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为什么尊敬一切众生?连蚊虫、蚂蚁都尊敬,他为什么尊敬?


   日期:2017/11/26 15: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尊在《观经》三福里面说,这三种净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话说得多清楚、多明白,我们提起来,诸位同修都能够记得,也都能说,可是就是不肯去做,那就没法子。「说」,一天说一千遍、说一万遍也没用处,「说食数宝」有什么用处?一定要自己认真去做,去做到!把孝顺父母的心推广孝顺一切众生,诸佛如来确实是这么修的。一切众生就是我们自己的父母,不是别人,一切众生就是我们的老师,读了《华严》,你应该相信。不但一切人是老师,昨天我们讲树,树木、花草哪一样不是老师?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真的是一微尘、一毛孔,我们触目都能够醒悟,那就是老师。昨天看到树,种子是信心,根是慈悲,身是智慧,枝干是五度,在在处处只要见到了,心里面都开智慧。正是惠能大师所说,惠能见五祖,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怎么不常生智慧?六根接触外面境界都开悟,这就是常生智慧。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生烦恼,顺自己意思贪爱,贪爱是烦恼;不合自己意思讨厌,讨厌生烦恼。人家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智慧,不生烦恼,这就是凡圣不一样,起修不相同。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肯定我们自性本来具足万法,具足一切法,这个是宝!像大地裡面含藏一些矿物宝藏一样。大地含藏的宝藏用得尽,我们心性里面含藏的宝藏用不尽,为什么不懂得开发!这四大菩萨就是开发自性宝藏的四个法门。这四个法门要同时用,地藏菩萨的「孝敬」,观音菩萨的「慈悲,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菩萨的「落实」,四大菩萨教我们开发自性宝藏。这四个法门缺一个都不可以,像一张桌子四个腿,缺一个就倒下来,它就站不住了,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所说,千经万论不外如是。诸佛菩萨明白了,就落实了,他得到受用,他得的是大自在、大圆满。我们众生迷惑颠倒,迷失了自性,胡作妄为,所以搞六道轮回,生死流转,永无出期。

  但是我们的性德无论在觉、无论在迷,它并没有改变;悟,没有增加一丝毫,迷,也没有损失一丝毫。佛为什么尊敬一切众生?连蚊虫、蚂蚁都尊敬。他为什么尊敬?蚊虫、蚂蚁也是众生,牠的性德也是圆满的,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只是牠迷,牠变成这个样子,牠不懂事,胡作妄为,搞成这个样子。虽然搞成这个样子,牠的性德依旧是圆满的,没有缺损一丝毫,所以诸佛如来对牠平等的尊重、平等的礼敬,也平等的供养。在十大愿王里面佛对牠们不赞叹,可是恭敬、供养是决定平等的,慈悲一切!

  我们要认识心地,肯定宝藏。知道我们的真心,这个「心」从般若上讲就是「大菩提」,从法身上来说就是「大涅槃」。大涅槃通常也称为「大灭度」;「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灭度」。如果就这三个字来说:「大、灭、度」,「大」是法身的意思;「灭」是灭烦恼,灭妄想、分别、执着,就得大自在,大自在是解脱;「度」是明瞭、是觉悟,就是般若智慧。菩萨修六度,这六条是智慧,他们过的是高度智慧生活,他们过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生活。我们今天过的是烦恼苦日子。

  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德是自性本具的三德,一一都具足「常乐我净」。所以常乐我净,我们称为四净德。「常」是永恆不变。「乐」是离一切苦,我们世间人讲苦乐,苦乐是相对的,所有一切相对的苦乐统统没有了,统统断尽了。「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真正做得了主、真正得大自在。「净」是清净,一尘不染,心地空寂。真心里面不能有一物,惠能大师讲得很好:「本来无一物」,要知道本来无一物,你要在里头加一物进去,错了。一个念头就是一物,不能加。所以参禅的人,念一声佛号就被染污了,要漱口三天。本来无一物,怎么会有一个「佛」进去!佛也没有。佛都没有了,我们要不要念佛?要念。怎么个念法?「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正确了。如果你「有念」,你就有一物,错了。你「无念」也有一物,有什么一物?有个无念,你也错了。换句话说,念错了,不念也错了。

  怎样才不错?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不错;两边不住,中道不存。「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就像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里面,示现种种身,从事种种事业,他无念、无生。无念,他没有离念,无生,他也没有离生。他在六道里头舍身受生,跟众生示现是一样的,他是「离即同时」,所现的相没有自己,现的相是「慈悲应现」,觉悟众生的。虽然觉悟众生,没有觉悟众生这个念头,就像《金刚经》所说,虽然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度者,他没有起念。经上常常用云来做比喻,比喻什么?无心、无念,在佛法里讲无作、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作而无所不作,这样与自性体、相、用,与自性法身、般若、解脱就相应,与「大方广」就相应,这是菩萨行,这是菩提心。

  我们今天在凡夫位,我们有严重的迷惑,我们有深重的业障,我们也很想契入菩萨的境界。从哪里下手?一定要从断贪瞋痴下手,佛法、世法都不贪染。顺境不贪,逆境不瞋,从这儿做起,从这里下手;顺、逆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痴。不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断恶修善,断什么恶?断贪瞋痴;修什么善?修不贪、不瞋、不痴。从这里下手,恢复我们自性的宝藏,因为贪瞋痴在所有障碍里最严重;最严重的要先下手,我们今天不能成就,就是不能断贪瞋痴。你无论怎么样修学,你都是不得其门而入,搞一辈子都是有漏的福报。如果要不修孝敬,你这个有漏的福报还不在人间享,在饿鬼、畜生道裡面去享,这都是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

  「菩萨」这两个字是印度话,它的意思古人有两种翻译:一个翻译叫「大道心众生」,这是古译的;玄奘大师以后翻作「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两种翻的都好。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华严经》应当传授给什么人?大心凡夫。诸位要晓得,「大心凡夫」就是大道心凡夫,虽然没有给你说是菩萨,你只要发大心,你就是菩萨。如果说你是菩萨你会吓一跳:「我不是菩萨,我不敢当!」如果说你是大心凡夫:「可以,我是个凡夫,我发大心就行!」殊不知大心凡夫就是菩萨。觉有情也好,我们是有感情的众生,感情就是烦恼,有情就是有烦恼;虽有烦恼,他觉悟了,这个行。觉悟了,就是我所说方向对准了。虽然还没有入佛的境界,但是你这个心、行、方向,确实是成佛的方向,角度没有偏差;像航海、航空一样,我们罗盘对得很准确,方向很准确,虽然还看不见彼岸,但是知道决定可以达到彼岸。这是「菩萨」的意思。

  菩萨是人,千万不要误会,菩萨不是神、菩萨也不是仙,菩萨是人。如果说得更明白一点、清楚一点,菩萨是个明白的人,凡夫是个糊涂的人,这个大家就好懂了。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它的业因果报,我们常讲因缘果报,那你就称之为菩萨。如果你不了解,对人、对事、对物都不了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这就叫做凡夫。地藏菩萨的名号,我们就简单介绍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自性)(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自性)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4.自相、自体与自性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