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三)


   日期:2017/11/21 6: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某某人,当你死亡约五天后,识神将从身体里出来。在此身心分离之际,从我们清净本性中显现出微妙的明光,光辉灿烂,犹如春日原野上闪动的阳焰,惊心动魄。如此景象,每个人死后都会经历。对此你不要惊慌害怕。要知道这些景象都是你本性光明所显现的。在光明闪烁的同时,又从光内发出千雷齐震之声,这是你本性光明所具有的宏大法声。所以你要镇定,不要慌乱,不要怖畏。因为你已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中阴之身。再强烈的声、光、辉对你的身体也无能为害。你已经死过,不会再死。你要知道所有这些中有境相都是你自识变化所幻现的,正是你本来面目的体现。这就是中有教授密法的要诀!

  某某人,在生前无论你如何观修,若不知道此教授之要诀,则在法性中有时期,必定于光生怖,于声生恐,于辉生惧,最终不得不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无有了期。如果你能够明白此教授之要诀,就能够于声、光、辉中与光明合上去而证得报身佛。’

  在法性中有时期到来之前,行法的人要反复念诵以上[1]至[7]文,使经文含义深深印入亡者的八识田中。这样当法性中有时期种种恐怖境相到来时,亡者就能知道这都是我们的本性光明所显现的,这样就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三)、第三阶段行法

  第二章 法性中有业力幻象

  丁、初周证入寂相部尊

  第一日诵法(亡者死后第五日、此日有佛两尊前来接引)

  嗟!善男子(某某):汝已闷绝三日有半至四日,从闷绝而复苏,自设问曰:‘我今何故起现如是境相’?汝当了知、此即‘中有’。此时正际返入轮回,所有一切境相,悉皆现为明光佛身,虚空遍现蔚蓝色光。

  尔时中央密严刹土(一称明点勇现刹土,一称奥明天。)世尊‘毗卢遮那如来’(亦称‘大日如来’或称‘光明遍照佛’。),其身白色,坐狮子宝座;手持八辐金轮,与虚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来现汝前,此为‘色蕴’法尔清净蓝光,此光晃耀,严以明点及微光点,灿然明澈,自‘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胸中照临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难睁,不敢逼视。而与此同时,又有‘天道’白光不起怖畏者,并临汝前。此时汝为‘愚痴’业力所牵,怖畏蓝光,故于‘法界体性智’光,生起恐怖而欲逃避;反于‘天道’白光不生怖者,起欣乐想,而欲趋入。我今告汝,此时汝当于彼灿然明澈晃耀眩目之蓝光,勿怖勿畏,不可逃避,此即所谓如来光明法界体性智也。当于其中,深生信乐,起渴仰心,而自念言:‘此是世尊毗卢遮那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恭敬祈请。尔时世尊毗卢遮那、即接引汝出离‘中有险峡’。汝对‘天道’白光不眩目者,切勿欣乐,勿贪勿著。若生贪著,即沦天趣,复转六道,以是障碍,阻解脱道。故当于彼,眼避勿睹;而于闪烁眩目之蓝光,当起欣乐,发猛利心,渴仰世尊毗卢遮那如来,至心专注,念诵下偈,随我发如是愿:

  呜呼!

  愚痴炽盛 流转生死 法界性智 光明照耀

  毗卢遮那 导引在前 大自在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如是虔敬猛利发愿,即化虹光,融于毗卢遮那父母双尊胸中,于中央密严刹土,以圆满受用行相而证佛位。

  ‘第一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经过三日半到四日的昏迷,你已渐渐清醒。但自己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见到这些境相?你应该知道:现在你正处在法性中有时期,快要进入六道轮回了。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一天,从中央佛土即密严刹土,有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前来接引。毗卢遮那如来身体呈白色,坐在狮子宝座上,手持八辐金轮,和虚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显现在你面前。从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胸中放射出蓝色的光芒,使整个虚空呈现出蔚蓝色。这光芒正是从我们本性中显发的,色蕴清净时所显现的法界体性智光。此光非常强烈,绚耀夺目。光中有无数明点和微光点,跳耀闪烁。显现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难睁,不敢逼视。在蓝色佛光闪耀的同时,天道白光也在你面前显现。由于你被愚痴业力牵缠,对于佛放射的强烈蓝光感到恐惧,甚至逃避。而对天道白光却感到欢欣喜悦,觉得天道白光不剌眼,很舒服,并准备投入。

  我现在郑重地告诉你:你不应逃避灿烂明澈,晃耀眩目的蓝光,不应对此产生怖畏之心。因为这正是毗卢遮那如来为接引你而放射的光明。当耀眼蓝光显现时,你应当深生敬仰、渴求之心,并想:这就是世尊毗卢遮那如来的大悲恩光,这是象征佛之法界体性智的光明。对此强烈的光明,你要恭敬祈请、立即皈依。这样,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就会接引你脱离中有险峡之道。对于天道不剌眼的白光,你千万不可生欢喜之心,不要贪著,要回避勿视。否则,你就会沦落天道,再次陷入六道轮回之中,得不到解脱。

  所以,对闪烁耀眼的蓝色佛光,你应生欢喜之心,一心专注,渴望瞻仰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双尊。并随我诚心诚意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愚痴炽盛 流转生死 法界性智 光明照耀

  毗卢遮那 导引在前 大自在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这段偈文的解释请参见本书196页)

  你应该非常虔诚恭敬的发愿,义无反顾融入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胸中。这样就可以化为虹光,与佛光水乳交融,无二无别,当下证得自受用报身,而成就报身佛。次一等也可以生到中央密严刹土得真实受用。’

  第二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六日,此日有佛六尊前来接引。)

  又虽已如前指示,然缘于‘嗔’‘恚’业障,对‘光’与‘辉’、惧而逃避,虽发是愿,仍复迷而不悟,则第二日中,有‘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圣众、及‘地狱’恶业之光,同时并来现前,此时当复指示,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此第二日,有‘水大’白色净光,来现汝前。尔时,东方蓝色‘现喜刹土’(梵名:阿比罗提。藏名:恩巴尔嘎哇。)世尊‘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其身蓝色,手执五钴金刚杵,坐大象宝座,与‘玛嘛几母’面合交抱,现临汝前;‘地藏’‘弥勒’二菩萨、与‘拉先女’(舞女)‘补[草/别]女’(花女)双尊围绕于虹光曼陀罗海,六尊齐现而来。此为‘识蕴’法尔清净白光,即‘大圆境智’。此光晃耀,严以明点及微光点,惊眩欲绝,自金刚萨埵不动如来父母双尊胸中,照临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难睁,不敢逼视。而与此同时,又有‘地狱道’不眩目之烟灰色光,亦与智光并临汝前。此时汝为‘嗔’‘恚’业力所制,怖惧白光而欲逃避;反于地狱道不眩目之烟灰色光,起欣乐想而欲趋入。我今告汝!此时汝当于彼晃耀眩目之白光灿然透明者,勿怖勿畏,不可逃避。彼即汝自内证智本体具足力用,应于光中明了任运,坦然而住,更当于彼,信乐渴仰。汝若认知自内证智本体光明,纵欠虔诚发愿,亦得一切诸佛光明与汝融合,无二无别,而证佛位。若不认知为汝自内证智本光,则当对之信乐渴仰而自念言:‘此是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深心祈请,自维此即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大悲光钩,不可逃避。要知汝纵欲逃避,亦与汝身不能分离,故勿怖畏,当欣乐祈请。尔时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即来接引,拔汝出离‘中有险峡’。又当于彼地狱烟光不眩目者,勿生欢喜。此为汝‘嗔’‘恚’炽盛所积罪障而来诱引之光,汝若贪著彼光,当堕‘那落迦’(地狱)处,陷于苦不堪忍泥涂之中,永无出期,此是障碍,阻解脱道。故当于彼,眼避勿视,断除‘嗔’‘恚’,勿贪勿著;而于炳然照耀之白光,深生敬仰,至心专注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尊前,生起猛利欲乐,念诵下偈,随我发如是愿:

  呜呼!

  嗔恚炽盛 流转生死 大圆镜智 光明照耀

  金刚萨埵 导引在前 玛嘛几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如是至心虔敬发愿念诵上偈,则化虹光,融入世尊金刚萨埵不动如来父母双尊胸中,于东方现喜刹土,证得圆满受用身而成佛矣。

  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一日,我们已经为亡者做了指示,但由于亡者‘嗔’、‘恚’业障太重,对佛心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感到非常害怕,反而逃避。虽按上述发愿,实际仍执迷不悟,不得解脱,所以到法性中有的第二天,有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圣众及地狱恶业之光,同时显现于亡者面前。这时应当呼唤亡者姓名,再次对亡者进行指示。

  ‘第二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现在你正处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二天,这一天有自性发出的水大白色光明在你面前显现。这时,有东方现喜刹土世尊金刚萨埵不动如来,身体呈蓝色,手持五钴金刚杵,坐大象宝座,与玛嘛几母面合交抱;同时还有地藏、弥勒二尊菩萨相伴,和舞女、花女双尊环绕。以上六尊佛菩萨显现为美妙的虹光曼陀罗,前来接引你。从金刚萨埵不动如来父母双尊胸中放射出白色的光芒,此光明正是从我们本性中发出的、识蕴清净时所显现的大圆镜智光。此光非常强烈,绚耀夺目,光中还有无数明点及微光点跳耀闪烁。显现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难睁,不敢逼视。在白色佛光闪耀的同时,地狱道不刺眼的烟雾似的光也来到你面前。因为你被嗔、恚业力所牵缠,对于佛放射的强烈白光感到恐惧,甚至逃避。而对地狱道不剌眼的烟雾似的光感到舒服,并想投入。

  我现在郑重的告诉你:你不应当害怕、逃避强烈耀眼的白色佛光,因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应当对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纵然没有发愿,但只要能认取,与此强烈耀眼的白光合上去,就可与佛光水乳交融,无二无别,当下证成圆满自受用报身。如果你不能认识此光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么就想此光明是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大悲恩光,应深心祈请,立即皈依,不要逃避。这样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就会立刻把你从中有险峡道中超拔出来,生到东方现喜刹土得真实受用。至于地狱道不刺眼的烟雾似的光,是由于你的嗔、恚业障深重而显现的,是专门引诱你进入六道轮回的光。所以对于此光你千万不要贪著,不要生欢喜之心,要回避勿视。否则,你就会堕入地狱道而陷入不堪忍受的痛苦之中,永无解脱之日。

  所以你要断除嗔、恚之心,应当对强烈耀眼的白色佛光,心生欢喜,至心专注,渴望瞻仰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双尊,并随我诚心诚意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嗔恚炽盛 流转生死 大圆镜智 光明照耀

  金刚萨埵 导引在前 玛嘛几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此段偈文的解释请参见本书191页)

  你这样至心虔诚发愿,就可以化为虹光融入金刚萨埵不动如来父母双尊胸中,证成报身佛。或者生到东方现喜刹土得真实受用。’

  第三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七日,此日有佛六尊前来接引。)

  又虽已如上指授,然有补特伽罗(即众生之异名)我慢贡高,罪业深重,于大悲光钩,怖而逃避。迨至第三日,则有世尊‘宝生如来’与圣众俱,前来接引;同时又有‘人道’之光,并来现前。其指示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今第三日,有地大黄色净光,来现汝前。尔时,南方黄色‘光荣佛土’(藏文贝登,此云吉祥,或译具德)世尊‘宝生如来’,其身黄色,手持摩尼妙宝,坐宝马宝座,与‘佛眼母’面合交抱,现临汝前:‘虚空藏’‘普贤’二菩萨、与摩梨女鬘都毗女(香女)双尊围绕于虹光曼陀罗海,六尊齐现而来。此为‘受蕴’法尔清净黄光,即‘平等性智’。此光晃耀,严以明点及微光点,自宝生如来父母双尊胸中照临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难睁,不敢逼视;而与此同时,又有‘人道’之淡黄光不眩目者,亦与智光并临汝前,直射汝心。此时汝为‘我慢’业力所制,于彼眩目之黄光,生起惊怖而欲逃避;反于人道不眩目之淡黄光起乐著想、而欲趣入。我今告汝,此时汝于彼晃耀眩目之黄光灿然透明者,勿怖勿畏,不可逃避。彼即汝自内证智本体具足力用,应于光中明了任运、坦然而住,更当于彼信乐渴仰。汝若认知自内证智本体光明,纵欠虔诚发愿,亦得一切诸佛光明与汝融合,无二无别,而证佛位。若不认知为汝自内证智本光,则当对之信乐渴仰而自念言:‘此经是宝生如来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深心祈请。自维此即宝生如来大悲光钩,不可逃避。要知汝纵欲逃避,亦与汝身不能分离,故勿怖畏,当欣乐祈请。尔时宝生如来即来接引,拔汝出离中有险峡。又当于彼人道淡黄光勿生欢喜,彼乃为汝‘我慢’炽盛所积习气而来诱引之光,汝若贪著,当堕人道,复受生老病死之苦,沦没于生死泥涂之中,无解脱期,以是障碍,阻解脱道。故当于彼,眼避勿视,断舍我慢,并断习气,及对彼光,勿贪勿著;而于彼灿然眩目之黄光,深生信乐,至心专注,渴仰世尊宝生如来,念诵下偈,随我发如是愿:

  呜呼!

  我慢炽盛 流转生死 平等性智 光明照耀

  宝生如来 导引在前 佛眼佛母 护持于后

  祈请度脱 中有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如是至心诚敬发愿,则化虹光,融入宝生如来父母双尊胸中,于南方‘光荣刹土’,证得圆满受用佛身矣。

  虽然我们在法性中有时期,为亡者进行了两天的指示,但有些贡高我慢的众生,由于罪业深重,当佛放光来接引时,反而吓得逃避,因而不得解脱。所以等到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三天,有世尊宝生如来及其圣众前来接引,同时人道之光也来到亡者面前。这时要呼唤亡者的姓名,对亡者进行指示。

  ‘第三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今天已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三天,这一天有自性发出的地大黄色光明在你面前显现。这时南方光荣佛土世尊宝生如来,身体呈黄色,手持摩尼宝珠,坐宝马宝座,和佛眼佛母面合交抱;同时还有虚空藏、普贤两尊菩萨相伴,和摩梨女、香女双尊环绕。以上六尊佛菩萨显现为美妙的虹光曼陀罗,前来接引你。从宝生如来父母双尊胸中放射出的黄色光芒,正是从我们本性中发出的,受蕴清净时所显现的平等性智光。此光非常强烈,绚耀夺目。光中还有无数明点及微光点跳耀闪烁,显现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难睁,不敢逼视。在黄色佛光闪耀的同时,人道不剌眼的淡黄色光也来到你面前。因为你被我慢业力牵缠,对佛放射的强烈黄光感到恐惧,甚至逃避。而对人道不剌眼的淡黄色光感到舒服,并想投入。

  我现在郑重地告诉你:你不应该害怕、逃避强烈耀眼的黄色佛光,因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应当对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纵然没有发愿,但只要能认取,与此强烈耀眼的黄光合上去,就可与佛光水乳交融,无二无别,当下证成圆满自受用报身。如果你不能认识此光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么就想此光是宝生如来大悲恩光,应深心祈请,立即皈依,不要逃避。这样宝生如来就会立刻把你从中有险峡道中超拔出来,生到南方光荣佛土得真实受用。至于人道不刺眼的淡黄色光,是由于我慢业障深重所显现的,是专门引诱你进入六道轮回的光。所以对此光你千万不要贪著,不要生欢喜之心,要回避勿视。否则,你就会堕入人道,再受生、老、病、死之苦,沉轮于六道轮回之中。

  所以我们要断除我慢习气,应当对强烈耀眼的黄色佛光,心生欢喜,至心专注,渴望瞻仰宝生如来父母双尊,并随我诚心诚意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我慢炽盛 流转生死 平等性智 光明照耀

  宝生如来 导引在前 佛眼佛母 护持于后

  祈请度脱 中有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此段偈文的解释请参见本书192页)

  这样至心虔诚发愿,就可以化为虹光融入宝生如来父母双尊胸中,证成报身佛。或者生到南方光荣佛土得真实受用。’

  第四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八日,此日有佛六尊前来接引)

  如上指示,纵其根器如何下劣,亦必解脱无疑。然有曾造大罪之人、及失坏三昧耶戒等、或断善根之类,迄尚不能认取者,遂为‘贪欲’及罪障所制,对于‘声’‘光’,怖而逃避,则第四日有世尊‘无量光如来’(即阿弥陀佛)圣众,及由‘贪’‘悭’所酿成‘饿鬼道’之暗红光,同时并来现前。其指示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今第四日,有‘火大’红色净光,起现汝前,尔时西方红色‘极乐刹土’‘世尊无量光如来’,其身红色,手执莲华,坐孔雀宝座,与‘白衣母’面合交抱,现临汝前,‘观自在’‘妙吉祥’二菩萨与‘吉地女’(歌女)‘阿洛哥女’(灯女)双尊围绕于虹光曼陀罗海,六尊齐现而来。此为‘想蕴’法尔清净红光,即‘妙观察智’。此光晃耀,严以明点及微光点,眩目难睁,自无量如来父母双尊胸中,照临汝前,直射汝心,不敢逼视,汝当对之,勿生怖畏;而与此同时,又有‘饿鬼道’暗淡红光不眩目者,亦与智光并来照临,当于其光,勿生欢喜,亦勿贪著。尔时,汝为‘贪欲’炽盛业力所制,于彼眩目之红光,生起怖畏而欲逃避;反于‘饿鬼道’暗淡红之光不眩目者,起乐著想、而欲趋入。我今告汝,此时汝当于彼晃耀眩目之红光灿然透明者,勿怖勿畏,不可逃避。彼即汝自内证智本体具足力用,应于光中,明了任运,坦然而住,更当于彼信乐渴仰。汝若认知自内证智本体光明,纵欠虔诚发愿,亦得一切诸佛光明与汝融合,无二无别,而证佛位。若不认知为汝自内证智本光,则当对之信乐渴仰而自念言:‘此是无量光如来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深心祈请,自维此即无量光如来大悲光钩,不可逃避。要知汝纵欲逃避,亦与汝身不能分离,故勿怖畏,当欣乐祈请。尔时无量光如来即来接引,拔汝出离中有险峡。又当于彼饿鬼道暗淡红光不眩目者,勿得贪著。彼乃为汝‘贪欲’炽盛所积习气而来诱引之光,汝若贪著,即堕饿鬼道,而受极难堪忍饥渴之苦,以是障碍,阻解脱道。故当于彼,勿生贪著,断除习气,勿起爱恋;而于灿然眩目之红光,对之生起欣乐,专注渴仰世尊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念诵下偈,随我发如是愿:

  呜呼!

  贪欲炽盛 流转生死 妙观察智 光明照耀

  无量光佛 导引在前 白衣佛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如是诚敬殷重发愿,则化虹光,融入世尊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胸中,于西方‘极乐刹土’证得圆满受用佛身矣。

  经过上述指示,既使是下下根器也应该得到解脱。但仍有一些罪大恶极之人,或者破坏戒律,或者缺少善根,因贪欲炽盛,虽经指示,仍然不能认取明光,得不到解脱。到第四日有世尊无量光如来(即阿弥陀佛)及其圣众,和由于贪、悭所变现的饿鬼道暗红色光,同时在亡者面前显现。这时应当呼亡者姓名,对亡者进行指示。

  ‘第四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四天,这一天有从自性发出的火大红色光明在你面前显现。这时,西方极乐刹土世尊无量光如来,身体呈红色,手执莲花,坐孔雀宝座,和白衣佛母面合交抱;同时还有观自在、妙吉祥两尊菩萨相伴,和歌女、灯女双尊环绕。以上六尊佛菩萨显现为美妙的虹光曼陀罗前来接引你。从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胸中放射出红色的光芒。此光明正是从我们本性中发出的,想蕴清净时所显现的妙观察智光明。此光非常强烈,绚耀夺目。光中还有无数明点及微光点跳耀闪烁,显现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难睁,不敢逼视。在红色佛光显现的同时,饿鬼道不剌眼的暗淡红光也来到你面前。因为你贪欲炽盛,受此业力牵缠,对于佛放射的强烈红光感到恐惧,甚至逃避。而对饿鬼道不刺眼的暗淡红光感到舒服,并想投入。

  我现在郑重的告诉你:你不应该害怕、逃避强烈耀眼的红色佛光,因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应当对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纵然没有发愿,但只要能认取,与此强烈耀眼的红光合上去,就可与佛光水乳交融,无二无别,当下证成圆满自受用报身。如果你不能认识此光明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么就想此光明是无量光如来大悲恩光,应深心祈请,立即皈依,不要逃避。这样无量光如来就会立刻把你从中有险峡道中超拔出来,生到西方极乐刹土得真实受用。至于饿鬼道不剌眼的暗淡红光,是由于你贪欲炽盛所化,是专门引诱你堕入饿鬼道的光。对于此光你千万不要贪著,不要生欢喜之心,要回避勿视。否则,你就会堕入饿鬼道,饱尝难以忍受的饥渴之苦而不得解脱。

  所以我们要断除贪、悭之心,应当对强烈耀眼的红色佛光,心生欢喜,至心专注,渴望瞻仰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并随我诚心诚意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贪欲炽盛 流转生死 妙观察智 光明照耀

  无量光佛 导引在前 白衣佛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此段偈文的解释请参见本书193页)

  这样至心虔诚发愿,就可以化为虹光,融入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胸中,证成报身佛。或者生到西方极乐刹土,得真实受用。’

  第五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九日,此日有佛六尊前来接引。)

  如上指示、纵其根器如何下劣,未有不解脱者。又虽已指示,而有一类有情,久狃结习,终为强盛之习气所制,不能克服,而为‘嫉妒’恶业支配,于‘声’及‘光’生起恐惧,大悲光钩,未能认取。迄至第五日间,仍复飘泊无依。尔时有世尊‘不空成就如来’圣众大悲恩光前来接引;同时又有‘嫉妒’烦恼所感‘阿修罗道’之光,亦来诱引。此时指授之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今第五日,有‘风大’绿色净光,来现汝前。尔时,北方绿色‘胜圆刹土’世尊‘不空成就如来’,其身绿色,手执交叉金刚杵,坐大鹏宝座,与‘三昧耶多罗母’(即绿度母)面合交抱,现临汝前;‘金刚手’‘除盖障’二菩萨与‘健第女’(涂女)‘尼得女’(食女)双尊围绕于虹光曼陀罗海,六尊齐现而来。此为‘行蕴’法尔清净绿光,即‘成所作智’。此光晃耀,严以明点及微光点,眩目难睁,自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胸中,照临汝前,直射汝心,不敢逼视;而与此同时,又有‘阿修罗道’暗绿光、乃‘嫉妒’为因所成不眩目之光,亦与智光并临汝前。汝当对之勿生爱憎而修等舍(安住于非苦非乐之境,谓之等舍。);并当对之不可欢喜。尔时,汝为嫉妒炽盛业力所制,于彼眩目之绿光,惧而逃避;反于阿修罗道不眩目之暗绿光起乐著想,而欲趋入。我今告汝、此时汝当于彼晃耀眩目之绿光灿然透明者,勿怖勿畏,不可逃避。彼即汝自内证智本体具足力用,应于光中,明了任运,坦然而住,更当于彼信乐渴仰。汝若认知自内证智本体光明,纵欠虔诚发愿,亦得一切诸佛光明,与汝融合,无二无别,而证佛位。若不认知为汝自内证智本光,则当对之信乐渴仰,而自念言:‘此是不空成就如来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深心祈请,自维此即不空成就如来大悲光钩,不可逃避。要知汝纵欲逃避,亦与汝身不能分离,故勿怖畏,当欣乐祈请。尔时,不空成就如来即来接引拔汝出离‘中有险峡’。又当于彼阿修罗道不眩目之暗绿光,勿生贪著。彼乃汝嫉妒炽盛所积业力而来诱引之光,汝若贪著,则堕阿修罗道,感极难忍受斗争之苦,以是障碍,阻解脱道。故当于彼,断除习气,勿贪勿著;而于晃耀眩目之绿光、生起信乐,专注渴仰世尊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念诵下偈,随发如是愿:

  呜呼!

