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事业、婚恋、家庭、运气、健康不顺的真正的原因


   日期:2017/11/12 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事业、婚恋、家庭、运气、健康不顺的真正的原因,了凡四训-连根养根 根深业茂

  连根养根 根深业茂

  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改变吗? 可以。

  一个家庭的命运可以改变吗?可以。

  一个世界的命运可以改变吗?可以!

  尊敬的唐总、王教授、潘老师,还有来自南京的各位企业家,包括我们一夫的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学习,走到哪里,都跟大家来同学。这一次来南京,上个礼拜用五天的时间,跟南京的企业家,包括外地来的有一百多人,共同学习《了凡四训》。

  今天又跟我们这么多的同学,继续学习。今天学完以后,明天还要去常熟学习。常熟,苏州办了个很大的论坛,有一千五百个企业家。

  在常熟学习完以后,就要去和南郑州,跟郑州的一些党政领导一起学习。再学完以后,就去重庆了。跟重庆的企业家一起学习。我所到之处,都是跟大家一起来学习的。回到家里面,跟老婆学习,跟孩子学习,跟父母学习。

  人生啊,学习最重要。学习是最有福的生命状态。

  很多人,你劝他来学习。他说,不行啊,我还有很多的事没做完,忙啊!你看,他只有把手上的事忙完以后,他才有资格来学习。我们今天在座的,大家都已经有这个资格,有福啊!

  日本有一个企业家,叫松下幸之助,他称自己为终身的学徒。就知道这些大企业家,为什么能做大?就在一个学上。学习不仅有福,而且能不断提升我们的幸福。

  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习,这个时间很特别:2011年11月11号。太特别了。当时张总跟我讲这个时间,我没太在意。今天到了这个地方也特别,叫“一夫公司”。六个“一”再加一个“一”就七个“一”,中国人讲这个“七”是吉祥数字。

  吉祥从哪里来?从“一”来。所以这个“一”,夫妻和合叫“一”,父子和合叫“一”,公司的领导和员工和合叫“一”。我们做生意,客人和经营者和合也叫“一”。人和天也是一。这个“一”,是个大学问。

  所以,我们讲时间特别,地点特别,我们学习的内容也特别。我们今天专门来学“一”这种文化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叫“根深业茂”这个学问。

  根和业什么关系?“一”的关系。这个“业”不是“树叶”的“叶”,讲家业,讲学业,讲职业,讲企业,讲国家的大业。这个业要枝叶繁茂,从哪里来?枝叶繁茂,果实累累,从根来。假如没有根,花瓶里面的花再也结不出果来。为什么?没根。所以说,根和枝叶,也是一的关系。整个宇宙,如果说我们把“一”搞清楚了,对生命全然明白了。

  一个人只有了解生命了,才叫做热爱生命。假如对生命不了解,你这个热爱可能就是错的。怪不得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热爱生命。大家觉得生命好苦啊,生命好累啊,生命好烦啊,生命好忙啊。还有好惨的。

  你看杭州、苏州被称为“天堂”,杭州、苏州市的副市长,7月19号都被执行死刑了。尤其是杭州的副市长徐永迈,钱有了,差不多有两个亿;房子有了,25套房子;女人也有了,99个女朋友。什么都有了,52岁的时候命没了。你说惨不惨?

  如果不认识生命,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所以学习生命,是热爱生命的起点。一定要认识生命的真相,所以热爱生命,从学习生命的大学问开始。生命是个大学问,离开生命,没有学问。我们学了很多东西,能不能解决苦,能不能解决累,能不能解决烦,能不能解决忙的事情?解决不了。

  幸福是大事,离开幸福,人生没有大事。

  今天我们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方,学习一个特别的学问,叫“生命力”,也叫“根深业茂”。

  中国人对于生命的认识,有自己的智慧。对于生命的美好状态,我们称之为“幸福”。幸福不是个抽象概念,也不是一个个人体验。生命、幸福是有标准的。我们刚才讲了根深业茂,枝叶繁茂。怎样的生命叫枝叶繁茂?幸福。幸福是什么样子的?古人说,幸福有五大要素,所谓“五福临门”。

  第一福就是长寿,人要长寿,办公司也要长寿,一个民族的传承也需要长寿。

  刚才唐总讲了,我们一夫公司已经十二年了。这十二年是从寿命上来讲的,我相信一夫公司,本着一夫的精神,一定在“二”后面还能加上一个零,就是一百二十年。这是中国人对长寿的一个境界。

  大家不要以为长寿好像跟我们没关系,长寿跟我们太有关系了。我有一次到南京隐龙山公墓,给我奶奶去上坟。一走进公墓,迎面就看到一个墓碑。墓碑上有个照片,走进一看,是个十九岁的小姑娘,漂漂亮亮,没了。再往前走,又看到个墓碑,上面也有张照片。走近一看,是个一岁的孩子。所以你们就知道,不是人人都能活到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的年龄的。这是一福,这是你的生命力的显现!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办十二年,不是的。

  那么长寿,南京我就听说有这么一个长寿的老人。我这次在深圳,深圳有一个同学,他是深圳信德文化中心的负责人。他就把手机打开来给我看,里面有张照片,他就让我猜。他跟一个老和尚合影,让我看那个老和尚多大年龄。

  我看老和尚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我说八十岁吧(我当时胆子已经很大了),八十。他说,你再猜。八十五,胆子大一点,我说九十,不敢再猜了。他说你就胆子再大再大,我猜到一百一,不敢再猜了。他后来告诉我:一百三十七岁,现在还健在。地点我都告诉你在哪里,你们有机会,可以去拜访老和尚。觉贤法师,在浦口汤泉镇,有一个慧济寺。我还没有缘分去见到这个老和尚,但是我知道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去找一找。问问老和尚长寿的秘诀。

  这是人生第一福,没有这一福,下面的富贵康宁,都跟你没关系了。这是幸福的第一个指标。我们每天做事、言谈举止,要对我们的长寿负责任,这是第一福。

  第二福:富贵。富就是有钱,贵就是受人尊敬。富和贵是两样东西。做生意发了财,叫有钱,富人,但未必是贵人。

  北京大学,国际EMBA中心的这个杨壮博士,是美方的院长,我的好朋友。他就跟我讲过,他们每年办总裁班,有一次有个总裁碰到他,说:杨老师,你觉得我幸福吗?杨老师说:那你肯定幸福,坐的是好车,住的是别墅,公司那么大。他说,我不幸福。杨老师就奇怪了,说你怎么不幸福啊他说,我没有朋友。

  大家注意,什么叫“没有朋友”?没人喜欢他,没人尊敬他。杨老师马上就问了,说你朋友哪去啦?都给我骗完了。我们做生意当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富而不贵。

  所以在北京,有个企业家就跟我讲,中国有富豪没有贵族。这句话言过其实,但是也的的确确反映出现实的状况。贵族当然有,有钱叫“富”,受人尊敬叫“贵”。

  在日本有个企业家,叫“稻盛和夫”,他是既富又贵。他一手创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以76岁的高龄,他已经退休十三年了,重新出任日航的总裁,拯救亏损十多年的日航。日航也是世界五百强,他一手玩了三个世界五百强。

  他的京瓷公司,我们知道,我们手机里的芯片,统统都是京瓷的。我们每个人都跟京瓷有关系,离开京瓷的芯片,我们手机没办法用。京瓷作为世界五百强,一年的销售额,三千两百亿人民币。你说富不富?税前的利润四百亿人民币,很富啊!稻盛先生不仅富而且很贵,走到哪里,人们对他非常的尊敬,热烈的欢迎。

  他到日航之后,去日航拯救亏损,他没有带去一分钱,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是航空的外行。他一到日航以后,日本的企业界,原来从京都到东京要坐火车的——快铁,因为稻盛去了,通通改坐飞机了,支持他。你看,人们对他信任啊!人们对他尊敬啊!说稻盛去了日航以后一年,日航从当年亏损一千四百亿日元,到一年时间盈利一千四百亿日元。创奇迹的靠什么?稻盛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信任。就是我们讲的人们对他尊敬。

  所以说,富和贵在《四书》里面,有一部书叫《大学》,《大学》里面就讲到:“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发财我们都听惯听多了,没听过发身,什么叫“发身”?“身”是“身体”的“身”,不是把自己发胖。现在还要减肥。那个“身”做身份来讲的,让自己的身份提高。高低叫“贵贱”,有钱没钱交“贫富”。贫富是讲有钱没钱的,身份的高低叫贵贱。

  凡是有智慧的人,凡是明白生命真相的人,通通要把自己的身份,从有钱人变成贵人。所以“以财发身”。什么叫“以财发身”?用自己的财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人们对他越来越尊敬,他的身份就越来越高。这讲的富贵。有富有贵,这是一福!假如你穷困潦倒,你没德!

  这话不是我讲的,《大学》里面讲得很清楚:“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仁,有仁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财就像树上的枝叶花果,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这叫“财”。从哪里来?“德者,本也。”德是本。假如你没有才,就说明你没德、没福啊!所以说富贵是生命力的体现,是生命品质的体现,是幸福不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我跟很多人讲课的时候,他们都特别讲德,我是比较喜欢讲财。从财就看你有德没德。这是一定的。

  那么富贵如果从心理学上来讲,意思更加完美,也更加有味道。

  什么叫“富”?就是有东西给别人叫“富”。假如你还从别人那里拿东西回来,叫“穷”。假如你是亿万身价的人,还想从别人口袋里面拿钱回来,你是有钱的穷人。你没有钱,钱不多,你还能去帮助别人,我们很多的义工就是这样子的。他是没钱的富人,他心里面充满着欢喜。他富啊!

  我看到一个资料,西安有个企业家,两亿身价。有一天,他的夫人从楼上下来,走到马路上就看到一辆自行车,很漂亮,捷安特,没上锁。顺手就推回家去了。穷命,没办法!命就是这个命!

  所以说,能够帮人叫“富”,求人帮叫“穷”。

  我们这一次学《了凡四训》,包括在北京学,在天目湖学,在南京学,都跟大家讲,你一定要提起一个念头:我帮你。这是你富贵的念头。我们的命是由念头组成的,念头连续就是你的命运,念头一错,你生命肯定错。这是富贵。

  贵就是受人尊敬,什么是受人尊敬?你尊敬别人,别人尊敬你。你不尊敬别人,别人就不尊敬你。古人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的确确是这样子的。

  真正一个有贵族身份的人,有贵族精神的人,礼敬天下。孔老夫子贵不贵啊?我一上台就向他老人家鞠三个躬,他都两千五百年前的人了,也不坐在这里,为什么对他还这么恭敬呢?这个人太伟大了,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他对人类的贡献太大太大了。联合国大厦里面,挂着孔老夫子的语录。联合国大家都知道,干什么的?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讲和平的。

  和平的原则在哪里?孔老夫子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用这个原则来处理你所有的关系,肯定达到和谐。所以说他贡献太大了,对我们帮助太大了。我们对他礼敬啊!

