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下)《神奇的咒语》(8)


   日期:2017/11/24 13: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若復有人,若自书若教人书,如是之人,便同修建八万四千宝塔」。如果说我们抄一个经咒,一天可能抄几遍。如果叫你自己去修建八万四千宝塔,恐怕你马上就回绝了 “师父我办不到。”也就不办了。你不可能办到八万四千宝塔,你这一辈子也办不到。建塔是一种功德,抄经也是一种功德。在这里,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一个对比。做这个对比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不明白的、这些愚痴的众生生信,所以才以数字来做一个对比。「如是之人便同建八万四千宝塔,所获功德而无有异」。我建了八万四千宝塔那种功德和我抄写经咒的功德无二无别。

  「如是之人」,还是讲的「若自书或教人书」,就是我们自己抄写和别人抄写。抄写也是一种修行方法。古代有一种法师是抄经法师,他不会讲,但是他有很多心得体会,古代印刷术也不那么发达,那怎么办呢,抄经!抄经就是一种修行,抄经也是一种弘法。抄了经以后分发给大家,让别人再去看,再去读诵,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里老是讲到「若自书若教人书」。

  「如是之人若有五间地狱之业,由是功德力故,其业皆悉消除」。抄经的功德能够具有消除罪业,消除业障的这种作用。功德的显现,能够把我们所犯的五间重罪的业障都消除了。

  「如是之人不堕魔王及魔眷属,不堕药叉罗刹道中,不堕非横死王,永不受是诸恶果报」。这个横死啊,是我们人世间所不愿接受的一种悲惨的遭遇。横死大家知道吗?关于横死,经上列举过好多种,比方说,瘟疫死也是一种横死;横灾死,你象车祸、天灾、人祸这也是一种横死;不该得的病,我们得了,死了,这是一种横死;得了病以后,本来应该找到医生,偏偏那个医生不在家,别人又看不了,嗯,死了,也是一种横死;找到这个医生了,下错药了,也是一种横死。明白吗?就是这个意思。或者是出的方子是对的,药就是找不到。药或者药引子可能是不多、很少,可能是非常不便,偏偏因缘不具和了,就是找不到。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古代的,我很小的时候听老年人讲的。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愿意听故事,所以我现在逐渐地老起来了,我就爱好讲故事了。说一家人养了个小女孩,那时的孩子是一队一队的,一个一个一个,七八个,五六个。一家人七八个孩子很正常,五六个孩子也很正常,这家偏偏孩子不多,就一个小女孩,十来岁,得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那么她爸爸她妈就给她治啊,把家里的财产全部都花了,治不好,最后问到了一位老中医。

  这是我听的,到底这个事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权当故事而听,讲的是因缘的问题,因缘和福报。这一天呢,她爸爸好歹打听到一个老中医,非常有名,就背着这个小女孩,去找这个老中医看病。找到老中医以后,老中医号了脉以后,给她出了简单的药方,就说“回去吧,回去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那意思和我们现在的医生一样,回去想开点,是吧?把你存折拿出来给你儿子儿媳妇吧,意思是交代后事呢。她爸爸一听,唉!完了!但是呢,医生出了一点药,中医嘛,也得有人道主义嘛,他得给点药啊。她爸爸知道是不行了。反正好几年了,把家资都花尽了,就背着他的女儿往回走,走的是农村的那种土路,路两边是庄稼,草。是秋天的泥泞之路。

  走到半路上,她的小姑娘口渴,想喝水。上哪去找给她找水呢?当时刚下过雨去,水沟里有水,农村那个水沟多脏啊。再加上泥泞的路上有牛蹄子踩的脚印中存的一洼一洼的水。她爸爸一看咋办?快死的人了,口渴,那叫她喝吧。一看泥汤不行,她爸爸就把她放在那里,坐在地下,然后就上水沟里去捧水让她喝。那水很脏,捧过来了让她喝,喝了还要喝,就又捧过水来让她喝。喝了那么几次,最后这趟,她爸爸突然间发现什么了,吓了一跳。你猜怎么了?就在他捧水的水洼里,她爸爸最后去捧水的这趟,才发现有两条小蛇,在那里交尾。吓了一跳:“哎呀,这么多水洼我不捧,就捧了这个水洼的水。”可是已经让他小姑娘喝了,喝了就喝了吧。发现这个事以后就不再捧水了,就背着小孩回家了。