  嫉妒炽盛 流转生死 成所作智 光明照耀

  不空如来 导引在前 三昧耶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如是虔诚殷重发愿,则化虹光,融入世尊‘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胸中,即于北方‘胜园刹土’,现证圆满受用身而成佛矣。

  经过上述指示,即使是下下根人,也应当得到解脱。但有一些人,因争强好盛,恶习难改,受嫉妒恶业支配,对声、光、辉感到恐惧,对佛菩萨的救度不能认取。到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五天,仍然飘泊无依。于是,这一天有世尊不空成就如来及其圣众放光前来接引,同时由嫉妒烦恼所感的阿修罗道暗绿色光也前来引诱。这时应呼唤亡者姓名,对亡者进行指示。

  ‘第五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不要散乱,请仔细听我为你指示!现在你正处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五天,这一天有自性发出的风大绿色光明在你面前显现。这时北方胜圆刹土世尊不空成就如来,身体呈绿色,双手各持一金刚杵交叉胸前,坐大鹏宝座,和三昧耶多罗母(即绿度母),面合交抱;同时还有金刚手、除盖障两尊菩萨相伴,和涂女、食女双尊环绕。以上六尊佛菩萨显现为美妙的虹光曼陀罗前来接引你。从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胸中放射出的绿色光芒,正是从我们本性中发出的,行蕴清净时所显现的成所作智光明。此光非常强烈,绚耀夺目。光中有无数明点及微光点跳跃闪烁,显现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难睁,不敢逼视。在绿色佛光闪耀的同时,阿修罗道不剌眼的暗绿色光也来到你的面前。你由于嫉妒心重,受此业力牵缠,对于佛放射的强烈绿光感到恐惧,甚至逃避。而对于阿修罗道不剌眼的暗淡绿光感到舒服,并想投入。

  我现在郑重的告诉你:你不应当害怕、逃避强烈耀眼的绿色佛光,因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应当对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纵然没有发愿,但只要能认取,与此强烈耀眼的绿光合上去,就可与佛光水乳交融,无二无别,当下证成圆满自受用报身。如果你不能认识此光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么就想此光明是不空成就如来大悲恩光,应深心祈请,立即皈依,不要逃避。这样不空成就如来就会立刻把你从中有险峡道中超拔出来,生到北方胜园刹土得真实受用。至于不剌眼的暗淡绿光,是由于你嫉妒炽盛所化,是专门引诱你堕入阿修罗道的光。对于此光你千万不要贪著,不要生欢喜之心,要回避勿视。否则你就会堕入阿修罗道而受无休无止的争斗之苦,不得解脱。

  所以我们要断除嫉妒之心,应当于强烈耀眼的绿色佛光,心生欢喜,至心专注,渴望瞻仰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并随我诚心诚意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嫉妒炽盛 流转生死 成所作智 光明照耀

  不空如来 导引在前 三昧耶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此段偈文的解释请参见本书195页)

  这样至心虔诚发愿,就可以化为虹光融入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胸中,证成报身佛。或者生到北方胜园刹土得真实受用。’

  第六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日,此日共有佛四十二尊俱来接引)

  上来五日,经已多次指示,纵福缘如何薄劣,初次未能认取,再次亦当认取,只须认取其一,而未有不解脱者。然亦有如是指授多次,以习气深重,长夜伴随,净相智慧,向未熟稔,为业支配,虽得指认,仍为邪恶习气引导于外,大悲光钩,不能摄引,于‘光’及‘辉’,生起怖畏,复沦生死。则于第六日,复有五部如来父母双尊与眷属俱,一时齐现于前,其时六道之光,亦齐现前。其指示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迄至昨日,五部如来,各现其相,虽已指示,而汝为恶习所牵,于彼起怖,故迄今日,仍留于此。汝先若能于五部如来智慧本光,识为本体境相,则于五部各佛身中,早已化为虹光,汝已成为圆满受用佛身。以汝无知,故今仍复漂泊于此,故当谛实观察,勿得散乱。今有五部如来具足境相,名为‘四智和合之光’,前来迎汝,当认取之。

  嗟!善男子:四大清净四色之光,今来现前。此时,中央‘密严刹土’‘毗卢遮那’父母双尊及与眷属,俱来现前;东方‘现喜刹土’‘金刚萨埵’父母双尊及与眷属,俱来现前;南方‘光荣刹土’‘宝生’父母双尊及与眷属,俱来现前;西方‘极乐刹土’‘无量光’父母双尊及与眷属,俱来现前;北方‘胜圆刹土’‘不空成就’父母双尊及与眷属,俱从虹光曼陀罗海,来现汝前。

  嗟!善男子:此五部双尊之外,又有四门守护明王:即‘降三世明王’‘大威德’‘马头’‘甘露军茶利’等四大明王;及四门守护明妃:所谓持‘钩’女、持‘索’女、持‘锁’女、持‘铃’女;及天道之佛‘帝释’、阿修罗道佛‘诤心’(梵名毗摩罗质多。藏名塔桑日。或译净心。)、人道佛‘释迦狮子’、傍生道佛‘狮子善住’、饿鬼道佛‘焰口’、地狱道佛‘法王’等诸佛世尊,六道六佛,俱来现前;又有‘普贤如来’‘普贤佛母’,即诸佛之祖普贤父母双尊(详附注六),亦来现前。以上共有报身佛四十二尊,自汝心内外出,来现汝前。此皆为汝本来清净境中之所显现,当认取之。

  [附注六:普贤如来,梵音阿达尔嘛,义为无生法尔。藏文转音滚都桑波,为原始法身如来。(释迦佛为原始如来之应化身)谓法身本自如如,智德圆满,周遍法界,超思量,离言诠,无始无终,非修非证,现双身一丝不挂相,故有普贤佛母。西藏宁玛派九乘教义,奉为最高无上之尊。在本经中,居寂静部四十二尊之上首,即为普贤父母双尊,故称为诸佛之祖。又在本经前面‘明光直指’教授中,有‘法性普贤父母’及‘证智普贤如来’句,即可略明此双尊‘法性’及‘证智’之功用,与吾人本为一体,不可分离。此中义理,非深明西藏无上密义者,不能了解。惟因此尊之名号,为我汉地人所不习见,又因‘普贤’二字与八大菩萨中之普贤菩萨同一名号,恐为人疑误,故附注于此。]

  嗟!善男子:此诸刹土,亦非他有,乃汝自心四方与中央本来具足者,今自汝心,出现于外,现临汝前。彼诸佛身,亦非他来,乃汝自内证智本具力用,法尔所成,故当如是而认取之。

  嗟!善男子:彼诸佛身,亦复不大不小,形量相等,严具形色,坐势宝座,各具标帜。彼诸佛身,共成五聚,皆为双身;每聚周围,各具五色光辋;其中男尊,即为双持部之菩萨;女尊,即为双持部之明妃。如是形成整个曼陀罗,一时俱集,圆现汝前;此即与汝相依为怙之本尊也,汝当认取。

  嗟!善男子:从此五部如来父母双尊身中,流出四智和合之光,极为微妙;犹如日光眩耀,照临汝心,来现汝前。

  此中初自‘毗卢遮那’胸中,放射‘法界体性智’光,显为蓝色,晃耀眩目,有一光台,照触汝心,合而为一;其光台上蓝色明点,与光同俱;如覆翠盖,灿然眩目。其上亦以自性明点,各五为饰,无有边中,严以明点及微光点,来现汝前。

  自‘金刚萨埵’胸中,放射‘大圆镜智’光,显为白色;光台之上,白色明点,如覆明镜,严以明点及微光点,来现汝前。

  自‘宝生’胸中,放射‘平等性智’光,显为黄色;光台之上,黄色明点如覆金盏,严以明点及微光点,来现汝前。

  自‘无量光’胸中,放身‘妙观察智’光,显为红色;光台之上,红色明点,如覆珊瑚宝盖,严以明点及微光点,来现汝前。以上四佛智光之底,光彩具足,极为显明,眩目难睁;亦由自性明点,各五为饰,无有边中;遍严明点及微光点,悉与法界体性智光相同,此所显现,与汝自心,密切联系,和合相应,自然而来起现也。

  嗟!善男子:彼等诸光,皆汝自内证智,本体具足力用所现,非从外来;故当于彼,无碍印合,亦勿惊怖,摄心入定,于无分别中,坦然而住,即此状中,诸佛之身光与汝身融合为一而成佛矣。

  嗟!善男子:此中独无成所作智之佛光照临于汝者,以汝自内证智力用未圆,故不显现。

  嗟!善男子:此即所谓‘四智和合之光’,亦名‘金刚萨埵四密孔道’。此时汝当忆念往昔上师指授语诀,若能忆及所指授义,即于当前境界,生起信乐;犹如母子会遇,亦如亲旧故知,先已熟谂,今又相逢,立即认取,无可疑虑;于自己本体境相,认为本来面目,信为清净法性无可转变之正道,生起‘恒流三摩地’,融为证智大任运身,依受用报身而证佛位,永不退转。

  嗟!善男子:与智光同时,又有不净迷幻境相六道六光,亦来现前;所谓‘天道’白光不眩目者,‘阿修罗道’暗绿光不眩目者,‘人道’淡黄光不眩目者,‘傍生道’呆蓝光不眩目者,‘饿鬼道’呆红光不眩目者,‘地狱道’烟灰色光不眩目者,此六道之光,亦与智光并来现前。尔时,汝于其光,皆无取著,于无所缘中,坦然安住。汝若于彼清净智光,生起怖畏,而于不净轮回六道之光,起贪著者,当受六道众生之身,疲疗生死大苦海中,无解脱期。

  嗟!善男子:汝若未得上师教诫所指示者,于前所说佛身及清净光,恐惧怖畏,而于不净轮回之光,反而生起爱恋。今勿如是!应于清净智光,晃耀眩目者,恭敬信乐,而自念言:‘世尊五部如来大悲智光,乃为哀愍摄受于我而现在前,亟当皈依’。对于迷幻境相六道之光,勿贪勿著,至心专注渴仰世尊五部如来父母双尊,念诵下偈,随我发如是愿:

  呜呼!

  五毒炽盛 流转生死 四智和合 光明照耀

  五部如来 导引在前 五部明母 护持于后

  脱离六道 不净幻光 度我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五清净土

  如是发愿念诵,认识本体境相,即可无二交融而成佛矣。中根之人,虔敬殷重,自认取已,即得解脱;下根之人,则于清净誓愿之力,断绝六趣生门,悟解四智和合实境,于‘金刚萨埵’密孔道中,而成佛道。

  亡者经过法性中有前五天的多次指示,纵然福薄根劣,只要在这些指示中能认取一次,就可以获得解脱。然而有些人习气深重,如漫漫长夜,智慧之灯难以点燃;如乌云遮日,虽经多次指示,仍然为邪恶习气所支配。对佛光产生怖畏而得不到解脱。这样到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六天,又有五部如来父母双尊及其圣众,共四十二尊佛菩萨一齐在亡者面前显现。同时六道劣光也一齐出现在亡者面前。这时应当呼唤亡者姓名,对亡者进行指示。

  ‘第六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直到昨天,分别有五部如来双尊以不同形像显现在你面前,我已为你指示。如果于其中任何一尊你能皈依认取,即可化为虹光证得圆满自受用报身。但由于你为恶业所牵,对这些佛菩萨双尊形像产生恐惧而逃避,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未能得到解脱。现在你应当注意:今天有五部如来双尊及其圣众放射出四智合和之光,前来接引,不要再错过时机,一定要与光明合上去。

  某某人,今有四大清净四色之光现前。此时中央密严刹土毗卢遮那父母双尊及其眷属,东方现喜刹土金刚萨埵父母双尊及其眷属,南方光荣刹土宝生父母双尊及其眷属,西方极乐刹土无量光父母双尊及其眷属,北方胜圆刹土不空成就父母双尊及其眷属,前来接引。除此之外,还有四门守护明王:即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马头明王、甘露军茶利明王;和四门守护明妃:即持钩女、持索女、持锁女、持铃女;和主持六道的六佛:即天道之佛帝释、阿修罗道之佛诤心、人道之佛释迦狮子、傍生道之佛狮子善住、饿鬼道之佛焰口、地狱道之佛法王;和诸佛之祖:普贤如来、普贤佛母双尊,一齐前来。以上共有报身佛四十二尊,汇聚成虹光曼陀罗显现在你的面前。

  某某人,以上所说的这些形像都是佛性(自性、法身)的妙用。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土,并非离开你的自性而另有方所。因为你的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方位;这些报身佛也不是外来的,都是你自性的显现。从佛心中放射出的光芒,正是你心清净时才能见到的本性光明。你不要怀疑,一定要认取,与本性光明合上去,即可证成报身佛。

  某某人,以上四十二尊佛菩萨中的五方五佛。都是佛父佛母双尊齐现。其中男尊为双持部菩萨,女尊为双持部明妃。每尊佛身大小完全相等,但各有不同颜色,都坐在宝座上,手拿不同法器,各具不同标帜。在每一方佛父佛母双尊周围都有五色光辋,光光相映。如此形成一个美妙的虹光曼陀罗显现在你面前。这就是你可以依靠的,应当皈依的本尊。

  某某人,从上述五部如来父母双尊胸中,放射出极为微妙的四智和合之光,犹如日光眩耀,显现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

  从毗卢遮那如来胸中,放射出蓝色的法界体性智光,明亮耀眼。其放光处恰似一个光台,光台之上有许多蓝色明点和微光点,如覆翠盖,灿烂眩目。这些明点五个五个连在一起,无边无际,在你面前显现。

  从金刚萨埵如来胸中,放射出白色的大圆镜智光,明亮耀眼。光台之上有许多白色明点和微光点,如覆明镜。

  从宝生如来胸中,放射出黄色的平等性智光,明亮耀眼。光台之上有许多黄色明点和微光点,如覆金盏。

  从无量光如来胸中,放射出红色的妙观察智光,明亮耀眼。光台之上有许多红色明点和微光点,如覆珊瑚宝盖。

  以上所说四智和合之光,又叫‘金刚萨埵四密孔道’这四智之光,光彩具足,非常明亮,令人眩目难睁。光中明点,五个五个连接在一起,无边无际。这些光明都是从你的自性中发出的,是你的心与佛的心和合相应之时,自然而然起现的,这些光明并非离开你的自心从外而来。所以,对此光明,你要勿惊勿怖,摄心入定,坦然而住。你应与诸佛之光合而为一,这样即可与佛水乳交融而成就报身佛。

  某某人,今日佛光之中唯独没有成所作智之光,这是因为你的觉行不圆,所以没有显现。

  某某人,在此关键时刻,你应当回忆往昔上师对你的教诲。如果这时你能记忆上师指授之义,就会对当前的境相欢欣喜悦,生起信心。因为你早已熟悉,今又相逢,犹如遇见亲旧故知;又如母子相遇,会毫无疑虑,立即认取:这就是我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清净法身!于是,你就会生起正定,义无反顾与光明融为一体,证得自受用报身而成佛。

  在四智之光照射的同时,不剌眼的六道六光也显现在你面前。你应注意,这些不剌眼的六道之光,是你心不清净时显现的迷乱幻境,是专门引诱你堕入六道轮回的光。这六道之光就是:天道不剌眼的白光,阿修罗道不剌眼的暗绿光,人道不剌眼的淡黄色光,傍生道不剌眼的呆蓝光,饿鬼道不剌眼的呆红色光,地狱道不剌眼的烟雾似的光。这时,如果你对此六道之光生欢喜贪著之心,而对耀眼的四智之光产生恐惧,那么你就会受生六道,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永无解脱。所以对此六道六光你应勿贪勿著,对四智之光应发永远皈依之心。

  某某人,如果你没有得到过上师的教导,现在又不听我的指示,你就会对佛的双身相和清净智光产生恐惧,对不剌眼的六道轮回之光反生贪恋之心,这样你就会堕入六道轮回而饱受诸种苦难,得不到解脱。所以,对不剌眼的六道之光你应该回避勿视,对耀眼灿烂的四智之光应恭敬信乐。并想:‘这就是世尊五部如来为了哀愍我,为了接引我而显现的大悲恩光,我应立即皈依’。现在,你应当专心致志,渴望瞻仰五部如来父母双尊,并随我诚心诚意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五毒炽盛 流转生死 四智和合 光明照耀

  五部如来 导引在前 五部明母 护持于后

  脱离六道 不净幻光 度我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五清净土

  (此段偈文的解释请参见本书197页,虽然文字略有增加,但意思基本一致)。

  这样至心虔诚发愿,中根之人即可当下认取本体境相而得解脱。下根之人借此清净誓愿之力,也可断绝六道生门,认取四智合和之光,于‘金刚萨埵四密孔道’中成佛。

  第七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一日,此日有持明十佛前来接引。)

  复次,如是详明指示,由此认识而得解脱者,为数极多。然有下下根器,其在人间,对于正法,素未薰习,有大罪障,及失坏三昧耶等人,为业力迷惑,虽有指示,亦不认取,终仍漂转。兹第七日,有‘清净空行刹土’‘持明部’圣众,前来接引。尔时,为烦恼愚痴所酿成之‘傍生道’光,亦来诱引。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兹第七日,有法尔清净杂色光明,起现于前;此时‘清净空行刹土’‘持明’诸尊圣众,前来接引,融为虹光曼陀罗海。

  曼陀罗中央‘异熟无上持明’名‘莲华舞自在’,其身具五光绚彩;明妃‘红色智慧空行’,拥抱尊身;右持弯刀,左持注满血液之颅器,而作舞式;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来现汝前。

  曼陀罗东,‘地居持明’,其身白色,微含笑容,明妃‘白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持弯刀,左持注满血液之颅器,而作舞式;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来现汝前。

  曼陀罗南,‘寿自在持明’,其身黄色,妙好庄严,明妃‘黄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持弯刀,左持注满血液之颅器,而作舞式;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来现汝前。

  曼陀罗西,‘大手印持明’,其身红色,微含笑容;明妃‘红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持弯刀,左持注满血液之颅器,而作舞式;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来现汝前。

  曼陀罗北,‘任运持明’,其身绿色,半怒半笑容,明妃‘绿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持弯刀,左持注满血液之颅器,而作舞式;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来现汝前。

  此诸持明之外围,有无量空行天母会集;所谓八大尸林空行,四种姓空行,三居处空行,十居处空行,二十四境空行母等,以及勇男、勇女、矜羯罗、护法使者众俱;彼诸一切,悉著六骨骼之衣,腿骨号筒,颅骨小鼓,罗刹皮幢,人皮幡盖,人皮旗帜,人脂香膏,种种乐器,为数无量;一切世界,充填血满,震天撼地,俱来现前,一切乐声,亦复震脑欲裂,喧闹而来,作种种舞蹈。亡人三昧耶具足者,则来迎接;三昧耶失坏者,则来惩诫。

  嗟!善男子:习气法尔清净俱生智光,具足五色,如五彩线,荡漾天际,闪烁动摇,灿烂透明,惊眩夺目;从五部持明部主胸间,直射汝心,不敢逼视,现在汝前;而与此同时,又有‘傍生道’蓝色不眩目之光,亦与智光,俱来现前。尔时,汝为习气所感,迷幻境相所牵,于彼所具五色之光,惧欲逃避;反于‘傍生道’不眩目之光,生起爱著,而欲趋入。然汝于彼所具五色眩目之光,勿得惊怖!当认为智光;于其光中,所发一切诸法自性本声,犹如千雷一时俱鸣,轰声震撼,啸吟洪厉,杂以忿怒咒声,俱来现前。汝于此境,当勿生怖!勿避勿惧!当即认取,为汝本来境相证智力用。而于‘傍生道’不眩目之蓝光,勿贪勿著;苦生贪著,汝当堕落愚痴‘畜道’,而受愚暗无知驱役之苦,永无出期;故于其光,勿得贪著!当于五色具足之光,灿明眩目者,生起欣乐,一心专注谛求,渴仰世尊持明阿阇黎众!当自念云:

  ‘持明圣众,勇士空行,诸圣尊前,今为接引,入彼清净空行居处,来住我前;祈诸圣尊,愍垂听许,如我有情,未积资粮,过去已有,三世如来,五部圣众,以大悲光,来摄受我,惜我无知,未能认取,蹉跎至今,诚堪嗟叹!兹当持明诸圣尊前,恳求今后,万勿舍我!愿以悲钩,摄受于我!引我往生净空行刹’

  如是专注谛求,念诵下偈,随我发如是愿:

  呜呼!