  第三,讲康宁。有长寿,有富贵,假如不康也不宁,康就是没有病,宁就是没有灾。无灾无病叫“康宁”。

  我们现在身体状况不好,而且是很不好。大家只要认真地想一想,你就知道。现在的医院比以前多,现在的药品比以前多。一次,我陪我父亲到医院去看病,我是很难得去医院,要不是这一次陪我父亲去医院,我还不了解医院状况。

  一到拿药的地方,好长好长的队啊!我就知道,大家怎么那么热爱生病啊!没有办法,生病了就得看医生。中国人对于生命格外的珍惜,在《黄帝内经》里面讲到:“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乱,不治已乱。”什么意思?圣人特别强调不要生病,而不是生了病,再去治病。

  就跟失火一样,火烧起来了,消防队来了,火扑灭了。火扑灭了,灾难已经发生了。

  有一天有一个北京的企业家来找我,说老师,烧掉了。我说什么东西烧掉了?五千万。啥东西五千万?他是做图书的,五千万的一个仓库,烧了三十八个小时。火是扑灭了,五千万没了,烧掉了。

  中国人讲,不要治病要养生,什么叫养生呢?让自己不生病。说圣人是强调养生,不强调治病。怎样能够做到治未病不治以病呢?在礼记里面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管理一个社会,教与学最重要。

  认知生命真相,了解生命法则,知道什么是生命当中最重要的,这个过程就是教育。人明白了:是非善恶、得失、吉凶祸福,人就知道我该怎么做,所以教育很重要。

  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就是来接受生命的教育。谁在教呢?孔老夫子传承的生命只学在教,我们是在一起共同来学,所以我们叫同学,是这个意思。

  今天的疾病越来越多,不仅越来越多,假如我们还不接受生命教育,会更多,现在生癌病比得感冒还容易,还有很多病根本就找不到病因,得了就等死,这个我们就不说了,大家都看得到。

  康宁就是没有灾,今天的灾难我们自己都有感受,我不去说那么多,我只讲一个灾难,你天天碰到,时时会发生,这个个灾难叫做信任危机。

  在家庭里夫妻不信任天天打架,上个月就报道出疯狂英语那个李阳,家庭暴力,李阳我们都很尊敬他,也很迷恋他,他怎么还有灾呢?他的灾不是别的,就是跟老婆打架,就这么简单。

  后来通过这个事情一被关注以后,社会学家就发现,有37.7%的家庭都存在家庭暴力,不是吵架,吵架还不算暴力,比吵架严重多了,什么原因呢?彼此之间没有信任了。做生意没有信任,生意就很难做。

  卡耐基是著名的成功学的鼻祖,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两个要素,第一个你得有的才华,要不你就开车,要不你就打家具,要不你就编程序,总之你得有点本事,但是光靠这个还不够,还要靠另外一个因素,叫人际关系,我们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要有人脉。

  在北京会办很多的活动,让大家来认识增加人脉。人是认识不少了,数量很多,质量不高,信任没有。卡耐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任决定着你的事业的成败,我们现在不是没有产品,是缺乏信任,在做生意当中最难的事,彼此之间不信任,相互扯来扯去,耽误了很多时间。

  巴菲特曾经收购沃尔玛旗下的一家公司,这个收购案三百亿美元,这么大一个收购案,按理讲过程应该很长,还得花很多审计的费用,但是就是因为巴菲特的一句话,整个收购案两小时就OK了。巴菲特说:我相信沃尔玛。

  你看看信任里面是有财富的,信任里面不仅有财富,还有很多东西,而我们现在恰恰缺失的是信任。这种危机只要一存在,夫妻不和,父子不亲,兄弟有冲突,上下级老板和员工有冲突,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生命的状态,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马克思一生在解决一个事情,叫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问题,什么叫生产关系啊?就是信任的问题,员工和老板的劳资的问题。他就知道劳资不信任,生产力就不高。但是马克思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信任很重要。

  有信任这是一福,没有信任这是一灾,而这个灾天天都在发生,你去买东西,尤其到小商品市场,你还价吗?还价。为什么还价?不放心,不信任啊!

  你一去他跟你讲,我这是放血价,你不满足,给我跳楼价。放血都不行还得跳楼,逼死人啊!你看天天就是你死我活,做生意的人不欢喜,买东西的人也不欢喜。

  我听说银川有一次发生了这个事情,不知道谁传说中央派人到银川去查小商品市场,只要查到一家假冒伪劣,就罚五万,银川十四家这个小商品市场,那一天通通关门,没有一个开业的,这一下子银川市领导就傻了,马上出来辟谣,说中央没有派人来查,我当时看了这个报道以后,我说已经查过了,已经查出问题来了,关门就是问题啊,为什么关门啊?天天在骗人,我们天天被骗然后再去骗人。

  南怀瑾先生讲得好,很多人一生当中就在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骗自己、骗别人、被别人骗。就是这个意思。天天在做这三件事情。这种生命品质怎么高呢?根本高不起来,说夫妻离婚不是没有钱,是因为没有信任啊!

  国泰民安不是靠经济,是靠彼此之间信任,没有信任再有钱,社会也会出现暴力,广东省最近提出来,要打造幸福广东。我这次在南京,我看到南京市政府,也提出了个口号,幸福古都,古都是南京啊!定位马上就变了。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前几年专门组织了一个经济学家的班子,研究GDP增长是否等于社会进步?研究结果下来,其中还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得出结论,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反而障碍了社会进步。

  这一下大家就反应过来了,原来发展经济不是我们最终目的,什么是最终目的啊?幸福是最终目的。所以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旗帜鲜明提出文化强国。把经济强国和文化强国并列起来,把文化强国放在经济强国的前面,你就已经听出味道来了,要解决幸福问题了。

  温总理特别强调,在诸多不安定因素当中,诚信危机是首当其中。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一个人,不解决诚信问题,你的生命力不高,你的生命品质肯定很差,这就叫康宁,古人老早就点破了。

  一个有福的人一定是长寿的,一定是富贵的,一定是康宁的,稻盛和夫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今年他老人家八十岁了,看上去跟小伙子一样,上台还这样子很有精神,按他这种状态,脸上这个红光啊,会看相的人很多就知道,这个老先生活到一百多岁没有问题,盛衰在气象,一看气象就知道了。

  富有钱,贵受人尊敬。而且康宁,没病没灾,这个是有福人啊!

  第四好德,好德也是一福,好对了是有福,好错了就有祸!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就特别提醒我们,吾未见好德如有好色者也,好德还是好色,就直接关系到有福没福的问题,君子好德,小人好色。圣人好德,凡夫好色。

  过去在朝廷做官一下班,老爷回来了,夫人就跟丫鬟说扶老爷去书房。干什么去啊?好德去啦。现在我们一下班不回家,直奔卡拉OK房,干嘛去啦?大家知道啊,一个好德一个好色。

  企业、家业、事业,生死存完都在其中决定了。一天我在北京,有一个企业家来找我,一见面我就跟他讲,我说老兄啊,好好休息休息啊,他说你怎么知道的啊?脸上都写着,脸色铁青啊,他一讲我就知道,女朋友太多,把精气神都伤掉了。已经一个月都没去上班了。

  他办了一个企业,做软件的一共七百多个人,700多个人的软件公司不小了,全国有好多分公司。他已经一个月不能上班了,为什么啊?没有精气神,萎靡不振啦,那怎么办呢?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精气神被好色亏掉的,你不好色精气神就恢复了,我说你好好休息半年,他本来想来找我做心理咨询,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不需要那么复杂,只要你听懂了,你只要半年不近女色,精神马上就好了,所以说,好德还是好色?现在好色很普遍,明的暗的大家都很清楚。现在发展到不仅男的好色,女的也好色了,这个很严重,这个事情大家要引起注意。

  怎么看出来的?现在很多女孩子穿衣服,打扮,它有一个标准,什么标准呢?要性感,什么叫性感啊?用性来打动你。你说这不是好色吗?这种标准错了。

  所以说中央在半年前,提出要扫黄啊,第一个就把北京的天上人间给端掉了,这一举动我一看就明白,一定是有高人指点,要想社会安定,必须先把色这个问题解决。万恶YIN为首,你知道这个意思,今天也没有时间来和大家谈这个事情。

  这个地方很重要,一个企业的兴衰,一个家业的兴衰,一个人事业的兴衰,国运的兴衰,都跟一个色字有关系。色增强国力就衰,一定的。有福的人好德,越好越有德。

  什么叫有德呢?德能。能就是能量,精气神足,人就活一口气,没气命就没有了,我坐在这里讲话,一下子说不上话来,马上就有人上来,把手往鼻子一放,说没气了,把尸体抬下去。刚才还叫身体,一下子变尸体了,身体和尸体没有什么区别,有气没气。精气神一亏命就绝了。

  第五善终,善终也是一福,看一个人死的状况,也知道这个人有福没福,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生命品质的高低。

  中日友好医院,我有个朋友,徐大夫,他是国际部的主任,他就说他天天要送很多人死,他就说人死的时候真没有尊严,要是死的时候也有尊严,这个人生命品质比较高,他没有那么高深。跟官大官小,钱多钱少一点关系也没有。很多人官很大,死的时候一样很惨。看一个人死的状况,他是有福没福,大家都是要死的,但死的情况不一样,最好的死法,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的爸爸袁仁,死的时候七十岁,写完一首诗笔一放,哈哈一笑就走了,太潇洒了。我们死多半是垂死还挣扎,有人被打死的,有人被骂死的,有人病死的、气死的、吊死的、还有卧轨死的、跳湖死的,死的方法不同,这善终特别重要。

  善终还有第二层意思,我死了子孙后代不绝。衰而不衰,亡而不亡。我死了我终了,家业还在继续兴盛,这叫善终。假如我死了家业马上败了,我还没死就败,这家业不叫善终。

  所以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一个人要五福,一个企业又何尝不要五福?它是生命力。那么五福从哪里来?这是我们关心的,根深业茂。五福是枝叶,是花果。从哪里来?根要深。在《论语》里面,孔老夫子特别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是生命的根本。

  曾国藩就讲到这个事情,四种家庭,一种家庭叫官宦之家,一代就衰了,有的半代就衰了,不到一代,大家都看得到。第二种家庭:经商之家,两三代也衰了。做官的一享福,享完就衰了。经商的也享福,但没有做官的享福那么大。第三种家庭叫做耕读之家,六代七代温饱。家业代代不衰、久远传承的,孝悌之家,十代八代不衰。

  在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人叫王祥,山东人,王祥是大孝子,这个案子我们就不去介绍了,故事不介绍了,六十岁出来做官,一直做到八十九岁,做到皇帝的老师,富贵达到极致了,不仅自己有福,而且子孙代代不衰,王羲之是他的后代,有名吧,福气啊!你不要以为他字写得好,跟字写得好不好关系不是太大。

  北京有个书法家叫启功,现在已经去世了,因为启功的字写的很漂亮,很多人都模仿他的字,有人就跟启功说:启功老,好多人都在模仿你的字,他们侵权,你要告他们。

  他说:不要告人家,他模仿我的字,写得比我还好,我没有资格告人家啊,你字写得比他好,但你没有他卖得贵,为什么?你没福!字里面是有能量的,是有福气的,你一看就明白了。有才不如有福!所以大家就知道,王羲之有福。

  到了宋朝,著名的宰相王铎,还是王祥的后代,到了明朝王阳明,还是王祥的后代,你看看传多远啊,这一个王姓啊,祖宗有德,儿孙有福。

  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假如你断子绝孙,你没福啊。这是《了凡四训》里面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什么是余庆?什么是余殃?积善之家一定会生一个贵子,让家业振兴,不是给你送点钱来,这都是小事。所以说一个孝子,家业能传承,十几代,几十代,代代不衰。

  孔老夫子,我给他老人家看过了,他一生没做啥事。就干一件事情,教育。教什么呢?教孝道,他的子孙代代不衰,到现在八十一代。第七十六代,中国最后一个衍圣公孔德成先生,有一次到美国去访问,他当时是台湾的考试部部长,到了美国之后,人家没太重视他,回来的时候进海关,人家就顺口问一句,你姓孔啊?他说是。你跟孔子什么关系?他说我是他的后代,,那个海关马上就眼睛发亮了,说你等等,就把他请到会客室里面坐一坐,等孔德成再出来以后,红地毯已经铺上了,两边的鲜花就摆上了,把他当贵宾一样,为什么?孔老夫子的后代,名字都沾光,有福啊。

  所以说你就知道,一个孝字传几千年,为什么孝字是生命的树根?这个学问太重要了,根深业茂。我们今天来学习非常及时,我们现在普遍的断根,刚才讲到了,孝是生命的树根。根很重要。

  我是心理医生,我这几年来,处理了很多的这个心理疾病,以前都拿西方的心理学来解决,什么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后来发现,效果都不明显,我有一次突然发现,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跟恐惧有关系。

  恐惧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总根源。什么焦虑、抑郁、狂躁、人际交往障碍、失眠等,包括精神分裂、强迫症等等,统统都是从恐惧当中来的,没有安全感了,大白话,再说就是没有信心了,都是一个意思。

  如果说你能把他的恐惧降低了,这个天下没有人有心理问题了。恐惧从哪里来?恐惧从生命断根开始的。什么叫生命断根?就是不孝。

  孝就是我们讲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树。我们是树,谁是我们的生命的树根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曾祖高祖,是我们的生命树根。树与根连而不断的状态叫“孝”,根一断就叫不孝。孝是这个意思。只要根一断,恐惧马上出现。

  一个两个月的小娃娃,躺在床上,他只要眼睛一睁,看不到爸爸妈妈,他会怎样?他会哭。这个哭里面包含的内容太多了,三个心理的要素都在里面。第一不舒服。第二恐惧。第三怨恨。你感觉不到,他就怨了:你跑哪里去了,怎么还不过来?你听不出来啊。这都是潜意识里面的声音,心声啊!