  回家把药熬了喝上,哎,几天后好了。千恩万谢啊。你想人家都是一帮一帮的孩子,一群一群的,他家就这一个小女孩,那不得谢谢这个老中医嘛,神医啊!过了多少天以后,领着他那小孩,那时不用背着了,领着就去了,去跟这个老中医道谢。老中医吓了一跳,怎么还活着呢?你怎么能还活着呢?既然活着了,他就大胆的说了:“哎呀,我当时给她的诊断是已经不行了。”“大夫,不是你给她出的药吗?”“你不知道,说句实话,我那时有点应付你了,为什么应付你,那味药是真的,但是呢,差一种药引子,你是哪里你也找不到,哪种药引子呢?两蛇交尾。”两蛇交尾它有粘液,液体啊,那个东西你上哪找?哎,她就喝了。

  到底是什么病,我现在真的忘记了。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听的,说明这就叫福报,这就叫因缘。可以说我们长这么大了,都没见过两蛇交尾,更何况是你得那个病就是得喝那个水呢,懂不懂?所以「不堕非横死亡」,这就是福报。福报是哪来的呢?福报是过去修行而来的。就像刚才我们讲的汶川大地震,那些小孩为什么被砸死了呢?还没造恶怎么就横死呢?过去的恶因,现世的现前,懂不懂?

  「如是之人临命终时,有九十九亿俱胝佛,面现其前来迎是人,往生於彼佛国土中,汝等勿生疑惑」。念诵这个咒语的人啊,临命终的时候有九十九亿倶胝佛,‘倶胝’是不可数的意思,有九十九亿不可数的佛,‘九十九亿’在古代也是一个不可数的数,八万四千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可数的数,书写读诵这个咒语的人,临命终的时候,是无数的佛陀都来现前,来迎是人,来迎接往生於彼佛国土中。就是阿弥陀佛肯定也来,临命终的时候嘛。因为念诵抄写这部经咒,得的是出世间功德。出世间功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消业,就是能够往生诸佛国,就是能够开悟,就是能够成就佛果,这才是出世间的功德。

  「汝等勿生疑惑」,明白吗?假如说有人,跟这部经咒有缘,他修起来非常欢喜,他可能经常读诵,经常书写,那么这种人你也不须要问他上哪去,他命终之后,就会有九十九亿倶胝佛来迎接,他上哪都是佛国。也可能他选择东方琉璃界,也可能选择南方宝生佛那里,也有可能选择西方阿弥陀佛那里。佛国很多很多,无量无边,懂那意思吧。

  在这里展开一点,修行佛法要有善根要有因缘,要有自己相应的法门。相应的法门那就叫根性。相应的法门知道是什么吗?我们讲聂耳的时候,聂耳嘛 ,姓聂名耳加起来四只耳朵,聂耳不是一个音乐家吗?聂耳小时候他就对声音特别敏感,别人听不出来的声音他却能听出来,所以他爸爸他妈妈给他起了个名字:“你就叫聂耳朵吧。”后来他成了音乐家。聂耳嘛 ,知道那个音乐家吗?所以说他从小对声音特别敏感,这是他的天性,我们土话叫天性,佛经上叫根性。

  这里讲到一种根性,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寺院曾经去了一个在家人,有个非常为难的事问我。他说:“师父,我非常困惑。”我说:“怎么困惑?”他说:“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知不觉的就变成念‘唵嘛呢叭咪吽’了。”他自己讲,年轻的时后,他跟他媳妇去上课,早课晚课他两口在那里上。家里的房子也大,农村嘛,绕佛就跟咱那早晚课一样。但是他绕佛回来不仅仅是三称,他念接近一个小时的佛。他两口非常精进,所以念着阿弥陀佛,念着念着,他媳妇就捣他一下,他自己这时候才觉察到,成了“唵嘛呢叭咪吽”了。经常这样,念着念着他媳妇又捣他一下,一觉察:又成了“唵嘛呢叭咪吽”了。最后他媳妇也不管他了,“你看你老是吽,我也没办法了。”所以他觉的:“坏了,中邪了吗?修偏了吗?我是怎么回事?”

  然后就找我,“师父你看看这是怎么回事?”我说:“你这种情况,根据佛理推测,你过去就是吽的。”根性嘛。他过去就是念‘唵嘛呢叭咪吽’。“那怎么办?”他不知道怎么办了,我说:“你想知道‘唵嘛呢叭咪吽’有什么功德吗?”“我真想知道,很希望知道。”“好,我正好有一部书。”拿来,“你去看。”《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去看吧。回家一看,打回电话来了:“师父,原来念唵嘛呢叭咪吽也能往生啊!”我说:“真的。”“那我在家吽吧。”我说“吽就行了。”他现在就念唵嘛呢叭咪吽,那就是他的相应法,根性!可以推测,过去他就是念这个的,并且他和‘唵嘛呢叭咪吽’的因缘,非常非常深。