  持明圣众 幸垂听许 请运悲心 导入正路

  习气炽盛 流转生死 俱生智慧 光明照耀

  勇士持明 导引在前 空行佛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如上虔诚殷重发愿,则化虹光,融于‘持明’部众胸中,当生‘清净空行刹土’,无可置疑;诸有一切善知识种姓,唯依上文之指示,而认取之,即可解脱,纵有恶业习气,亦定解脱。

  以上为‘死位中有’明光直指教授,及‘法性寂相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全文已竟。

  经过法性中有前六天的详细指示,可以认识自性光明而得到解脱的人为数极多。但还有一些下下根人,在世时从未修习过正法,并且破坏戒律,罪障很大。这些人被业力迷惑,虽然经过前六天指示仍然不能认取,还在到处漂泊。如今到了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七天,有清净空行刹土持明部圣众前来接引。同时,由于烦恼愚痴所造成的傍生道光也来引诱。所以此时当对亡者继续进行指示。

  ‘第七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七天,这一天有清净空行刹土持明部诸尊及其圣众,放射出本性清净杂色光明,汇聚成虹光曼陀罗前来接引你。在此曼陀罗中央,有异熟无上持明,名为莲花舞自在,其身放出五彩绚烂之光。明妃红色智慧空行拥抱尊身,右手持弯刀,左手持注满血液之颅器,作舞蹈状,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在你面前显现。

  在曼陀罗东方,有地居持明,其身体呈白色,微含笑容。明妃白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手持弯刀,左手持注满血液之颅器,作舞蹈状,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在你面前显现。

  在曼陀罗南方,有寿自在持明,其身体呈黄色,相好庄严。明妃黄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手拿弯刀,左手拿注满血液之颅器,作舞蹈状,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在你面前显现。

  在曼陀罗西方,有大手印持明,其身体呈红色,微带笑容。明妃红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手拿弯刀,左手拿注满血液之颅器,作舞蹈状,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在你面前显现。

  在曼陀罗北方,有任运持明,其身体呈绿色,半怒半笑容。明妃绿色空行,拥抱尊身,右手拿弯刀,左手拿注满血液之颅器,作舞蹈状,以瞪视印相,注目虚空,在你面前显现。

  在上述东、南、西、北、中持明的外围,还有无数空行天母会集:即八大尸林空行母,四种姓空行母,三居处空行母,十居处空行母,二十四境空行母等。还有勇男、勇女、矜羯罗和护法使者,他们都穿的是用六骨骼做的衣服;拿著腿骨做的号筒,颅骨做的小鼓等各种乐器;举著罗刹皮幛,人皮幡盖,人皮旗帜,人脂香膏等,作种种舞蹈,为数无量。整个世界充满血腥,一切乐声震天撼地,震脑欲裂,喧闹而来。如果亡者具足戒行,持明部圣众则来迎接,反之,则进行处罚。

  某某人,我们的本性光明,具足五色,从五部持明部主胸中发出,犹如五彩线,在天际荡漾,光辉灿烂,惊眩夺目,直射入你的心中。这时,有傍生道蓝色不剌眼之光,也一齐在你面前显现。由于习气所感,你被迷乱幻境所牵,对于五彩眩目之光,害怕逃避。而对傍生道不剌眼之光,反生贪爱之心,准备投入。某某人,你不应当逃避五彩眩目之光,要知道这正是你的本性光明。在此光中发出的法性本声,犹如千雷一时齐鸣,轰声震撼。其间夹杂忿怒咒音,啸吟洪厉。要知道,这些声音就是从我们本性中发出的法音,这些境相就是我们本性的显现,并非外来。所以当我们听见这些声音时,千万不要害怕,不要逃避,要能认取。对于傍生道不剌眼的蓝光,应勿贪勿著。一旦贪著,就会堕落到愚痴畜牲道,饱受愚暗无知的驱役之苦,永无出头之日。因此,对五彩绚烂之光,应心生欣乐,专心致志渴仰持明诸圣尊。并念诵下文:

  持明圣众,勇士空行,诸圣尊前,今为接引,入彼清净空行居处,来住我前;祈诸圣尊,愍垂听许,如我有情,未积资粮,过去已有,三世如来,五部圣众,以大悲光,来摄受我,惜我无知,未能认取,蹉跎至今,诚堪磋叹!兹当持明诸圣尊前,恳求今后,万勿舍我!愿以悲钩,摄受于我!引我往生净空行刹。

  这样专心致志的恳求,再随我发愿,念诵如下偈文:

  呜呼!

  持明圣众 幸垂听许 请运悲心 导入正路

  习气炽盛 流转生死 俱生智慧 光明照耀

  勇士持明 导引在前 空行佛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本段偈文的解释见本书198页)

  这样至心虔诚发愿,就可以化为虹光,融入持明部圣众胸中,证成报身佛。或者生到清净空行刹土得真实受用,无可置疑。一切善知识只要依照上文指示,能够认取,即可得到解脱。纵然恶业深重亦定能获得解脱。’

  戊 次周证入怒相部尊

  概说

  兹当宣说‘法性中有’怒相起现之相。此亦如前述寂相,依次有七次险峡,于所历之境,经已逐次指示;纵昧其一,当证另一而得解脱者,为数无量。如是虽有众多得解脱者,然亦有多人,恶业深重,罪障山积,狃于结习,无明幻惑,无尽无减;于如是人,纵予指示,仍不解脱,转复漂沦,其类实繁。

  复次,以前寂相圣众,持明空行,来接引者,已经逝没。次有饮血忿怒五十八炽然尊,即前‘寂相部众’转依所依(怒部居方位与寂相部同,特变现之形貌相状有不同耳。)来现在前,与先不同;此种怒相,为‘恐’‘怖’‘畏’三种增上力所转,指证极难;自内证智,不得自在,而入闷绝,迷而复醒,醒而复迷,循环往复,不能自主。若有于其清醒之际,能认取者,解脱亦易。何以故?以‘恐’‘怖’‘畏’三种境界现前,自内证智,无复驰乱,专一奋勉而住故。在此情景,若不遇此教授,纵复多闻如海,亦徒无益。亦有持律大德,显乘大师,若于此际迷不认取,仍当漂转生死轮回;诸凡庸人,为数更多;于‘恐’‘怖’‘畏’三种境界,生起惊惶,堕恶趣涧,永受大苦,然密乘真言瑜伽士则不同,纵为下下根器,一见忿怒饮血圣众,如遇亲知故旧,深信为自本尊,即可无二交融而证佛位。

  又有在人间时,于此忿怒饮血圣众诸像,曾修现观(即生起次第),供养赞叹,乃至曾见绘画尊形,或雕塑等像,亦于此时,尊形现前;即认知已,即得解脱。

  又有在人间时,持律大德,显乘大师,任于正法行为如何精进,及于说法如何善巧,其于死时,不现灵骨、舍利、虹光等相。以于生时,对于秘密真言,未尝用心,及于真言,毁谤侮慢,真言圣众,未结因缘;由是中有境界,虽已现前,亦不认知,先所未见,倏尔睹见,如逢怨敌,立起嗔心;以此为缘,遂趋恶道。如是戒律及性相教理,虽极精娴,内心若无真言修持,则不现有灵骨、舍利、虹光等相,其理固如是也。若是真言行者,纵为下下根器,举止威仪粗鄙无状,亦不善巧说法,亦不如理实行;虽然如是,但于真言乘法深生信仰,则于彼境不生邪见、不生疑虑、能修持者,彼于此际,仍得解脱。其在人间,行为纵有不检,然于死时,至少呈现一种瑞相,或为灵骨、舍利、虹光佛像等随一现前,以真言加持威力最大故。

  真言瑜伽行者,中根以上,曾修‘生起’‘圆满’两次第,持诵心咒等诸修持,则不需沦入‘法性中有’,而于气息将断未绝之时,定为持明勇士空行等众,迎归清净空行刹土。其所表相,天无片云,虹光耀目,花雨缤纷,薰香馥郁,天乐齐呜,音声嘹亮,灵骨舍利及佛像等,皆复呈现,斯其所表之异微也。是故诸持律者、显乘大师、或有失坏三昧耶真言行者及诸凡夫,除此‘听闻解脱密法’,更无其他方便。其有修习‘大圆满’(为西藏宁玛派最高成就之法)‘大手印’(为西藏噶迦派最高成就之法)等大修行人,则于‘死位中有’时,已能认取明光,证得法身,不需诵此听闻解脱密法,以于死位中有认取之时,即已证得法身,已如前述。迨至‘法性中有’‘寂’‘怒’境界显现时,既认取已,即证‘圆满报身’;再若认取‘轮回中有’,即证‘应化之身’,生往善趣;得逢此法,于后生中,可能有修行缘会故。

  此听闻解脱密法,为无修成佛之法;亦即仅赖听闻即得解脱之法;亦为罪障大者、导出险峡之法;又为一刹那间差别立判之法;又为一刹那间即证等觉之法;诚为深懊!有情遇此而堕恶趣者,未之有也。此法与‘答卓’咒本(藏名‘答卓’,义为假名解脱如意宝,又名无为刹那妙智经,为佩带于身而得解脱之咒本)二者合用,则如金曼达上严以玉饰,更为美妙矣!

  如是依上师所授口诀,认知为本体境相,唯是自内证智,譬如狮子之皮,若曾见者,知其为皮,立即释然;其有未明此系狮皮,即生恐怖;如为此人解说其义,指示明白,惊怖立除。此法亦尔。饮血圣众,身形庞大,肢体粗壮,量等虚空,当其现前,定生惊怖。若闻此教授,明白指示,无间即证为本体境相,或认为自之本尊,则生前所修之明光(子光),及后起自然之明光(母光),子母两光会遇,于朗然释然中,如遇故知,恍然大悟。若不得此教授,虽诸贤者,亦复难免退堕,流转生死大海而已。

  在法性中有时期的前七天,亡者看到的都是佛菩萨的寂静相。在这七天中亡者只要有一次能够认取,即可获得解脱。所以法性中有前七天成就者为数很多。但有很多人,恶业深重,罪障如山,由于无明愚痴,纵然为他们指示,仍然未能认取,错过法性中有前七天的解脱时机。

  到了法性中有时期的后七天,佛菩萨不再显现庄严肃穆的寂静相,而是显现为忿怒饮血的明王相。这些忿怒饮血的明王相共有五十八尊,与法性中有前七天的方位相同,每一方位均为同一佛菩萨的化身,只是显现的相貌不同。但对于这些忿怒形像,亡者一见,容易产生‘恐’、‘怖’、‘畏’,再加上亡者一会儿迷闷,一会儿清醒,不能自主。所以在法性中有时期后七天,要指示亡者认取,非常困难。但如果在亡者清醒之际,为亡者指示,亡者一经认取,即可得到解脱。因为尽管亡者见到佛菩萨的忿怒尊,产生‘恐’、‘怖’、‘畏’,但其本性智慧,并不因此而迷乱。本性智慧是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所以,对法性中有后七天的行法,应殷勤修持为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显乘大师,持律大德,无论他们生前修法多么精进,持戒多么精严,说法如何善巧,但由于他们对密法真言未曾用心,与佛菩萨寂怒圣众,未结因缘,尤其是没有遇到此‘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所以,当他们见到佛菩萨诸忿怒尊时,便产生迷惑,如遇怨敌,立起嗔心。甚至诽谤轻慢,因此之故他们将堕入恶道,而不得解脱。为数更多的诸凡夫,见到佛菩萨的忿怒尊更是惊慌失措,逃入恶道,永受生死轮回之苦。与此相反,对于修过密法真言之人,纵然是下下根器,举止粗俗,也不善巧说法,但对密法真言深生信仰,不生邪见,不生疑虑,并能虔心实修。尤其对佛菩萨忿怒诸尊,曾修观想,或者见过绘画尊形,雕塑等,在法性中有时期的后七天,一见到佛菩萨忿怒形像,便瞻养赞叹,如遇亲知故友,深信为本尊。即可水乳交融而证佛位。这就好比狮子之皮,若见过之人,知道它是狮子皮,就不会害怕。如果不明白,见了就会害怕。由于佛之忿怒诸尊,身形高大,肢体粗壮,恐怖可畏。如果不遇此中有教授密法,亡者一见,就会怖而逃之,错过成佛的机会。所以在法性中有时期的后七天,应立即实施以下诵法。

  第八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二日,此日有佛六尊前来接引。)

  如上已就‘听闻解脱’示其重要,兹当指示‘法性中有’怒相起现之时。于此又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以前‘法性中有’寂相起现、汝未认取,故今仍复漂泊无依。兹第八日,有饮血忿怒圣众,来现当汝前,当勿迷乱。而认取之。

  嗟!善男子(某某):此大吉祥主尊为饮血佛部世尊,名‘佛陀兮噜迦’。身深棕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深棕色;周身光蕴,如火炽然。九目圆睁,怒视可怖;眉耸如电;獠牙外露,吼声大笑,作‘阿拉拉’及‘哈哈’声;又发‘嘎呜’及宏大尖锐之声;头发红黄,炽然上竖;冠饰骷髅,象征日月;黑蛇及鲜显人头为身严。六手之中:右上持‘轮’,右中持‘钺’,右下持‘剑’;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持‘犁’。明母名‘佛陀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螺’(红色螺贝之碗),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吮咂作响,并发轰声,犹如雷震。于金刚炽焰毛孔中,发出智火,熊熊有光;两足右卷左展,立于大鹏座上。此乃从汝脑内‘中央’所出,以如是状,现临汝前。汝当于彼,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即认取为汝自证智身,即汝本尊;勿惊勿惧!实则仍为世尊‘毗卢遮那’父母双身之体,故勿生畏怖;若能认取,立即解脱。

  如上明告,认取为本尊已,即可交融无二,而证圆满受用佛身。

  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八天怒相起现时,行法之人应呼唤亡者姓名,对亡者进行指示。

  ‘第八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在前七天佛菩萨显现寂静相的时候,你未能认取,至今仍漂泊无依。现在已进入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八天,佛菩萨将在你面前显现忿怒饮血的形像。你千万不要迷乱,要敢于认取。

  某某人,此时有大吉祥饮血世尊,名‘佛陀兮噜迦’,身为深棕色,三面、六臂、四足展开站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为深综色;周身放光,如燃烧的火焰。佛陀兮噜迦世尊,九目圆睁,怒视可怖,眉耸如电,獠牙外露,吼声大笑,发出‘啊拉拉’‘哈哈’‘嘎呜’等宏大尖锐之声。头发红黄,炽燃上竖,头戴骷髅,象征日月,身饰黑蛇及血淋淋的人头。六手之中:右上持‘轮’,右中持‘钺’,右下持‘剑’,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持‘犁’。明母名‘佛陀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色的螺贝,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吮咂作响,并发出轰声,犹如雷震。佛母于金刚炽焰毛孔中,发出智火,熊熊有光,两足右卷左展,与佛父面合交抱,一同立于大鹏座上。在你面前显现的如此境相是从中央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显现的,你当于此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应当下认取这就是世尊毗卢遮那佛父佛母双身忿怒之相,就是你的本性光明所现,这就是你的本尊。你应当发心皈依,与世尊水乳交融,无二无别,而证圆满自受用报身。’

  第九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三日,此日有佛二尊前来接引。)

  又复于彼,怖而逃避,而不认者,则于第九日,有饮血金刚部世尊,前来接引。其指示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啼听勿乱!今第九日,有饮血金刚部世尊,名‘金刚兮噜迦’。身深蓝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蓝色。六手之中:右上持‘杵’,右中持‘颅’,右下持‘钺’;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持‘犁’。明母名‘金刚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手捧红螺,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双身交抱。此乃从汝脑内东隅而出,来现汝前。汝当于彼,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认为汝自证智身,即汝本尊,故当认取,切勿生怖!实则仍为世尊‘金刚萨埵’父母双身之体,当起欣乐;若能认取,立即解脱。

  如是明告,若认取为本尊,即可交融无二,而证圆满受用佛身。

  如果有人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八日,见到饮血忿怒尊,感到非常可怖,甚至逃避,就不能解脱。这样到了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九天,有饮血金刚部世尊前来接引。在这一天,行法之人应当呼唤亡者姓名,为亡者进行指示。

  ‘第九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你于昨日毗卢遮那佛父佛母忿怒双尊,怖而逃避,不能认取。今天是法性中有第九日,有饮血金刚部世尊前来接引。饮血金刚部世尊名‘金刚兮噜迦’身为深蓝色,三面六臂,四足展开站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蓝色。六手之中,右上持‘杵‘,右中持‘颅’,右下持‘钺’,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持‘犁’。明母名‘金刚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色螺贝,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双身交抱。在你面前显现的如此境相,是从东方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显现的。对此你应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下认取,此即是金刚萨埵佛父佛母双身忿怒尊,也就是你的本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应当生欢喜心,发心皈依,与世尊水乳交融,无二无别,而证圆满自受用报身。’

  第十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四日,此日有佛二尊前来接引。)

  如上所示,亦有诸人,业障深重,遂于其境,生起怖畏,避而未证。今第十日,有饮血宝部世尊前来接引。其指示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嗟!善男子(某某):善自谛听!今第十日,有饮血宝部世尊、名‘珍宝兮噜迦’。身深黄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深黄。六手之中:右上持‘宝’,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持‘钢叉’。明母名‘珍宝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螺,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双身交抱。此乃从汝脑内南隅所出,来现汝前。汝当于彼,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认为汝自证智身,即汝本尊,当即认取,切勿生怖!实则仍为世尊‘宝生如来’父母双身之体,故当虔敬信乐;若能认取,立即解脱。

  如上明言实告,若认取为本尊,则可无二交融而证圆满受用佛身。

  有些人,由于业障深重,对忿怒境相感到怖畏,经前面指示未能认取,到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天,有饮血宝部世尊前来接引,行法之人应呼唤亡者姓名,为亡者进行指示。

  ‘第十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你于昨日金刚萨埵佛父佛母忿怒双尊,心生怖畏,避而未证。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日,有饮血宝部世尊,前来接引。饮血宝部世尊名‘珍宝兮噜迦’,身深黄色,三面六臂,四足展开站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深黄。六手之中,右上持‘宝’,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持‘钢叉’。明母名‘珍宝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螺,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双身交抱。在你面前显现的此种境相是从南方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显现的。你当于此,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下认取,此是宝生如来佛父佛母忿怒双尊,也就是你的本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应当生欢喜心,发心皈依,与双尊水乳交融,无二无别,而证圆满自受用报身。’

  第十一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五日,此日有佛二尊前来接引。)

  又虽如上指示,然为习气所薰,生起怖畏,仍复逃避,不识为本尊而见为阎罗法王,故未证取;则第十一日,有饮血‘莲花部’世尊前来接引。其指示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今第十一日,有饮血‘莲花部’世尊,名‘莲花兮噜迦’。身深红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青,正面深红。六手之中:右上持‘莲’,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下持‘铃’,左中持‘满血颅器’,左下持‘兆鼓’。明母名‘莲花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螺,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双身交抱。此乃从汝脑内西隅所出,来现汝前,汝当于彼,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实则仍为世尊‘无量光如来’父母双身,故当欣敬;若能认取,立即解脱。

  如是明告,当可认取为自本尊,则可交融无二,而证圆满受用佛身。虽经上述指示,但有些众生习气深重,对忿怒相不认为是本尊,而认为是阎罗王,仍然逃避,而未能认取。这样到了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一天,有饮血莲华部世尊前来接引。行法之人当呼唤亡者姓名,为亡者进行指示。

  ‘第十一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你于昨日宝生如来佛父佛母忿怒双尊,生起怖畏,避而未证。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一日,有饮血莲花部世尊前来接引。饮血莲花部世尊名‘莲花兮噜迦’,身深红色,三面六臂,四足展开站立。其面右白,左青,正面深红。六手之中,右手持‘莲’,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铃’,左中持‘满血颅器’,左下持‘兆鞀’。明母名‘莲花讫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螺,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双身交抱。在你面前显现的此种境相,从西方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显现的,你当于此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下认取,此即是无量光如来佛父佛母忿怒双尊,也就是你的本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应当心生欢喜,发心皈依,与世尊水乳交融,无二无别,而证圆满自受用报身。从此你就可以永脱轮回诸苦!’