  这时候爸爸妈妈过来,把他往怀里一抱,马上就不哭了。为什么一抱就不哭?一看不到就不哭?看不到的时候,树和根那个心根是断掉的。往怀里一抱,树根一连上,马上就恐惧也消失了,不舒服也消失了,怨恨也消失了。

  这一个孝字,就知道它是生命的总根源。千万大家不要以为这个事情是个小事情,这是个顶大顶大的事情。立命有根,根深业茂。

  这个我在青岛讲课的时候,就有个企业家晚上找到我,他说老师,能帮个忙吗?我说什么事情?他说这个我儿子,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中,我一直给他找家教,还是倒数第一名,你看看。

  后来我就问他,我说你那个儿子是不会学习呢?还是不想学习?他说没想过这个事情,那我说你想想。他说好像是不想学习,不是不会学习,那我说他是不想学习,不是不会学习,那你给他找家教有什么用呢?他要是不会,你找个会的人教教他就会了。他根本就是不想学习,你找家教没用啊,我们很多人犯错误都犯这个错误,用错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往往越解越错。

  后来我就问他,你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习啊?他说不知道,你看很多爸爸都不知道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讲着讲着他就讲了一件事情,他说我的儿子,从小学只要一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电话,给妈妈打电话。爸爸是企业家,妈妈也是企业家。他给妈妈打电话,他说:妈妈,你在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明眼人一听就明白,他想干什么?他看不到爸爸妈妈,心神不宁啊!但是妈妈没听懂:儿子,桌子上有十块钱,去买个汉堡吧!妈妈以为他想吃。完全理解错了,当一个人心神不宁,心浮气躁,他怎么可能坐下来认认真真学习,不可能的事情啊,我们也做不到,不要说小孩了,作业就乱做,题目都看不对,作业做不好老师批评,考试考不好同学瞧不起,他没兴趣了,没兴趣就更学不好,更学不好就更没兴趣了,恶性循环一直到中学。

  所以我们很多的孩子,从小都是生命的树根就断掉了,所以你作为父母,你爱孩子,对孩子好,第一条就是让他立命有根,不能断他的根。

  《弟子规》开篇就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那个首字用得特别重要,什么叫首啊?生命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立命有根,就是孝,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你的安全感,直接影响到你今后的生命往哪里发展的问题,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事情。

  我们现在赚了很多的钱,在北京我有很多朋友办企业,都是大企业家,那么多的钱,那么高的地位,为什么他来找我?他们零头都比我的钱多,没有别的,心烦意乱,人心不安。

  前两个月,我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有个上市公司老总打电话给我,说老师啊,能不能见个面?我说不行,太晚了。明天一早我就要离开北京,他为什么找我呢?他不是没钱,对什么么都没有兴趣了,他就让我怎么帮他点燃生命的激情,没激情了,没兴趣了,他的生命电灯泡已经开始发暗了,不是没钱,是没气了,我们讲精气神不足了,讲《了凡四训》的时候我们会专门讲到这个问题,你看不是没钱。---------60分钟

  有一个企业家,做房地产的,生意做得很好,钱赚了,但是这个人就有一个毛病,好色,他的女朋友很多,从明星到主持人,凡是什么漂亮的他就找,他也很痛苦啊,你们以为他幸福啊?处朋友是有冲突的,尤其是分手的时候,那个感情代价太大了,痛苦得不得了。

  他也不想这么做,但是呢每次都过不去,明明知道不应该这个样子,但是每次又要重复原来的痛苦,后来他就跟我谈这个事情,我就跟他聊,聊的时候才知道,他为什么老是戒色戒不掉,一点办法没有,你要找不到根源,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他小的时候,那时候吃奶,这孩子都是吃妈妈奶长大的,吃奶就有断奶的时候,妈妈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这小孩子断奶很难,妈妈也很痛苦,有一个办法,在乳头上涂上辣椒汁,孩子就很容易断奶,妈妈就去用这个方法了,孩子每天来吃奶,他对妈妈的亲情和信任,是百分之百,一点含糊都没有的,绝对的信任,绝对的亲情,那天他又来吃了,这一吃上去以后,马上就吐出来了,一吐出来,奶是断了,命根也断了,对妈妈的信任彻底断掉了。

  人是不能没有亲情的,你说我们这一生当中,不管男的女的,你想想看,什么对你最重要?你发现亲情最重要,没有亲情,你发现你就很孤独。

  孟子说的,人生四种最惨的景象, 就是鳏寡孤独,什么叫鳏寡孤独?没有亲情。人是不能了离开亲情的,那么他的亲情,本来是从父母这儿来的,但是从这儿断掉了以后,他就要找亲情,补偿心理,从哪里找呢?从跟女朋友的交往当中找到那份亲情。

  所以他每次找女朋友都很高兴,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发现不是自己要的东西,他要的是亲情,那些女朋友都是要他的钱,他总觉得好像跟他们不对茬。跟妈妈的那种亲情,当然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女朋友跟他在一起,总不是那个意思,叫补偿心理,一直找亲情一直找不到,所以说当你的命根一断以后,钱有了,五福也就有残缺。那么我刚刚讲的,现在的心理问题的人太多了,而且还与日俱增,没有解决的方案。

  我在北京有一个企业家,听我讲根深叶茂,是个女的,他就来找我,她说老师啊,你讲的就是我。我说怎么回事呢?她们兄妹两个,她有个哥哥,她做生意赚了很多钱,赚了钱以后,孝顺爸妈,给爸妈买房子。

  但是住了她的房子,爸爸妈妈还是喜欢他哥哥,不喜欢她,她就来气了,不平衡,哥哥都没有本事,我有本事,我给你们房子住,你们喜欢他不喜欢我,她就跟父母吵,吵的时候,头就开始疼了,我头发胀,发疼,然后浑身就不舒服,看了好多的地方医生,没有办法,她已经不能上班了。

  她刚好来听这个讲座,她就知道跟父母的根断掉了,人根一断掉,恐惧会连带身体上很多变化都产生了,气血就不顺了,火气就大了,气血一往上跑头还不疼吗?

  我就跟她讲要连根,要养根,她说怎么连怎么养呢?正好快到过年了,我说这样子,过年不是光吃吃喝喝,过年尤其是在南方,打开祠堂要祭祖,是跟祖宗连根养根的时候,我说你这次过年回家,给你爸妈磕三个头,她说这个我能做到,头疼的太厉害了,没办法了,把磕头当治病了。

  大年初二发了个短信给我,说老师磕完头舒服死了,你看原来跟爸妈对立的,头一磕下去什么意思啊?根就连上了,根一连上病就没有了,立竿见影,生命力马上就活跃起来了,能量就上来了。

  所以大家就知道,立命有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根本的大问题,生命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很多的家庭都面临着断根的问题。

  那么断根没断根,标准在哪里呢?两个标准。

  一个标准,你自我感受你觉得五福你都达到了吗?没有,肯定断根了。你过得幸福吗?不幸福你肯定断根了,你过得快乐吗?不快乐你肯定断根了,根要是没断,五福是临门的,而且是非常的欢喜,这是一个标准。

  第二个标准更重要,就是《弟子规》是标准。你把弟子规打开来一看,入则孝这一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就从这四条,你就知道根断没断。

  第一个:父母呼,应勿缓。呼和应就像打电话一样的,电话号码拨通了那边没人接。没通,就是断掉了,父母呼你,你不回应就是断掉了,你如果还在发脾气,那断的更厉害,就这一条你就知道,从你的成长过程当中,你发生过多少次断生命树根的事情,你就很清楚了,不能断的。

  我到深圳讲课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讲,深圳这个城市,到了春节就是个空城,他是移民,为什么人都不到深圳呢?火车票难买,飞机票难买,路途千里迢迢的,大家都要回家,回家干吗?连根去了,不能断根啊!

  其实你回家什么事也干不了,不要你干什么事,就是为了连根去的,很简单,手机电池没电,回家充个电,管一年,起这个作用。

  那么,如果说用最简单的方法,我们能判断,我的根断的情况,按我的经验给大家一些标准:《弟子规》上讲的是标准,大家可以对照。

  父母对我们的满意程度,如果说是百分之百的满意,你的根没有断,如果说是百分之七十满意,你的根也就断了百分之三十,如果说只有百分之三十满意,那断了百分之七十,这是一个标准,你可以自己去对照。

  第二个标准,你对父母满意的程度,如果百分之百满意,你的根没断,如果只有百分之三十满意,还有百分之七十不满,怨恨,你也断掉了百分之七十。

  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满意度,就是根断还是没断的一个标准。以这个标准来看,我们对父母,父母对我们。

  我就讲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原来每次回南京探亲,我父母在南京,我本身也是南京人,在北京工作。每次回南京探亲走的时候,我妈妈都要给我带苹果走,带多少你知道吗?带八个苹果。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吗?带一个就可以啦,保平安。一个不够保平安,对你不放心啊!八个,平安平安再平安,你说我太不让爸妈放心了。

  我记得我八几年的时候骑摩托车,后来我妈妈才跟我讲,以前从来没有讲过,只要摩托车声音不进院子,我妈妈晚上就睡不着觉,就不睡觉,对你不放心啊,不放心就是断掉了,不放心啊对你没信心。

  现在好了,我现在要是再回北京,我妈妈现在不是八个了,带一个就可以了,慢慢慢慢她开始放心了,根就连得很紧,这个是讲的一些方法。

  那么夫妻吵架特别容易断孩子的根,你看爸爸是孩子的根,妈妈也会死孩子的根,夫妻吵架,相互砍孩子的根,只要夫妻吵架,儿女是最恐惧的时候。

  美国有一个朋友,他就跟我讲了他们夫妻两个吵架,两个都动手打起来了,儿子才两岁,骑到爸爸背上打他爸爸,你就知道他为什么打他爸爸,他爸爸打他妈妈了,伤他的根了,他急啊,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有高度的警惕。

  那么立命有根,人就不恐惧,不恐惧人就有安全感,这叫信心,我们今天没有信心,人心不安,心浮气躁,统统是生命断根开始的。

  这个在《二十四孝》里面有个故事,就讲到杨香这个人只有十四岁,有一天跟爸爸出去种田种地,路经一个山岗的时候,有一只老虎出现了,老虎看到两个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儿子,你们说老虎会先欺负哪一个?大家都认为会欺负儿子,恰恰错了,柿子都捡软的捏,爸爸软,为什么呢?看一个人生命有没有力,不看别的,盛衰看气象,看你的气象,兴还是衰,就知道你的命兴还是衰。

  北京我有个朋友,他的儿子才两岁多,有一天躺在床上撒尿,来不及了,一泡尿能撒到屋顶上,那个精气神太足了,大人撒不上去,没精气神了,爸爸的精气神已经衰了。

  老虎就去追他爸爸,爸爸在前面跑儿子在后面追,那个老虎在后面追,这个时候杨香一看到老虎追爸爸,他想救爸爸,这时候就忘掉自己了,他和爸爸就合二为一了,一夫一夫就是这个意思,合二为一之后,老虎追他爸爸,他爸爸在前面跑。老虎追他爸爸,他追老虎,老虎傻了,没见过这种架势,都是我追人,还有人追我?老虎跑掉了。

  你就知道,当一个人根连上以后能量极大,我们今天之所以没信心,底气不足,人心不安,心浮气躁,都跟我们的断根有关系,人只要不断根,他是乐的。

  曾国藩讲:盛衰在气象,看一个人命运的兴衰,不可能看别的,看气象。两种气象,一种叫兴盛,一种叫衰败。怎么标准呢?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忧。气象兴盛的时候,这个人啊他是乐的。快乐、幸福、有信心、有底气、欢喜、有和气、统统都是一个意思,假如一个人气象衰了,他是忧的、恐惧的、不安的、有怒气、有怨气、有脾气。

