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法是超世间法


   日期:2017/12/13 15: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与世间法不同之处何在?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世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就超越世间,这是最简单的区别。佛法是超世间法,无论你学哪一个法门、哪一部经教,依照经教修行,发心弘扬这部经教,就要超越世间。如何超越?妄想、分别、执着断了,你讲经教学肯定没有过失。如果还夹杂着妄想、分别、执着,你没有超越世间,你的思想、见解没有出轮回,还是轮回心。什么是轮回心?起心动念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轮回心怎么能学超世间法?

  佛经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要是没有这么大的心量,如何能契入经教?因此,学佛的人「心」要与虚空法界合而为一,「身」要与剎土众生融合成一体,这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最低的标准。佛法修学要达到这个水平,才能自行化他,所以学佛不能不把境界向这个目标提升。

  如何才能做到?「放下身心世界」,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出离不了轮回,念佛也不能往生。执着放下了,还有妄想、分别,能出离六道轮回,但还出不了十法界;必须把分别也放下,妄想也放下几分,才能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华藏世界,称之为「法身菩萨」。

  佛教导众生,其善巧方便无量无边,但总原则是戒定慧。对一般烦恼习气很重的众生,想断习气但断不了的,佛使用的方法很巧妙,佛教他持戒。持戒的目的,在于破烦恼习气;烦恼障不能破,就出离不了六道。

  而念佛带业往生,是只带旧业不带新业,亦即只带烦恼种子,不带现行烦恼。种子是旧业,现行是新业。如何能使烦恼习气不发作?佛教你修「忍辱」。你想做恶业,佛教你「持戒」。悭贪的念头起来了,佛教你「布施」。戒律是帮助我们断恶修善,我们从小没有人教导,没有养成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与一般人交往,言语、动作当中,有意无意都露出不善的威仪,所以要严持戒律。

  《五种遗规》就是学做人,学威仪。佛门出家人要遵守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这是礼节,不能违犯。一个人没有威仪,别人会讨厌你,不尊重你。对自己而言无所谓,对佛法来讲关系大了,为什么?你的行为、言语不善,让社会大众轻慢佛法、排斥佛法,不愿意学习佛法,这个罪多大!现在人讲要招牌好、形象好,所以不能不着重形象。

  从哪里学起?最简单的是《弟子规》。《弟子规》学会了,你在任何地方一定受人欢迎、尊敬,自然得到大众的赞叹、拥护。你不懂得礼貌,无论用什么方法谄媚巴结,效果恰恰是相反的,别人瞧不起你。所以,务必要把《弟子规》真正做到。而且还要通达《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人对于自己固有文化的基本认识,如果我们连这个水平都没有,做中国人就非常惭愧了。

  所以,我们庄严自己就是庄严佛法,「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国土」,什么功德?学《弟子规》的功德,学《三字经》的功德。若连此基础都没有,学佛法全是假的,口是心非。

  (节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12-17-0832 2002/8/30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超越世间)(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超越世间)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