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10


   日期:2017/11/18 1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十粒除贫(《法苑珠林》)

  隋朝终南山的释普安,是圣僧啊。所到之处,信众争相供养。有一天到大万村,有叫田遗生的,家中穷得只剩墙壁了,四个女儿没衣服穿。长女名叫华严,已经二十岁,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粗布二尺,哀痛地想到自家赤贫,没有办法作福田,仰望屋顶而悲伤,偶见到梁上的缝隙中,有乱禾一团,取下来看,有黄米十粒,磨去枇糠,和先前的粗布,打算一起布施圣僧。但身上又没有衣服,不能出门,就在黑夜中,匍匐前进。把布远远地扔到僧房,并把十粒米亲手放到饭桶内,默默祝祷说:“我因为前世的悭贪,所以受苦报,今天在佛前,求哀忏悔,把这微薄的东西,供养众僧。如果我的贫穷业报,今天已到尽头,愿锅中煮的饭,都变为黄色。”随后掩泪而返。第二天早晨见锅中煮的五石米饭,都是黄色。后来察知缘故,众人都很感叹。于是有好仗义的人,各自用财物救济田家,而田女遂后出家学道。

  [按]虽然不过二尺布十粒米而已,但在田氏女来说,就是竭尽全力布施了。过去世的业力,怎么能不从此也枯竭呢?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说明]下文随事劝勉,这就是汇总提纲,都是培植心地的事。时时种种,拆开不得;方便阴功,也拆开不得。方便的行为,而要时时不间断;阴功的造作,而要种种不遗漏。按世间凡情来说,是一定不可得的定数啊;若是了解佛法,就绝没有难事。发现力所能及,就奋勇去做;力所不能,只有先发宏愿,等到来生后世而已。

  论发愿

  世间善愿

  若是在朝廷,但愿君王的恩德遍及海内;若是在民间,但愿人民永远享受太平。见到别人的父子,但愿他们慈祥孝顺;见到别人的兄弟,但愿他们友爱恭敬。自已有饮食,但愿天下饥饿的人都饱满;自已有衣裳,但愿天下寒冷的人都温暖。游历街市,但愿家家盈满充足;行走田野,但愿年年风调雨顺。见到别人渡江河,但愿他们没有风波的灾患;见到别人越险阻,但愿他们没有蛇虎的伤害。遇到贫穷,但愿他富裕;听到疾苦,但愿他康健。见别人得到,就如自己得到;见别人失去,就如自己失去。这样的念念不绝,哪里难得集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呢?

  [按]这只是世间的善愿罢了,为什么?因为只知有一生,而不知有多生啊。只是担心今世有达不到的,而不知来生后世,有愿必如意啊。并且那愿望,止在人道中,而不能达到天仙、地狱、鬼、畜啊。不仅如此,就算是愿望事事如意,六道都蒙受那恩惠,也不过是人天小果,没有拔去一切生死的根子啊。所以大智慧人,不可不发起出世的宏愿。

  出世宏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按]这是菩萨的四宏誓愿啊,每一句中包含无量的妙义。人们如果能体会四语,使行、住、坐、卧中念念不绝,这也是菩萨而已了。经上说,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纵然时时刻刻发世间善愿,经过恒沙那么多的劫数,不如暂时发一菩提心啊。附证

  三童发愿(《阿阇世经》)

  过去无央数劫前,有佛出世,叫做一切度如来。当时有豪贵人家的三个小孩儿,各用一珠供佛,一个小孩儿说:“我要像佛右边的比丘。”一个小孩儿说:“我要像佛左边的比丘。”一个小孩儿说:“我要像中间的佛。”佛说:‘发愿要像佛的,就是我了。发愿像左边比丘的,就是舍利弗,发愿像右边比丘的,就是目犍连。’

  号同古佛(《涅槃经》)

  世尊在无量无边恒河沙劫前,听古佛释迦文佛说《涅槃经》,自己卖身,遍求香华,用来供养佛,因而能听到《涅槃经》中的一偈,就发愿说:“愿我来世成佛,也同这个名号。”所以今天的如来,也叫释迦文佛。

  发愿先度(《金刚经解》)