  曾国藩怕我们对乐和忧不好理解,而我们有些人也寻欢作乐啊,先乐就后苦了。怕我们理解错了前面特别加了个条件,什么叫乐?虽饥也乐。饥就是饥饿,逆境也叫饥,没钱也叫饥,没地位也叫饥,没房子也叫饥,总之他是一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乐,这个人叫真有底气。

  假如有钱有房有地有车,有人还闷闷不乐,(忧心)顾虑重重,胡思乱想,你就叫衰了。

  我最早学心理学的时候,看到一个报道,浙江有一个企业家,身家一个亿,每天闷闷不乐,都要到酒馆里喝酒,借酒浇愁,有一次从酒馆里出来,走到门口,有个要饭的跟他要钱,他随手拿了一块钱给这个乞丐,乞丐拿着这一块钱,蹦蹦跳跳,高高兴兴的走了,那个企业家傻了,我一个亿都乐不起来,他一块钱就乐起来,我告诉你,乐不乐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跟你有没有信心,能量足不足,正气足不足有关系,这是一定的。

  什么人能量足呢?立命有根的,你根一断,你能量马上就衰了,我们马上做实验,天地是我们的大父大母,你跟天地一断,你注意体会,你当下的生命的生命感受,你就知道断根以后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我们就做一个这个实验,很短,我们有意跟天地断绝开来,等于说树和根断掉了,天地是大父大母,你把鼻子捏上,看你能坚持多久,注意在捏鼻子的时候,断根的时候,你整个的生命,这个体验是什么状况。

  现在我们准备,科学是讲究实验的,实验一定要认真,越认真,你体会就越深,你对断根的体悟就越深,现在我们开始……

  刚才大家都做了这个实验,胡适讲什么叫科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什么小心?认真来做,天地是大父大母,跟天地一断,命马上就绝,大家在捏鼻子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三样东西,第一不舒服,你肯定体会到了,第二恐惧,你也体会到了,只是不深而已,假如是别人捏,你就体会深了,他不松手啊,当你恐惧的时候他还不松手,你就开始怨恨了,还不松手啊!救人啊!

  当一个人生命的树根一断的时候,三样衰相统统出现,正气从哪里来?《礼记》说:小子只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生婉容,和气是从爱当中来的,刚才我们捏鼻子,怨气,怒气,恨气,脾气马上就上来了,因为你正气衰了,所以一断就衰了。

  所以我到企业,给企业做咨询,我根本不看报表的,我就看这个企业的气象,假如我一去,老板就跟我说,某某员工太不像话了,我的副总怎么怎么开始怨人,公司气象就开始衰了,假如公司的员工在怨老板,从头就衰到尾,一看气象就知道了,家里面只要怨气一大,马上就分家,所以说生命它是一个整体,就从气场来的。

  古人讲: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这话讲得就一点不错,孝是道,树一定有根,这是道,自然的现象,一定要顺他不能逆他,逆道肯定亡,亡不是死,亡有很多亡相,恐惧不安,冲突,疾病,怨恨统统都是亡相,都来了。

  不仅中国人讲孝道,整个西方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基督教礼拜天到礼拜堂礼拜谁?天父。我们到祠堂,去干嘛呢?孝亲敬祖去的。一个在祠堂,一个在教堂,在心理上的区别没有。

  你再把《圣经》打开来一看,创世纪,第一篇就讲得很清楚,天父耶和华按自己的样子,用泥巴捏了个人,然后“噗”吹口气,人活了,气很重要,没气就活不了,气就是能量,今天没时间展开来说。

  大家注意这个事情,那么亚当就出现了,又看亚当孤独,又从他身上取了根肋骨,就变成了夏娃,夫妻两个,生活在哪里啊?伊甸园,什么叫伊甸园?乐园。安全感圆满的状态叫乐园,人死了去天堂,天堂就是乐园,乐园就是没有恐惧,没有忧虑,这么个地方,然后爸爸就跟亚当说:整个伊甸园,你尽情的享乐吧,但是有一样事你不能做,就是明白善恶的智慧树,那个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

  后来蛇呢就来诱惑,听你爸爸的干嘛?你吃了果子,你不就跟他一样聪明了吗?从此你就不用听他的话了。一开始亚当还能抵挡诱惑,经不住诱惑,他就吃了那个果子,一吃那个果子,就被逐出伊甸园,什么叫逐出伊甸园?不再有乐了,不再有安全感了,不再有信心了,正气就开始缺失了,全职全能,能量的圆满叫做全能,他不再具备这个条件了,被逐出伊甸园了。

  你们以为伊甸园是个很大的果园啊?不是的,是一种境界,那种境界没有了。

  那么为什么吃了那个果子,就被逐出伊甸园?以前大家觉得偷吃了禁果,偷吃禁果就逐出伊甸园啊?以为是食物中毒,不是的。

  就是弟子规上讲的一句话,一对上就明白了,《弟子规》上说:事虽小,勿擅为,够擅为,子道亏。爸爸叫他不要吃那个禁果,他也答应不吃了,偷偷又吃了,子道亏,只要孝道一亏,生命的树根一断,乐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现在有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统统讲的是一个意思,就跟伊甸园讲的是完全一样的,就像草,从地上拔起来了,离开妈妈了,马上就枯萎,马上插下去,没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讲生命,就是让我们立命有根。

  基督教也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之上的,所以人都有原罪,什么叫原罪啊?不孝叫有原罪,孝就没有原罪了,那么基督教是到教堂,我们是到祠堂,都是一件事情,连根去的,让断掉的根连上,连根养根啊。

  中国人对孝道教育太重视了,连下象棋都在进行孝道的教育,你看象棋,在象棋当中,车马炮是相当厉害的,但是这盘棋有一个棋子相当重要,没它,这盘棋就输掉了,哪个子?老将老帅就是父母,本事不大,但是极其重要,车马炮都是为他服务的,假如没有了老帅,心中没有了祖宗,没有了爹娘,你生命的根就断掉了,你的人生的这盘棋就输掉了,肯定输掉了,连下象棋都在进行生命的教育,你就知道中国人对孝道的重视,首孝悌。

  所以在孝经里面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说,以德为本,德以什么为本?以孝为本,整个中国的教育,统统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看教育的教怎么写,你就全明白了,左边是个孝,右边是文,以孝为本的教育,立命有根,根深叶茂,五福俱全。从哪里来的,从孝道来的。

  这一次,时间特别,地点特别,内容呢也特别,对一个人来说,立命一定要有根,根深才能叶茂,这是生命的大问题。

  那么《弟子规》在讲到连根养根这个问题上以后,可以讲,这门学问的可操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都在《弟子规》。“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你就知道了,根有没有连上呢,就看身体好不好,假如身体不好,你就不孝。

  《孝经》里面讲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那么这个身体,什么叫毁伤呢?毁伤有三条:第一不生病,假如你生病,你就不孝。《论语》里说:“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对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呢?身体健康,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谁会像我们一样的着急呢?父母。父母只要心不安,一着急,就是我们的不孝,就把生命的树根断掉了,不生病,不生气,不生非,立命就有根了,这叫孝道。----------90分钟

  孝是一个大学问,今天要想把孝道落实,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以《弟子规》做标准,《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父母身上有过失,你如果不能帮他改正,你就不孝。对于父母身上的过失,我们不能怨,只能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现在跟父母相处的时候,总觉得父母身上有这样不是,有那样不是。对,你已经看到了,有没有本事帮他改正?你能帮他改正,你是孝。不能帮他改正,你是不孝,是你无能。所以这点特别重要。

  孟子在讲到孝道的时候特别提出“不孝有三”,大家只记得“无后为大”,前面两条就疏忽了。第一条及其重要:“救亲于不义。”

  假如父母有过失,你不能救他,就相当于爸爸妈妈掉到水里面了,你不想去救他,也没有能力把他就上来,你就是不孝。

  现在作为我们的父母的,最大的过失,没有别的,就是爱生气,爱生怨气。你不能帮他把他的怨气化掉,你能化掉,你是孝子;他要生怨气,你还跟他急,等于他掉到水里面,你还踹他一脚:“下去吧!”他气得更厉害,大不孝。

  这条不能疏忽,非常重要。

  《弟子规》的安排及其精妙,为什么讲孝道的时候,特别强调帮父母改过失?但凡古来的孝子贤孙,没有一个不是从帮父母改过失来成就的。

  舜帝就是,父母要杀他、恨他。父母要杀他,就动了杀心,恨他就动了杀气。他后来统统把它变成和气了,但他用了二十年时间。

  你要知道,帮父母改过是大孝之孝。所以,你有一句话要听懂:“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喜欢我,我又喜欢父母,这叫“小孝”。

  父母有过失,憎我,“憎”就是发脾气,动杀气,我还能帮他改正过失,我不生气,然后让他也不生气,这就是“大孝”。

  这段话很难读懂,今天要成就孝道,就是帮父母改过,而不是怨父母。

  前年的时候,我在河南嵩山,大家都知道少林寺,少林寺旁边有个寺庙,叫“大法王寺”。大法王寺连续七年举办全国孝贤的评选。

  第六年的时候,他们来北京找我。后来我就给他们提了个建议,我说孝贤评选很好,没有榜样,大家怎么来行孝呢?榜样的力量无穷。如果能把孝道文化的学习和研讨放进去,就更好了。

  第七届的时候,他们就举办了孝道文化的研讨。后来我去了。去了以后,也跟大家分享根深叶茂。讲完以后回到房间,跟我同住一个屋的,正好是个老军人,七十多岁,原来在新疆当兵。一回去,他就跟我讲说,老师谢谢你,你帮了我一个大忙了。我都不知道帮他什么忙。

  他说,十几年心里的一个结终于解开了。我问他什么结?他说,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做官,一个做生意,都做得很好。就是不爱回家,我气死了,这几个白眼狼,白养他们了。有时候他想儿子回去,不好意思,要面子,叫老太婆打电话给儿子。老太婆打电话给儿子,都回来了,不好意思不会来。回来吃完饭又跑掉了,就不想回来。

  他说,这帮孩子养的还有什么意思?很气,天天生气,气孩子。他说,我现在才知道,不怨孩子不会来,是我十多年没有给父母上坟去了。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儿女跟我们断根,叫“代沟”。什么叫“代沟”?就是枝叶从树上脱落了,叶子黄了。叶子为什么黄呢?根没有水了,根只要没有水,叶子就枯黄、脱落。根上出问题了。假如我们今天尽孝道,不能够让我们的父母跟他的父母,跟祖宗把根连上,你还是断的。等于说,这段是连的,这段是断的,总之是断的。

  而父母最大的过失,生气的原因不在别的,就是跟他的父母把根断掉。而这个断根带有集体的断根。什么叫“集体的断根”?从这一百年当中,大家都疏忽了孝道。胡适在他七十岁生日的时候就惭愧,他说我这一生当中犯过错误,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废除读经典。现在又恢复读经典,尤其读《孝经》。

  这一百年,胡适是五四时候的新文化旗手,当时把孝道当吃人了。现在看来,这个问题要重新修正过来。我们集体断根了,我们的父母首当其冲,他们跟祖宗把根就断了。你们不用看别的,回家看看,你们家墙上挂的谁就知道了。

  假如墙上挂的是祖宗的遗像,根还连着。假如家里面挂的是明星的照片,已经断的不知道在哪里去了!过去你到家里面去看,家庭里面虽然很清平,但是有一面墙都是挂祖宗遗像的,很明显。有时候吃饭的时候,还要到祖宗那边拜一拜。根是连上的,这个连是心连。

  所以,我刚才讲的老同志,他十多年没有给爸爸妈妈上坟了,他认为人死了就算了。我是无神论者,还要去上坟?估计这个坟的地方,离他住的地方比较远,不在不当地。

  他说,我今年回去,我一定要给父母上坟去。他只有跟上面一连上,根深自然就叶茂了。所以知道今天要是帮父母改过,帮他化怨气,没有别的,很重要的方法,让他和祖宗把根连上,他的怨气就化掉了。刚才大家做了捏着鼻子的这个实验,人只要一断根,就恐惧就怨恨。一连上以后,马上气象就变。

