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何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日期:2017/11/15 14: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有个人尽皆知的说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来比喻救人功德无量。“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浮屠就是佛塔,是音译过来的。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在《大藏经》和《卍新纂续藏经》中,佛塔与七级相关联的词条或内容从未出现在佛经翻译中,只出现在中土人的著作中。这一事实本身说明,该成词不太可能是印度佛教固有的产物,而是中土的产物。即使在本土人的佛学著作中,“七级浮屠”与“救人一命”连用,只在明朝释宗本撰写的《归元直指集》出现过一次,“故谚有之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文中明确指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这一成词是中国本土的谚语。

  在宋朝之前,“七级浮屠”一词单独出现于各种中国史料中,直到明朝以后,才与“救人一命”连用,且多出现于明清小说中。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说,“行者道:“你既怕虎狼,怎么不念《北斗经》?”三藏正然上马,闻得此言,骂道:“这个泼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在印度文化中,“七”是印度人最殊胜的字,被看成是神圣的象征。这可从佛经中找到答案。佛经中常有七佛、七贤、七圣觉、七宝寺等,皆以“七”突显诸佛、菩萨、大臣、财宝、讲堂、塔寺等之神圣性。

  印度人心目中的“七”与中国人心目中的“三”一样,非实指,表示数量之无限,引申为全部、周期、完美、圆满、彻底解脱之含意。佛经中常以七漏、七灾、七种不净、七种断灭、七种灾难、七遮、七遮罪、七随眠、七难、七顚倒、七逆、七逆罪等来概括全部的罪过,以七七、七七忌、七七日、七七斋、佛七、念佛七、打七表示行事的周期性,以七证师、七财、七宝、七珍、七大、七喩、七香海、七条衣、七法、七灭诤法等表示圆满、完整之含意,以七步生莲、七世、七生、七不还、七生预流表示彻底解脱之含意。

  我国常见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等,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发展。按类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墓塔等。塔一般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形状。塔有实心、空心,单塔、双塔,登塔眺望是我国佛塔的功能之一。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如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

  “七”所表达的圆满解决、彻底解脱等含意为我们考查“七级浮屠”的含意提供了新思维。在佛教中,三界六道众生都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 “救人一命”与“胜造七级浮屠”连用,与其说是造七层佛塔的功德大,不如说是由“七级浮屠”自身的哲理所决定的, “七级浮屠”象征人生划上完美句号,进入“跳出三界之外”“超越六道轮回之苦”的解脱境界,故为人们期盼向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救人       因果)(五明学佛网:救人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