好了就是你那不对了,好像善知识还不如他懂得多,有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比如,有些弟子要求善知识只能对他好,不能对他人尤其是他看着不顺眼的人好;要不就是你只能接近富人、贵人、大官或知识分子,不能接近穷人、困人、贱人或文盲。还有些居士,对善知识的行动都严格控制,比如,你不能随便约见什么人,如果有人想见善知识,必须要通过他的同意,否则善知识不能随便给他人传法等,好像把善知识囚禁了起来,一切行动要服从他的指挥。还有更可恶的人,利用善知识语言不通,欺骗信徒的钱财,从中获取提成,把佛法和善知识当成了交易,这都是没有福德的象征。我们要知道,需要救度的是你而不是善知识。

  佛经讲得很清楚,佛度众生时,会应用不同的身份,所传教的法门也有所不同,你适合什么身份得度,佛菩萨就会化现什么身份。有时化现居士、善男子或善女人、比丘或比丘尼,甚至是国王和大臣等,佛菩萨之所以化现种种身份,目的就是为了度你。我们大家想一想,佛菩萨到底有没有来度你呢?一定有人会说没有。可为什么不来度你呢?因为他示现的所有身相都不能使你得度。就像过去的夺崴夺得和安密邱布一样,夺崴夺得跟随世尊三年,内心没有生起信心,世尊也无法度他,最后他堕落到地狱。安密邱布听不进世尊的法语,最后她变成恶人,人们叫她魔王。佛菩萨经常幻化各种身份来度化我们,占巴南喀大师,就曾经化现居士及瑜伽大师来救度众生,当化现所有的身相,对你都无济于事时,他就不再度你。就像夺崴夺得遇见世尊一样,世尊也无法度他。没有福德的人,就像夺崴夺得一样顽固、愚痴、迷惑,因此当自己遇不到善知识的时候,不能怨天尤人,一定要心生惭愧真诚祈祷。

  学佛的基础,一定要培养善根、培养悟性;修行的基础、一定要培养福德、培养定力。福德不够的人,第一,他根本就遇不到善知识,遇不到正法,遇不上好的机会;第二,遇到了也会擦肩而过,或者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以自己浅狭的知见,去评判善知识,因此就出现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那就是遇到了又错过了,实在让人叹息。曾经有位弟子跟随自己有缘的善知识学佛修行,就在他即将开悟之时,耳边传来了对善知识的污蔑与诽谤,他内心经过痛苦的挣扎,终于离开了自己的上师,又跟随别的善知识,修了一辈子也没有开悟,也失去了来世开悟的机会,这都是不具备福德的后果。我们学佛、修行、开悟、证悟、持戒,乃至禅定,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福德。如果没有福德就无法受戒,即便受戒最后也会破戒。出家也一样,没有福报的人出不了家,就是出家最后也会还俗。

  相信大家在生活当中,都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大家都喜欢他,他的所作所为,都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叹,这就是他的福德;而有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让人觉得他急躁不安,心事重重,不是嫌别人不懂礼貌,就是嫌他人供养得少,总挑别人的毛病,他就像一只刺猬只会刺伤别人,这种人到什么地方都不受欢迎,这样的人就是没有福德。还有很多人,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总是摆出一副修行者的架势,感觉自己道骨仙风、才高八斗、不食人间烟火,谁也没有自己懂得多,谁也没有自己做得对,自己满腹经纶、自负不凡,以好为人师的姿态去教训他人,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在朋友、同事和家人的眼中,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神经病,这也是没有福德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这样的人没有道德,不尊重别人,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所以伤害了别人的心。因为你不懂什么是学佛,真正的学佛应该是在心里,你总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念佛时一定要摆设香案,四平八稳地坐在香案前,本来居住的空间就非常小,你偏偏要在家里建佛堂,弄得家不像家、庙不像庙,每天吵声不断,没有丝毫快乐而言。这就是没有福德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遇到善知识的,为什么呢?善知识叫你这样,你偏要那样;善知识教你修忏悔,你却说自己没有做过恶;善知识教你修上师相应法,你非要修黄财神;善知识叫你上天,你偏要入地;善知识让你上东,你偏要往西,这样的人,即便是佛陀降临人间也无法度化。

  还有些人,无论善知识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针对自己,心想这分明是在说我的坏话,所以,自己总是闷闷不乐;无论善知识写什么文章,他也感觉是针对自己,心想说说也就罢了,竟然把我当典型写进文章里,明摆着是想让我遗臭万年啊,所以他更加难以接受;无论善知识传什么法,他总觉得善知识所讲不关键、不切合实际,所以他不愿意听课。善知识讲的法,不如我自己的感悟;善知识处世为人,不如我圆滑;善知识除了讲法比我专业以外,各个方面都不如我。心里产生了我执与傲慢,所以善知识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还有些人觉得上师人很好,但不愿意接受他的法门,利用善知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都是没有福德的人。

  还有些人,无论遇见什么样的人都拜他为师,传什么样的法他都接受。今天学道教,明天学佛教,后天学天主教,大后天又学基督教,别人说什么是什么,心中没有主见,也没有立场,更没有原则。不去观察善知识是否合格,他传教的法是否适合自己,天天东奔西跑,忙忙碌碌,连自己都不知每天在干些什么。还有的人钻进宗派的圈子里,不是诽谤这个教派,就是排斥那个教法,甚至侮辱善知识,活脱脱一个佛教警察,这也是没有福报的人。

  如此看来培养福德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培养呢?衡量福德的简单标准,就是你到哪里,那里的人都欢迎你;无论你去哪里,都要做到轻己重他,把别人放在第一位,自己放在第二位,看到有什么活儿尽量多做,你多做一点大家就轻松一点,这样既让大家舒心又培养了自己的爱心;分东西的时候,最好的东西分给别人,差的留给自己;分利益的时候,大份留给别人,小份留给自己,当你用真心去做的时候,根本无须故意让人发现,大家会自然而然对你心生欢喜。当集体诵经时,自己要专注一点,稳定一点,让大家感觉跟你在一起节奏和谐,心情舒畅;修行的时候,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培养你的福德。

  你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也会有多大;你的发心有多快,成就有多快。佛经里讲得很清楚,心是一切的根本,你的发心是什么样,福德就是什么样。我们时时处处都要关注别人,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增加福报,才能有功德成就,否则不要说今生,来世都很难成就。心量有多大慈悲就多大,无量的慈悲爱心能爆发智慧的光明,智慧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福德也就有多大。如果心中升起利益天下众生的时候,就会关注天下所有众生的寻求,最终就能做出有利益众生的事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知识       福德)(五明学佛网:善知识       福德)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惟觉法师: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