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野狐禅


   日期:2011/2/13 19: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野狐禅在禅宗中,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取自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

  百丈禅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有一日却站着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师云:“汝但问。”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我巳免脱野狐身。住在山后。乞师依亡僧礼烧送。”

  次日百丈禅师令众僧到后山找亡僧,众人不解,师带众人在山后大盘石上找到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斋后按送亡僧礼火化。

  原来,佛教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

 

二、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 无门慧开禅师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

  引申义:后来以“野狐禅”泛指各种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野狐禅”常被作为邪门歪道的代名词,其含义经常遭人曲解。在禅门中,也常用“ 野狐外道”来形容那些没有入门的学法者。

 

三、说起野狐禅,还有一则比较经典的公案。慧能的一个弟子南阳慧忠是当时的国师,后来有个有神通的“大耳三藏”到京城来,被传得很神异,慧忠便被请去试试这大耳三藏的真伪。他问大耳三藏:“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你是一国国师,为什么在天津桥上看猴戏?”慧忠说:“对。”然后入定了一回,问:“现在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说:“现在在江边看赛舟。”慧忠说:“是。”然后深入禅定,又问:“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回答不上来。慧忠说:“你这野狐精!”便让人把他驱逐出长安了。据说此时慧忠的心在三摩地,就是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野狐的道行到不了那里。这个故事不知道是怎样传下来的,但足够进入玄幻小说的情节了。

 

大仙、精灵什么的都是哪来的?以动物之身居然比人还灵?

这么多大仙、精灵什么的都是哪来的?他们以动物之身居然比人还灵?像那些胡黄白柳、常蟒仙、山精树怪什么的。

看了佛经开示才知道,他们这些妖仙其实都是前世的大修行人,修出了定境,但是犯了戒。比如说做了大妄语,自称修成了“佛、菩萨、罗汉、圣人”等,被贬黜,死后失掉人身、变为妖仙、动物精、依草附木的鬼。经数千年积累功德、忏悔才能转回人身。如果执迷不悟,又自称“佛、菩萨、罗汉、圣人”等,万劫不复。

《楞严经》卷六:自称“佛、菩萨、罗汉、圣人”等,“大妄语”罪成立,将永沉苦海不得解脱。

《大乘金刚经论》对犯“大妄语”者的归宿说的是:即使其他四戒持戒精严都不犯,单犯“大妄语”戒,也会失掉人身,堕落为妖怪——上品魑魅、中品魍魉,下品依草附木。

当然,《楞严经》、《大乘金刚经论》都指出:如果修行人持四戒不缺,单犯了五戒任何一戒,虽然仍有很大福报,但死后都会堕落,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1、单犯了YIN戒,死后变为魔界——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2、单犯了杀生食肉戒,死后变为鬼神罗刹界——上品大力鬼,中品飞行夜叉,下品地行罗刹;

3、单犯了盗戒,死后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4、单犯了大妄语戒,死后必成妖类——上品魑魅,中品魍魉,下品依草附木。

5、单犯饮酒,必落鬼道——上品有财鬼,中品风月鬼,下品消散鬼。

自称是佛、菩萨的大仙太多了。(黄仙这样的最多,为了引人敬信自己喜欢吹牛),不知道这样就是犯了“大妄语”戒。你们仙家为人治病、解灾、持戒、劝善、乃至念佛,千年的功德,都不如说一句这样的话罪大。

赶快忏悔,永不再犯。须知回头是岸。

请把此经义通知所有仙家,功德无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妄语       因果)(五明学佛网:妄语       因果)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因果观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