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往生之事非我等之力,乃弥陀之愿力也(二)


   日期:2017/11/30 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决定往生语录】往生之事非我等之力,乃弥陀之愿力也(二)

  法然上人《净土宗略钞》云:

  【问:何谓他力?

  答:唯一向信阿弥陀佛本愿,不顾我身之善恶,思决定往生之念佛,谓之他力念佛。如蝇附麒麟之尾,远驰千里;卑夫乘轮王之舆,一日巡四天下,此谓之他力也。又如大石乘船,速到彼岸,此全非石之力,船之力也。如是,非我等之力,阿弥陀佛之力也,此即是他力也。】

  “思决定往生之念佛”,内心里面思惟:我念佛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一向信阿弥陀佛本愿,不顾我身之善恶”,所以对阿弥陀佛本愿建立真实信心,内心自然就会流露决定往生,所以每一句佛号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都是决定往生。

  怀疑的人虽然念佛很认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心中有怀疑,就会这样思惟:我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功德够吗?心中会这样的疑惑。如果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往生的功德不够,那念两句佛号往生的功德就够吗?念三句的佛号往生的功德就够吗?那要念几句佛号,往生的功德才够?一句不够念两句,两句也不够念三句,三句也不够念四句,那到底几句佛号才能往生?就会越来越迷惑。因为没有任何一本经典跟你说,佛号一辈子要念几句才会往生。

  诉诸于净土法门的源流,我们从法藏菩萨的发愿就知道,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并没有要求我们念佛的数目一定要念多少,所以第十八愿的因愿文才会用乃至十念,“乃至”这两个字不定之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乃至十念”就是法藏菩萨对十方众生要求的修行。十方众生是法藏菩萨成佛要救度的对象,“乃至十念”是十方众生往生的修因,所以十方众生只要造作“乃至十念”的修行,有如此的修因,就能感召阿弥陀佛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言绝对的救度,所以有因有果。那么“乃至十念”,就是长在一生的多念,与短在十声一声的少念,因为众生根机有深有浅,得遇六字洪名有快有慢,有的人年纪轻轻一二十岁,就得遇六字洪名,有人到了七八十岁,才得遇六字洪名;有的人平生得遇六字洪名,念佛四五十年,有的人到了临终快要死了,生命剩下很少的时间,才得遇佛号,他只能念几句的佛号而已。所以众生遇法因缘不同,法藏菩萨要救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对十方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法藏菩萨当然了如指掌,所以才会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绝对的救度。法藏菩萨的用意就是:十方一生多念的众生,阿弥陀佛当然救度,对于十方众生之中,有临终才遇到这句佛号,念十声三声一声就断气,生命这么短促的众生,阿弥陀佛也不放弃,也绝对加以救度,所以才有临终少念。因此,用不定之词“乃至十念”,就是法藏菩萨不要求十方众生,一定要念他成佛的佛号念多少才会往生,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念多少。

  所以,往生这件事,不是佛号念多与念少的问题,是对阿弥陀佛名号绝对救度是信心还是疑心?信心的念佛就是往生报土,疑心的念佛就是往生化土。

  所,以我们了解,内心思惟决定往生的念佛,就是信心的念佛。所以诸位菩萨,我们是平生之机,不是临终之机。平生之机就是,我们现在还命存之日,我们还有这口气在,或许还活个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如果生命剩下三十年,就过三十年的念佛生活;生命剩下三个月而已,就过三个月的念佛生活。所以你活多久佛号就念多少,那就是活的越久念的越多,这样就是阿弥陀佛本愿的念佛。

  这段话虽然也是很白话,体会法然上人开示的真义,你会发觉,法然上人教导我们的净土思想,让我们在心中确实能放心念佛。

  下面就说出三种譬喻,先来看第一种譬喻。

  “如蝇附麒麟之尾,远驰千里”,苍蝇虽然会飞,但是苍蝇要飞千里之遥,还相当的困难。这只苍蝇如果附着在麒麟的尾巴,麒麟能够日奔千里,苍蝇不必飞,靠着麒麟的力量,就能够远驰千里。所以他力与自力做一个比较,他力稳当、快速、轻松、自在。我们从人间的交通,从甲地到乙地,距离只要稍远一点,我们就骑摩托车甚至开车,就要仰仗他力,那么唯独念佛往生这一件事情,很多人不了解他力,不了解阿弥陀佛本愿,只要一讲到他力、讲到本愿,他连了解都无心,就不愿意仰仗他力,这不是非常的奇怪吗?从我们台湾到香港距离不远,你就会仰仗他力了,那我们从娑婆人间,到极乐世界,经过十万亿佛土这么遥远,我为什么不会仰仗阿弥陀佛的佛力,这不是奇哉怪哉吗?这其实只是一个观念而已。