  我原来不太了解这个事情,大概是在2008年这个时候,我专门在做一个课题,就是关于养老问题。当时就看到我父亲原来在南京,是一个军工厂的厂长,退休以后就没事干。没事干就瞎找事干,他要确保每天做一件事情,什么事情?换换电灯泡,换换自来水龙头,换换下水管。实在不行,养几盆花,一盆分十几盆、二十盆去送人。

  每天保证有事干,很无聊。我看了以后,心里面挺难过。原来我在北京,以为天天给爸爸打电话,就算是尽孝了,不是天天也算是每周了。但是每次打电话,都觉得我爸爸像老头一样的。

  有一次回来,我突然就有灵感,我回去和爸爸讲,我说,爷爷1948年就去世,我们对爷爷一点都不了解,你能不能跟我讲一讲爷爷的事情。你要不跟我讲,我也不知道,下面子子孙孙就没人知道了,就彻底断了。

  我爸爸一听,有点感觉了,他说,你是不是要我写家谱?他说,写家谱没条件,前面的谱没找到,后面的谱当然续不上。他说我可以写回忆录,回忆录不是名人才可以写的,人人都可以写。我后来才知道,老年人到晚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写回忆录写家谱。

  然后,我父亲就开始写了。他的妈妈,他的爸爸,他的爷爷,他是怎么从宁波到上海,怎么从上海到南京,这段历史写得很具体。他是怎么成长的,一些经历。

  等写完以后,后来我给我爸爸打电话,我就发现我爸爸好像精神状态都变了,就像孩子一样的,很有活力了,有朝气了,原来像老头。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像老头,现在有朝气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事情,想明白了。你看以前,他跟我们在一起,他是老大,他当然是老头了。

  角色很重要,角色决定一个人的状态和心态。比如总经理,在公司当总经理,回家以后,你还当总经理,老婆就有意见:你怎么还摆这个样子?赶紧把角色转回来,回家了,该做爸爸做爸爸,该做老公做老公,该做儿子做儿子。你把角色转回来,不能再做总经理了。角色很重要。

  原来他跟我们在一起,他角色是老人,老人他就是老态嘛——老的状态。从写回忆录以后,他每天跟谁待在一起?跟他的爸爸,他的妈妈,跟他的爷爷待在一起,他就不是老人了,他就是孩子,孩子的精神状态马上就焕发出来了。角色很重要。

  后来我爸爸整个精神状态,变得很大,原来是很无聊,没事干。到后来,做不完的事情,天天在家写。写了第一稿不行,还有第二稿。他的回忆录写得很厚。

  我们看了以后,也特别感动,说认祖归宗,这个“认”,首先是认识你的祖宗,假如没有人告诉你,你也不知道,你对祖宗就不认识。不认识祖宗,你说孝亲敬祖,那个“敬”从哪里来啊?根本没有基础。这个认祖归宗的“认”,就是我们讲的,家谱里面都讲得很清楚。现在我们跟祖宗断得厉害了。不要说祖宗做过什么事,连祖宗的名字都忘了。

  我们在北京办“今日《弟子规》”夏令营的时候,这是一天,让大家讲爸爸叫什么名字,知道;妈妈叫什么名字,也知道;爷爷叫什么名字,有些人就不知道。说爷爷我没见过。

  再问你曾祖父是谁?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名字都忘掉了。这根,断得太厉害了。难怪现在人,人心不安,心浮气躁。原因在立命没有根,生命断根。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我们所有讲的心态,都跟你立命有根与没根有关系。

  《论语》里面讲:“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犯上作乱,这是现在社会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儿女不听话,犯上作乱;员工不听话,犯上作乱;百姓不听做官的话,犯上作乱。

  你知道,从哪里来?从生命断根开始的。人只要生命一断根,这个心,信心就亏失。有一个词“丧心病狂”,“丧心”,丧失了什么心?良心。人马上就会得一种病,这种病叫“狂”,犯上作乱。

  你看现在人最典型的他特征,就是犯上作乱。什么都不在乎,对谁都不买账。不要说别人了,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子的。这种日子过起来就很痛苦,有钱都不快乐。这个断根,父母跟祖宗就断了。

  后来我做这件事情,我父亲从这件事情,他就得到启发。说我奶奶百岁诞辰的时候(我奶奶去世了),我父亲专门把我奶奶的墓重新修葺。规模做大一些,做好看一些。虽然形式上的事情,但是也表达他的一个心态。

  然后我父亲要祭祖的时候,他就取三江之水来祭祖。先到宁波邕江,用矿泉水瓶子打一瓶子水。然后到上海黄浦江打一瓶水,因为我奶奶也是从宁波出来的。到上海到南京,然后到长江也打一瓶水。用三江水一兑,然后就祭祖。

  虽然这个事情是很具体的事情,,但是以事来养心,这是很重要的修身方法。通过这事可以养我们的心。什么心?与祖宗连根的心。中国人连根养根,主要是在祠堂,在祖坟上。有钱的人,在祠堂,条件差点在祖坟上。总之,从来都没有断过根。但现在断了,祖坟没有了,祠堂没有了。现在在南方,福建这个地方,祠堂还恢复得不错。

  但是,用祠堂来连根养根,工作做得还需要完善。无锡、惠山这个地方,0.7平方公里,惠山镇,发现了从唐到今天119座祠堂,现在把它恢复了。我知道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当时正在南师大开个会。开完会以后,我就赶紧去了无锡,找到负责人。

  我想跟他们表达的意思,是把祠堂作为老年人养老、跟祖宗连根养根的课堂。想做这个事情,把想法一讲以后,负责人特别感兴趣。他们有一本杂志,你们今后可以看,叫《祠堂博览》,专门讲祠堂的。

  但是他们说,你来迟半步,市镇府刚刚签完合同,大概投了十个亿,发展旅游。发展旅游也很好嘛,让海内外,每个姓氏,王、张、李、刘、陈……这些姓氏都能有个地方,与祖宗连根养根。这里讲的连根很重要,要帮父母把根连起来。原来我们做事不知道为谁做,现在知道了。

  儿女的职责就是传家,生命是在家族传承当中孕育的,积福传家,让家业代代兴盛,这是每个人的职责,你是找到生命的意义了。不然你赚钱都不知道为什么赚钱,这是第一层意思。

  要帮父母改过,从哪里改?帮他把根连上。

  第二个意思讲孝道,就是让父母晚年养老要养得好。养老,大家不要理解为这是老人的事情,他要养老。我对养老的理解,是儿女养老人,这叫养老。养老怎么养法?连根还要养根,根深才能业茂。假如根不深,这个“根深”是指根有生命力。根越深,说明这个树根的生命力就越强。根深自然就叶茂。

  你看你父母晚年在做什么事情,就知道他的根深还是浅。假如他在养狗养猫,根就不够深。对于人来说,生命力从哪里看?看他的志向,假如这个人志向没有了,生命就衰了。所以古人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志很重要。

  我太太的奶奶97岁去世的,长寿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老太太有个女儿,在解放的时候,1949年,跟老公一起去台湾了。老公是总统府的一个军人。从此,母女两个杳无音讯。老太太特别喜欢这个女儿,心里面老师惦记她,老是想这个女儿。女儿看不到了。

  后来两岸通邮,台湾那边找过来,第一次没找到。第二次找到以后,寄了照片。老太太一看到女儿生活的状况、照片,一下子多年思念的心就放下了。这一放下,第二年就走掉了。

  所以要想让老人活得好,养老养得好,有一个事情特别重要,你得让他有想头,你得让他有志向。假如他没志向,志夺气衰。志向一缺失,气就衰掉了。说衰老,老不是问题,从来不是问题,衰才是问题。老而不衰,80岁还能生孩子。你要是衰了,30岁都生不出孩子来。什么衰啊?精气神衰了,能量衰了,所以说人的志向很重要。养老,贵在把老人的生命志向给他激活。

  我们的父母志向怎么样?有没有志向?坦率的说,这是个很严重的事情,你不信拿本书,《弟子规》也好,《了凡四训》也好,你给他看,说:爸爸,这个《了凡四训》很好。你爸爸就回答:看它干嘛?我黄土都埋到脖子了。

  你就知道已经衰了。学则不衰,衰他不会学,什么衰了?志向衰了。志向一衰,整个生命就衰了。老年人到了晚年,你发现他养狗养猫养花,他就是不养老,不养志,衰了。志向一衰,整个生命就衰了。这件事情,孝道,什么叫“孝”?就是要帮父母改过失。假如我们都不了解生命的这种学问,很难帮父母改过失。

  所以说中国人讲的孝道,无论是《孝经》、《弟子规》,我们要学,好好的学,你才可能真的尽孝。否则你立命没有根。孝道不完全是洗洗脚,从洗脚开始,要越来越往上走,提升孝道的境界。父母志向衰老了,跟他对生命的认识有关系。人总是要死的,夕阳无限好,都到黄昏了,我还有什么好盼的呢?这个想法也没错,但是这种认识是对生命的误解。

  前面我讲到,生命是在家族传承当中孕育的。现在我们有了生命,最主要的责任是在传家。老年人晚年最重要的事,要在传家上下功夫。你准备给这个家传什么,让祖宗的家业代代兴盛,这是终身的志向,到死都没有退休的时候。

  北京我有一个朋友,他爸爸九十多岁去世的,临死之前抱着家谱。你就知道,这个人家族意识很强,传家的意识很强。所以说,他才能活得长,他能活得好,他能活得有盼头。

  我死了,祖宗的家业我要传好。传什么?传家风。有家风才能有家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从家训开始,假如一个家没有规矩,这个家就衰了。《了凡四训》就是了凡先生写的家训,传给儿子的。

  后来我父亲,对传家慢慢也有了概念,从写完回忆录,他就不断地完善。后来,他又开微博,在微博上,把他自己对人生的经历、经验、感悟写出来。实际上,就是家训。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得,什么是失,什么是吉,什么是祸。

  我记得我父亲的微博上这样写道:人都有优点,什么是人最大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是最大的优点。而且能够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

  我们都认为人很多优点,但是,最大的优点就是发现别人的优点。这跟《弟子规》的讲法完全一样:“见人善,即思齐。”圣人也是这么说的。你以为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一种思想境界,有这种思想都能叫圣人,只是完美不完美的问题。能说出这句话就是圣人的境界。

  什么是人最大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然后把别人的缺点,变成自己的缺点。你看,人们在家里吵架:你先骂人的,我才骂人。你怎么不跟人学好,而跟人学坏?越学越坏。他先动手的,他先不理我的,他先不做家务的。

  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然后把别人的缺点变成自己的缺点。我作为儿孙,我看到这句话后,觉得这就是家训,我们按这个来做,看人家的优点,不看缺点,家业肯定兴盛。

  打开《了凡四训》,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福建的林老太太,林老太太家里有一些钱,晚年她就做粉团,我们现在讲可能是馒头之类的东西,来救济吃不上饭的人,一做做三年。

  其中有一个人,这个人估计也是个很有道行的人,每天也来跟老太太要粉团吃,一吃就六七个,比人家吃得多。老太太从来不怨他,也不生气。你怎么拿那么多呢?没有,一样欢喜给。三年下来以后,这个人就跟老太太说,老太太啊,你三年做了很多好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儿孙肯定发达。我告诉你,你死后葬在哪里。

  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你住在哪里,就知道你有福没福。你住在监狱里,你肯定犯错误了。

  老太太按他的意思,死后把自己葬在那里。当年九个子弟,都考取功名。而且福建后来有一句谚语,叫“无林不开榜”。只要考科举开榜一定有林家的人。没有林家的人,今年不开榜了,你就知道子孙都发起来。从哪里发?老太太晚年没有养猫也没有养狗,更没有养花,在养善。