  世尊又在无数劫前,作忍辱仙人。在山中静坐,遇到国王出来打猎,问他兽的去向。仙人心想:“若说实话,就害了兽,不说实话,就是妄语。”正在沉吟没有回答。国王发怒,砍掉他的一臂。又问,还是不答。又砍掉他的一臂,仙人因此发愿说:“以后我成佛,就先度这个国王,不让世人学他作恶。”后来释迦成佛,首先度憍陈如比丘,就是当时的国王啊。

  四十八愿(《大阿弥陀经》)

  阿弥陀佛在那由他劫前,是法藏比丘,发四十八种大愿,说“我若成佛时,当得清净宝刹,妙丽庄严。十方众生,有愿生吾国,称我名号者,临命终时,吾当遣化佛菩萨迎之,使彼莲华化生,得不退转。”所以今天的人如果能一心念佛,没有不往生极乐国的。

  有愿易度(《经律异相》)

  佛在世时有一村落,盛行邪见,不信佛教,于是佛派目犍连前往教化,那村落的人就倾心接受了。佛说:“这些人与目犍连有缘,在过去劫中目犍连曾是樵夫,见山中有无数的蜂群,飞来要螫人,目犍连就告戒它们说:‘你们都有佛性,不要毒害人,我若是成道,就度脱你们。’因此蜂都散去了,现今这地方的人,就是当时的蜂群啊。因为目犍连发起度它们的念头,所以今世目犍连一去就度化了。”

  发心即胜二乘(《智度论》)

  有一个六神通罗汉,一沙弥随在他身后,背负衣钵行囊。沙弥心中想道:“我要勤奋求取佛果。”罗汉就取过衣钵行囊自己背负,让他走在前面。过了一会儿,沙弥又想:“佛道久远难成,不如求声闻果,自己早点解脱。”罗汉又把行囊放在沙弥肩上,让他走在后面。这样反复再三,沙弥说:“和尚老糊涂,为什么让我忽前忽后。”罗汉说:“我不是老糊涂,你先前发心求佛,是菩萨中的人,地位在我的上面,我自然应当背负行囊跟在你后面。你又忽然羡慕声闻果,没有度人的念头了,地位在我的下面,自然应当背负行囊跟着我。”沙弥大惊,于是坚定意志勤求佛果。

  [按]《优婆塞戒经》说:“若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惊喜,以为吾今已得天人之师。”那么只是说发心,还没有修证就可知了,但已经胜过罗汉,因为他有愿必定遂意啊。譬如初生的太子,虽然在襁褓中,但老年大臣,也要恭敬礼拜。

  “利物利人”

  [说明]利物,功德完全能涉及到物;利人,功德完全能涉及到人。利益涉及到人和物,才不虚生浪死。“利”字,是极不好的字面,又是极好的字面,不是有两种意思啊。用来为自己,就是私;用来为世间,就是公了。下附征事(三则)

  碎碑刻碑(《感应篇注》)

  孙思邈用龙宫的药方,多次尝试都有灵验,编入《千金方》中,刻碑流传后世。有人多印了药方,然后打碎石碑,想这样获利,被雷电震死。又有一人随后再刻药方,梦见孙思邈对他说:“你命中没有子女,因为刻《千金方》,能得贵子。”后来果然如此。

  [按]打碎石碑的人只知自利,刻石碑的人只想利人,最终自利的人哪里有利,利人的人哪里不利呢?

  潜消弊政(《皇明通鉴》)

  宣德年间,朝庭曾派遣太监到西洋求宝,花费不少,死伤无数。天顺时期,有人进言请求再派遣使者,因此朝庭命令兵部的项忠,检查以往的名册。当时刘大夏任郎中,先到库房,隐藏了名册,库吏查不到,事情就算了。后来项忠因丢失名册责怪库吏,刘笑说:“这是弊政啊。即使名册在,也应当毁掉,除掉根子,还用追问有没有吗?”项忠惶恐地谦意说:“您阴德感动上天,这个位子应当属于您了。”后来果然官升太保、大司马,子孙历代贵显。

  [按]按刘公的所作所为,那世间一切对人有害的文字,都应当毁灭,而小说、春方(春药的书)、谤佛的书,尤其害人应当毁掉。

  小常平仓(《劝惩录》)