  第十二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六日,此日有佛二尊前来接引。)

  又虽如前指示,然为恶业习气,牵引于外,生起怖畏,仍复逃避,以不识为本尊,故不认取;则第十二日,有饮血‘羯摩部’圣众,及在此日以后,又有八大‘寒林’女神‘吉坞哩玛’,八境兽首女神‘颇罗闷玛’,兽面忿怒女神四门守护,及异类面首女神二十八自在女‘汪鸠玛’等,前来接引;若不认取,即生怖畏;故当指示。此时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今第十二日,有饮血羯摩部(梵文羯摩此云事业)世尊,名‘羯摩兮噜迦’。身深绿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深绿,现威猛可怖相。六手之中:右上持‘剑’,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捧‘犁’。明母名‘羯摩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螺,内贮阳精,献于尊口,面合交抱。此乃从汝脑内北隅所出,来现汝前,汝当于彼,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即认知为自证智身,即汝本尊,故当勿怖。实则仍为世尊‘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身之体,故当虔敬,深生渴仰;若能认取,立即解脱。

  如上明告,即可认知为自本尊,无二交融而证圆满受用佛身。

  虽经前面指示,但有些众生被恶习所牵,仍然逃避本尊,不能认取。这样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二天,有饮血羯摩部圣众前来接引。行法之人当呼亡者姓名,为亡者进行指示。

  ‘第十二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你于昨日无量光如来佛父佛母忿怒双尊,怖而逃避,不能认取。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二日,有饮血羯摩部世尊,名‘羯摩兮噜迦’,身深绿色,三面六臂,四足展开站立,其面右白,左红,正面深绿,现威猛可怖相。六手之中,右上持‘剑’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铃’左中持‘颅’,左下持‘犁’。明母名‘羯摩讫洛底湿缚哩玛’,拥抱尊身,右搂尊颈,左捧红螺,内贮阳精,献于尊口,双身交抱。在你面前显现此种境相,是从北方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显现的。你当于此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下认取,此即是不空成就如来佛父佛母忿怒双尊,也就是你的本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应当发心皈依,与世尊水乳交融,无二无别,而证圆满自受用报身。’

  第十三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七日,此日有佛十六尊前来接引。)

  尔后有八大‘寒林’‘吉坞哩玛’,及种种面形兽首女神‘颇罗闷玛’,皆从亡者脑中出现,来临其前;其指示法,当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今汝脑中八方位,复出八尊‘吉坞哩玛’,来现汝前,汝当于彼,勿生怖畏!详述如下:

  汝脑东隅:出白色‘吉坞哩玛’,右手高举人尸骨杖,左手持颅,满贮鲜血,来现汝前;汝离南隅,出黄色‘资坞哩玛玛’,手张弓矢。

  汝脑西隅:出红色‘波罗谟诃’,手持‘摩羯幢’;

  汝脑北隅:出黑色‘培多梨玛’,右手持杵,左手持颅盖,满贮鲜血;

  汝脑东南隅:出红黄色‘布斯迦私玛’,右手持‘人肠’,左手取食;

  汝脑西南隅:出深绿色‘伽斯摩哩玛’,右手持颅盖,满贮鲜血,左手持杵搅动,现威吓状,取而饮之;

  汝脑西北隅;出淡黄色‘赞驮哩玛’,裂人身首,右手摘取其心,左手食其躯体;

  汝脑东北隅:出深黄色‘斯迷奢梨玛’,撕裂腐尸身首,取而食之。

  以上八方位所住之‘吉坞哩玛’,亦围绕五方饮血部尊,从汝脑中现出,而临汝前;汝当于彼,勿怖勿畏!

  嗟!善男子(某某):其在外围(即上说之八方位之外)复有八境兽首女神‘颇罗闷玛’出现汝前:

  东:有深紫色‘狮首僧贺女’,双手交叉,口衔死尸,摇震鬃发;

  南:有红色虎首‘毗耶讫哩目佉女’,双手下叉,目睛凝视,露齿蹙眉;

  西:有黑色狐首‘悉哩罗目佉女’,右举利刃,左持人肠,咀食吮血;

  北:有深蓝色狼首‘湿缚南目佉女’,双手撕尸,目睛凝视;

  东南:有淡黄色鹫首‘讫哩陀目佉女’,肩负巨尸,手举骸骨;

  东北:有蓝色枭首‘呼鲁目佉女’,右手持杵,左手举刀,割食人肉;

  西南:有深红色鸱□首‘冈迦目佉女’,亦负巨尸;

  西北:在黑色鸦首‘佉佉目佉女’,左举颅盖,右持昨剑,割取心肝。

  以上八境兽首女神‘颇罗闷玛’、亦复围绕五饮血尊,从汝脑中现出而临汝前;汝当于彼,勿怖勿畏!当知任何一切所显现者,皆当认取为本来境相,证智力用。

  到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三日,前五天所显现的五方五佛忿怒双尊,今天一齐显现。在其外围又有八大寒林‘吉坞哩玛’,及种种面形的八兽首女神‘颇罗闷玛’环绕,如此形成一虹光曼陀罗前来接引。行法之人,当呼唤亡者姓名,为亡者进行指示。

  ‘第十三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指示!你于昨日不空成就如来佛父佛母忿怒双尊,生起怖畏,避而未证。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三日,前五日所显现的五方五佛忿怒双尊,今天一齐出现。在其外围又有八大寒林女神‘吉乌哩玛’围绕五方忿怒饮血双尊,分别从佛土八方而出,显现在你面前,前来接引。这八大寒林,‘吉乌哩玛’分别是:

  从佛土东方所出:白色‘吉坞哩玛’。右手高举人尸骨杖,左手持颅,满贮鲜血。

  从佛土南方所出:黄色‘资坞哩玛’,手张弓箭。

  从佛土西方所出:红色‘波罗漠诃玛’手持羯摩幢。

  从佛土北方所出:黑色‘培多梨玛’,右手持杵,左手持颅盖,贮满鲜血。

  从佛土东南方所出:红黄色‘布斯迦私玛’,右手持人肠,左手取食。

  从佛土西南方所出:深绿色‘伽斯摩哩玛’,右手持颅盖,贮满鲜血,左手持杵搅动,现威吓状,取而饮之。

  从佛土西北方所出:淡黄色‘赞驮哩玛’,撕裂人身,右手摘取人心,左手掏取其躯体。

  从佛土东北方所出:深黄色‘斯述奢梨玛’,撕裂腐尸身首,取而食之。

  在以上八方位所出的‘吉乌哩玛’外围又有八境兽首女神‘颇罗闷玛’环绕。这八境兽首女神分别是:

  东:有深紫色‘狮首僧贺女’,双手交叉,口衔死尸,摇震鬃发;

  南:有红色虎首,‘毗耶讫哩目佉女’,双手下叉,目睛凝视,露齿蹙眉;

  西:有黑色狐首‘悉哩罗目佉女’,右举利刃,左持人肠,咀食吮血;

  北:有深蓝色狼首,‘湿缚南目佉女’双手撕尸,目睛凝视;

  东南:有淡黄色鹫首,‘讫哩陀目佉女’,肩负巨尸,手举骸骨;

  东北:有蓝色枭首‘呼噜目佉女’右手持杵,左手举刀,割食人肉;

  西南:有深红色鸱□首‘冈迦目佉女’也负巨尸;

  西北:有黑色鸦首‘佉佉目佉女’左举颅盖,右持利剑,割取心肝。

  以上境相均从佛土而出,显现于前。你当于此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下认取诸佛饮血忿怒尊及其眷属,都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应当发心皈依,与诸佛水乳交融,无二无别,而证圆满自受用报身。‘

  第十四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十八日,此日有佛三十六尊前来接引。)

  嗟!善男子(某某):此第十四日者(按、此句英译本有,藏本无。)有兽面忿怒女神四门守护,自汝脑中,出现于外,现临汝前,亟当认取;详如下述:

  汝脑东隅:出白色‘虎面女’,右手持钩,左举‘红颅’,满贮鲜血;

  汝脑南隅:出黄色‘猪面女’,手持‘绢索’,

  汝脑西隅:出红色‘狮面女’,手中持‘锁’,

  汝脑北隅:出绿色‘蛇面女’,手中持‘铃’,

  以上四女,左手均持满血颅器。此四门守护忿怒女,皆自汝脑中出现,当知即汝本尊,故当认取。

  嗟!善男子(某某):三十忿怒相‘兮鲁迦’之外围,复有异类面首二十八瑜伽自在女‘汪鸠玛’,形相面首各异,手持种种兵器,自汝脑中来现汝前;汝当于彼,勿生怖畏,一切所现,皆当认取为汝本来境证智力用;临此时机,正逢阻碍大利时,当细加审量,故当忆念上师教授!

  嗟!善男子:汝脑之东,出:深紫色‘牛首罗刹女’,手中持‘杵’及‘颅器盖’;红黄色‘蛇首梵天女’,手执‘莲花’。墨绿色‘豹首大天女’手执‘钢叉’,青色‘猿首欲天女’,手中执‘轮’,红色‘熊首童贞女’,手执‘短矛’,白色‘熊首帝释女’,手执‘串肠’。如是东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脑东隅而出,现在汝前;汝当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汝脑之南,出:黄色‘蝙蝠首金刚女’,手举‘利刃’,红色‘摩竭鱼首寂静女’,手执‘宝瓶’,红色‘蝎首甘露女’,手执‘莲花’,白色‘鹞首月明女’,手中执‘杵’,绿色‘狐首持棍女’,手中执‘棍’,深黄色‘虎首罗刹女’,手执‘血颅’。如是南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脑南隅而出,现在汝前;汝当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汝脑之西,出:‘墨绿色鹫首肉食女’,手中持‘棍’;红色‘马首欢喜女’,手执‘体腔’;白色‘鹏首大力女’,手中执‘杖’;黄色‘犬首罗刹女’,一手持‘杵’,一以‘刀’割;红色‘戴胜鸟首爱染女’,手张弓矢,绿色‘麋首护财女’,手执‘宝瓶’。如是西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脑西隅而出,现在汝前;汝当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汝脑之北,出蓝色‘狼首风神女’,手展旌旗;红色‘羊首妙鬘女’,手持‘人签’(剌人的一种尖杆刑具。);黑色‘猪首亥女’,手持‘齿索’(以齿穿贯之绳索。)红色‘鸦首金刚女’,手持‘孩尸’;墨绿色‘像首大鼻女’,手持‘巨尸’,饮其颅盖之血;青色‘蛇首水天女’,手持‘蛇索’。如是北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脑北隅而出,现在汝前;汝当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此外复有四门守护四瑜伽女,从汝脑中来现汝前。汝脑东隅,出白色‘杜鹃首金刚女’,手中持‘钩’;汝脑南隅,出黄色‘山羊金刚女’,手中持‘索’;汝脑西隅,出红色‘狮首金刚女’,手中持‘锁’;汝脑北隅,出绿色‘蛇首金刚女’,手中持‘铃’。此四门四瑜伽女,皆自汝脑中出,而来现前。以上二十八自在女,亦为‘兮噜迦’忿怒尊自生之身力用所现,故当认取。

  嗟!善男子!自‘法身’空寂之分,而现‘寂’相之尊,当知即汝本来面目;自‘法身’显明之分,而现‘怒’相之尊,故当认知。当汝脑中出五十八尊饮血圣众,现临汝前之时,若了知一切所现,皆是自内证智之本光,无间即与饮血之尊无二交融而证佛位。

  嗟!善男子:若不当下认取,汝则对之必然惊惶欲遁,复受大苦而难解脱;若不如是认取,则见一切饮血圣众为阎罗法王,而于饮血本尊,生起怖畏,震栗闷绝,本体境相,认为魔相,遂沦生死之海;若能不怖不畏,则证佛位矣。

  嗟!善男子!此诸‘寂’‘怒’两部圣众:身形大者,量等虚空;身量中者,量等‘须弥’;下者,亦等自身累积十八倍之高。汝当于彼,勿生恐惧。对于‘情’‘器’世间,现为光体,一切境相,现为光身,皆当认为自内证智本来光明,自光与身,无二交融而证佛位。佛子!汝所见者,随起任何可惊惧相,皆当证认为自识所现,勿生怖畏;皆当认取明光为自内证智本光。若如是认取,当下即身成佛无疑;所谓‘刹那即证等觉’,即此时也;故当至心信受。

  嗟!善男子:汝于此时,若不认取而惊怖者,则一切‘寂部’之尊,现为依怙‘嘛哈嘎拉’(藏密大护法神,即‘大黑天’。)之身;一切‘怒部’之尊,现为‘阎罗法王’之身;本来境相,转成魔相,遂沦生死苦海。

  嗟!善男子:汝若不能认识本相,纵复精娴一切经论,历劫修法,终不成佛;若认识本相,可籍一精要之点及一字句,而证佛位;若不认识本相,死后无间于‘法性中有’时,即现有‘阎罗王’之身;阎罗法王、身形大者,量等虚空;中者亦等‘须弥山王’;下者亦当汝身累积十八倍之高;为数无量,充塞世间,而现汝前。其相咬唇切齿,目如玻璃,头发上绾,巨腹细腰,束发结顶,手持刑板,口发杀……声,饮啖脑髓,撕裂身首,剜食心脏,以如是相,充塞世间,而来汝前。

  嗟!善男子:如是境相现前之时,汝当勿怖,勿生恐惧。要知汝今自身,已成为‘习气意生之身’,虽逢砍杀,亦不致死,实则乃汝空性本色,故当勿惧。即所现之阎罗王等,亦从汝自内证智之本光中之所起现,故无实体可得;空性于空,无隙可乘也。除汝证智力用所现外,所有‘寂静’‘忿怒’‘饮血’诸部,及异类面首形相、虹光、阎罗诸可怖之象,决无实体可得。若能如是认取,则一切怖畏,当下释然,即可无二交融而成佛矣。若或不能认取,则当自念云:‘此乃我之本尊,前来接引,拔我出离中有险峡,故当皈依’。又必深心信乐,忆念三宝,随念汝所自奉之本尊(如亡者生前不修密法,无自己一定之本尊,则以观世音菩萨为其本尊可也。),并呼圣号,唱云:

  本尊圣者,祈垂听许!我今漂泊,‘中有’难中,

  惟祈圣者,速来拯救;大悲摄受,护持于我!

  又当忆今汝之上师名号,作启请云:

  我今漂泊‘中有’,惟祈速来拯救,不舍大悲,垂赐恩怙。又当对于饮血部圣众,祈请发愿;随我念诵下偈:

  呜呼!

  习气炽盛漂泊中有时 恐惧怖畏境相当舍弃

  唯愿‘寂’‘怒’圣众前引导 法界自在忿怒母后护

  祈请度脱中有怖畏峡 送我往登正等觉佛位

  我今独行别离诸亲友 现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恳祈诸佛大悲力救拔 愿除中有诸怖畏恐惧

  当兹所现五智光明时 勿怖勿惧认识为本相

  ‘寂’‘怒’两部身相起现时 坚信勿怖认取为中有

  倘缘业力备受诸苦时 愿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尊如千雷震时 愿即转成六字大明声

  业力追逐失所救护时 愿大悲尊为我作依怙

  任为业习所受苦痛时 愿证净光安乐三摩地

  五大种界不与我为故 愿我得见五部佛刹土

  如是虔敬殷重发愿,则一切恐怖,定即消失,决定证报身佛位,故极重要;至心念诵三至七次,纵亡者罪业如何重大,福缘如何劣弱,其不解脱者,未之有也。若竟有其人,虽经多次为之作法,然仍未认取而得救度者,以后即入‘后期中有’,即‘轮回中有’。其指示法,详下卷。

  ‘第十四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昨天,有八大寒林‘吉坞哩玛’和八大兽首女神‘颇罗闷玛’围绕五方饮血忿怒双尊,前来接引你,而你未能认取。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第十四天,昨日,佛菩萨所显现的曼陀罗形像今又现前,在其外围又增加四兽面忿怒女神,四门守护。她们分别是:

  从东方而出:白色虎面女,右手持钩,左举‘红颅’,贮满鲜血;

  从南方而出:黄色‘猪面女’,右手持‘绢索’,左举‘红颅’,贮满鲜血;

  从西方而出:红色‘狮面女’,右手持‘锁’,左举‘红颅’,贮满鲜血;

  从北方而出:绿色‘蛇面女’,右手持‘铃’,左举‘红颅’,贮满鲜血。

  在以上曼陀罗外围又有二十八瑜伽自在女‘汪鸠玛’环绕,她们形像面首各异,手持种种兵器,均从佛土而出,具体形像如下:

  从东方而出:深紫色‘牛首罗刹女’,手中持‘杵’及‘颅器盖’;红黄色‘蛇首梵天女’,手执‘莲花’;墨绿色‘豹首大天女’,手执‘钢叉’;青色‘猿首欲天女,手中持轮’;红色‘熊首童贞女’,手执‘短矛’;白色‘首帝释女’,手执‘串肠’。以上是东方六瑜伽自在女。

  从南方而出:黄色‘蝙蝠首金刚女’手举利刃;红色‘摩竭鱼首寂静女’,手执‘宝瓶’;红色‘蝎首甘露女’,手执‘莲花’;白色‘鹞首月明女’,手中执‘杵’;绿色‘狐首持棍女’,手中执‘棍’;深黄色虎首罗刹女,手执‘血颅’。以上是南方六瑜伽自在女。

  从西方而出:墨绿色‘鹫首肉食女’,手中持‘棍’;红色‘马首欢喜女’手执‘体腔’;白色‘鹏首大力女’,手中执‘杖’;黄色‘犬首罗刹女’,一手持‘杵’,一手以‘刀’割;红色‘戴胜鸟首爱染女’,手张弓矢;绿色‘麋首护财女’,手执‘宝瓶’。以上是西方六瑜伽自在女。

  从北方而出:蓝色‘狼首风神女’,手展‘旌旗’;红色‘羊首妙□女’,手持‘人签’(剌人的一种尖杆刑具);黑色‘猪首亥女’,手持‘齿索’(就是穿贯牙齿的绳索);红色‘鸦首金刚女’,手持‘孩尸’;墨绿色‘像首大鼻女’,手持‘巨尸’,饮其颅盖之血;青色‘蛇首水天女’,手持‘蛇索’。以上是北方六瑜伽自在女。

  在以上二十四瑜伽自在女外围,又有四瑜伽女四门守护。她们是:

  从东方所出:白色‘杜鹃首金刚女’,手中持‘钩’;

  从南方所出:黄色‘山羊金刚女’,手中持‘索’;

  从西方所出:红色‘狮首金刚女’手中持‘锁’;

  从北方所出:绿色‘蛇首金刚女’手中持‘铃’。

  至此,以上所述共五十八尊饮血圣众,于法性中有第十四天,一齐在你面前显现。你当于此勿惊勿怖,勿生恐惧!当下认取,此即是诸佛饮血忿怒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应当发心皈依,与诸佛水乳交融,无二无别,而证圆满自受用报身。

  某某人,从你死亡至今已有十八天了,今天是法性中有时期的最后一天。从死相现前开始,你便饱受死亡的痛苦,在外气断绝时,由于痛苦至极,处于闷绝昏迷状态,此时,你疲惫不堪,无力再生妄念,一片空寂。于空寂之中,本性光明大放,这时你若能醒悟,当下即可证成法身佛。可惜这段时间你昏迷不醒,错失良机。你于外气断三日半至四日后,渐渐清醒,心也随之妄动,于空寂中本性光明伴随影象而现前,由于欲界众生以YIN欲心为根本,所以所见现相均为双身之尊,同时由于贪、嗔、痴、慢、疑等业力支配,感得六道之光也一同现前。由此可见,一切现相都是由于我们的心不空寂,妄心乱动而产生的,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从我们的法身中生出来的。

  法身所生寂、怒诸尊,身形高大。大者,犹如虚空;中者,犹如须弥山;小者,也比你自身高大十八倍以上。他们身上有无数光点闪耀,发出强烈的光明,你要认识此光明正是你的本性光明,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当于此勿惊勿怖,发心皈依,与寂、怒诸尊合上去,犹如水乳交融,无二无别,当下证成报身佛。

  如果你不能认识本来面目,无论你对一切经论如何精熟,虽历劫修法,也不能成佛。由于你对寂、怒诸尊产生恐惧怖畏,则一切寂部诸尊就变现为嘛哈嘎啦护法神(汉地叫大黑天),一切怒部诸尊则变现为阎罗法王之身体,本来境相转成魔相。阎罗法王身形高大,大者,犹如虚空,中者犹如须弥山,小者,也比你的身体高大十八倍以上。你若于佛寂、怒诸尊,心生恐惧,就会有无数个阎罗法王充塞世间。他们各个咬唇切齿,目如玻璃,头发上绾,巨腹细腰,束发结顶,手持刑板,口发杀……声,同时还饮啖脑髓,撕裂身骨,剜食心脏。种种可怖境相在你的面前显现。对如此境相,你一定要镇定,不要恐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已是习气意生之身,即使被砍杀,亦不致死。因本性是不生不灭的,凡所有相都是从你的法身(佛性)中生出来的。所以,所有寂静、忿怒、饮血诸尊,及异类面首、虹光、阎罗法王等诸可怖形像,均无实体可得。你若能这样思惟,则所有的恐怖形像当下就消失了。如果你不能认取,就观想:所有这些形像都是本尊为救我出离苦海而显现的。所以应当虔心皈依,并同我一起念诵以下偈文:

  本尊圣者,祈垂听许!我今漂泊,‘中有’难中,

  惟祈圣者,速来拯救;大悲摄受,护持于我!