  积善传家,家业也就兴旺。这根深则叶茂,我们的父母,生命力强不强,有没有志向,在不在积善,直接影响到祖宗的家业,能传多少代。

  秦桧的后代,到今天一千年没有振兴过。秦桧是南宋的,那是不是秦桧的后代比较懒、比较笨?统统都不是。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人叫秦大士,是南京人。秦桧也是南京人,江宁县的。江宁县有个秦家村,后来因为秦桧是奸臣,大家都不好意思用这个名字了,把秦字改成双人徐,秦字三横一撇也是个人字,双人徐也是三个人,这边是双人旁,上面是个人字,还保留一点印记,但是不好意思姓秦。

  秦大士考取了状元,有才能吧。没有状元之才,哪能够让他考取状元。考取状元的时候,朝野上下对他就有微词。说他怎么能中状元,言外之意,他是秦桧的后代。有没有才能?有才能,没有福气。福气到哪里去了?给秦桧都损完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有才华没用啊,没福。乾隆皇帝还很认真,派人去调查,秦大士不是秦桧的后代,秦桧有个哥哥叫秦梓,秦梓是忠臣,因为弟弟大逆不道,后来又不好意思做官把官辞掉了。

  我们都知道秦桧是陷害岳飞的,那还是一个具体的事情,秦桧最大的过失不在这里啊,买官卖官,他是第一人。现在买官买官都不及他,什么官卖什么价钱,贴一个标签,三万五万,都这么卖,把整个大宋朝都卖完了。

  把福报都损完了,子孙就遭殃了。秦大士有才华,不得其用,我们说怀才不遇啊。后来一查不是的,又给他中状元了。他中了状元以后,到了杭州西湖边上,秦桧夫妇的跪像面前,很感慨啊,说了两句话:“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连姓秦都是错误,都没福啊,差点把我状元给拿掉了。

  你就知道这个祖宗积善,积不善的后果。很多人听到我讲到这里,都很高兴,啊呀,怪不得我怀才不遇,不能怪我。一下子就使然了,心里的包袱马上就卸下去了。

  坦率的说,这的确不怪你。但是,你是祖宗的儿孙,你也是未来儿孙的祖宗,下次你儿孙怀才不遇,那就和你有关系了。所以说你还是不能松懈,的确是这样子的。所以说,老年人晚年,怎么养老,直接关系到祖宗家业的兴衰。

  那么大家听了这个话以后,有点感觉了,说我现在回去之后,赶紧叫我爸爸妈妈回去,马上把跟祖宗的根连上,不连上我们就完蛋了。这父母一听就生气了,偏偏不给你连上,让你完蛋。生气啊!

  你要多积善啊,不积善我们就没有混的了。你看我现在怀才不遇,都跟你不积善有关系。你看,还怨人!对于父母的过失,要帮,不能怨,怨就错了。盛衰在气象,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忧。凡是人气象盛,他身上都有一股正气,有信心有能量。

  人有正气,他就有一种心就出来了。叫什么心呢?能爱人,能帮人,能尊敬人。有正气的人是这样子的。反过来,人没有正气了,有怨气,有傲气,有脾气,有怒气,这些气一上来。人也有三种看法,求人爱,求人帮,求人敬,能量不足了,电不足了,生气是人没有信心的表现,有信心的人从来不生气。

  假如现在我们爱生气,你要想让爸妈不生气,坚决做不到,你先得让自己不生气,这是真话。

  你不能让自己不生气,你不要去劝人。言轻莫劝人,力微休负重。这个麻袋很重,假如力气很小,千万别扛,扛就把你伤掉了。言微莫劝人,假如你在你爸爸妈妈心目当中,那个分量不够,你不要劝他,劝他他就生气。

  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提升我们身上的正气,怎么来提升呢?

  两个做法,都很重要,前面讲到了。连根,立命有根以后,我们的正气就上来了。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这是《礼记》里面讲到的,和气大家好理解,愉色不好理解,什么叫愉色呢?表情是微笑的。看一个人美不美,就看他会不会笑。尤其是女孩子,假如五官长得绝对漂亮,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不会笑,还板着脸,还生气,再漂亮,人都不觉得她美。假如一个女孩子长的不是那么漂亮,但是会笑,人见人爱,会笑才叫美,不会笑叫不美。每天你拿镜子照一照,你就知道美不美了。一照镜子,你笑,很美嘛。

  我跟大家说,今天的人不会笑了,怎么看出来的呢?每到照相的时候,都说笑一笑,笑一笑,平常说明不笑啊,现在都不笑啊?要笑,一定要笑。

  为什么笑不出来?我跟大家说,太忙了,太苦了。

  在北京,大家见面打招呼。都问忙不忙?你要不忙你还不好意思,忙都变成一种时尚了。这种什么价值观?人是越清闲越美,他还喜欢忙,这是什么道理,不理解?

  你挣钱为的是什么?挣钱是为了越来越忙,还是越来越闲啊?现在钱越多的人越忙,你不就是悖理了嘛!见面打招呼你忙不忙?他说忙。你问他忙啥?他说瞎忙。瞎忙,你忙他干什么?都在瞎忙,不会笑,微笑很重要。笑从哪里来?从和气来。和气从哪里来?从孝道上来,立命有根。

  那么我们要想养正气,首先要尽孝道。孝道怎么尽?我刚才讲了,连根。连根怎么连?很重要的一个原则要理解,这个连根,不是真有个树根,你这边有个树,把它接上去了,不是的,心跟心要连。

  比如说,我们讲的同床异梦,两个人睡一个床上,有没有连在一起啊?不一定的,也可能就没连在一起。他想谁就跟谁连在一起,他不想谁就不跟谁连在一起。

  你想谁就跟谁连在一起了,所以,你要想连根,天天要想爸爸妈妈。什么叫想爸爸妈妈呢?做事的时候,这件事能做还是不能做,不要问自己,问爸爸妈妈这件事,能做还是不能做。

  假如这件事做了以后,父母会不开心,父母会伤心,你就不要再做这个事情了。这叫心中有父母。

  四川有个企业家叫刘永好,兄弟四人,言行美好。他们给父母在公园里面立了一个雕像,这个雕像呢汉白玉雕的,哥几个要是研究重大问题,做重大决策,不在办公室开会,到雕像底下开会,显而易见,凡是对不起父母的,让父母蒙羞的,让父母不开心的一切一切事情我坚决不做,这叫心中有父母,更不能背着父母做事情。

  这个心只要立起来,你肯定天天做善事,不做恶事,不敢做了。我一做就是断根啊,断根就没命啊,你不是想根深叶茂吗?这叫根深,这叫连根。

  今后大家讲心中有父母,就是就是这么有的,父母在,我就问父母,父母不在,我就想父母会同意还是不会同意,你就有标准了。所以做事不要人家告诉你,所以做事不要人家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都不需要,你只要拿这一条,你看自己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是讲的第一,心中有父母。

  第二呢,每天把父母的照片,不管是在世的去世的,把他们的照片拿出来,爸爸也好,妈妈也好,爷爷也好,奶奶也好,每天看一遍。跟他讲一讲,你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这也是连根。你不要以为他听不到,我告诉你,听得到。

  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里就接到一个电话,说你是智然老师吗?我说是。他说你不认识我,但我知道你,我是谁谁的朋友,我说哦。讲到这个的时候,他突然讲,你是不是开着电脑?我说是。他根本看不到我,他说我开着电脑,他说你穿着什么颜色的衬衫,我说是。他说你沙发上,是什么颜色的布,我说是。他都看得到。然后说那你房间你挂着一幅字,那幅字呢第一个字,单人旁,是个佛字,的确是。他根本不在我家,我什么事他都知道,心和心是感应的。

  我在北京办今日《弟子规》学习,有一个学员就分享,她本来生孩子,应该是,比如说一个礼拜以后生,提前生了,她没有跟妈妈讲,她也没有准备,妈妈就打电话来,说女儿啊,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你肚子瘪下去了,孩子生出来了,妈妈都知道。所以你说的话、动的心,父母都能感应得到。

  南京我有一个学生,四十多岁一个女同志学心理学,有一天好像是礼拜三的时候,她特别烦恼,女儿在大学读书,礼拜六回来就说,妈妈,哎呀这个礼拜不知怎么搞的,我心烦意乱的。妈妈问礼拜几?好像是礼拜三吧。妈妈在家心烦意乱,她在学校心烦意乱。连在一起的,有感应。

  不要说父子、父母和孩子有感应,夫妻之间都有感应。我在家里面有一次,吃饭吃的好好的,我跑到厨房去把酱油拿来了,我老婆说我刚动一念,你就把酱油拿过来了。

  你知道感应这东西,不要言说的,有感应。什么叫连根呢?连上了,通了。

  把父母的照片拿出来,不在一起不在一个城市,不住在一起,拿起来,天天看一天,应该去办点什么事情,向你老人家汇报一下。“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他,我今天有没有跳槽,我今天有没有想换工作,跟爸爸妈妈说说话,“君子居其室,则千里之外应之。”大家对心要有所了解。

  江本胜博士是日本的一个科学家,他就把感应通过试验的方式做出来了。他的试验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他的水试验,两个瓶子,同样的瓶子装同样的水,贴上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字,一个贴上一个爱,一个贴混蛋。两个字就两个念头。

  然后把水放到冰柜里面冷藏,结晶以后放到显微镜底下一看,就发现两个字的水结晶是不一样的,贴上爱,那个水结晶,非常的圆满,六合型的,六合彩六合彩,是最有能量的状态。能量大才聚合,能量小就分散了。那个贴上混蛋的,那个水结晶不但没有合起来,分散了而且很别扭。

  两个字,水都能感应得到,你就知道,感应是一种本能。

  我曾经就和大家讲过,有些企业家在外面有女朋友,以为老婆不知道,老婆的确没有发现这个事实,但是她有感应。什么感应?她对你不信任了,这就是感应。然后她就开始盘问你,然后就开始搜索你的材料。

  假如她要有打电话给我的那个朋友的本事,她老早就知道你在干什么事情了。她能力还不够强,但她有感应,知道你肯定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了,她对你就部分那个心,信任度一降低,就知道她对你的信任不够了,她感应到什么东西了。

  所以说,拿到自己父母的照片,跟他说说话,这就是连根。做决策跟父母商量,问一问自己的父母,这叫连根。这些方法非常好用。我是心理医生,除了讲道理,最重要的是讲方法,他好操作,不好操作就解决不问题,回去做肯定效果不好。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要提我们自己的正气,怎么提法,我刚才讲的,你正气不足,信心不足,能量不足,你都那么容易生气,你怎么不让你父母不生气呢?你根本劝不动他的。你先要把正气提上来,怎么提法?

  《弟子规》给出了方法: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

  道人善,孟子说的,养吾浩然正气,正气怎么养法?你看到人家的优点,然后又认可他,他也高兴,你也高兴。高兴就是正能量,生气就是负能量。

  那怎样才能获得这个高兴?道人善,千万别道人恶。因为道人恶他就生气,他一生气,他的怨气就跑到你身上来了,你没有养正气,你反而在养怨气。这个地方你要注意,我们不比较是非,我就问,你到底是要正气还是要怨气,要哪一个?

  气很重要,气比钱重要,这边十个亿,这边一口气,你要哪一个?大家一致都要一口气,对。怨气增长一分,你的正气就亏掉一分。你只要生气,生气、生气,你就把你的正气给他漏掉了。

  你不能生气的,有一次我在北京讲课的时候,就讲到,生一分怨气,减一分福气。那个女的哇就哭起来了,后来我们就问她你哭啥?她说,我以为生气是在惩罚别人,没想到损我的福气啊。

  你看我们很多人会用生气惩罚别人,来制裁别人,尤其制裁老公,这招很灵,一气就把老公气到别人那边去了。生一分怨气,损一分福气。他们家很有钱,一点都不像有钱人,一点都乐不起来,有钱应该乐,他乐不起来。都给自己生气给损完了。所以你一定要有正气,你最大的本事,就是天天要把你的正气养起来,不要让自己生怨气。

  怎么办呢?看人长处,说人长处。《太上感应篇》讲的很清楚,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吉人语善,说人之善,道人之善;视善,看人之善;行善,跟人学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什么是善,正气是大善,没有正气,你什么善都没有。

  我在北京有个企业家上课,他在分享的时候讲的很清楚,他是武汉人,也很善,把表弟从武汉带到北京来,在北京能混下来也不容易啊,那个地方竞争多激烈。把表弟带出来,介绍关系,让表弟能在这个地方立业。那么表弟应该很感谢,感恩戴德?