  张乖崖掌管成都,梦见紫府真君招唤他,说话不久,忽然有报告说“西门的黄兼济到了”,就是幅巾道人啊,真君接待很恭敬。第二天早上,派人请道人来,分明像梦中见到的。询问他,回答说:“没有什么善事,只是麦熟时,用钱三百缗收购,到明年禾麦还没有熟,小民百姓艰难缺粮时,粜换价值一般升斗左右,对于我没有什么损失,而小民百姓能够救急,如此而已。”张十分感叹,命下属扶他上座然后礼拜。

  [按]常平仓(粮食贱时用高价买进,粮食贵时用低价卖出去的粮仓)的事,处处都可以仿效,一方沾到实惠,四周学习了。

  “修善修福”

  [说明]世人的蓄积,有人能夺去,我带不走;有人夺不去,我也带不走;又有我能带走,别人夺不去。金银财宝、家舍田园,这是别人能夺去,我带不走的啊。博学鸿才、技艺智巧,这是别人夺不去,我也带不走的啊。那么我能带走,别人夺不去的,唯有修善与修福罢了。修善到了极处,能使七代祖先超升、百神拥护;修福到了极处,能使火不能燃烧,水不能冲走。善是福的基础,福是善的回应,只修福而不修慧,就常常因这享福而造业,只修慧而不修福,又恐怕福薄而少资财。昔日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都是沙门。兄长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布施,弟弟则是修福而常破戒。后来到了释迦成佛时,兄长已证得罗汉果,但因为没有修福,总是吃不饱。弟弟因为破戒,转生在象中,但福报还很多,虽然作了畜生,却被国王喜爱,真珠缨络,常挂在它身上,有数百户封地的赏赐。所以说:“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唯有佛称为两足尊,因为佛的福、慧具足而已。下附征事(三则)

  广置义田(《懿行录》)

  明朝华亭的顾正心,字仲修,父亲中立,官做到广西参议。正心好做功德,曾经捐银子十万四千七百两,买义田四万八百亩,布施给华、青两县服役的人,使他们赖以生存。当时的巡抚莅松,除夕禁止放鞭炮,有市民违犯禁令,误抓正心进监狱。正心见狱中没穿衣服的人,就给衣服;饥饿的人,就给粮食;罪可以用钱赎的,代他们缴纳,监狱几乎空了。又捐钱修理监狱,往往施恩在没有回报的地方。后来行政长官上报他的事,朝庭授官职光禄署丞,随从乡贤受祭祀。

  [按]范氏义田(范仲淹首创义田),流芳千古,但只是涉及同姓,未必涉及到异姓,田只是以百数计算,未必达到四万有余。顾正心的所作所为,多么杰出豪迈超越前人啊!推测他的福报,此时一定在六欲天宫,飞行自在,享受无极的快乐了。

  独成胜举

  明朝湖州的徐汝辉,富有而好布施。当时杭州重建戒坛,费用不少,布、按两司官员,召集富民劝他们募捐,徐愿意独自担当,宪长(监察长官)杨继宗问为什么,徐说:“人有儿子品行不好,虽然有积畜,必定属于他人,何不如干这件殊胜的事,后世渐渐享用呢?何况财是怨家,我儿子没有财就没有怨家,这未必不是爱他啊。”于是拿白金一千锭献出,两司官员都感徐的开明通达,特别在后堂摆宴席,邀请同僚参加,又用彩帐亲自送他回去,听到的人没有不敬慕的。

  [按]《大宝积经》说:“我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徐某已经作了坚固的财了。

  乐施不倦(浙人面述)

  明朝末年的浙江史某,好善乐施,尤其喜欢斋僧。当时有寺庙僧人大成,要募化一顿饭供养众人,路过史家的门前,史如果见饭少,必定把自家的饭供足僧人,就这样有很多年了,毫无厌倦的心。有一天夫人临产,见大成进入房中,众人惊异,寻找又没有。不久产妇生下男孩,急忙派人去查访,那僧人大成已经在当天去世了。于是就用大成命名小孩,从小很聪慧,胎里素。长大后,文采声誉越来越隆盛,到顺治年间,考中天下第一。

  [按]只行善而不信佛,那修的福报,有见识的人认为是第三世的怨家,为什么呢?因为他第二世享福时,必然造孽,到第三世,决定受苦报啊。史某原本从佛法中来,所以虽然遇到荣华富贵而不迷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士全书       白话)(五明学佛网:安士全书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