  还有一个老居士,她是个退休工人。退休以后就在家里没事,那时还没有学佛。她的儿子是公安刑警。前几年没有光盘,只有录像带的时候,前几年就是所谓的周易方面的书籍,还没有出世的时候,就是一些小册子,在马路上卖的那种,公安刑警就能查这个,叫什么呢?扫黄打非。现在叫打黑,原来叫扫黄。录像带不健康的叫黄,算卦的、看风水的也叫黄,黄书,他的儿子就是打黄的。有一天他儿子上班以后,中间回来了一趟,抱了很多书,很多录像带,放自己家的桌子上,然后又去扫黄去了。他妈退休了,一个棉纺工人退休了,在家没事干,就想看一看她儿子天天干的什么工作,就翻看一摞一摞的录像带。

  她不太认字,真的不太认字。突然间,她看到了一本书,是老本的《金刚经》。她不太认字,但她怎么看怎么亲切,怎么看怎么亲切,就抱起那部金刚经哇哇大哭啊。她是这样信的,哇哇哭,哭了半个上午。到了下午流着泪看,哭了一下午,看了三遍,背过了!三遍!看了三遍《金刚经》就背过了!这是个真事,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一位老居士,她是这样信的佛。从此以后她就把《金刚经》作为定课,每天每天都读诵,当然她也念阿弥驼佛,也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金刚经》上讲的很清楚,诵持金刚经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它有个比喻啊,大家可以看一下,功德是什么东西?就是能够往生诸佛国。读诵《金刚经》完全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大胆的说一句,明白吗?在这里也是,「如是之人临命终时,有九十九亿俱胝佛,面现其前来迎是人,往生於彼佛国土中,汝等勿生疑惑」。这是它的出世间功德决定的。出世间功德,决定了往生佛国,决定了成就佛果。

  「如是之人,当来永不受,其女人之身」。女子之身,根据佛经上讲,是五漏之身。女众跟男众相比,果报上她们的业障重一些,习性重一些。佛经不是重男轻女的。有人说:“师父你看,妇女出家,受的戒条要比男众受的戒条多,为什么佛教是重男轻女呢?”我说:“错,佛教视一切众生皆平等。”事相是有差别的,女众的果报要比男众的果报重,女众有五漏之身,在佛经上讲得很清楚,女众的习性要比男众的重。为什么要给女众制定的戒条要多一些,就是通过这种戒条来约束你,来给你补充一下,让你成为一个完满的人,懂吧?

  当时我给那个人打了个比喻:如果你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就像范伟一样啊,一米六一米七,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样,怎样才能不短了呢?那就是底下加个垫子,放上块木头块,嗯!正了!佛陀要求女众和男众的不同之处,正是约束我们的习性的,正是改正我们的毛病的。当我们的习性约束了,毛病改正了,那么我们和男众修行起来是一样的。所以成佛的机会是均等的,佛性是同等的。

  「如是之人常得,东西南北四大天王,隐秘其身随逐护卫」。四大天王大家知道吧,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有很多人不知道,叫他们风调雨顺。风调雨顺是祈求,是我们美好的祈愿,并不是四大天王仅仅叫做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是我们上面一层天的四个不同天国的天主,能明白吧?

  「若復有人为於此经,能以少分财宝,布施之者」。就是为了书写这部经咒,供养这部经咒,能以少分财宝布施出来,「是人便同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琥珀,如是者七宝尽持布施」。如果为了这部经咒的流通,修持,我们去出资,或者去印经,或者供养布施。修持这种经法的人,哪怕是拿出少分的财宝布施,也相当于用七宝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供养和布施。

  「若復有人供养此经典者,等同供养一切真实法藏」。等于说我们供这一部经咒,等同供养了一切的真实法藏,就等同供养一部《大藏经》一样。

  「若復有人书写供养,受持读诵此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所获福德亦復不能度量,知其限数。就像是四大海水充满其中,不能得知一滴水」。四大海,我们不要说四大海,仅仅说东海。我们把东海里的水分成一滴一滴的,如果能够分成一滴一滴的,这东海的水到底能有多少滴,我们能知道吗?没法计算!同样道理,如果我们能够书写,能够礼拜,能够供养这部经咒的话,所获功德也是没法计算,就是这个含义。

  「若復有人书写此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礼拜供养者,如是之人则为礼拜供养十方诸佛刹土一切如来,而无有異」。仅仅是供养这部经咒,就等同于供养十方刹土的所有佛陀一样,功德无有差别,就是这个含义。我们是择录的经文,来给大家讲解的它的功德。到这里,第五个咒语的功德我们讲完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