  (这段偈文的意思是:本尊圣者,祈请你降临听我诉说,如今我在中有苦难中漂泊,祈请本尊圣者以大悲力摄受、护持我,把我从中有苦难中拯救出来。)

  同时,还应当回忆上师名号,祈请上师前来救护,并急诵下文:

  我今漂泊中有,惟祈速来拯救,不舍大悲,垂赐恩佑。

  (这段偈文意思是说:如今我在中有苦难中漂泊,祈请上师本尊迅速降临,来拯救我,以大悲力摄受我。)

  还应当在饮血忿怒诸尊现前之际,同我一起祈请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习气炽盛漂泊中有时 恐惧怖畏境相当舍弃

  唯愿‘寂’‘怒’圣众前引导 法界自在忿怒母后护

  祈请度脱中有怖畏峡 送我往登正等觉佛位

  我今独行别离诸亲友 现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恳祈诸佛大悲力救拔 愿除中有诸怖畏恐惧

  当兹所现五智光明时 勿怖勿惧认识为本相

  ‘寂’‘怒’两部身相起现时 坚信勿怖认取为中有

  倘缘业力备受诸苦时 愿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尊如千雷震时 愿即转成六字大明声

  业力追逐失所救护时 愿大悲尊为我作依怙

  任为业习所受苦痛时 愿证净光安乐三摩地

  五大种界不与我为故 愿我得见五部佛刹土

  (这段偈文大意是:由于我习气炽盛,所以漂泊于中有苦难之中。此时此刻,我应当舍弃种种恐惧怖畏之情,愿寂怒圣众在前面作引导,法界自在忿怒母在后面护持,使我摆脱中有诸苦,送我往登正觉佛土。如今我已离开亲朋好友,独自漂泊。所见的各种境界都是我的心所生,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这就是‘自心映空相’。恳请诸佛以大悲力救护我,除去我在中有时期的怖畏恐惧之情。当五智光明及佛菩萨寂、怒两部形像显现时,使我能够不恐惧,不慌乱,而能认取本性光明。当我受业力牵缠而受苦时,愿诸佛本尊能消除我的苦厄。当出现千雷齐震的宏大法音时,愿佛菩萨加持我,使它转变成‘六字大明咒’的声音。当业力追逐使我失去救护时,愿诸佛菩萨作我的依靠,当我被业力习气折磨受苦时,愿诸佛加持我,使我证入安乐详和的光明中。愿地、水、火、风、空五大种性,不与我为敌,使我能见到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土。)

  就这样和我一起竭诚发愿,则一切恐惧境相就会消失,进而可以证成报身佛。’

  以上各日诵法,每天诚心诚意念诵三至七遍,无论亡者有多大的罪业,福德如何低劣,也可以得到解脱。如果有人虽经多次指示,仍然不能得度,就会降入轮回中有时期。在轮回中有时期,我们仍然有救度的方法,这就是下面要讲述的第四阶段的行法。

  己 综述本法之胜妙功德

  本密法乃一切法中续部心要,中有教授要诀;仅由耳闻即得解脱。若获目见,亦得解脱。凡在临命终时,多为每一种习气之所惑乱;除此‘听闻解脱密法’,更无其他方便。惟诸胜上修行人,平日熟修薰习,于证智上,曾有指证及觉受者,到身心分离时,法性显现,则于‘死位中有’明光初现之时,在认识上极为有力,故此法当于在生之时,奉为课诵,明记勿忘,是为至要!并于此文字句义,涵泳玩味,通达了解,如理作意,三时念诵,习以为常;如能明白句义,牢记于心,纵有百鬼驱逐,于此句义亦不忘失。若复有人,经过一次听闻,虽其人曾积无间大罪,亦得解脱。故对此微妙密法,当于大众中,广为朗诵,令其一度听闻;虽复不解其义,但在‘中有’时,自内证智,豁然开朗,记忆力强,较在生前,超过九倍,其在尔时,一字亦不忘失而能记忆。故当于世间之人,广为详说;诸病人前,当为朗诵;亡者耳旁,亦当朗诵。对此妙法,广为流通,有缘之人逢遇此法,极为庆幸!其有未积善根资粮,或未净垢障者,甚难遭遇,纵使得遇,亦难容心信受,坐失大利而已。凡有阅此法者,仅需对之不起颠倒妄见,即可解脱,是故对之极宜珍重!

  法性中有指示终。

  (此段解释参见本书117页)

  五、行法实施

  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 藏名巴多脱卓

  西藏密教初祖莲华生大士心传宝典

  取库藏者持明羯磨洲大师自黄金河畔堪波达山请出流通

  诺门金刚乘弟子寿固金刚孙景风敬译

  (四)第四阶段行法

  正编下卷 轮回中有教授

  ◎皈敬偈

  皈命依怙尊 上师及三宝 愿慈悲摄受 中有得解脱

  上卷中有教授,已至法性中有,兹当开演轮回中有解脱法。

  正编下卷讲的是第四阶段的行法,即轮回中有时期的救度方法。这一阶段的行法,要在亡者断气十八天之后开始实施。‘皈敬偈’的意思就是表示我们愿皈依佛菩萨并请求加被之意。这段‘皈敬偈’的意思就是:我愿皈依上师及佛、法、僧三宝。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摄受我,做我的依靠,把我从中有苦难中解脱出来。

  第一章 死后之境界

  前卷关于法性中有,经已详细导示。除已能了悟真实法相及具净行善业之人、如说实行而得解脱者外,然仍有未能了悟及具恶业之人,缘于业力炽盛,不解实相;或为业力所牵,恐惧怖畏;虽经导示,自失得度之机,延至二七终了、而仍未能证入者,当诵下文,印入其心。

  甲 中有身之生起及其特能

  作法者,先于三宝前,尽力设供,如法举诵启请诸佛菩萨加被等偈,悉照前卷‘诵法实施’中所规定,应呼亡者之名,如下导示,三至七遍。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行法,亡者应该了悟实相,认取光明。但仍有恶业深重之人,为业力所牵,虽然经过多次指示,仍然对各种境相感到恐惧怖畏,失去得度的机会,而落入轮回中有。行法者应该继续为这些人实施轮回中有时期的救渡方法。在行法时,同以前一样,每日念诵‘谛实力偈’(见本书178页)三或七遍,召唤亡魂前来听法。然后再念诵以下导示三至七遍。导示一至导示四介绍了中阴身的形成及其特能。

  导示一

  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人于死后,沦入地狱,或生天道,乃至转成‘中有之身’,如是名为‘超常之身’。汝于死后,初则经过三日半或四日之昏迷,迨汝苏醒,经历‘法性中有’‘寂相’‘怒相’诸部圣众,智光炳照,种种示现,方便接引,惜汝愚而无知,惧不证入,蹉跎自误迄至今时,犹自以为如梦初醒,同时转成发光之体,类似生前所具之色身,此如密典教示偈云:

  当得相似幻色身 类乎前身当生身

  六根觉能齐赋有 行动无碍任游行

  具有业通神变力 同类天净眼见形

  此偈教示,即今汝之现在境相也。发光之体,经文解为‘类乎前身当生身’,意指亡者将赋之身,恰如前世宿业所感,亦得相当福报庄严相似之身,名曰:‘意生之身’。惟幻不实,随业而转。故如汝因己前业力当感生天趣,天趣境相,立即现前。或生修罗道、人道、傍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各道境相,无不随感而现,此皆由业感果,如影随形。所谓‘类乎前身’者,‘前身’二字,隐指汝死后三日半或四日前之血肉色身;‘当生’二字,则指所感将来投生之处情景。是以经句‘类乎前身当生身’,应即解为类乎已弃之色身,与夫将来重复受生应赋之色身。惟汝如遇有如是生身境相,无论如何,勿起贪求生身之念,亦勿怯弱;设因怯弱而生贪求,则汝又将沦入生死轮回之中,受苦无休矣。

  迄至昨日,汝仍不悟‘法性中有’,以致漂泊至今,尚无归宿之所。今者汝当依奉上师所传教授,心不散乱,善自安止,任运无为,则自内证智,元明光照之境,自得现前。果能如是,自得解脱,不再蹈入受生胎门。设若不能,则当信乐虔敬,观想汝之上师本尊、或‘大悲怙主’,在汝顶上,荫庇于汝,而以猛利欲乐之心,诚恳祷求,专一信仰,执持勿失为要。如上导示,彼亡者但能了悟,依说坚持,自得解脱,不再沦入生死苦海中。设因业力所牵,仍未了悟而证入者,当再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导示一’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慌乱,仔细听我为你讲法!人死后,有的直堕地狱,有的直生天道。除这两种人没有中阴身,其余的人都会有中阴身。因中阴身不同于我们的肉体,所以又叫“超常之身”。你死后经过三至四日的昏迷,清醒后又经历了十四天的法性中有时期。由于你对寂部、怒部佛菩萨的种种示现,愚而无知,惧不证入,延误至今,实在可惜。当你渐渐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就会发现,自己已不再拥有原来的身体,而是变成以风大为主,发出淡色光的中阴身。这个中阴身正如密教精典中偈文所描述的那样:

  “当得相似幻色身,类乎前身当生身

  六根觉能齐赋有,行动无碍任游行

  具有业通神变力,同类天净眼见形”

  这段偈文告诉我们,中阴身是由于我们六根不清净,第七识执著有我而幻现出来的身体。因第七识为意根,所以又称中阴身为意生之身。这个意生身虚幻不实,它的形状开始就类似于我们死亡前的身体(即“前身”)。以后,中阴身会随著业力的变化而变得与将要投生的身体(即“当生身”)相似。在人死后,由于业力所感,当投生哪一道,哪一道的境界就会现前。亡者的自识就会随著境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引起意生身的变化。比如贪心重的人将投生饿鬼道,饿鬼道的恐怖境界就会现前,这时随著亡者心念的变化,其中阴身慢慢就会变成饿鬼的形像。所以无论我们身体发生什么变化,无论我们看见什么境相,我们都不要贪求或者惧怕,否则就会再次投入生死轮回之中,无有了期。

  由于你在法性中有时期未能认取光明,以致漂泊至今,无有归宿。现在你应按照上师对你的教导,心要空净,不要散乱。本性光明就会再次现前。你如能当下认取,即可解脱,不会再蹈入受生之门。如果你做不到,则要以愉快的心情,一心一意,虔诚恭敬观想你的上师本尊,或观世音菩萨,在你的顶上或面前保护你。’

  按照上文导示亡者,如果亡者能按照导示的要求去做,就能够得到解脱,而不再沦入生死苦海。如果亡者被业力所牵,不能自主而未证入,则要继续为亡者念诵以下导示。

  导示二

  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上偈所云:‘六根觉能齐赋有’者,谓汝生前,或为目盲,或耳重听,或不良于行,乃至诸根残缺,今在‘中有’境中,汝目能视,耳亦能闻,六根无损,聪明伶俐,一切具足,所以证明汝已离世,漂泊中有,了悟此理,记持勿失。

  复次,所谓:‘行动无碍任游行’者,谓汝现今已受得中有意生之身,业已脱离质碍血肉之躯,故具种种特能,意念所至。通过磐石、山陵、丘垄、地土、房屋乃至须弥四洲,任汝游行,无有阻碍,惟除‘菩提迦雅’(指印度金刚座,为贤劫诸佛如来共成佛道示现之处。)及母体子宫不净之门,不能穿过外,纵如须弥山王,往来穿过,亦无窒碍。即此可证汝已沦泊‘中有’。惟汝今者,当善自了知,恳切忆念上师本尊,竭诚祈祷于‘大悲怙主’,是为切要!

  ‘导示二’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不要散乱,仔细听我为你讲法!在导示一的偈文中,提到中阴身“六根觉能齐赋有,行动无碍任游行”。这句话就是说:尽管你生前六根残缺不全,是盲人,或者是聋子,或者行动不便,但中阴阶段的你却聪明伶俐,六根完好无损,能看,能听,而且行动无碍,可以任意游行。只要意念一动,就可以穿越磐石、山陵、土地、房屋乃至须弥四洲。除佛的金刚座和母体子宫外,没有什么东西能阻碍你。千里万里往来穿逡,一飘就到。所以种种迹象表明,你已脱离血肉质碍之躯而拥有中阴之身。现在,你只有恳切忆念上师本尊,竭诚祈请观世音菩萨,才能脱离中有之苦。这一点你一定要牢记勿忘!’

  导示三

  嗟!善男子(某某):所谓‘具有业通神变力’者,此非谓汝修持功德或禅定所证之通所致,盖由业力所感之神通,属于业等流(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类似,谓之等流。)一刹那间,能绕‘四洲须弥’,于所意欲任游境地,一刹那顷,皆能应念而至,犹如壮士手臂伸屈之顷,即能到达。一切忆求,或忆或不忆,无有不能示现者。今汝已能无碍示现,当认取之,祈请上师印证。

  ‘导示三’内容如下:

  ‘某某人,你现在的中阴身“具有业通神变力”。一刹那间,能绕须弥四洲。无论什么地方,远隔千里万里,你一动念即可飘到,就像身体强壮的人伸出手臂一样容易。你以前记不住、想不起来的事情,现在只要一动念,即可回忆起来。这种突如奇来的神通完全是由业力所致,而不是你修行功德或禅定功夫所证的神通,所以称为业通。这只是小小的神通,不可与佛的六通相提并论。你现在虽能无碍示现,但仍处在生死轮回苦海之中。你应诚心祈请上师,佛菩萨的加被,使你脱离中有诸苦(业等流就是由业力所致的果)。’

  导示四

  嗟!善男子(某某):所谓‘同类天净眼见形’者,此谓在‘中有’时业力相等之同类,诸相毕见,又感生天道之同类,彼此互相能见,他趣亦然。惟汝对之不可贪恋,当观修‘大悲怙主’。又所谓‘以天净眼见形’者,谓由天等福德之力所成。又凡如实修习禅定之天净眼,固亦能见,然非一切能见,于所见前,专注则见,不专注则不见,若心神外驰,亦不能见。

  ‘导示四’内容如下:

  ‘某某人,你要注意,中阴身可以“同类天净眼见形”。这就是说,你可以看到业力相等的同类。比如,由于业力的缘故,你将投生天道,就可以见到天道的同类和天道的境相。应投生其他道的也可以见到其它道的同类和境相。所以你对所见境界不要贪恋,应时时观修观世音菩萨。“同类天净眼见形”既不同于“天净眼见形”,也不同于修习禅定功夫所得的“天净眼”。“天净眼见形”是由福德业力所得,而修习禅定所得的“天净眼”,也不是一切都能见,要专注才能见到,不专注,心神外驰就见不到。’

  乙 中有身特殊状态

  导示五

  嗟!善男子(某某):汝将藉是中有之身,目观尘世熟谙之境,亲属故友,犹如梦见,汝虽目睹,就之而语,悉皆无闻,置之不答。但见汝家,已在举哀,亲属人等,悲号哭泣;遂自计曰:‘吾今岂已死乎?为之奈何!’此念甫生,遂感极剧烈之痛苦,犹如热釜中被煎之鱼,汝今正已亲历矣!然汝今者,已经隔世,虽徒自苦,亦复何益,当勿贪恋!汝在生前,若有上师,则当祈请上师,同时观修本尊或‘大悲怙主’而作祈请,则痛苦自止,怖畏自除。

  导示五至导示九,介绍了中有身在轮回中有时期的境界。

  ‘导示五’内容如下:

  ‘某某人,现在凭借你的中阴身,就能看见生前你所熟悉的地方和环境,能看见你的亲朋好友,虽然你能看见他们,并和他们讲话,但他们却听不见你的声音,对你不予理睬。当你看到家里人们已在为你举哀,亲属等人,为你悲号哭泣。这时你才会想:难道我已经死了吗?!怎么办呢?!此念一动,遂感极剧烈的痛苦,就像在锅中被煎炸的鱼一样。你应该明白,你已与世隔绝,只有自己痛苦,但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你应立即断除贪恋之情,如果生前归依过上师,你应当祈请上师,同时观修本尊或观世音菩萨,这样痛苦就会解除,就不会再感到恐惧害怕了。’

  导示六

  嗟!善男子(某某):汝被业风吹送,鼓动追逐,甚难自主,失其自由,自内证智,无所凭依,正如风卷毛羽,任其起落;又如疾乘野马之上,颠苦奔驰,喘息不定,漂泊无依。忽又闻呼汝之名而哭泣者,汝虽止之勿哭,惟彼哭者,置若罔闻,终不理会;又自计曰:‘我已死乎?’于是又感极大苦痛。惟汝今者,切勿悲痛。又汝所见之光,不分昼夜,皆如灰白淡色之曙光,如是逗留‘中有’,或一七、或二七、或三七、或四七、或五七、或六七、乃至七七四十九日,惟普通‘轮回中有’之苦,为二十二日,但随业力,久暂无定。

  ‘导示六’内容如下:

  ‘某某人,你现在被业风鼓动、吹送、追逐,难以自主,本性智慧已被业力遮盖。就像被风吹卷的羽毛,任其起落,漂泊无依;又像疾乘在野马之上,颠苦奔驰,喘息不定。忽然你又听到有人一边叫你,一边在为你哭泣,你虽然劝他们不要哭,但他们却置若罔闻,终不理会。你终于明白,自问:我已死了吗?!于是感到极大的痛苦。你应知道,你现在正处在轮回中有时期,所见到的光,不分昼夜,如同浅淡灰白的曙光。一般说来,轮回中有时期为三十五天。但随业力,或长或短,并不一定。在这个阶段,你千万不要悲哀痛苦,这是最重要的!’

  导示七

  嗟!善男子(某某):在此时期,业海红风,极可怖畏,不堪忍受,自汝身后,猛烈推荡,吹送而来。汝当对之勿生怖畏,要知此实为汝自识迷幻境相所现也。又有极可怖畏之黑暗处,最难忍受者,今临汝前,此时发生‘击’‘杀’之声,种种怨敌怖畏,亦临汝前,汝当对之勿生恐怖。复次,又有罪大恶极者,出现肉食鬼啖人罗刹,各持种种兵器,口喊‘击’‘杀’喧声,呼啸汹涌,直扑而来,状极凶猛;又有种种可怖猛兽,作追逐相,亦复临前;狂风暴雨,大雪深雾,群众追逐,狂扑而至;又复发出巨响,有如山崩海啸,或如烈火喷轰,又如狂风怒吼,种种巨声,惊怖欲绝。于是汝四窜逃奔,不择去路,终遇三大绝壁,一白、一黑、一红,悬崖千丈,深不见底,生路俱穷,势将下坠三大绝壁之中,岌岌可危!嗟!善男子:三绝壁者,即‘贪’‘嗔’‘痴’,非为实质,此时当知已为‘轮回中有’,当念大悲怙主名号,称自己名,唱言

  依怙大悲 圣观自在 上师三宝 慈悲加被

  惟乞拯救 脱离险峡 令勿随转 三恶趣处

  如是恳切祈祷,不可忘失!

  ‘导示七’内容如下:

  某某人,在此轮回中有时期,业海红风,自你身后吹送而来,猛烈推荡,极为可怖。在难以忍受的黑暗之中,会突然发出非常恐怖的打、杀之声,许多充满怨怒的敌人,也追杀而来,使你不堪忍受。对此你千万不要恐惧害怕,要知道这些境相都是你自识变化所幻现的。还有一些罪大恶极之人,会见到许多食肉鬼怪和吃人的罗刹,形状极为凶猛。他们手拿各种各样的兵器,口喊:打!杀!汹涌呼啸,直扑而来;种种可怕的猛兽也在后面追逐;与此同时,还有狂风暴雨,大雪深雾,人群追逐,狂扑而至;再加上种种巨声,犹如山崩海啸,烈火喷轰,狂风怒吼,使你惊怖欲绝。于是,你不择去路,四处躲避逃窜。最终遇到三大悬崖绝壁:一白、一黑、一红,深不见底。你就要掉入三大绝壁之中,岌岌可危!哎!可怜你已到了穷途末日,没有生路了。

  某某人,你应该明白,现在你正处在轮回中有时期,这三大绝壁正是由你的贪、嗔、痴三毒所化,并非实有。此时你应当以自己的名义恳切祈请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并念诵下文:

  依怙大悲 圣观自在 上师三宝 慈悲加被

  惟乞拯救 脱离险峡 令勿随转 三恶趣处

  (这段偈文的意思是说:祈请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上师及三宝,慈力加被,作我的依靠。拯救我脱离中有险峡,使我不入三恶道。)

  导示八

  复次,若有集积资粮,奉行佛教纯洁之士,则有以福德为后护,及以安乐为前导者,来迎于前。至若生前善恶相等者,则不受任何苦乐,唯是显现昏蒙愚昧平淡之相而已。

  善男子(某某):如是对于任何境相,凡是五欲色、声、香、味、触,随一安乐现前,汝当于彼,勿贪勿著,屏除一切贪求之想,惟自念言:

  以此一切善乐 供奉上师三宝

  此谓汝若得乐受,一心思惟上供上师三宝,切勿贪求自受。若现不苦不乐平等之相,则自内证智以不修、不整、不散乱、安止于‘大手印’境中,是为至要!

