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你只要开发心地宝藏,给诸位说,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都通达,全都没有障碍


   日期:2017/11/25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刀兵劫的因是什么?食众生肉。佛说得很清楚,要想免除世间的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这个刀兵劫才能够化解。年轻的时候无知,不吃牠,也杀害牠。蚂蚁,我们看到很多人,自己也造过这个罪业。蚂蚁爬到家来,讨厌,烧一锅开水一下就把牠烫死。我们看到许多人这样做,我们也曾经做过,对这些小动物任意的杀害。以前不知道,这才晓得自己犯下了重大的过错。佛教我们「发露忏悔」,我们今天明白了,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认真修行,每一天念诵、供养、修学一切功德,迴向这些冤亲债主。这个功德我们自己不敢享受,希望把这些冤结统统化解,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否则的话,常常说到业障现前,业障怎么会不现前?这些被你伤害的众生,如何能够轻易饶过你?不可能。

  我们要学地藏菩萨,以真实心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心如大地一样,一切法、一切众生,赖以住持、生长、荷担。所以经上说:「心如大地,能安一切。」这是把地比作心、比作识。我们今天看到大地,脚踩到大地,要知道回光返照。地是我们的心地,心地平等,载荷诸法,载荷一切众生,你喜欢的、爱的人也住在这个地上,你讨厌的、怨恨的人也住在这个地上,地不分亲怨、没有好恶,我们要学大地。我们心地塬来跟大地是一样,现在在裡面起心动念,分别好恶,分别好丑,这是错误的。地不分别,换句话说,真心不分;妄心在分,妄心是错误的。知道妄心在分,就知道众生心;知道大地不分,就知道真心。所以本经的立论就是真心跟妄心。这是说「地」这一个字。

  第二个是「藏」,藏是藏,含藏的意思,我们世间人讲仓库、宝库。世间人一些珍宝都要好好的收藏起来,这些财富可以保障他生活的安全。如果自己失去了财宝,他就感觉到恐惧,生活没有保障,所以世间人,人人都希望收藏这些珍宝、这些财富。佛用这个来比喻,我们自性裡面有宝藏那就是「三德秘藏」,我们真心自性裡头。「法身」是真身,宗门裡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法身,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第二个「般若」,般若是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是我们自性裡头本来具足,不是从外头来的。无量无边的智慧,此界、他方,过去、未来没有一样不知道,这是「所知」。所知现在不知道,不知就变成有障碍。所知是本有的,现在有个障,障住了我们的所知,这叫「所知障」。所知障跟烦恼障立名的用意不同,烦恼就是障碍,所知不是障碍;障碍所知的那个障就叫做所知障。

  如果我们从佛法名相来说,妄想、分别、执着,执着是烦恼障,完全是烦恼;分别裡面一部分是烦恼,一部分是所知障;妄想裡面完全是所知障。有人问,无明从哪裡来?无明怎么来的?其实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讲得好清楚、好透彻,读《楞严经》的人也是囫囵吞枣,就这么含煳过去了。佛讲得很清楚:「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什么叫知见?「知见」就是所知,所知就是般若智慧。你在所知裡头还要立一个知,就错了,头上安头,那就是无明的根本。你不要在所知上再立一个知,你的智慧就现前;你偏偏要立一个知,那有什么法子!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个你们看清楚了,我们用这个比喻,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瞭瞭,这是所知,这是知见。偏偏说:「法师手上拿一本书」,完了,马上堕到无明裡去。这个东西叫书吗?这个东西叫手吗?手是你建立的,书是你建立的;你要建立这个叫书、这个叫手,你就完了,这就是无明。佛法没到中国来,中国人也很聪明,老子就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你说个名已经错了,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事实真相。所以你在知见上立知,你就堕到无明,你就是起了妄想,妄想裡头又有分别、又有执着,一大堆东西麻烦来了,一连串都来了。

  佛给我们说法,佛说「我」,但不执着我,这个高明。六祖问永嘉:「你还有分别吗?」永嘉答得很好:「分别亦非意。」我分别就是没有分别,心裡头真没有分别,乾乾净净的。分别什么?为大众分别。所以「说就是无说,无说就是说」,你要说是「说」,你不懂得「无说」这个意思,你也不懂得佛的意思。如果「说」跟「无说」分二截,「说」也错了,「无说」也错了。「说」是什么?分别、执着;「无说」是无明,都堕在两边了。要知道「说」跟「不说」是一不是二,「说即无说,闻即无闻」,你通了,障碍都没有了。你能在这上面体会,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大白了,你真正入了不二法门。世间人可怜活在相对裡面,相对就是二,对立。说「大」对面有个「小」,说「空」那边就有个「有」,总是在相对;说「我」对面有个「人」。几时你能够一下觉悟到,我跟人不二,空跟有不二,性跟相不二,理跟事不二,事跟事也不二,你才入佛法,你才懂佛法。所以佛法之难,难在哪裡?就难在这个地方。难在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永远放不下,只要放不下,你就入不了大乘之门,大乘跟你绝分。你修学大乘,是修学一种皮毛常识而已,真正大乘是什么样子,你根本不能够体会。这是跟你讲般若。

  还有一个祕藏,「秘」是秘密,「藏」是含藏在自性裡面的。「解脱」,就是大自在,就是《华严》裡面讲「事事无碍」,都是自性裡头本有的、本来具足的。这是「藏」的意思,这个叫「叁德」,自性裡面的叁德。为什么叫「秘藏」?是好像很密,一般凡夫不能够觉察,六根接触不到;不能觉察就好像很,就好像藏在那个地方,「藏」,没有被人发现。换句话说就是众生不能明瞭、不能理解,称之为祕密。而心性里面确确实实包含无量无边的一切法,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用之不尽,这是「藏」的意思。好比我们世间的金矿一样,这个金矿裡头含藏着金非常丰富,你去取、你去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是金矿在哪里你不知道、你不晓得,那就变成祕密。佛用这个来比喻我们心地的宝藏。大地含藏跟心地比,那不成比例,我们心地裡含藏的宝藏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的佛法,一切众生无量的世法,都含藏在其中。你只要开发心地宝藏,给诸位说,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都通达,全都没有障碍。

  佛法的教学是开发自性的宝藏。自性宝藏要用什么东西开?那个工具一定要称性,不是称性的工具,你就没有办法开发自性宝藏。称性的工具是什么?就是「孝」跟「敬」,所以《地藏》称为佛门孝经。《地藏经》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它就是孝道跟师道,「孝亲尊师」就能开发自性的宝藏。如果你不能孝亲、不能尊师,你永远在佛法门外,换句话说,你学小乘也许能够有一点点成就,学大乘没有分;大乘是开发自性,跟小乘不一样。小乘是在事相上,换句话说,它还是世法。小乘之间出世法你也得不到,换句话说,你纵然修学小乘,你也只能停留在初果、二果这个境界裡头,四果是证不到的。要想证得小乘的四果,小乘最高果位还是要孝亲尊师。这是真理,十方叁世所有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例外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孝敬)(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孝敬)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