  没有,他的表弟很恨他。为什么?帮是帮了,善事也做了,他老爱和表弟发脾气,老是怨表弟,你这个做的不对,那个做的不对。那点善都统统给这点脾气给消耗完了。

  正气是大善,没有正气,什么善都是小善,你做善事人都不喜欢你。

  不能生气的,所以日日要养正气,不能养怨气。怎样养正气?见人善,不见人恶。你一见人恶就生气,所以古人讲,六祖慧能讲,慧能大师说: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

  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养你的正气,不养你的怨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讲的古人,特别讲到修身,修什么?把怨气化掉,把正气提起。把正气提起,怨气自然化掉,所以去怨气,不要把功夫花在去怨气上,把他花在提正气上。

  我们下面花时间讲,怎么来养正气?

  看父母的苦处,看父母的长处,看父母的好处。看父母的苦处,养我们的慈悲心;看父母的长处,养我们的恭敬心;看父母的好处,养我们的感恩心。慈悲心、恭敬心、感恩心,这就是正气的具体体现。

  父母为这个家业吃的苦太多了,你每天花时间想想,父母吃过那些苦,受过哪些累。不仅在连根,而且在养根。

  我跟大家说,人不怕吃苦,就怕吃了苦以后人家不认可。经常不是说吗?父母是最好哄的,他不怕吃苦,就怕你不哄他。什么叫哄他?就是认可他。

  我们在单位也是这样的,假如做了好多事,人家不认可,不知道,你就没信心做下去了。每天能碰到爸爸妈妈,妈妈辛苦了,这一生真不容易啊,从小把我拉扯大。

  我自己很有感觉,我小时候不吃饭,我爸爸我妈妈,就拿那个钢精锅的盖子,当当当一敲就吃饭,不敲就不吃饭,我们家的那个锅盖都是瘪的,一个坑一个坑的。

  后来我妈就跟我讲,看,这就是你小时候的见证,不爱吃饭,不容易啊。然后我们家住玄武门,有一次,我爸爸、我妈妈带我去玄武湖玩,想吃馄饨了,那个时候,吃馄饨也不贵啊,我爸爸妈妈就买了一碗馄饨,一个人吃,两个人看,我在吃,他们在看。想想这件事,我自己心里面,都觉得很愧疚。

  我年轻的时候特别爱喝酒,大家看现在我坐在这里好像挺文质彬彬得,不是这样子的,三十八岁前不是这样子。那也是武的很,有一次喝酒喝多了,跟几个朋友,喝酒酒后就无德,胡说八道,胡作非为,那个菜里面有一个小虫,拿出苍蝇什么东西,马上就说这个菜有苍蝇不付钱了。

  无理取闹嘛,好像是很有理,老板不依不饶啊,酒一喝就打起来了,打起来派出所就来了,连派出所所长一起打。后来为这个事情,到拘留所呆了十五天,打人打的太厉害了。

  这件事因为我爸爸是厂长,不好意思出头,没面子。我爸和公安局长也很熟,我爸这时候不好意思出面,我妈妈从来不求人,我妈妈什么人,没有什么文化,非常勤劳,年年是先进,有时候是一轻局的先进,有时候是南京市的三八红旗手,从来不求人。我妈那次去求公安局局长,说孩子不懂事啊,这个就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我后来在拘留所里面,听到我妈妈的求情声,眼泪唰就下来了。因为我知道我妈妈从来不求人,为我去求人,我就知道已经把她伤的太厉害了。局长还是挺讲原则的,给我蹲了一半时间就出来了。

  你就知道,父母为我们吃的苦太多了,我现在自己想想,我那个惭愧的心,就升起来了。看到父母的苦处,假如你实在看不到父母的苦处,我告诉你,父母生气就是他吃苦的时候,没有人不吃苦就生气的。生气是最大的苦,是没有办法才生气的,有办法没有人生气。只要生气就得吃苦,你说值不值得同情,所以说,这是看父母的苦处。

  千万不要看他的坏处,你一看他生气,就是坏处,他怎么这么爱生气的,怎么这么不好的啊,脾气怎么这么坏的,你把他当坏处没当苦处。当苦处你马上慈悲心就上来了,同情心就上来了。你一恨,怨恨马上上来了,你到底是要怨气还是要和气,还是要正气,你自己要哪一个,你得分清楚。

  就像马路上有个拖垃圾的车子,拖垃圾的很臭,你一看臭肯定把鼻子捏起来,坏处有,你不去看他,他就没有,就像垃圾车一样,你把鼻子捏起来,就不臭了,人都是这样子的,要好不要坏啊,不要看人坏处。

  第二,看父母的长处。要人认真真去找,一找就找到,我们现在没有时间,都是去忙忙忙,我告诉你为什么会忙,忙这个字你一看就明白了,忙就是心亡。

  什么心亡了?信心缺失了,安全感缺失了,恐惧感来了,担心害怕就来了,你为什么会害怕?断根了。

  你只要把根连上,你马上就不忙,做事很有信心,很有底气。

  那么你去看父母的长处,你越看他就越恭敬,我记得我父亲,那个时候是1974年的时候,我们家就有电视机了,那个时候有电视机不容易,他会装,装电视机,当时我们院子很多人,到了晚上七点钟的时候,都拎着小凳子到我们家门口来,在窗口看电视,九寸电视机,也很小,估计要踢球赛,球都找不到,但是这么多人在看,特别有一种荣誉感,觉得我爸爸太了不起了,太有本事了。

  那时候我就很佩服我爸爸,现在想想我就更佩服了,你的傲慢心就生不起来。你不看人长处,你傲慢心就会起来,这个事往往看长处。

  第三,看好处。长处是从他优点上讲的,好处是对我来讲的。那父母对我们的好处太多了,你只要花些时间去找,花时间去找,一定能找到,你花的时间越多,你根连的越紧。

  因为我们在北京,做这个训练营的时候,有很多跟父母连不上,一连上马上就被杂七杂八的事断掉了,他的根断的太厉害了,久而久之连上的心马上就安下来,心一安下来,能量马上就上来了,做人做事特别有底气,一点不慌。

  所以说,看父母的苦处,养慈悲心;看父母的长处,养恭敬心;看父母的好处,养我们的感恩心。这三个心只要一养起来,你的正气马上上来了,这三个心要是养不起来,你的傲慢、怨恨、愤怒,统统就把你的正气给毁掉了。

  这是方法,这个功夫每天要做,每天就在养,养生养生,要养生不能养死。

  养正气就叫养生,养怨气就叫养死。你不信,你在家里面跟儿子生怨气,你发现你们两关系马上就不好了;你要是跟领导生气,马上就不受重用了。养死了,没养活,养正气。

  养生养生养正气,正气一上来,你再去劝父母,比如你经常跟爸妈说,爸妈真辛苦。

  这时候你再劝他积善之家,你再劝他连根养根,他就听得进去了。

  你经常说你爸,爸爸太了不起了,帅哥,这些事情我们都做不了,你都能做起来。他就很高兴,高兴就是正气,乐就是正气,你不能让人忧。

  你经常在你父母面前,讲他们对你的好处,越听他们越欢喜。在你养正气的同时,也把他们的正气给养上来了,你看看这个方法,就是很巧妙。

  所以说,这三个方法,大家可以去用一用,连根养根,根深叶茂。

  那么最后一个方法呢,要跟大家讲到,我们在劝父母的时候,我们身上的正气不足,怎样培养正气呢?

  助人为乐,乐是正气,你帮人,别人说谢谢,欢喜心。他只要一生欢喜心,他的欢喜心,马上就进到你身上来,变成你的欢喜心,你的正气也提升上来了。你帮的人越多,人家谢谢越多,你的欢喜心就越多。

  有时候在家里面劝人,不容易劝,是我们正气不足,在外面多做善事,把正气提上来以后,你再回去劝他们就很容易劝了。

  所以就像这个脱衣服一样的,劝家里面人,就像脱里面的衣服,在外面做善事,就像脱外面的衣服,没有人从里面开始脱的,都是从外面开始脱的,脱脱脱就脱到里面去了。

  做善事也是这样子的,这个善事包括把工作做很好,包括在外面做义工,都是很好的,总之一条,把我们的正气养起来,养正气可以化怨气,你正气不足根本化不掉怨气。

  父母的怨气被化掉了,他的欢喜升上来了,他就很容易与他的父母连根去了,也很乐意去做善事去了。

  这次我也不知道,我父亲啊,我在南京讲课的时候,我父亲说,我也做义工去了,干什么呢?给人照相。我发现他特别努力,我估计比他在工作当中还要努力。回去的时候就跟我讲了,我也积点善嘛,他也明白道理了,很欢喜啊。

  所以说,作为儿女一定要尽孝,今天尽孝一定要放在连根养根上。我们要跟父母把跟连上,我们要连上,儿女才把根与祖宗连上。我们跟父母把跟连上以后,还要帮父母把他跟他的父母把跟连上,跟祖宗连上,叫连根。养根,就是我刚才讲的,看父母的长处、苦处、好处。

  这老年人啊,我跟你说,特别需要人认可。你不要以为年轻人需要认可,北京305医院的的一个老大夫,第一次碰到他的时候,他就跟我讲,过去怎么给总理当保健医生的。

  我们没见过总理,一听就很欢喜,我们没见过总理,还不能听听吗?听听也过瘾啊。在听的时候,她老婆就过来了,说智然老师别听他说了,儿子都不愿意听了,天天说,天天在说。

  后来我在想他为什么天天在说,他过去的光辉历程呢?需要人认可,就怕人不认可,说父母吃苦他不怕的,就怕人不认可。你能够认可他,他很欢喜,而且你能把他的苦跟别人说,跟十个人说,跟一百个人说,跟一万个人说。

  我告诉你,其中有一个人,你想想看,假如到你们家去,说老妈妈,你儿子讲的,说你这一生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你妈听了什么感觉啊?欢喜的不得了,你千万不要到外人面前说你爸妈不好,一定要说她好的。

  让别人也知道你爸妈好,借大家的能量,提他的正气,这些都是方法,方法呢,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去的,连根,养根,根深叶茂。

  所以今天下午跟大家,把根深叶茂这个主题,做了一个概要的分享。其实这里面是个大学问,下面呢还有些时间,我想大家有些问题需要互动一下,张老师你看呢?大家在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提出来,用这个互动的方式来学习。

  问:我听你这个课很有感触,就是一切的问题,都要连根养根,就是要尽孝道,对父母尽孝道,一切的的根源就在这里,如果一代代都很孝的话,传承下来,人就比较正气,我也是因为没有尽孝道,我的父母离开我了,我不知道怎么连根。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有这种尽孝道的机会,希望能够让我可以把这个根给连上去。

  答:好,父母不在世了,怎么连根,好,请坐。这个问题啊,很有普遍性。因为的确是这样子的,过去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来我把这个字改了,子欲孝而亲永在,你只要尽孝,有这个孝心,父母就永在,为什么说永在呢?