  ‘导示八’内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生前奉行佛教,为世人造福,而积累了福德资粮,那么,在你死后就会有安乐景像前来迎接。这些安乐景象以色、声、香、味、触等多种形式在你面前呈现。对此,你应屏除一切贪求之想,切不可生欢喜之心,应一心思惟供养上师三宝,并发心:以此一切善乐,供养上师三宝。

  某某人,如果你生前所做善恶相等,那么死后就不受任何苦乐,只有昏蒙愚昧平淡之相显现而已。对此不苦不乐平等之相,你要以了了觉知性,照破昏蒙愚昧,以不修不整,不散乱而安止于了了分明的境界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导示九

  善男子(某某):尔时如遇桥梁,八大灵塔寺庙等处,仅能暂一停憩,不能逗留过久,以汝之神识、已与躯体分离、不能自主之故,因此,汝辄懊丧,烦恼悲痛,能知之识,恍惚不定,失所凭依,尔时遂自念云:‘吁!我已死矣,为之奈何!’此念一生,心灰意冷,不胜悲叹,猛利痛苦,猬集于前。今者汝既不能逗留一地,必须他往,故勿作种种希求,惟当安住于自内证智本元无动之境。至于食品,若为汝特设者,始得享受;其他供物,无权尝食。此时亲朋,无一可以引为己助,凡此皆为‘轮回中有’意生之身漂泊之相也。此时苦乐,随业起现,汝且自见家宅境地、亲属等人、乃至汝之尸身,又自痛念云:‘我今已死,奈何奈何!’不胜绝望,遂生忧闷,自维:‘若得我一身,何不能为?’如是作念,住复流荡,觅取色身,如是境相,汝今已有。惟汝之尸身,纵复趣入九次以上,然因所历‘法性中有’已久,其尸在冬已冻,在夏已腐,否则已为亲属火化,或已土葬,或投水中,或施与鹏鸟野兽吞食,汝复欲住入,不可得也。汝因无处可栖,心极不乐,顿觉自身被推掷于山崖石缝之中,如是汝今备尝诸苦,即为‘轮回中有’,汝寻自身,所得惟是苦耳。当勿起恋身之心,于任运无为上,坦然处之。

  如上导示,死者之灵识能依教奉行者,则于‘中有’境中,自得解脱。

  ‘导示九’内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这时你遇到桥梁,八大灵塔,寺庙等建筑物,只能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会,不可逗留太久,这是因为你的神识已与身体分离,不能自主之故。因此你感到非常懊丧和烦恼。因为神识失去依靠,恍惚不定,便自言自语:哎!我已死了,怎么办呢?此念一生,心灰意冷,不胜悲叹,猛利痛苦,猬集于前。既然你不能在一处逗留太久,必须他往,于是生出种种希求。所以这时你不要胡思乱想,应安住于自性本元如如不动的境界,不要再到处漂泊。至于食品,如果是为你特设,你可以享受。其他供物,你无权尝食。现在亲朋好友没有一个人能帮助你,苦乐随业而现。你能看见你的家人及亲属,还会看到你的尸体,于是你痛苦绝望,心生忧闷而想:我要是能再有一个身体就好了,怎样才能再找到一个身体呢?此念一生,便到处游荡,寻找色身。这时你纵然往你的尸体里钻很多次,也不可能再复活了,因为你的色身已坏。已经过了法性中有时期,时间太久。在冬已冻,在夏已腐,或已为亲属火化、土葬,或已投入水中,或已喂鹏鸟野兽吞食。你已无处可栖,觉得自己好像被掷于山崖石缝之中,备尝诸苦。你想寻找身体,所得却只有痛苦!所以你绝对不要生恋身之心,对轮回中有时期的各种境界应以无为之心坦然处之。’

  经过行法之人以上导示,亡者灵识能依教奉行,则可从轮回中有苦难中解脱出来。

  丙 冥界裁判情景

  如上导示,然有缘于恶业之力,虽已指示而不能证入者,则又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导示十

  嗟!善男子(某某):善自谛听!汝今备受如是诸苦,乃汝自作之业,非他人所能代之也。惟有竭诚祈请三宝,始能救护。如是既不祈请,又不知观修‘大手印’,亦不观修本尊,则有与生俱来司善之神,以白色石子,计量生前所作之善;又有与生俱来司恶之神,以黑色石子,计量生前所作之恶(按司善司恶之神,在藏密中,简称为俱生五神,即与生俱来不离自身司人,善恶身中五处之神,类似中国道经中之三尸神,在藏密中有修法专轨),前来引导。斯时汝对之极度惊惶失措,悚然战栗,试为谎言,我未作恶,于是阎罗王发言:‘吾有业镜,可以鉴照’,遂与镜照,凡在生时所作一切善恶两业,悉于镜中朗然毕现,丝毫不爽,汝虽谎言,毫无利益。于是阎罗王以绳系汝颈,自后拖曳下堂,断汝之首,剖汝之心,抽汝之肠,吮汝脑汁,饮汝之血,食汝之肉,啮汝之骨,汝虽痛苦,但不致死,汝身虽碎,复又完整,重受斫切,复感大苦。汝在斯时,当其以石子计量善恶拖曳而行时,当勿惊怖,亦勿谎言,对于阎王狱卒,亦勿怖畏,要知汝今已为‘意生之身’,纵经斫杀碎割,无死因也。其实汝身本为空性本色,何须惊怖。所见境相,乃自识迷幻境相,空中之色耳。汝自习气为‘意生身’,当体本空,本来无相。由无相故,触不可得。以上所述,皆由自识迷幻境相所变,故在外界则有阎罗狱卒神鬼饮血罗刹牛头等,其实毫无实事可得。当知此时即是‘中有’,当修‘大手印三摩地’。若不知修习,当于汝身能生怖畏之自性为何,随力观照而勘破之,即证自性全不可得之空,此即‘法身’也。此空非是空无所有之空,乃‘如实不空’之空。念觉朗然起现,即为‘报身’密义也。‘明’‘空’无二,本不分离;当体即空,‘空’‘明’无别,赤裸通脱。汝于当下安住难忍状中,即‘自性身’也。复于其中本来力用,不灭遍现,即大悲‘化身’也。

  嗟!善男子:静以观待,不可散乱。设若证认上述四身,决定解脱,成佛无疑。此为佛与众生差别之分界。当此之时,心不散乱,最为重要!否则永久陷于泥涂之中,求出无期。所谓‘于一刹那分差别,于一刹那成正觉’,今正其时。汝昨日以前,由于散乱,已失得度之机。故‘中有’甫一现出,不能认识,旋即发生怖畏。今者若再因散乱而失此机,则大悲圣者慈眼注照之视线,即将中途阻断,汝则不能解脱,惟有逐业而行矣。

  以上导示,纵不证认,亦得解脱。若为俗人,不知观修者,当再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虽经过以上导示,但由于恶业牵缠,亡者不能自主,难以证入明光。这样,就要呼唤亡者的姓名,为其念诵以下导示。导示十、导示十一介绍了亡者在冥界受裁判时的情景。

  ‘导示十’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仔细听我为你讲法!你现在所受的这么多苦难,都是你自己所造业力的结果,并非他人的错误,也不是他人所能代替的。现在你只有竭诚祈请皈依上师三宝,才能得到救护。如果你既不祈请上师三宝,又不知观修本尊或“大手印”,就会出现与生俱来的司恶之神和司善之神,来记录你的善恶之事。司善之神会以白色石子计量你生前所做善事,司恶之神会以黑色石子计量你生前所作的坏事。对此你会惊惶失措,悚然战栗,并竭力掩饰撒谎说:我没有做过坏事。这时阎罗王就会说:“我有业镜台,可以照见。”然后拿出业镜台来鉴照。这样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好事、坏事都清清楚楚的显现在业镜台中,不会有丝毫的差错。仅管你仍继续说谎狡辩,但已毫无意义。阎罗王会用绳索系住你的脖子,然后被狱卒拖下公堂。先砍下你的头,再剖开你的心,抽出你的肠子,吸你的脑浆,喝你的血,吃你的肉,啃你的骨头……。仅管如此,你却不死,一直备受痛苦的折磨。你的身体被粉碎之后,很快又恢复完整,再重新饱尝粉身碎骨的痛苦。所以当司善、司恶之神出现时,你不要惊慌,也不要说谎。当狱卒拖你下公堂的时候,更不要害怕。你应该明白,如今你已是意生之身,纵然被斩杀割碎也不会受损,因为你的血肉之身已经死了,不会再死!实际上,你的身体是四大假合,本来就是空,你还怕什么呢?!你所见的境相,如阎王狱卒、饮血罗刹、牛头鬼神等形相,都是由于你自识迷乱而幻现出的境相。如空中之花、水中之月,无有实体。你的这些痛苦正是由于你习气深厚所致,自以为有身体可得。即使肉身已坏,仍然执著有我,才生出意生之身。实际上,一切现相本来没有,本体是空。所以在此轮回中有时期,应按上师对你的教导修习,将一切境相化空。如果你不能将此境相化空,就应注意观照,现在你能生起怖畏之心的本体是什么?随力参究,若能照破一切境象,证得本体空性,即是法身佛,也就是自性身。但此空并非空无所有之空,而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于空寂中忽觉明光朗然,此光明即是报身佛。明、空无别,本不分离,当下即空,赤裸裸、净洒洒、一丝不挂。能于中有苦难之中安然自在,则一切境界即是化身佛。

  某某人,你若能心不散乱,认证法、报、化三身,当下即可解脱成佛。所以说于一刹那成正觉,于一刹那成众生,成佛就在当下。你若能当下成佛,就能于一切中有境界中安然自在而不散乱,这就是佛与众生的差别。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不要散乱。否则,智慧光明就会被这些境界遮蔽,这样你就会产生恐惧怖畏之心,随业流转于生死泥涂之中,而不得解脱。’

  以上导示,若能认证即可解脱。否则还要呼唤亡者姓名,为其念诵以下导示。

  导示十一

  嗟!善男子(某某):以上导示,若汝不知如何观修,则当念佛!念法!念僧及‘大悲怙主’而作祈请!所有一切怖畏境相现前之时,只有观修‘大悲怙主’及汝之本尊。若在生前曾已请求某种灌顶上师所赐之名号,并念汝之根本上师名号,对阎罗法王陈说,则汝虽已堕入悬岩绝壁险峡之中,亦无能为害,必可远离痛苦。

  ‘导示十一’内容如下:

  ‘某某人,经过以上导示,你若仍不明白,那么当恶境界及阎罗法王现前时,你就念佛、法、僧,或者念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或者念你根本上师的名号,这样既使你已堕入悬岩绝壁,也不会受到伤害,可以远离痛苦,而得解脱。’

  丁 转移一切心念力

  如上导示,自能认识,无不解脱者。如仍未能解脱,兹为殷重叮咛故,再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导示十二

  嗟!善男子(某某):当下境相,刹那欢喜,刹那愁苦,苦乐之感,最为猛烈,犹如弩炮急射而来。凡此一张一弛,汝当任凭机运,净除爱憎之念,境相自息。设汝有生天之因,天界境相,立即起现。如汝生前眷属,不明因果,杀害多数生命,而作布施,为汝祈福,汝则生起不净之境相,猛起嗔心,因此结生相续(谓投生),感生地狱(为死者而杀生,则此杀生之业,重累死者受报。死者在中有身时,一见是事,立即呼止,然其眷属,置若罔闻,杀生如故,于是猛起嗔念。故今导示亡者,嗔念万不可生,否则即感生地狱。),因之嗔心决不可起!

  又汝对于生前遗产,生起贪恋,或于汝之财物,知为他人侵占享用,于是对之生起嗔心;要知汝纵起贪嗔,亦无法过问,于汝无益。故当对于生前遗产,勿贪勿著,惟有断然决然,弃而掷之,任为何人享用侵占,当勿吝惜,而抱施舍之心。诚敬思惟,供献上师三宝,住于无贪无著之境。

  复次,若有为汝修作度亡仪轨,念诵‘冈嘎尼陀罗尼’及‘灭一切恶趣王咒’(此为度亡用两大要咒。冈嘎尼即东方不动佛往生咒,俱见附编。)等等修法,但不清净合法。作法者或昏沉,或懈怠、或缺犯三昧耶、或律仪不净、或行为放逸轻慢正法、或用黑教追荐之法亵渎正教。汝有微细业通,故能目睹,对于修法僧侣,退失正信,萌生邪见,恐惧不安,既了知已,于是汝自念云:‘噫!我竟为彼等所欺罔矣!’心遂失望,沮丧不乐,于是对于清净境相,不生信解,萌生邪见,退失正信,因此,结生相续,定生恶趣,与汝无益。盖汝嗣续所延诸善知识,为汝修作佛事,虽如何不净,当自念言:‘此是我自识境相不净,佛经圣语,宁有不净之处,譬如自形垢污,以镜鉴照,乃我本相不净。况彼诸善知识,身为僧伽,语为正法,意为佛之体性,故当皈依,作胜解想,至心爱乐净相,随汝嗣续修作佛事,定获利益。’如是生起净相之念,切勿忘失。

  复次,汝若有生恶道之因,恶道境相,即时起现。赖汝嗣续及诸眷属,为汝罪业,修作不杂邪巫之纯净佛事,所延上师阿阇黎,身语意三,善妙仪轨,汝睹见已,心生欢喜,感大愉乐。此心甫生,则结生相续,虽为堕入恶趣之因,然由此功德,定能转升上界,故汝勿生不净之心,而于信乐净相,亦勿偏向而加分别,须极端留心为要。

  嗟!善男子(某某):总而言之,现在汝之自内证智,失所凭依,于其轻微摇动,则随善与非善之境相起现,即能起大力用。若为非善,意勿思惟,但忆生前任何修持之一种。设无修持,心应欢喜,至诚皈命,祈请‘大悲怙主’,恳切欣求发如下愿:

  嗟!

  我今独行别离诸亲友 眼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恳祈诸佛大悲力救拔 愿除中有诸怖畏恐怖

  倘缘业力备受诸苦时 愿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声如千雷震时 愿即转成六字大明声

  业力追逐失所救护时 愿大悲尊为我作依怙

  任为业习所受苦痛时 愿证净光安乐三摩地

  依上愿文,坚切持诵,定能如愿获蒙引导,决无欺罔。如是诵说,一经认证,即得解脱。

  导示十二介绍了指示亡者转移心念的各种方法。

  ‘导示十二’内容如下:

  ‘某某人,你正处在轮回中有时期,喜怒哀乐,变化极快。刹那欢喜,刹那愁苦,就像急射的弓箭,忽张忽驰。比如:你有生天的福报,天界境相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如果这时你又看见亲朋好友,因不明因果,为祭奠你,为给你祈福,而宰杀许多生命。对此不净之境相,你嗔心一起,天界境相就会马上消失,而感生地狱境相。所以,于此中有时期决不可起嗔心。对于你生前财物,决不可起贪恋之心。尤其当你看到自己财物被他人侵占享用,也勿生嗔恨之心。你应当明白,你现在正处于中有时期,即使怒火万丈,也无济于事,对你更是毫无意义。所以,对于你生前的财物,应勿贪勿著,断然抛弃,任何人享用侵占也不吝惜。要有施舍之心,诚心诚意恭敬观想,将你所有之一切奉献于上师三宝。而住于无贪无著之境。

  如果有人为你举行度亡仪式,或修度亡等法,比如念诵“冈嘎尼陀罗尼”或“灭一切恶趣王咒”等,但不清净合法,或, 行法者昏沉,懈怠,犯戒,律仪不净;或者行法者行为放逸、轻慢正法;或用邪教之法亵渎正法。因你具有业通,可目睹一切,于是对行法之人,退失信心,萌生邪见,恐惧不安,而自言自语:哎!我竟被这些人欺骗!此念一动,心遂失望,沮丧不乐,并对清净境相,产生邪见,退失正信。这样,你就会堕入恶道,轮回生死,对你无益。所以对亲朋好友为你作佛事而请的善知识,尽管有什么不妥之处,你也应该正确对待和理解。应这样想:佛经圣语,是不会有不净之处的。就像照镜子,镜中的污垢,是由于我本身不净的缘故。行法者是善知识,身为僧侣,语为正法,意为佛之智慧,我应当皈依。无论他们如何为你作佛事,你都要这样想,诚心诚意,心境朗然,这样你就可以获得大利益,这一点很重要,请不要忘记。

  如果你生前作坏事,造了恶因。中有时期恶道的境相就会现前。这时,如果你的亲朋好友为了减轻你的罪业,而请善知识为你做佛事,行法者身、语、意均如同上师阿阇黎一样,福慧具足。行法不加杂邪巫等不纯净之事,律仪规整,清净合法。你虽造有堕入恶趣之因,由此功德,这时也一定能转升上界。如果目睹这一切你心生欢喜,此心一动,则重新卷入生死轮回。所以,对于这些善妙境相,你千万不要有所偏好,不要心生分别,这一点极为重要。

  总而言之,你现在失所凭依,善与非善境相随业起现,你的心也随境相,时喜时悲,摇摆不定。这时你应消除爱憎之心,轮回中有境界自然就会消失。因为这些境界都是你本性所显现的。本来没有自体。就像水中之月,空中之花,如果你能空净其心,本性光明就会再次显现。

  所以,当你见到好的境相,不要起贪恋之心,见到坏的境相,也不要感到恐惧害怕。尤其面对恐怖境界,心不要乱动,要回忆你生前所修之法,来转移你的注意力。如果你生前没有修过什么法,那就要诚心诚意的皈依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而念诵以下偈文:

  嗟!

  我今独行别离诸亲友 眼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恳祈诸佛大悲力救拔 愿除中有诸怖畏恐惧

  倘缘业力备受诸苦时 愿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声如千雷震时 愿即转成六字大明声

  业力追逐失所救护时 愿大悲尊为我作依怙

  任为业习所受苦痛时 愿证净光安乐三摩地

  (这段偈文的意思是:如今我离别亲朋好友,独自在中有险峡道中徘徊。各种中有境界虽然本体是空,但却历历在目。恳请诸佛菩萨以大悲力救护我,把我从中有时期诸种苦难中超拔出来。当我被业力束缚而受苦时,愿诸佛菩萨能救度我,消除我的痛苦。当千雷齐震的宏大法声出现时,愿佛菩萨加持我,把这种声音转化成“六字大明咒”的声音。当我被业力幻现的恶境追逐时,愿佛菩萨救护我,做我的依靠。当我被自己的习气支配,造业受苦时,愿佛菩萨加持我,使我证得安详,自在的境界。)’

  亡者按上述偈文深切发愿持诵,一经认证,定能如愿获得解脱。

  戊 六凡道劣光现前

  复次,如上多次修诵,应得解脱。若被业力所制,仍难领悟者,可再为之反复申述,多次念诵,自得大益。此时再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导示十三

  嗟!善男子(某某):若于如上诸般导示,忆而不持,则于此时,前有之身形,逐渐消散,隐没不见,而后有之身,将益明显,不胜愁闷。遂自念云:‘伤哉!我已备受诸苦,任投何身,当往觅之。’此念一生,往来奔驰,飘飘荡荡,不知所之,六道轮回,即于此时起现。业感何道,何道之光起现愈强。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何谓六道之光?此谓天道之光,其色灰白,修罗道光,其色黯绿;人道之光,其色浅黄;傍生道光,暗蓝为色;饿鬼道光,色为淡红;惟有地狱,光如烟雾。当诸光起现时,汝之身色,感生何道,亦即现何道之光色。

  嗟!善男子(某某):在此时际,教授之法,最为重要,任何光现,皆当观为‘大悲怙主’放光,存想其光冉冉而来者,即是大悲至尊(圣观自在菩萨),此为最极深要之导示,而能遮闭投生之处。又或汝已曾修习随一之本尊,观如幻境,毫无自性,持久观修,则知此所谓‘净幻身’也。次观本尊身形,自外而内,渐渐隐没,至不可得,则于‘明’‘空’无执之状,安住顷刻于法界中。再次观本尊,次观明光,如是轮流观想;再观自内证智,亦自外而内,渐皆隐没,空遍一切,明遍一切,法身遍一切,平等安住于法身离戏境相中。在此境上,自能遮止投生之处而成佛矣。

  经过如上多次导示,亡者一经领悟应得解脱,如果业力深重之人,仍难领悟,可再次呼唤其名,念诵如下导示。

  ‘导示十三’内容如下:

  ‘某某人,由于你对以上种种导示不明白,未能修持,故沦落至今,以前的中阴身形逐渐消失,新的中阴身形日益明显。这就是中阴身的生死。所以你日感愁闷,自言自语:哎!我已备受中有之苦,现在随便投个什么胎都行。此念一动,往来奔驰,四处飘荡,不知所措。此时,六道轮回即将开始。你业感何道,何道之光将显现于前。某某人,请你注意,这六道之光,颜色各不相同:天道的光是灰白色,修罗道光是暗绿色,人道的光是浅黄色,傍生道的光是暗蓝色,饿鬼道的光是浅红色,地狱道的光犹如烟雾状。

  某某人,在此紧要关头,你要听我为你指示!要记住:无论什么颜色的光现前,你都应当观想,此为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所放的光,或者选择一个你曾修法观想成功的本尊,观想:此光是由本尊之身冉冉而来,然后再观想大悲观世音菩萨或本尊身形,自外而内,渐渐隐没,至不可得。由此“明”“空”之中,“有”“无”之间而悟一切皆幻,毫无自性的道理。所观想出的观世音菩萨和本尊身形也是幻相,但这些是清净之相,所以又称“净幻身”。你就这样从无观想到有,再从有观想到无,反复轮流观想。一时空遍一切,一时明遍一切。顿觉“明”“空”无二,均是法身的显现。由此你就可以安住于法身离戏境相之中,关闭投生之处而证佛位。’

  第二章 转生方式

  己 避免生死闭塞胎门

  又有虽已修习,亦能猛切希求,惟因平时未能熟修娴习,仍不认识,则昏迷无知,徘徊胎门者亦多有之。于此有闭塞胎门之教授,最为重要。再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导示十四

  嗟!善男子(某某):如上导示,仍不认识,则于斯时,缘于业力,或往上行,或平面而行,或向下注视,如是境相,即将起现。此时汝当观修忆念‘大悲至尊’。

  复次,如前所说,狂风暴雨,大雪深雾,冰雹黑暗,群众追逐,种种境相起现,虽欲逃避,其福德薄弱者,反逃往苦难之地;福德具足者,则能到达安乐之处。善男子!当此之时,投生何洲,或生何道,一切境相,即时起现于前,临此时机,则有极多甚深教授要义,当勿散乱,一心谛听!因汝以前对于导示种种要义,既不认识,对于修习,又极劣弱,故当择处而往,一心谛听。此有闭塞胎门之法,极为重要。此中闭塞胎门法有二:(一)能入补特伽罗闭塞法。(二)所入补特伽罗闭塞法。

  (一)制止亡者勿入胎门之教授

  嗟!善男子(某某):汝曾修过随一之本尊,即观所现如幻化,毫无自性,如水中月,朗然映现。若无一定本尊,则以‘至尊大悲圣观自在菩萨’为我本尊,观想明了,晃然灿然。次观本尊由外而内,隐没无形,随其所至之处,观为归于不可得之明空,此乃甚深要义,而为不入胎门之妙法,故当如是作观。设于尔时,仍不能闭,则有入胎之准备,再听下文导示:

  (二)闭塞所入胎门之教授

  复次,闭塞所入胎门甚深教授,此中分为五步,汝当谛听!

  又有一些人,虽然也急切希望从中有苦难中解脱出来,但因平时未能熟修娴习本密法,对于指示,昏迷无知,不能认识,仍徘徊在胎门之外。因此本章将讲述闭塞胎门之教授,此时应再次呼唤亡者姓名,念诵如下导示。

  ‘导示十四’内容如下:

  ‘某某人,经过以上导示,如果你仍未醒悟,这时可能会往上升,或者向下降,或者平行移动,这都是由于你的业力所致。同时还有可能出现狂风暴雨,大雪深雾,冰雹黑暗,人群追逐等境相。你虽想逃避,但由于你福薄德弱,反而逃往苦难之地。当然如果你是福德具足之人,则能到达安乐之处。此时缘于业力,你将投生到什么洲或哪一道,其相应的境界就会现前。这些境界将引诱或者逼迫你前往。如果你对以上种种导示要义不明白,对于修行,又比较懒散,不能证入佛之真空妙有的境界,你就要仔细听我为你讲解闭胎的法门,小心选择去处。这一点,对你极为重要。闭胎之法可分两种:一是制止亡者勿入胎门,二是闭塞所入之胎门。

  1 制止亡者勿入胎门的方法

  当中有境界现前时,你应一心观想你曾修过的本尊。如果你生前没有修过任何本尊法,则观想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为自己的本尊。首先,观想本尊光彩夺目,晃然灿然;然后再观想本尊,由外而内,渐渐消失无形,随之所有一切境相均如幻化,渐渐消失,归无所得。这样观想就可以将中有境界转化为明空境相,从而关闭所有入胎之门,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你做不到,就有入胎的可能。请继续听我为你指示—关闭所入之胎门的方法。

  2 关闭所入胎门的方法

  关闭所入胎门的方法,又分为五种,下面我将为你逐一指示,请仔细听。’

  [1]闭塞胎门第一步 导示十五

  此有偈云:

  嗟!

