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会四种知识,才能快乐


   日期:2017/11/30 11: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柏拉图,以寻求解脱之道。柏拉图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并指着一条沙石路说:“每走一步就拾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开始遵照柏拉图所说的去做。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小路的尽头,柏拉图问他有什么感觉。

  那人说:“感觉越来越沉重。”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柏拉图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篓子,在人生的路上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拿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就会有越走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些沉重的负担吗?”柏拉图反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还是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听后沉默不语。

  柏拉图说:“既然都难以割舍,那就不要去想背负的沉重,而去想拥有的欢乐。我们每个人的篓子里装的不仅仅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恩赐,还有责任和义务。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另外一个人,因为他的篓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这样一想,你的篓子里不就拥有更多的快乐了吗?”那人听后恍然大悟。

  生活当中,衣服脏了别人可以帮你洗,房间脏了别人可以帮你打扫,东西乱了别人可以帮你收拾,而我们的心情呢?如果我们心情很乱很糟糕时,别人除了能安慰我们以外,谁也帮不了我们,只有自己去调整去改变。即便是上帝在世,佛祖再现,也无法调整我们烦闷的心情。那么,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下面我将西藏古老佛法,苯教经典里所讲的心情调整方案,来告诉大家,希望都能从中受益,从而走向快乐。佛陀告诉我们,只要学会测量心情、管理心情、调整心情、自我放松这四种知识,快乐就会无处不在。

  第一,学会认识心情。当我们想改变心情之前,一定要认识心情是什么?为何要改变?若是这两个问题没有明白,你将无从下手,也无法改变。就像审判罪犯一样,审判之前必须要了解嫌疑人身犯何罪,触犯了哪一条法律,才能进行审判继而,使其接受改造。想改变心情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确定自己的心态是否正常,心情是否浮躁,情绪是否稳定等等,对自己的心情要有彻底的认识。有一篇文章《人的正确心态是从哪里来的?》这样写道:“一个正确的心态,往往需要经过由观点到观念,由观念到精神,由精神到心情,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反复的思考,才能够认识自己的心态是否正确。”心情和观念,观念和精神,精神和心情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因果关系,比如照镜子和摄影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

  第二,学会心情安静。依据古老苯教的经典来说,人们每日要“入静”及“安静”30分钟。因为,在人的心情之中,幸福及快乐占十分之一,痛苦和烦恼占十分之五,剩下的十分之四就是平淡(睡觉、吃饭等)。能够常保持平淡心,其实也不易。我们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且这种不如意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怎么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整和适应。

  如何调整呢?人每天如果能够拿出半个小时“入静”及“安静”,我们的心情自然就改善,若是能够常保持安静的心情,对我们的寿命和生命都有好处。但每当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是你想平静就能平静的,那时候平静两个字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因此,我们每时每刻提醒自己平静及冷静,平时注意改善自己的心情,而且还要锻炼自己控制情绪,或者锻炼舒散注意力,但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简单的“心情安静修法”,你不妨去试一下:每天只需半个小时入静,安下心来修炼自己的情绪。如果每天能够坚持半个小时安静入座的话,你的生命能量就会增加。每天你静修入座的时候,无论何地,站、坐、卧都要按时行动,最好独处一隅。选择一个你认为最舒适的地方,将身体展开,完全放松、平心静气、闭目安神、自然呼吸、万念皆抛,把半个小时化整为零,秒一秒地静静品觉,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仿佛天地间只有你自己。半个小时结束,接着做你想做或者应该做的任何一件事,尽可能地全身心投入。

  第三,学会微笑。你微笑,他也微笑,世界也微笑;你笑得灿烂,他笑得也灿烂,世界更灿烂。微笑是人类最基本的动作,也是人类传达亲和态度的表情。在心情好的时候,人们才会经常微笑,只有会微笑的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如果你真诚和善良,在微笑中就会洋溢着感人肺腑的芳香。微笑的风采,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且微笑它是一种激发想象力和启迪智慧的力量。微笑是一种力量,你在顺境中,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你在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理疗;你在疾病中,微笑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良药;你在矛盾中,微笑是一种化解的动机。因此,我们要学会微笑,每天多微笑几次,不仅是对熟悉的人,对陌生人也可以微笑。你必然会收获人们友好的笑容,而且改变你自己的情绪,同时改变心态,也改变命运。人最漂亮的时候,就是微笑的那一刻;人最快乐的时候,也是微笑的那一刻;人最可爱的时候,还是微笑的那一刻。

  第四,学会改变心情。我们的一切与心情有关系,佛经里也讲过,万法为心造。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改变心情呢?改变心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首先要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快乐就是快乐,我们的心不快乐就是烦恼,与其他没有关系。尽管每个人都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但事实却是,一切身心的感受,无论好坏与否,都是自己打造出来的。可是人们往往把过错推卸给别人,认为一切痛苦、烦恼、忧虑、压力等都是别人造成的。其实,自己的心情好坏,与其他人没有关系。比如,我和朋友走路时,遇见一个小孩,朋友看见小孩就逗他,那个小孩就说:“你们俩是乌龟王八蛋。”当时我就笑,心里想,可爱的小朋友说得很对,我们俩很胖,走路就像乌龟。我之所以开心是因为,乌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之一,我会长寿的。于是我笑着说:“小朋友,谢谢你的祝贺。”但我的朋友就不一样,非常气愤,冲着孩子双眉紧皱,满嘴脏话。幸亏孩子没说我们俩是猪八戒,如果那样,我的朋友会气死的,他非常讨厌猪八戒。问题就出在这里,只有我们管理好自己的心情,才能做快乐之人,若是你管不好自己的心情,你就是痛苦之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将痛苦、烦恼、失望、恐惧、不平衡等等所有负面的感受,都归结于外面的人或事物,很少冷静下来向自身找原因,也不愿意做自我检讨,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佛经里讲:“心外求法是外道,永不成就佛;反观自心,明心见性,立即成佛。”如果你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想寻找快乐,那你必须要改变推卸责任的心态,将目光收回来,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身上寻找快乐。如果真能如此,那么你的心情一定会开朗,快乐的大门一定会被你打开。因此,开启快乐之门的钥匙,其实就在自己的心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下       快乐)(五明学佛网:放下       快乐)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快乐的追求 

 普献法师:追求快乐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惟觉法师:真正的快乐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贤崇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谈“放下” 

 明一法师:放下就如此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