  孝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就叫做连根养根,那么怎么来做呢?这个我前面已经讲了一些方法,讲了一些方法可以去做,这是一个。

  第二个呢,这个把你知道的爸爸妈妈的情况,包括好处、长处讲给你的儿女听,不仅在连根,而且在传家,这是讲的一个。

  那么作为女同志呢,你说我的根在哪里呢?现在女同志没有根啦,因为女同志在成家之前,在娘家,她是半宾半主,从角色上来讲,主,没成家之前叫主人,只要已成家以后她就是宾客了。

  那么她的根到哪里了呢?她的根就到了夫家来了,她成了夫家树上的一个枝叶了,叫嫁接嘛,她就到这里来了。

  现在的女同志呢,好了,结婚以后呢,从自己娘家出来了,根没有了,到了夫家来呢,也没有跟夫家把根连上。

  你看他怎么讲的,一进门的时候就跟她老公讲,唉,不要跟你妈一起过,咱们两一起过,她不仅自己断根,而且把老公的根也砍掉,没根了。

  帮助老公连根养根,这是相夫,相夫的相,不是天天陪他打麻将叫相。相就是帮助的意思,助夫,帮助老公连根养根,这个特别重要。所以要把根深叶茂的一些,我们知道的资讯知识,包括我们在做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经常跟老公分享。

  那么这个就在连根养根了,这个工作不能急,一步步来,一步步来。这个有机会呢,把《了凡四训》好好读一读,《了凡四训》核心的思想,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延而昌盛者,就讲到孝道的重要性。

  怎样尽孝呢?六思,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他想什么,他的命运就跟什么连在一起。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这是讲的六思。

  那么刚才讲的远思扬祖宗之德,这是《了凡四训》的核心,要多读,也请老公来读。那么这是讲的第二个。

  第三个,绝对不能对儿女发脾气。因为儿女是祖宗的遗体,你跟儿女发脾气,就是跟祖宗发脾气,不能跟儿女发脾气,不能跟他生气,不能怨恨他。

  你怨恨儿女,就等于怨恨祖宗。怎么看的,儿女就跟花朵一样的,这花怎么长这么丑的,你以为是讲花,讲树不好啊,讲根不好啊,子女就不高兴了。也要看孩子的长处,还要看孩子的好处,他就欢喜了。

  所以说这里面的学问啊,可以讲是很圆融的。那么从这几个方面,可以落实来做,哪怕做一条,你先看孩子的苦处,你发现你的怨气化掉了。

  我们上次办这个《了凡四训》,研修班的时候,就有个企业家,女儿正在中考,他原来对孩子这个早上不肯起来啊,这个气生大了。说这么懒的,一看到孩子不起来,马上气就上来了。

  后来看苦处,他突然发现做学生怎么那么辛苦的,比我们还苦。从早上六点钟起来,晚上十二点都睡不了觉,还做那么多作业,一看孩子苦,怨气一下子就化掉了。

  然后就对孩子说,女儿太不容易了,爸爸错怪你了,第二天女儿一早就起来了。爸爸说你再睡会儿,女儿说,不行,我得早点起来了。主动早点起来了。

  所以说,这个地方就讲到了,这个用处啊,它是很广的。只要在这条上做到了,收益就无穷。你出门就可以养自己的正气,一上公共汽车,怎么这么多人站着,太辛苦了。

  走路上,看到一个大爷驼着背,老人家晚上一个人很孤单,很辛苦。时时看人的苦处,你的感恩心,慈悲心马上就升起来了。所以说,重要的是养这个心,那么具体的方法就太多了,没法讲完。

  好,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非常好,这个问题啊。有没有男同志提问题?男同胞是家族的根啊。

  问:智然老师,我上你的课非常受启发,我们总感觉到幸福往往包含这五种含义。以前我认为幸福呢,处于一个很简单的层次,处于一个幸福的迷茫之中。听了你的课以后呢,我感觉到幸福的内涵比较深刻,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把幸福落实到一个根。要找根,根找到了,就是孝悌这一块,同时怎么养根,剖析的非常深刻,我也深有感触。我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在成家过程中,讲我们现在为人夫,你刚才也提到这个孩子的问题,教育孩子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确实是,我们也理解孩子的苦,怎么把孩子引向传统文化的阵地,如何从内心来讲有孝心。从内心来讲去学习,这是我们困惑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怎么来做?

  第二个问题,现在我一个来学习传统文化不行,你还要把老婆也带着,把整个家庭文化经营好,你怎么把她带动起来,怎么来共同学习我们传统文化这个根,才能得到人生的幸福,怎样经营这个家庭?这两个问题望老师解释。

  答:非常好,这个孩子,家庭,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理解传统文化的真实意思。不是学传统文化的书本,而是学传统文化的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没有别的,孔老夫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你天天能欢喜,这就有精神了,有点气象了,假如学了以后还生气,还怨人,这就学偏了。而恰恰很多人学了传统文化以后,就去劝人家,你要学,这个好,人家不听,他就很生气,这就学偏掉了。

  对于妻子对于孩子,无论是妻还是子,要经常的表扬,不要批评。因为批评里面难免带着怨气去的,我们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以为我是帮助他,我是指出他缺点,我是提升他,其实这个地方特别容易犯错误。

  一个人要发脾气,发脾气要具备三个要素,我们在帮人的时候也往往是发泄自己的脾气,你感觉不到,第一个要素。这个人身上有怨气了,有不满了,但是有怨气他未必发的出来,他一定要找理由,这是第二个要素。

  找不到理由他还是发不出来,他憋在里面,找到理由就能发出来,还不行,还得第三个要素,找到理由我跟他发脾气,我指正他,他还不能对我构成威胁,我才敢发。你看我们在单位找到领导的毛病,你敢发吗?不敢发,因为他会给你穿小鞋。

  我有一次在家里面,在外面受了点委屈以后,回到家,一按门铃,女儿来开门,就问她作业有没有做啊?找理由了吧。女儿说做过了,继续找。钢琴有没有弹?弹过了。又没找到,继续找,总之他会找的。

  后来又找到,这个房间怎么搞的这么乱的?房间搞的乱不乱标准不明确啊,一个女孩子的房间应该搞的干净啊,以后长大怎么样。

  哗一下,我在和她发脾气。她不会对我构成威胁,所以大家发现,我们特别容易和家里人发脾气,不在外面发脾气,在外面好的不得了。人家说这个人脾气太好了,脾气好不好不能看外面,要看在家里面,那才是真实的。

  那么我们在家里面有时候,有时候学了传统文化以后,我们特别会拿传统文化做标准,作为理由来发脾气。你们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刚才我讲了,怎么来做?反过来做,表扬。

  这个我碰到一个在部队做政委工作做了五十年的,那个人真是很有经验,做政委做了五十年。他把这生做政委的丰富经验,概括在两句话里面,的确是精华。

  他怎么做思想工作,他就讲,表扬使人谦虚,批评使人骄傲。你看你一表扬人,字写得不错嘛,他马上就说,他保证说还不行还不行,还要在努力,谦虚了。假如你看他字写得不错,但是有一个字没写好,你说你写得怎么这样差的?他保证讲:你有什么行的,骄傲了。

  你要想让一个人谦虚,你表扬他,越表扬他就越谦虚。所以这个地方就讲传统文化,在生活当中是这么来落实的,不讲教条,只讲精神。

  天天能够表扬妻子,就在落实传统文化,就在养大家的欢喜心,就在养正气,包括我们自己正气也在里面养。就这一条不要多。

  假如你批评人多了,在公司批评员工,回家批评孩子,你只要在批评,你就等于没学传统文化。假如你用传统文化做标准,用手电筒照人,就是小时候我妈妈讲我的,马列主义照别人,传统文化就学错了,而且比不学还坏。这是讲标准。

  我学传统文化差不多十年,我从来没有劝过我老婆,但是她后来跟进来学了。我要是劝她,她太理解我了,你的底牌,她全知道,你还劝我,根本不听劝的,你不要劝。你慢慢做,她就觉得传统文化挺好的,她就跟进来学了。

  因为我们的底牌很清楚,你不刷牙你老婆都知道对不对。所以这个事情,就是对家里面人要有表扬,其实在公司里面对员工,也要用表扬,表扬使人谦虚,谦虚使人进步。

  非常好,大家提问题都是很实用的问题,中国文化无论是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通通都是实学,解决生命的问题。

  生命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不乐,所以,儒家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决乐的问题。

  道家也说,道家有一部经典《太上老君长清心经》,清净心就是乐,若无闲事挂心, 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还是解决乐的问题。

  佛家更讲究乐,离苦得乐,不能解决乐,这个学问根本没有力量。

  乐不是说一种情绪,一种高兴,不是。乐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一种正气很足的状态,很有信心的状态,很有安全感的状态,是立命有根的状态。

  所以说人在乐的状态下,两种功能马上出现了。第一种功能就是智慧开启了,第二种功能就是能量提升了,在儒家称为良知良能,在基督教叫全知全能,在佛家称为本知本能,都是本能。

  这种学问叫实学,坦率的说不能乐,金山银山给你,你还是苦。那有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庄子给他做官他不做官,孙思邈给他做官他不要做官。人要求乐,不是求官,乐是一种生命境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不能乐,人就苦了。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看看谁还有问题,交流一下。

  问:智然老师好,我就想提个问题,可能也是因为我学《弟子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可能遇到一些事情,自己还是不能,可能也是自己修为不够,但是我想在提问这个问题,可能也有些朋友,可能应该会走同样的路,今天刚发生的一件事情,一件很小的事情,好像在工作当中,有一件事情呗人家冤枉了,我觉得心态马上平静不下来,好像要把这个理给争回来,不把这个争回来,心里不对。其实心里也在问自己,学《弟子规》不应该,很小一件事,对对对,就生气了。我觉得这个道理要明白,要讲清楚,可是那个人就和我较,他说就是我错了,我说不是我错了,是你错了,一定要把这个给争回来,但是我又很纠结。我明明知道这个事,我和他争也没有多大意义,实际上就是发生钱的事情,也就是二三十块钱的事情,我心里也很纠结,但是我始终那个心,我明明也知道,但是我好像就是放不下,非要和别人去争。请智然老师指点一下。

  答:好好,非常好,请坐,这个问题很具体。这个人啊,怕受委屈,凡是怕受委屈的人都是胆子小,胆子不小,根本不在乎人家说什么的,在乎不是因为自尊心太强。胆子小,这是讲得根本问题。

  那么怎么化解呢?《了凡四训》里面讲,人无辜而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那你应该谢他,我子孙发了,二三十块钱变二三百万了。我欢喜接受,你越欢喜接受,子孙越发。

  这个我注意到这个问题,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了,发起来那批人是什么人呢?都是文革时受迫害的子孙后代。凡是在文革时候占便宜的,都没发起来,验证了我讲的这句话,这个人无辜而披恶名,受委屈了,被误解了,不要去辩解。送福来给你的,谢谢还来不及。好,谢谢。

  今天我们在这个2011年11月11号特殊的时间,在特殊的地方,一夫公司,大家来学习,根深叶茂,这个生命的学问,是难得的机缘,的的确确,时间难得,地方难得,学问难得,这都是祖宗加持护佑,圣人对我们的庇护。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迷时千卷少,悟后半句多。不在时间长短,在因缘。有时一句话,半句话,就把心转过来的。

  最后祝大家连根养根,根深叶茂。谢谢大家!

  智然老师老师主讲

  智然,1963年出生于南京,好心情中國文化講堂創辦人,今日弟子規讀書會主講,著名心理學家,企業生命力專家,中國文化學者。潛心研修中國文化(儒道釋),並從《大學》、《中庸》、《道德經》、《論語》、《孝經》等中國管理智慧中,提煉出“中國管理功夫”及好心情績效管理理論,著有《〈大學〉與中國管理功夫》及《今日弟子規》。近年又提出“孝是生命力”、“根深業茂”的理念,並在企業講授“生意、生涯、生命力”-企業生命力課程,視角獨特、切中要害、震撼心靈、深入淺出、學以致用。七年來,為企業領導系統講授《了凡四訓》、《四書》及《老子》等中國文化經典數百場。二次走進CCTV《新聞會客廳》,是《絕對挑戰》、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等知名節目的心理專家,2005、2006、2007CCTV年度雇主調查活動的專家團成員,南方報業《名牌》雜誌的專欄作者。曾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政府機構及數百家公司提供管理諮詢和職業培訓,其中包括世界500強的法國索迪斯集團、尼日尼亞國家石油公司的核心領導。從2007年起,積極推動“企業讀經”活動,讀經典,講經典,參經典,用經典,傳經典,正在成為企業領導及職場人士化解管理危機的有力方式。零九年起,又大力傳播中華家道,促進五福家庭的建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事业       婚恋)(五明学佛网:事业       婚恋)  

 程恭让教授:欧阳竟无先生的生平、事业及其佛教思想的特质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其它: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 

 道坚法师:出家人有自己的事业吗 

 道坚法师: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曾琦云居士: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中国肉身菩萨隐莲 

 仁焕法师:佛法与事业 

 仁焕法师:佛法与事业 

 仁焕法师:如何获得事业成功 

 韩廷杰教授:道安对译经事业的贡献 

 仁焕法师:事业如何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