  我今轮回中有起现时 意念纯一至心当保持

  善妙缘会尽力求延续 永断胎门回头须忆念

  努力净相唯一需要时 嫉妒永断修上师双身

  以上偈语,以清朗之声,为之念诵,策发其意,如文观想,依次修习,至要!至要!

  此中义理,所谓‘我今轮回中有起现时’者,谓汝今已沦为‘轮回中有’之相,于其境相,自可证知;汝今试向水中或镜中观之,均不见汝之形色,亦无身影可见者,盖由汝已舍离生前质碍血肉之躯,而为意生之身,漂泊无依,即为汝已沦入轮回中有显著之相,故当意念纯一至心保持,唯以‘一心虔诚’为主。臂如以缰御马,一心专注,向前驰行,诚恐为恶业所牵而致转变意念。其在人间,若已对于正法及上师灌顶教授、或圣教经典、与此《中有听闻解脱密法》随择一种,发心忆念,而‘善妙缘会尽力求延续’,不可散乱。要知上升与下降之界限,即在此时。于此一刹那间,因懈怠而丧失者,即为示现痛苦来临之时;于此一刹那间,意念专一而能保持者,即为示现安乐来临之时。故当‘意会纯一至心当保持’与‘善妙缘会尽力求延续’。今者闭塞胎门,时期已至,即‘永断胎门回头须忆念’‘努力净相唯一需要时’也。

  如上所说,其在此时,初当清净胎门,次说闭塞之法,共有五步。已说第一步,次说二三四五步,当善自忆持。

  关闭胎门的第一种方法,即‘导示十五’。

  ‘导示十五’内容如下:

  ‘某某人,为了关闭所入之胎门,你要按照我为你念诵的偈文去做,这段偈文就是:

  嗟!

  我今轮回中有起现时 意念纯一至心当保持

  善妙缘会尽力求延续 永断胎门回头须忆念

  努力净相唯一需要时 嫉妒永断修上师双身

  这段偈文的意思是说:你现在已经进入“轮回中有”时期,你可以站在镜子前面,或俯身看水中,均看不到你的身影,这就证明你已经离开质碍血肉之躯,而成为中有意生之身。中有意生之身失所凭依,尤其在轮回中有时期,各种境界纷纷现前,你的心念也随之变化极快。所以此时你应当竭尽全力保持意念纯一。就像驾御脱缰之马,一心专注,不要被恶业所幻化的各种境界迷惑,不要让意念随境而转。现在你应当一心回忆生前所修之法,或上师对你的教导,或者自己所熟悉的佛教经典,或者本《中有听闻解脱密法》,不要散乱。要知道,因散乱,于一刹那遂堕入生死轮回而受苦;因保持意念纯一,于一刹那可脱离生死苦海而得安乐自在。解脱的关键在此一举!在此紧要关头,你要按我的指示去做,在佛菩萨的加持下,即可永断胎门,这就是关闭胎门的第一种方法。’

  [2]闭塞胎门第二步 导示十六

  嗟!善男子(某某):此时男女交会行相,又现汝前,当睹见时,应抱定坚持不入其间之念。当观男女父母双身,即为上师父母双尊,向之敬礼,意存供献,竭诚恭敬,请求正法,至心专注,定能闭塞胎门。若仍不闭,将有必当入胎之势,则观男女父母双身为我本尊,或观本尊即‘大悲怙主’父母双身之体,对之供养,意变供物(谓以自己意所变现之供品为供养)而伸供献,请求赐我悉地。如是竭诚为之,即能闭塞胎门矣!

  关闭胎门的第二种方法,即‘导示十六’。

  ‘导示十六’内容如下:

  ‘某某人,当你看见男女交会的情景时,你要抱定不入其间的心念。并把他们看成是上师父母双身,或者是双身本尊,或者是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的双身之体。并竭诚恭敬向他们敬礼,同时用意念观想出许多上妙供品,来供养他们。并请求他们赐给你智慧,使你不为境界所转。就这样竭诚恭敬的观想,即能闭塞胎门,否则就有入胎之势。’

  [3]闭塞胎门第三步 导示十七

  复次,如上所示,胎门仍未闭塞,将有投入之势。今第三步,宣示遣除爱憎之教授。其中生门,共有四种,即卵生、胎生、化生、湿生。四生之义,卵生胎生,二者相同。如前所说,男女交会,已现于前,当在尔时,乃由贪爱或由憎嫌而入其胎。一入其胎,受生为马,或为鸡犬,或为人等,随其一处,俱有可能。若受生为男,则自现男相,对于其父,深生憎嫌,对于其母,则生贪爱之念;若受生为女,自现女相,对于其母,深生嫉妒,对于其父,则生贪恋之心;由此因缘,遂入胎门,适为男女红白两明点交会时期,感受‘俱生喜’已(俱生喜是密法中四喜之一。),则安乐与意想,遂起昏沉颠倒之相,则凝结为‘羯罗兰’(胎儿在母腹中一周,谓之羯罗兰。)‘遏部昙’(胎儿在母腹中二周谓之遏部昙。)之胎身。迨至从胎而出,张目而视,反为一犬,在犬窝中受苦。如是或在猪圈,或在蚁巢,或生为牛犊、羔羊,欲返不得,愚蠢无知,绝望之际,备受种种苦恼,如是展转无期,或入地狱,或生饿鬼,六道之中,轮回不已,为无量诸苦之所逼恼,又或为摩目侯罗伽(大腹行),如是之人,执著不悟,毫不畏惧,可悲可叹,言之心悸。若无上师胜妙教授者,几何不堕入如上所述悬崖险窟之中乎。一经堕入,则沉沦生死,求出无期,是故当听我说,对此教授,牢记在心;今者所示遏止爱憎闭塞胎门教授,善自谛听而保持之。上述‘永断胎门回头须忆念,努力净相唯一需要时,嫉妒永断修上师双身’,即谓此也。上不云乎!若受生为男,爱母憎父,受生为女,爱父憎母,故为嫉妒所生之相。其在此时,有甚深教授要诀。嗟!善男子,爱憎妄念生起之时,应即观修如左:

  哀哉!如我有情,恶业深重,沦没生死,爱憎为依,设不自拔,耽著爱憎,自陷生死。长劫沉溺大苦海中,无量无边,永不得出。我自今后,当弃爱憎,永不需作。噫!今后爱憎,决不再作。

  如是思惟,自呵自责,至心专一,猛利保持,此如教典云:

  惟有此誓愿 可闭塞胎门

  嗟!善男子(某某):心勿散乱,意念纯一,至心保持,是为最要!

  关闭胎门的第三种方法,即‘导示十七’。

  ‘导示十七’内容如下:

  ‘如果经过以上导示,胎门仍然未闭,还有投入之势。在此我将为你讲授关闭胎门的第三种方法—即断除爱憎之情。

  生门共有四种:即卵生、胎生、化生和湿生。其中卵生、胎生两者相同,都是看见男女交会的情景。如果这时,你由于贪爱或憎嫌而加入其间,就投胎了。一入其胎,就有可能受生为马、为鸡、为犬,或为人等。如果受生为男,则现男相,贪爱其母,而憎嫌其父;如果受生为女,则现女相,贪爱其父而憎嫌其母。所以,投胎受生还是由于你不能断除爱憎之情的缘故。

  如果你执迷不悟,不按上师的教导去做,不断除爱憎之情,则在男女交会(即红、白两明点交会)时期,你会感到“俱生喜”。这短暂的安逸快感,使你昏沉颠倒,这样你就住胎了。当你生出来的时候,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已变为一犬,在犬窝中受苦;或者是在猪圈、蚁巢;或者变为牛犊、羔羊等,欲返不得。绝望之际,倍受种种苦恼。由于愚蠢无知之故,死后,会再次被投入地狱,或生为饿鬼,或生为摩目侯罗伽(意译为地龙、大蟒蛇、大腹蛇等),堕入苦难的深渊,受无量诸苦。实在是可悲!

  因此,你要认真牢记我对你的导示,永断爱憎之情,即可关闭胎门,这就是关闭胎门的要诀。上述偈文中,“永断胎门回头须忆念,努力净相唯一需要时,嫉妒永断修上师双身,”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当你爱憎忘念生起时,你要自呵自责按下文发愿:

  由于我恶业深重,对各种境相心生爱憎,故长劫沉沦于无量无边的生死苦海之中,永无出头之日。由于爱憎之故,使我饱受诸苦,自陷泥潭,实在是可悲、可叹!从今往后,我一定要永远抛弃爱憎之情,断除情欲之心。

  你要这样思惟,至心专一,不要散乱!只有这样勇猛精进的发愿,方可闭塞胎门。至为重要!’

  [4]闭塞胎门第四步 导示十八

  又虽已如上导示,然胎门未闭,将有投入之势,则又有‘如幻不实’之教授,令其闭塞胎门,观修如左:

  嗟!嗟!男女父母双身也,暴雨狂风也,霹雳巨声也,怖畏境相也,一切情器世间,所有实体相状,自性如幻,虽其如何显现,终非实有,一切虚幻不实,如梦如幻,无常无定,何用爱著?何用恐怖?此是无中见有,一切诸法本从心生,心性如幻,本来即无,欲到彼岸,岂有是处。嗟!汝从本以来,在迷不悟,故执无为有,执假为实,执幻为真,由来已久,沉沦生死,以迄于今。如再不知如幻不实,则永久沉沦苦海,陷入众苦泥涂之中,岂有穷期。是故当观此一切。如梦如幻,如空谷回声,如海市蜃楼,如镜中形影,如眼中空花,如水中之月,虽刹那间,欲求真实,亦不可得。故当意念纯一,至心保持,屏除执实之念,专注相续,汝必废然知返,及早回头矣。如是一心决定,了知非实,胎门自闭。

  虽然经过以上指示,但胎门仍然未闭,亡者还有投胎之势,这时要继续为亡者指授关闭胎门的第四种方法。此段导示又称‘如幻不实’之教授,就是告诉亡者不要执著,一切境相都是虚幻不实的。其具体指示如下。

  ‘导示十八’内容如下:

  ‘某某人,你今天所看见的男女双身,狂风暴雨,霹雳巨声,怖畏阎罗等境相,及情器世间所有的实体相状,无论它如何显现,但其自性如幻,终非实有。所以,一切相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梦如幻,无常不定。你为什么还要贪恋?!为什么还要憎嫌?!为什么还要恐惧?!你应明白,所有境相都是无中生有,一切诸法本从心生,心性本身就是幻,本来即无,所以也用不著到彼岸,也没有生死可了,也用不著解脱。可是,由于无始以来,你执迷不悟,执无为有,执假为实,执幻为真,沉沦生死,以至于今。如果你现在还不明白一切境相虚幻不实的道理,就会永远沉沦于生死苦海,陷入痛苦的泥潭之中,无有了期。所以你应视一切境相,如梦如幻,如空谷回声,如海市蜃楼,如镜中形影,如眼中空花,如水中之月,虽刹那间欲求真实,亦不可得。因此之故,你应当至心保持意念纯一,屏除执实之念,必然能了悟实相,可及早回头。了悟实相就是了知实相非相,一切相并非实有,如此去做则胎门自闭。’

  [5]闭塞胎门第五步 导示十九

  又虽如前导示‘如幻观’要妙,仍执为实,胎门未闭,将有入胎昏迷之相,则又有如左‘明光’之教授。

  善男子(某某):虽如是作,唯胎门未闭,今第五步,则有观修‘明光’闭塞胎门。观想之法如左:

  嗟乎!

  观彼一切法 即是我自心 此心即是空 无生无断灭

  如是观想,将心安住于‘无所作’之本然界中,譬如注水于水,自然和合,安心于本元上,随其自然,游戏其间,坦然处之,于本来不整治中,如如不动,则四生胎门,决定能闭。

  虽然经过‘如幻不实’的导示,但亡者仍然执境相为实有,胎门仍然未闭。亡者将有入胎昏迷之相,这时急需为亡者做‘明光’观修之导示,即导示十九。这是关闭胎门的第五种方法。

  ‘导示十九’内容如下:

  ‘某某人,虽然经过以上导示,但胎门仍然未闭。现在为你指授观修“明光”闭塞胎门之法。具体做法如下:你先观想一切境相,都是由你的心所显现的,然后再观想你的心不生不灭,本体是空!就这样观想,无所造作,譬如注水于水中,自然和合。以平常心安住于一切境界中,随其自然,游戏其间,坦然处之。于本来之中,如如不动,无需整治,则四生胎门一定能够关闭。’

  上来已将闭塞胎门甚深教授,导示多种,凡诸上中下三根补特伽罗,未有不能解脱者。何以故?一因中有之识,各具‘有漏神通’,对我所说,一经听闻,即来现前;二因生前虽为盲聋,斯时六根齐具,任何言说,俱能了悟;三因常为恐惧怖畏之所追逐,善自为计,心不散乱,记忆力强,对我所说,一经思惟,即来现前;四因神识已失恁依,欣求欲乐,一经嘱告,立时即至,易于调御。又于此时记忆之力,明晰灵敏,九倍生前。生前鲁钝,此是缘于业力,自内证智,光明显照,对于一切教诲,均有串解之功能,而能达到其要害故。尔时,若为亡者修作佛事,必能奏效,助益亦同,是故亡者在七七之中,以此《听闻解脱密法》为其殷重读诵,是为至要。若于一次不能导示,次一导示,即得解脱,次一不能解脱,多次为之,亦得解脱。

  我们对亡者已经进行了多次导示,无论亡者是上根人,还是中根人或者是下根人,均应得到解脱。因为:

  第一,中有身具有‘有漏神通’,一听到你与他说法,就会应呼而至,立刻现前;

  第二,即使亡者生前是盲聋之人,中有时期也会六根具足,你为他说法,他会听得清清楚楚;

  第三,中有身常被恐怖境界追逐,吓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你为他讲法,帮助他,他一定会集中精力,一心聆听,并欣然从命;

  第四,中有时期,亡者识神脱离肉体,无依无靠,他愿意听从你的教导,容易接受你的忠告。

  总之,生前即使是愚钝之人,中有时期记忆力也很强,六根具足,聪明伶俐九倍于生前。再者亡者已脱离血肉之躯,卸下了一个大包袱,‘五盖’虽在,但较生前有所减弱,本性智慧易于显发。对于行法者的教诲能够融会贯通,能够悟到要害之处。所以,中有时期为亡者做佛事,对亡者帮助很大。尤其在人死后五十三天内,为亡者实施‘中阴救度法’,更为重要。如果亡者不能在第一次导示中得到解脱,也决定能够于第二次、第三次,或者多次导示中得到解脱。

  庚 选择胎门

  复次,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其有从本以来,善业薰习太少,恶业薰习力强,缘于罪障太重,纵复指示,至心缘想,仍难解脱者,所在多有。前既不能闭塞胎门,今有选择胎门甚深教授,导示如左:

  于此先诵‘启请诸佛菩萨加被偈’,次诵‘四皈依’(均见附编),次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汝于以前所遇之导示,虽已一度授与,唯汝不了解,今则胎门未闭,已临受生时期,故汝当自行选择胎门,竭诚信乐,善自谛听,信受勿失。

  常言道:愿力无边,法力无边,业力无边。可见众生业力不可思议。无始以来,由于薰习善业太少,恶业太多,罪障太重,纵经多次指示,自己也苦思冥想,但不得法要,仍不能解脱,这样的人也实在是很多。对于经过以上指授,胎门仍然未闭之人,我们还有以下选择胎门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选择一个好的地方去投胎,对亡者非常有益。

  在念诵这些导示之前,应先念诵‘启请诸佛菩萨加被偈’(见本书83页)和‘四皈依’(见本书附编355页)。然后再呼唤亡者姓名,念诵以下经文:

  ‘某某人,请仔细听我为你讲法!以前我曾多次对你指示,但你未能了悟法要。以至胎门仍然未闭。这样你将面临受生时期。现在你应仔细听我为你指示,审慎选择胎门,这样就可以投生到一个好的地方。请听我如下导示。’

  [1]各种生处之概观 导示二十

  嗟!善男子(某某):今者受生何处之微相,起现于前,当即认识、善自观察,何洲为胜,以便选择。

  汝若受生‘东胜身洲’者,将见严饰之湖,中有鸿雁,雌雄追逐,水面游戏,彼处不可前往,当即转念回头。若至彼处,纵有安乐可逢,但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当勿入。

  若生‘南瞻部洲’者,则见宫室辉煌,设若求生,差可投入。

  若生‘西牛贺洲’者,则见牝牡马群严饰之湖,彼处亦不可往,当即回头。此洲虽为富饶,但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当勿入。

  若生‘北俱卢洲’者,则见牛为严饰之湖,或见有树木为严饰之湖。若生彼处,为五取见(五取见,为身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参见佛学实用辞典三六七页五见条。),当即认识,彼处亦不可投入。彼洲虽有寿量福德,亦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当勿入。上来四洲,受生概况,一一导示,汝须了别,慎勿轻投。

  又若生天道者,则见众宝所成天妙宫殿,心意悦乐,福感此土,可往受生。

  若生修罗道者,则见悦目林树,或见火圈,相向旋转,亦不可入,当即转念回头。

  若生傍生道者,则见山穴石窟,可怖深洞,烟雾弥漫,决不可入。

  若生饿鬼道者,则见漠漠原野,荒无人烟,上无草木,地裂浅洞,黑暗深邃,或睹稠森洲岛,若往彼处,则生饿鬼道中,领受种种饥渴之苦,无论如何,决不可入,当即转念回头,勇决勿往。

  若生地狱道者,则由恶业所感,闻得歌声,或身不自由,无法抗拒,必须投入。或见幽暗洲鸟,或见黑屋,或见红屋,或见黑暗地穴,如是种种境相起现,若一投入,即将领受地狱中不能忍受寒热之苦,求出无期。当抱定勇决之心,万勿前往。

  以上导示,尔时轮流念诵为要。

  ‘导示二十’内容如下:

  ‘某某人,你马上就要受生了,各种境界即将在你面前显现。你应认真了解受生各处的特征,要仔细观察,才能选择一个最好的受生之处。

  如果你要受生“东胜神洲”,则会看到庄严妙饰的湖泊。湖泊之中,有鸿雁雌雄追逐,水面游戏。你若投生这个地方,可以享受安乐。但此洲为佛法不能流布之处,所以你应立即转念回头,不能在此处受生。

  如果你要受生“南瞻部洲”,则会看到辉煌的宫殿,你如果为了求生,勉强可以在此处受生。

  如果你要受生“西牛贺洲”,则会看到庄严妙饰的湖泊,湖中或湖边有雌雄马群在游戏,此地虽富饶,但亦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所以应当立即转念回头,不能在此处受生。

  你若受生“北俱卢洲”,则会看到庄严妙饰的湖泊,湖边有牛群,或者是树林。你若在这个地方投胎,寿命比较长,也比较有福,但会被五取见(即:身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所迷惑。所以你要认识清楚,此地仍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应当立即转念回头,不能在此处受生。

  以上我们讲了须弥四洲的受生概况,你应该一一了解,审慎选择,切勿轻率投生。

  你若受生天道,则会见到由众宝装饰成的美妙宫殿,心情愉悦,这是由于你的福德所感而现此土,可以在此处受生。

  你若受生修罗道,则会看见悦目树林,或看到相向旋转的火圈,这时应立即转念回头,不能在此处受生。

  你若受生傍生道,则会看见山穴石窟,可怖深洞,烟雾迷漫,应立即转念回头,千万不能在此处受生。

  你若受生饿鬼道,则会看见漠漠原野,荒无人烟,草木不生,地裂浅洞,黑暗深邃,或者看见稠林洲岛。你若在此处投胎,则将投入饿鬼道中,而饱受种种饥渴之苦。所以,你应断然转念回头,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此处受生。

  你若受生地狱道,则会闻得歌声,或见幽暗洲岛,或见黑屋,或见红屋,或见黑暗地穴等等境相。这些境相都是由你的恶业感招的。使你身不由已,无法抗拒,必须投入。如果你在此处受生,即将领受地狱中难以忍受的寒热之苦,求出无期。所以当这些境相现前时,你应鼓足勇气,断然转念回头,千万不要前往。’

  以上导示应时时念诵,不可马虎。

  [2]防护追命鬼卒法门 导示二十一

  嗟!善男子(某某):汝纵欲求不往,但不自主,已被业感之狱卒自后追逐,丧失自由,难以抗拒,又有狱卒与勾命鬼卒,自前拖曳,复有黑雾,大红业风,呼啸巨声,暴风狂雨,大雪深雾,雹石冰刀,相逼而来,无处逃遁,境现汝前,汝欲遁逃,寻求救护之处,则又睹见如前所说之华屋,或见崖穴,或见地洞,或黑暗僻道,或莲花等(天界中亦有莲花中化生而出者),为欲逃避,不加细择,一入其中,遂被封闭,潜藏其中,惟恐外出,然自此以后,欲出无能矣!汝之所以不欲出离,以为一经出离,即遭苦难,而于彼所栖处,心生念著,若外出者,则又怀疑‘中有’怖畏之相,于是疑怖横生,故潜伏不动,然一经入内而受任何之一身,则领受种种苦痛,凡此于汝,皆鬼魅留难之相也。此时亦有一甚深要妙教授,汝当谛听,记持勿失!

