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怎么样让自己修为很高呢?


   日期:2017/11/30 8: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个出家人身后有着千千万万的信徒,我们是这些信徒的表率。我们说“学佛”、“学佛”,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徒学佛都是看我们出家人的一言一行,也可以说我们出家人就是佛的化身、佛的代表、佛的代言人,信徒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可以了解到佛祖,所以一个出家人的言行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过去的祖师说出家人是“人天师表”?因为出家人不仅是人间的表率,还是天人的表率,也就是所谓的“三界导师”。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敬仰的、公认的佛祖,可是他在悟道之前还经历了六年的苦行。他在没出家之前,已经学遍了印度当时所有的文化,也就是说当时印度的四明,佛祖全都学完了。可是他觉得还不解渴,认为所学的还不够究竟,所以才从皇宫里逃出来,进入深山苦修。佛之所以是佛,是因为他通达五明,通达世出世间的知识,又经历了艰难的修道历程。

  学佛的基础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人的这堂功课过了关,才谈得上学佛。因为佛法的体是建立在世间,建立在我们人类的综合素质之上。佛法的相也是如此,佛法的用还是如此。我们时常听说某位出家师父修得很好,可是一做事,一塌糊涂。既然修得很好,修得很高,很有修行,为什么做人、做事却一塌糊涂呢?这说明你没有起用。

  怎么证明自己很有修行,修得很高,修得很好呢?佛法讲体相用、戒定慧,最后是体现在慧和用上。所谓的“有修行”,叫你去做事,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做人,不懂做人的基本原则,你所谓的“有修行”,修的是什么?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一个修行很高的人,一定是个很会做事,很会做人的人。

  一个出家人什么都要学,都要懂,甚至要精通。所谓世间的学问,都是围绕着一个“人”字产生和演变的,离开了人就没有佛法,离开了人就没有文化。人是万物之源,万物都为人而存在。所谓的“法师通五明”,很多出家人都懂医学。也许出家人的医术不怎么高,但他的医学理论还是圆满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你的修证功夫能达到哪一个层次,取决于你在佛学见地上认识的高度。

  什么叫得道?究竟得的是什么呀?得道、得道,总有一个东西可得啊。佛教讲一无所得——一无所得才是真正的得!何为真正的得?把你自己融入万事万物,就是真正的得。不是你得到它们了,而是万事万物得到了你。你把自己化成千千万万份融入它们,让它们感受到你的力量,感受到你的智慧,感受到你心灵的颤动。这是一个双向的作用,当它们感受到你时,你早已感受到它们了。

  “修行”二字从始至终不外乎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想办法转变自己的身口意。尽管你有一颗虔诚的心,如果支配不了自己的身口意,终将一事无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所谓的“虔诚”只是一种迷信。

  身为一个师父,身为一个出家人,不能使来到你面前的每个人,包括各行各业的人都受益,你就不配做一个学佛的人,更不配做一个出家师父。古人把我们佛法僧三宝比喻为宝山。俗话讲:“入宝山不能空手而归,归而有罪。”为什么入宝山空手而归有罪呢?这个罪归谁呢?一部分归你,一部分归师父。你来到我面前,我没有让你受益,一部分是你的原因,一部分是我的原因。

  一个师父有能力让来到他面前的每一个人都受益,让他们进宝山都有收获。就像我刚才讲的,活佛来到我们寺庙,就应该让他们留下一点东西,遇到高人不请教是有罪的。作为一个高人,众生见了你,你不能让他受益,你也有罪。因为你所学、所拥有的,既是你的,又不是你的。你所懂的一切,所传播的一切,是已经固定成型的,是祖宗留下来的,只不过你比别人勤劳,聪慧一些,很快和古人沟通了,进入到他们的心法里面,和他们相应,融为一体了。你和他们融为一体,也就意味着你有这个责任、这个使命,把佛法传播出去。佛教里面的一句话:法脉到你手里不传下去,是要下无间地狱的。

  来到你面前的人,你曾经为他努力过,他因为不明白而没有和你相应,当你回忆的时候,你会无怨无悔,不会责怪自己。因为你曾经在他身上用过心。你呼,他未应,那是他的问题。

  世间上什么都可以弥补,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所谓的“后悔了,能弥补”,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佛法讲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

  人的追求有两个不同方向:一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所谓的“看不见,摸不着”只是在某一个时空如此,过了这个阶段,一样看得见,摸得着,一样可以得到。

  因为我们每天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把耳朵竖得高高的,在听在看,所以才把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给丢了。

  我们的肉眼、肉耳能看得见,听得到的太有限了,一千米以外就看不见,听不到了。可是你能说它们不存在吗?为什么我们晚上要睡觉呢?因为造物主知道我们的眼睛不会关闭,所以通过黑夜迫使我们把眼睛闭上。他想叫我们干什么呢?想叫我们往里面看。你能往里面看一分,你就能得到外面的十分。因为有形有相的永远受无形无相的支配和主宰。

  我们每天都处在散乱之中,睡七八个小时还是浑浑噩噩。因为我们的六根从来没有统一、协调过,内在的六条龙昼夜六时都在争斗。你什么时候能做到让你内在的六条龙合六为一,你每天只要休息一个小时就够了,你的头脑就会非常清醒,你就不会颠倒梦想,你的精力永远都用不完。为什么你的精力不够用呢?

  因为你内在的六条龙早就把它消耗光了——内耗啊!如果你把六股力量集中起来,你学什么做什么都是最优秀,最棒的。你学佛,它只是世出世间学问里的万分之一。即便你在佛学方面开悟了,我可以告诉你们,就世间和出世间法来讲,你只是获得了万分之一。

  你不要以为你学佛开悟了,世出世间的学问就已经学完了。没有,你只是获得了万分之一。但是,你有这个万分之一,再学其他就非常容易了,无论你涉足哪一个领域,都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开悟)(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开悟)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从参禅、入中脉、透顶到开悟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开悟与解脱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惟觉法师:开悟三帖药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机缘和佛力加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开悟要诀二十颂 

 宋智明居士:垟山禅悟录 开悟前提录 

 仁清法师:开悟和往生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十三讲 禅宗的开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