  下面还有第二个譬喻。“卑夫”就是下劣的凡夫,也就是自己无法远行的凡夫。“乘轮王之舆”,“舆”就是车辆的意思。轮王就是转轮圣王的简称。转轮圣王有七宝,七宝其中之一就是轮宝,轮宝就是转轮圣王的交通工具。所以一个下劣无法远行的劣夫,乘坐转轮圣王的轮宝,一日就能够巡视四天下。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天下,你不要看是很小的地方,若从我们这个地球的立场来看,四天下是非常大的范围,我们地球也只不过是南赡部洲的一小部分而已,也不是全部。南赡部洲就是《地藏经》所说的南阎浮提,所以我们地球在南阎浮提,我们就是南阎浮提的众生。

  一个下劣的凡夫,乘着转轮圣王的轮宝,在一日就能巡视四天下,靠他力的力量,就非常的殊胜了。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凡夫,能够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很不可思议。“此谓他力”。

  法然上人说了这两个譬喻之后,下面再说第三个譬喻。“又如大石乘船,速到彼岸,此全非石之力,船之力也”,这个譬喻很容易懂。一颗大颗的石头,如果放在水中就会沉下去,放在船上,靠船的力量,就能够渡过大海,这不是石头自己的力量渡过大海,是靠船力。石头就是譬喻我们凡夫,大船就是譬喻阿弥陀佛的愿力。

  这个譬喻是出自于《那先比丘经》。那先比丘是一位圣贤僧,跟弥兰陀国王的一问一答之间,彰显很多佛教的真理。那弥兰陀国王请问那先比丘一个问题:“比丘整天无所事事,称念佛号,死后能够生天,我不信此也。”弥兰陀国王不相信一个比丘,无所事事,整天念佛,死了之后能生天。在《那先比丘经》,并不是说往生西方,是说生天。但是在祖师大德的注解,都是将生天改为往生净土。事实上《那先比丘经》的原文是讲生天。那先比丘为了要让弥兰陀王能了解念佛靠佛力的思想,所以就说了这个譬喻。

  那先比丘反问弥兰陀王:一颗石头把它安置在水中,会沉下去吗?弥兰陀国王当然回答说会沉下去。那先比丘又问弥兰陀国王:一颗石头放在船上,会沉落水中吗?弥兰陀国王说当然不会。那先比丘就说:比丘念佛就犹如一颗石头,安置在船上靠着船力,渡过大海,速到彼岸。

  我们的烦恼业障很深,如果我们的内心安住在五欲凡尘,我们就会堕落,犹如一颗石头,放在水中会沉下去一样。所以我们的凡心虽然有妄想,但是把它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就会犹如一颗石头,虽然会沉落水中,但是如果放在船上,就能够安然渡过大海,这就是靠船的力量。所以法然上人解释他力念佛之后。说这三个譬喻,让我们明白,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件事,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尤其第三个譬喻讲的很好。最后的结论法然上人说:

  “如是,非我等之力,阿弥陀佛之力也,此即是他力也。”“如是”就是指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站在已经往生极乐世界的果报来看,我们在因地的修因造作,不是我们念佛念的很有工夫才让我们往生的,也不是我们念佛念的清净心现前才让我们往生的,也不是念佛念到禅定心现前才让我们往生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让我们往生。阿弥陀佛的愿力,让念佛有工夫的人、没有工夫的人都能往生,这才是真实的弥陀教法;阿弥陀佛的愿力,让念佛有一心不乱、没有一心不乱的人都能往生,这才是真实的弥陀教法,也就是念佛有没有禅定心,阿弥陀佛都慈悲平等救度,就是如此。

  每一句佛号,都有阿弥陀佛对念佛人绝对救度的愿力,所以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是圆满的往生,念两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圆满的往生,念三句、四句、五句、百句、千句、万句,每一句佛号都有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愿力,都是圆满的往生。犹如信愿现在说的有一点口渴,喝一口白开水,有解渴的功能,喝第二口的白开水,同样也有解渴的功能,每一口的白开水,都有解渴的功能。不是说喝一口不能解渴,喝两口也不能解渴,喝三口也不能解渴,要喝一桶才能解渴,不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佛号不是要念多念少的问题,是对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信或疑的问题。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对每一位念佛的人绝对救度,无论佛号念多念少。但是在阿弥陀佛的愿心之中,希望十方的念佛人,佛号是念多还是念少?念多!这样从正反两面来思惟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你对法然上人开示的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道理,就不会产生误解了,这样你在念佛,信与行就非常的圆满,这样就是一个真实信受阿弥陀佛本愿的念佛人,这样的念佛,安安心心、快快乐乐,临终阿弥陀佛现他受用报身佛,来迎接往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往生)(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往生)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