  当此之时,若被狱卒追逐,不能自主,起现种种怖畏相时,于刹那间,务必深具信念,观想‘大胜兮噜迦’(即饮血之尊)‘马头明王’(密宗忿怒之尊)‘金刚手菩萨’等,或汝生前所修奉之本尊,观其伟大身形,粗壮肢体,能令一切障难碎为微尘之忿怒明王可怖畏者,起立于前。由其大悲威力加持,汝可与狱卒脱离,而有从容选择胎门之自主,此为甚深真实教授,保持勿失。

  善男子(某某):复有静虑诸天,乃缘三摩地之力受生也。至若饿鬼邪魅罗刹之类,乃是在‘中有’时,变易心念,故为饿鬼邪魅罗刹之身,能现种种神变,而成意生之身。上下空间所住饿鬼及在空中幻现之饿鬼等像,有八万四千之多,皆属‘中有意生之身’变易心念,遂具此体。尔时若能忆念‘空性大手印’之义,斯为最上。如不能修,则修‘如幻瑜伽’,此并不能,当对任何一切心无贪著,观修本尊‘大悲怙主’,自能证得报身佛矣。(如幻瑜伽、亦藏密迦居派中最高成就之密法。)

  ‘导示二十一’内容如下:

  ‘某某人!当地狱道的境界现前时,由于恶业所感,你会看见狱卒从身后追逐,还有狱卒和追命鬼卒,自前拖拽,使你丧失自由。你纵然不想前往,却难以抗拒,不得不被迫受生于地狱之中。或者,你会见到黑雾弥漫,大红业风,呼啸巨声,狂风暴雨,大雪深雾,雹石冰刀等恶境相,相逼而来。使你无处逃遁。欲寻求避护之所,会忽然看见前面所说的黑屋、红屋,或者看见崖穴地洞,或者看见黑暗僻道,或者看见莲花等。你为逃避可怖境相不加选择,投入其中。一入其中,遂被封闭。而你潜藏在里面还唯恐外出,因为你遭受此难后,疑怖横生。于此栖身之所,心生贪著。另外,还担心出去后,又会被恶境追逐,所以潜伏不动。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一经入内,无论受生何身,都将领受种种痛苦。这些痛苦即使是空中的鬼魅也难以忍受。所以对我为你讲的解脱方法,你应记持勿失。当你被狱卒、追命鬼卒等种种境界追逐逼迫,不能自主时,你要深生信念,观想“大胜兮噜迦”(即饮血尊)或“马头明王”或“金刚手菩萨”,或你生前所信奉的本尊,站立在你的面前。他那伟大的身躯,粗壮的肢体,能令一切障碍及苦难碎为粉尘。对此你要深具信心,那怕是一刹那的观想,在这些忿怒明王的威力加持下,你也可以摆脱追命鬼卒等恐怖境相的追逐,从而可以从容的选择生门。此法至深至妙,你一定要记持勿失!

  某某人,如果你修习禅定,就会受生于静虑诸天(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相反,如果你不修习禅定,中有时期被境界所转,心念变异,就会变现为居住在上下空间的饿鬼、邪魅、罗刹之类。因为它们是意生之身,能现种种神变,故形像各异,有八万四千多种。所以当中有境界现前时,若能领悟一切境相本体是空,这样就可以于一切境相中如如不动,而不被境界所转。这就是“空性大手印”之法,是最好、最彻底的解脱方法。如果你不能领悟,则观想一切境相,从有到无,慢慢消失,由此觉知一切皆幻。这就是观修“如幻瑜伽”之法。这样你也可以不被境界所转,从而得到解脱。如果这样还不行,那就至心观想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这样也可以得到解脱。’

  辛 迁识往生及转生人道选择法

  嗟!善男子(某某):如上所说,设若缘于业力,必须入胎,今有选择胎门之教授,为汝宣示,谛听勿失。汝于任何可生之胎门,不可投入。设有狱卒现有不能自主时,则观‘马头明王’;又汝自己,今已赋有微细神通,一切处所,次第了知,当加选择。

  复次,有两种选择法,一为清净佛土迁转法;一为不净轮回之胎门选择法。两法门中,任择其一,导示如左:

  ‘某某人,在轮回中有时期,还有迁识往生清净佛土及投胎人道两种选择。这两种方法你可以任选其一。如果此时有狱卒追逐等恐怖境界现前,使你不能自主,则可观想“马头明王”等忿怒尊。在诸忿怒尊的威力加持下,可使你摆脱困境,这样你就可以从容的进行选择了。’

  [1]迁识往生佛国净土法 导示二十二

  今初导示迁转清净空行处法,如下发愿,而自念云:

  呜呼!我何痛哉!无量劫来,迄于今日,此身沦没生死泥涂之中,今当厌弃。往昔生中,久值诸佛,而我未能解脱,诚可嗟叹。今于轮回,已生嫌恶,可怖可厌,亟应逃避,时机已至,故我愿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世尊足下,莲华化生。

  如是思惟,猛切祈求,至心专注,渴诚渴仰。或复随其自所信乐之佛土,愿生东方‘现喜国土’(不动如来佛土),或中央密严国土(毗卢遮那佛土),或北方‘有财城’(金刚手菩萨及毗沙门天王居处),或西方‘莲华光明宫’邬金莲华生大士尊前,或择一随我所信乐之佛土,欣求专注,至心虔敬,心勿散乱,发愿往生,无间即生彼土。又若乐往‘兜率内院’,亲近‘弥勒慈尊’,惟自念曰:‘我今在中有时,时机已熟,当往兜率内院亲近弥勒慈尊’,如是猛切欣求,至心专注,即于慈尊前,莲胎化生。

  ‘导示二十二’内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要往生清净佛土,就要按下文发愿:

  自无量劫以来,我沉沦于生死轮回的泥潭之中,实在是可怖可畏,痛苦至极!虽历劫多生遇到诸佛,但因未好好修行,至今仍然未能解脱。如今我对六道轮回已生厌弃之心,极欲出离生死苦海。逢此中有良机,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世尊足下,精修成佛。

  就这样至心专注,竭诚渴仰祈求发愿(最好能加诵“往生广咒”或“阿弥陀佛心咒”)。

  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往生的其它诸方佛土。如东方不动如来的现喜国土;中央毗卢遮那如来的密严国土;北方金刚手菩萨和毗沙门天王的有财城;西方邬金莲华生大士的莲花光明宫等,你要一心专注,至心虔诚发愿往生诸方佛土(最好能加诵上述诸佛心咒)。一弹指顷即可生到诸佛净土,得真实受用。

  你还可以选择往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慈尊,与弥勒菩萨结胜缘。你要这样发愿:逢此中有良机,我愿往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慈尊。只要你至心专注,竭诚祈求发愿(最好能加诵“慈氏咒”),瞬间即可生到兜率内院弥勒慈尊前。’

  [2]转生人胎复入尘世 导示二十三

  复次,若不能往生佛土而乐入胎,或有必须入胎之势,今有选择不净轮回胎门教授,汝善谛听!此如前说,何洲之中,善自选择,由汝通力,周遍观察,佛教正法昌盛之地,当可投入。若于某一胎门中受生者,则有一种不净血块,对之生香味想而贪爱之,遂即受生。是故对于上说种种一切起现之时,勿起贪著,亦勿起爱憎之相,唯当选择善胎,至心专注而欣求之,是为至要!此时当发愿云:

  嗟!我为饶益有情,愿生为转轮王,或生为婆罗门种族如大娑罗树王,或为大成就者之子,或生净无垢染正法传承之族性,或生父母具足正信之族性,为利乐一切有情而受取一种福德具足之身。

  如上发愿,然后坚定心愿以入其胎,同时放光加持其胎,观成上妙宫殿,复观十方诸佛本尊及‘大悲怙主’慈悲加持以入其胎为要。

  复次,选胎之时,缘于业力,每以善胎误认恶胎,恶胎反误认为善胎,故在尔时,选择要义,极为重要!导示如左:

  当善胎相起现时,不可生贪爱心;恶胎相起现时,不可生憎嫌心;当于善恶,勿取勿舍,爱憎两离,安住于等舍状中,此为入胎甚深要义。

  ‘导示二十三’内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不能往生佛的净土或缘于业力,必须投胎的话,我现在再告诉你不净轮回胎门的选择方法(因人道为生死轮回之胎门,故称为不净轮回胎门),请你仔细谛听:

  某某人,对于受生上述何洲,你要仔细了解,考查清楚,审慎选择,一定要选择佛教正法昌盛之地投胎。一旦选定,则会看见一种不净血块,闻之清香,于是心生贪恋,这样就投胎了。但应注意,在你选胎之时,由于业力牵制,你常常把善胎误认为恶胎,而把恶胎误认为善胎。所以选胎之时,你一定要按如下指示去做,即当善胎相起现时,你勿生贪恋之心;当恶胎相起现时,不可生憎嫌之心。于善恶两种境相应勿取勿舍,爱憎两离;于一切境界之中如如不动。同时,要至心专注,竭诚祈求而发愿:我为救渡众生,愿生为转轮圣王,或生为大成就者之子,或生于不染邪法有正法传承的家族,或生于具足正信的家庭,或生于富贵之家,我愿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得福慧具足之身。

  你要坚定信念,按如上发愿。同时观想十方诸佛本尊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放光前来加持,并观想其胎门为美妙宫殿,你入住其间。这就是投入不净胎门的法要,你一定要记清楚。’

  以上导示,除有一类能领受者,其余为恶劣结习之病难以清除、亦或不能舍离爱憎、下根罪重之人及蠢如畜牲者,则当令其皈依三宝以遮止之。再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导示二十四

  嗟!善男子(某某):汝既不能选择胎门,亦不能舍离爱憎,如上所示,任起如何境相,惟有念诵‘三宝名号’,虔敬皈依,祈请大悲尊者,昂首专注前行,认识中有本来面目,对汝生前亲属子女,至亲密友,当即遣除贪恋之心,以彼种种皆于汝无益也。天道之光白色,人道之光黄色,皆可入住。妙宝宫殿,快乐园林,皆可投入。

  如上导示,反复多次宣说,乃至七遍,即举诵(一)启请诸佛菩萨加被偈,(二)救脱中有怖畏险峡偈、(三)中有六纲,(四)中有救怖愿偈各三遍。次诵:(五)解业习颂、(六)答卓咒本(以上四种见附编,五、六两种见续编。如因时间及促、略去念诵亦可)

  以上种种导示,亡者只要能领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即可,但仍有恶习难改、不舍爱憎之情、或下根罪重、或太愚痴的人,对以上导示仍然不能领受。对于这些人,我们可以呼唤其姓名,为他念诵以下导示,令其皈依三宝。

  ‘导示二十四’内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既不能选择胎门,也不能舍离爱憎,那么,在中有境界起现时,只有念诵三宝名号,虔敬皈依,祈求诸佛菩萨威力加持。要认识中有境界本体是空,要舍弃你对亲属、子女的贪恋之心。因为他们现在对你已毫无益处。当你见到天道之白光,或人道之黄光皆可投入,或者看见美妙的宫殿和快乐的园林,也可以投入。’

  如上所有导示,均要反复多次为亡者宣讲,乃至七遍之多。最后,还要念诵以下偈文各三遍。(一)、‘启请诸佛菩萨加被偈’,(二)、‘救脱中有怖畏险峡偈’,(三)、‘中有六纲’,(四)、‘中有救怖愿偈’。至此,《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实施完毕。

  [后]结归

  本法如理修作,诸有已证高深瑜伽士,临命终时,已能迁识往生(颇哇),即不须趋入‘中有’,自能洞达本源,顿证法身。次为一类已有修持补特伽罗在‘死位中有’之后,认识‘法性明光’亦可扶摇直上。又次者在‘法性中有’时,七天之中,‘寂’‘怒’境相逐步起现时,由于缘会与根器之不同,得一亦能解脱。因在‘中有’期内,险峡甚多,在何处认悟,即可于何处解脱。至若其他根器滞钝,恶业障重者,降入‘轮回中有’,独自漂泊,疑惧横生,其中指示种类,不止一次,如登梯然,得其一层,纵不认识,当于另一层而能认识,即得解脱。又若业重根劣者,因不认识,而为恐惧怖畏所制,犹有选择胎门之教授,逐步导示,各各不同,虽于一次不能认识,而能认识另一次者,如说实行,缘观得力,亦能有生上界无量功德。又若再下卑如畜生之类,亦有皈依三宝之胜利,一入恶趣,仍可回头,返入人胎,而得暇满具足之身(暇谓八有暇,满谓十圆满),于后生中,得遇喇嘛上师善知识等,而得律仪不缺,如愿解脱。

  在‘轮回中有’时,施行此教授密法,正为善业有情,令其延续善因,犹如已经阻断之水沟,疏导通利,令其入槽。诸凡罪大恶极者,一经听闻此法,未不有能解脱者。何以故?由于彼时‘寂’‘怒’胜尊,俱来接引,魔障伴随,尔时甫经听闻此法,即得转变境相,而得解脱。次因亡者已舍血肉之躯,失所恁依,故易转变。在‘中有’时,虽在任何远地漂泊,以有微细神通,而可睹见,一闻呼召,立即现前,一经回忆,立即顿悟,刹那之间,即可转移心意,故此法有极大胜利。犹如弩炮,发必中鹄;又如巨木,百人莫举,设浮水面,须臾之间,任意游行,到达各地;又如烈马难驯,以缰御之,自能调伏。是故此法对于一切新亡之人,近其尸旁,如有尸在,直至其尸鼻孔流出血液或黄色液体时为止,为之反复朗诵。但在此时,不可移动其尸,并于其间,对其所信奉本尊三昧耶,为亡者修法回向,不可宰杀一切生命。亲属人等,不得在尸旁哀哭泣。当为亡者尽力广作佛事。又此《中有教授听闻密法》以外各法,亦可于文末加入念诵,更为善妙。

  复次,此法当在生前常时念诵,对于文句,熟记于心,一旦报尽命终,证知定时死相起现时,若自有气力,自己念诵,思惟句义;若自力不继时,则由侣伴照此经本宣读,高声朗诵,务必字句分明,定得解脱,决无疑义,又此法为不需修习禅观、见法即得解脱之甚深教授,又为罪障深重者、从狭道中救度之甚深教授,有缘见者,对此深妙之法,纵有七犬吠逐,于此文句,当勿忘失!临命终时,诸佛言教,三世佛力,亦无有胜于此者。

  中有教授能度同体一切有情名曰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终

  一切吉祥,善哉!

  实施本‘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对于修行较好的人,在临命终时就能洞达本源,顿证法身,或者迁识往生佛土而不落入中有阶段。次一等的众生,修行有一定的功夫,经本法指示,在死位中有时期也能认识法性明光,扶摇直上,证成法身佛。再次一等的众生,经过本法指示,可以在法性中有时期,诸佛‘寂’‘怒’尊显现时,根据各人的因缘和根器,于法性中有十四天中的任何一天,认取光明而证成报身佛。但由于一些人根器滞钝,业障深重,于法性光明显现之机不能认取,因此陷入轮回中有时期。在轮回中有时期,业力幻现的各种境界纷纷现前,于是亡者疑惧横生,独自漂泊,惊慌不定。但在轮回中有时期,本经仍有多种指示。如果亡者能认取其中任何一种指示,也可获得解脱。可惜有一些人业重根劣,被恐惧怖畏所制,不得自在,准备投生。所以在此轮回中有时期,还有选择胎门的教授,可以逐步引导亡者。如果亡者错过一次指示,但于另一次指示能认取者,即使蠢如畜牲,也可令其皈依三宝。即使已入恶趣,也可返入人胎,获得相好有福之身。于受生之后,得遇上师善知识,上上升进而得解脱。

  在中有时期,为亡者施实本中有解脱密法,功德无量,因为它可以帮助众生解脱成佛,至少可以延其善根。既使是罪大恶极之人,一经听闻此法,也未有不能解脱者。这是因为:第一、中有时期有佛菩萨‘寂’‘怒’诸尊放光接引,尽管亡者恶业深重,还有魔王捣乱,但经过此经文指示,亡者即可转变境相而得解脱。第二、亡者这时已脱离血肉之躯,失所凭依,愿意听从行法者的指示。加上亡者有微细神通,虽漂泊远地,一闻呼唤,也能立即现前。第三、亡者这时记忆力极强,一经提醒,刹那之间就可转移心意,立即顿悟。所以此法犹如弩炮,百发百中;又如巨木,百人莫举,设若漂浮水面,须臾之间即可任意游行到达各地;又如烈马难驯,以缰御之,自能调伏。因此,对于此法,我们生前应时常念诵,熟记于心,一旦报尽命终,死相现前,若有气力就自己念诵,思惟句义。若自力不继,则由侣伴照此经本高声朗诵,但必须字句分明,你一经听闻就能够得到解脱。由此可见,此法为一切法中续部心要,三世诸佛所说,也未有胜于此者!

  至此,《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讲解完毕。

  最后,十分虔诚恭敬顶礼观世音大菩萨!祈求大菩萨广施法雨,使我娑婆同仁得普闻此秘法,于最后生死关键时刻得度而脱离生死苦轮。此又不胜馨香祝告者也。

  净 明 佛历2543年二月(1999年4月)

  附编:汉文咒音表

  (一)四皈依

  南谟古鲁贝(皈依上师)

  南谟布达雅(皈依佛)

  南谟达而嘛雅(皈依法)

  南谟僧嘎雅(皈依僧)

  (二)莲华生大士根本咒及心咒

  (1) 根本咒:嗡、阿、吽、别渣古鲁、贝嘛、悉地、吽。

  (2) 心咒:嗡、贝嘛、别渣、吽。

  (三)五方佛心咒

  (1) 中央毗卢遮那佛心咒:嗡、啊、枝那枝嘎、嗡、吽。

  (2) 东方不动佛心咒:嗡、啊、别渣、职嘎、吽、吽。

  (3) 南方宝生佛心咒:嗡、啊、列那、职嘎、梭、吽。

  (4) 西方阿弥陀佛心咒:嗡、啊、阿落列嘎、阿、吽。

  (5) 北方不空成就佛心咒:嗡、啊、煎渣、爹嘎、哈、吽。

  (四)寂怒百尊海会圣众咒

  嗡、阿、吽、波的智达、嘛哈苏卡加纳、达杜阿、嗡、路噜路噜吽、觉、吽。

  (五)六道金刚咒

  啊、阿、下、萨、嘛、哈。

  (六)听闻解脱咒

  阿、比、甲、当、嘎。

  (七)本觉大密咒

  嘛、嘛、郭、林、萨、敏、达。

  (八)药师如来咒

  爹雅他、嗡、贝卡者、贝卡者、嘛哈贝卡者、惹杂、萨蒙噶迭、梭哈。

  (九)东方不动佛往生神咒

  南谟惹达纳、答惹鸦雅、嗡、冈嗄呢、冈嗄呢、诺渣呢、诺渣呢、卓扎呢、卓扎呢、卓扎呢、卓萨呢、卓萨呢、巴惹底哈纳、巴惹底哈纳、萨尔瓦、嘎尔嘛、巴染巴纳、呢美、萨尔瓦、萨哆喃、杂梭哈。

  (十)无量寿佛(长寿佛)心咒

  嗡、阿嘛惹尼、节温爹野、梭哈。

  (十一)阿弥陀佛往生咒

  南谟拔噶瓦德、阿弥答巴雅、答他噶他雅、阿尔哈德、三木雅、三布达雅、爹雅他、嗡、阿弥德、阿弥多巴未、阿弥答、三拔未、阿弥答、别煎德、阿弥德、噶弥呢、噶噶纳、格列德、嘎累、萨尔瓦、嘎列、下插央、嘎累、梭哈。

  (十二)阿弥陀佛心咒

  嗡、贝嘛打咧吽。

  (十三)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嗡、阿米爹瓦、啥。

  (十四)释迦牟尼佛灭一切恶趣王咒

  南谟拔噶瓦德、萨尔瓦、都尔嘎德、巴咧勺达呢、口罗渣雅、答他噶打雅、阿尔哈德、三木鸦三布达雅、爹雅他、嗡、勺达呢、勺达呢、萨尔瓦、巴邦、比勺达呢、许爹、比许爹、萨尔瓦、嘎尔嘛、阿瓦惹纳、比勺达呢、梭哈。

  (十五)能断金刚经陀罗尼

  南谟拔噶瓦德、般若杂巴惹密答雅、嗡、纳当底答、依哩唏、依哩唏、米哩希、米哩希、比纳烟、比纳烟、南谟拔噶瓦德、不惹达邓鸦不惹地、依日地、依日地、米日地、米日地、许日地、许日地、乌许日、乌许日、布又也、布又也、梭哈。

  (十六)地藏王菩萨心咒

  (1) 嗡、清、嘻惹渣吽。

  (2) 嗡、不惹嘛呢、达惹、梭哈。

  (十七)金刚萨埵心咒

  嗡、别渣萨吽、阿。

  (十八)百字明

  嗡、别渣萨埵萨嘛雅、嘛奴巴拉雅、别渣萨埵、爹洛巴的插、借佐美巴瓦、苏多卡欲美巴瓦、苏布卡欲美巴瓦、阿奴日多美巴瓦、萨尔瓦、悉地美不惹雅擦、萨尔瓦、嘎尔嘛、苏渣美、即登使以央、姑鲁吽、哈哈哈哈、和、拔噶汪、萨尔瓦、答他噶打、别渣嘛美门渣、别渣拔瓦、嘛哈萨嘛雅、萨埵阿吽、呸。

  (十九)补阙真言

  嗡、都噜都噜、渣鸦穆克、梭哈。

  《后记》

  尊敬的上师,上元下音老人,应门人之请,慈悲敷演《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一经。老人广征博引,精细之极,实乃自性般若无私之流露。同侪等恭聆之后,叹为希有,不忍私密,乃思公诸于世。愿我娑婆同仁,得见是经,得闻是讲解,躬味斯法,即可于人生最后时刻,就路归家,圆证菩提,共成佛道而免虚度一生,幸何如之!

  以法实乃密法门中不可多得之密宝。今有幸闻此,若非宿世广植善根,曷克得之!门人车睿等,幸赖上师之慈悲与智慧,得以完成此辑之整理工作,但文长义丰,难免卦一漏万,复由于整理者水平有限,疏误之处,又岂能免!渴望海内外仁者,不吝指而告之,幸甚幸甚!

  佛历二五四三年(1999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中阴救度       元音老人)(五明学佛网:中阴救度       元音老人)  

 楼宇烈教授:楼宇烈教授为《元音老人》一书作序 

 元音老人:成佛的诀窍 

 元音老人:略论禅宗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八、立证无上正觉道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七、三修门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六、修行的必要性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五、见修行果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四、大手印要中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三、总结大手印三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二、大手印乃九乘佛法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一、大手印三要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