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道教对禅宗贡献,我们都忽略了


   日期:2017/12/17 1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现在看古人的书,很难懂,尤其是唐朝时。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比如说,你去看《六祖坛经》就知道了。如果你按照《六祖坛经》来修道,你很难修。因为你不了解《六祖坛经》产生时的文化背景。

  我说一个问题,为什么六祖讲的很普通,像白话文一样。因为六祖讲的都是顶尖的东西。好像老子《道德经》一样,都是顶尖的东西,基础的都没讲。为什么没讲,因为当时大家都知道。所以不会记载下来。要知道,唐朝时最兴旺的,其实不是佛教,而是道教。

  唐朝很多人出家,其实去出道家,包括武则天,去当道士,不是当比丘尼哦。道教如此发达,肯定修行人都懂的道教修炼的理论。像以前慧远大师,也有修过道家,而且很多祖师,都是从道家跑到佛教来的。最明显的,就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讲的很多都是道教的部分。但佛教的传记不会记在这些。所以你看不到他们有接触过道教的。因为大背景就是如此。

  但现在不一样啊,现在你拿着《六祖坛经》,讲怎么修无相,无我之类的。你怎么修?你理解的修,真的是六祖讲的无相吗?所以我敢说,这部经出来,是针对当时大家都有修道的背景的出家人讲的。因为道教修了有境界,就被境界困住,执着在那个舒服境界中。所以佛教就跟他说,不要太执着舒服,不要太享清福了,还是赶紧下来,不要当神仙,赶紧来度众生吧。

  那些神仙就赶紧下山了。先把自己度了,然后就来度别人。这个是唐朝时的普遍做法。然后传《六祖坛经》。五祖弘忍传法时,只传给最高的境界的人。为什么,这就是标杆啊。所以我说,禅宗的法脉,对中国的贡献有两个,第一个,是把最高的境界的部分传下来的了,不管你能能不能达到。但你至少知道那个是最高境界。第二个,禅宗把道教的一套修行方法通通拿来了。

  禅宗在早期,也是证悟到跟道家祖师一样的境界。达摩祖师的境界,只履归西,吃了毒,可以吐出来,还可以一苇渡江。总之有神通。到了四祖,五祖,都还有神通。《六祖坛经》中,五祖就告诉惠能说,你到了哪里就停下来。这也是预言。那六祖也有神力,六祖也预言自己以后头会被砍断,果然都是真的。但比起达摩的神力来讲,要差很多。这个是个现象,大家要去查。

  我常把达摩和老子放在一起,这两个人有个类似,就是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释迦佛大家都知道,死后有舍利。这两个,一个佛教祖师,一个道教,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所以《六祖坛经》产生的背景,大文化背景要知道。所以您看中国人没有说念《六祖坛经》能消灾,能治病,能满愿。没有吧。但念佛经就有。因为《坛经》是六祖讲的,不是古佛说的。而大乘佛经是古佛所说的,不一样的,所以念大乘经典就能消灾免难,有这个特殊的功能。

  所以唐朝之后的禅宗都不振作了,尤其到了现在,密宗比禅宗更兴旺。很奇怪喽。禅宗就是见地高,见地高是标杆,你不会偏掉。但修行要一步步来的。好比达摩祖师讲了《血脉论》,其实达摩还讲了算命的法,这偏向于道家了,还教大家练习武术,易筋经。达摩来中国时,中国的道教是很发达的,本土的修炼方式是很发达的。

  现在藏密的兴旺,是因为加了很多道教的仪轨进去了。但但说实话,这些仪轨也好,还有密宗的法也好,都有严重的盗取天机的部分在里头。跟各位讲,盗取天机是很不吉祥的。所以你不要求个什么法,保佑你什么样一下。还有天天烟供火供,自己的欲望加重了,把鬼神的欲望加重了。诸位,这个要很谨慎的。

  很多人修法,自己的欲望越来越重,有没有感觉。福报来了,欲望也跟着来了。然后你很多法,尤其是藏密的副作用,你看很多人供灯要多少盏,供吃的,烧的东西要多少。好听一点,叫有福报。可是再说一点,确实是欲望很重。

  你把人间的欲望弄起来,阴间的鬼的欲望也跟上来了。很多人供给鬼吃的,放焰口,买了很多东西,然后烧很好的纸房子给他们。所以跟各位讲,欲望重,就很俗气。偶尔是可以的。但你一定要明白,欲望重就代表有痛苦。

  很多人常想着,我要怎么度人。你其实度人很简单,你欲望小一点,清心寡欲一点,别人看到你这么脱俗,心理就羡慕,哦人生也可以这么活。他也清心寡欲了,他就被你度了,对不对。你自己欲望很重,然后满身珠宝气的,然后再来度人,你要度人去哪里呢,还不是度他到欲望越重。所以这个是暂时的方便而已。

  禅宗祖师就做的非常好,你看晚上施食,也是七粒米,不会浪费。然后生活上,各种惜福。寺院也要很朴素,不会像藏密一样,富丽堂皇的。所以禅宗生命力顽强,就跟这个有关。大家好好去参。灿烂至极归于平淡。

  所以禅宗的法,虽然没有密宗那么热闹,但他一定是走的最久的。走的最久的法,才是最厉害的法。禅宗吸收了道教祖师的一些作风。所以我常说,禅宗就是把道教的修行方法来修行,最高见地上采用了《华严经》。顶端见地以下的那一部分,都是采用了道家的见地来修的。包括风格习惯。

  所以现在很多人谈修行,参禅,你要怎么修呢。不要说道家修炼,那《黄帝内经》的基础有没有呢。有了禅宗见地,可是修道是要性命双修,要改变这个色身的。但那些在唐朝时,是基础的东西,我们现在连基础都不了解。而且后期弘扬禅宗的,也似乎很忌讳谈这些。

  早期禅宗公案,大家看里头,临济祖师会说,你头上的无位真人。无位真人是道教的用语,现在问大家,大家肯定都不知道什么是无位真人。临济祖师说无位真人,说这个道教用语,可见当时大家都懂的这个意思,否则临济祖师就不会拿无位真人来比喻。可见当时修禅宗的人,大多都是修道家过来的。否则这个比喻就没有意义了。

  现在很多人去看公案,禅宗公案,其实你根本看不懂,看了也没用。这个是讲见地,没有讲怎么修行的。怎么修行在公案上没讲。我说如果有涉猎了道教这一块,很多人也不信。其实这是个大背景,很正常的。但是道教也不叫道教,就是一种文化大背景而已。只是现在我们没有这个文化大背景了,因为道教没落了,所以禅宗的也跟着没落了,禅宗的成就者也跟着少了。以前许多禅宗祖师,生死自如。其实这些禅宗祖师不只是参禅而已,他还有修其他道教的法。但这一块,都被藏地拿去了。然后我们现在很可怜,排斥道教,但不排斥藏地佛教。藏地密教很多吸收了不好的东西,我们就包容了。而道教对禅宗贡献很大,我们却瞧不起道教,看不起它。导致现在汉地佛教不行,落入空谈,也是如此。

  中国禅宗的生活方式是百丈禅师定的,百丈禅师本来就是佛道一起修的。他有个相师,就是懂看相的。所以百丈清规的做法,完全是中国道教修行的方式的。所以禅宗都选择在道教的风水宝地里头修。下一期,再讲风水和修道的作用。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道教       禅宗)(五明学佛网:道教       禅宗)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略述禅宗的印证心法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禅宗 

 吴言生教授: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王雷泉教授:《禅宗永嘉集》提要 

 李志夫教授: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 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 

 李志夫教授:中国禅宗理事观 

 李志夫教授: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从《增一阿含经》 

 杨佛兴居士:《心经》揭谛咒与禅宗三关 

 杨佛兴居士:禅宗的解与行 

 杨佛兴居士:禅宗精要与修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有人心就有禅宗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禅宗是无相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