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五浊恶世听闻到佛法,要好好修行


   日期:2017/12/20 18: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五浊恶世,造恶之时,这里所说的是详明《无量寿经》兴起的因缘,其中之一就是在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在这五种污浊的世间,众生带很深重的习气,所以造作恶业。感得的果报,就是从人寿两万岁开始,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减到十岁,这个时候就算是进入「劫浊」,在这一段时间里,众生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利使就叫「见浊」;贪、瞋、痴、慢、疑这五钝使就叫作「烦恼浊」;而「众生浊」就是有我有人在这里面造业,叫作众生浊。「命浊」是执持这个身是我,所以有生老病死,一直不断的迁谢,这是命浊。

  众生的寿命,到现在大约是七十岁左右,越来越短,每隔一百年又减一岁,今年刚好是民国一百年,所以大家平均的寿命又少了一岁了。释迦牟尼佛预言相当的正确,在这些烦恼炽盛的时代里,众生造恶非常严重,所作所为统统都是自私自利,想要的都是名闻利养,表现出来的,虽然口说仁义道德,但是心里面想的都是贪瞋痴慢,所以才会感召很大的灾难。

  在这个五浊恶世造恶之时,其难非一,我们看到的天灾水灾,这个难,是会影响我们的,还有人生最大的「八难」,这八难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郁单越—北俱卢洲,长寿天(无怨天)、盲聋瘖哑天、世智辩聪还有生在佛前佛后,北俱卢洲那边的人不用自己工作,五谷杂粮它自己会长,人寿大约是千岁,唯有享乐没有佛法,所以死后都堕于恶趣之中,那是大难洲。世智辩聪也是很不好的,有很多知识,但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正法,不相信有佛。还有盲聋瘖哑,眼睛看不到,耳朵聋了,没有办法说话,这些统统是八难。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天灾水灾,而是障碍我们没有办法听闻正法,这是八难。像北俱卢洲,虽然不用工作也很富有,可是他所在的地方没有正法,所以必然还会再轮回,还会再受苦报。

  我们今天有幸听闻到佛法,真的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自己有这一段因缘,还有这一段光景能够熏习正法,在熏习正法里,又能够遇到净土法门,所以这里就赞叹说: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在我们业障这么重,众生执着这么深的劫浊里,还能遇到正法,遇到净土法门,帮我们一生出离轮回,出离烦恼;虽然造善会得善报,造恶会得恶报,但是总在轮回之中,我们出离不了。

  其他法门,虽然非常殊胜,但是我们的根器没有办法学习,我们执有的心太重了,执着一切法是有的,执着一切相是实在的,这个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执取,非常的深重,一见相就生心,遇境界就起烦恼。实际上如果从本性来看,没有相可得,也没有我可得,没有境界可得,也没有个「我」可除,因为本来清净,本来不染。但是我们现在动念起无明,所以就妄有这些现象,说妄有,是妄有不是真有,说妄有大家会偏重在「有」字,不对,应偏重在「妄」字,你要知道法是妄的,一切法如幻如化,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所以说「妄有」。

  佛在经上讲:「虚受轮转。妄受苦报。」众生迷失自性就虚受轮转,于无生中妄见生灭,你在无生之法当中,见有生灭相,所以就妄有苦报,执着念念不舍,就没有办法出离,没有办法超脱。「特此一门,至圆极顿。」特别开了这个殊胜、方便的法门,你执有,没有关系,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妙有,念下去就会得到真空,真空就是佛性,就是你的本性,所以净土叫「入有得空」。

  有一句话赞叹「至哉妙用,不可思议」。明明是超情离见,是执取的,为什么会入真空?这真是难思,你只要执持名号一句接一句,老实念,不间断,心里一有罣碍,就马上提起来念,不要管它、不要顺着它、不要跟它去、不要跟它跑,不取不随,唯有依止佛号,这么简单你就可以见性,可以超脱轮回,所以叫特此一门,至圆极顿。圆到至极叫至圆,没有比它更圆满的了。极顿有多顿?顿是顿超的意思,它是如何顿超呢?十念一念皆得往生,皆能超三界。

  通途法门修行,如同一只白蚁在竹子里面,它要一节一节的逐节咬破,才能爬到竹子的顶端;净土法门是横超的,从旁边咬破一个洞,就直接登顶了,横超三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它是圆顿法。又说它有多顿呢!在《观无量寿佛经》最后的下下品,里面讲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是极重的恶业,乃至于盗十方僧物、盗现前僧众物,你偷盗十方的供养,当然有些是不小心误犯的、有些是故意的,这么重的罪,因为它结罪是十方。譬如说:你偷台湾公家的东西,台湾有两千三百万人,那你要还这两千三百万人;如果是十方的,那数不清了,这么严重的罪报,佛说:我不能救。

  因为通途法门没办法救,这么严重五逆十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现在没有阿罗汉,你们杀不到,但是如果这个人会讲经,你却后面去批评他、去毁谤他,障碍正法流通,那几乎等于杀阿罗汉,障碍人天眼目,或是杀害讲经法师,讲经法师没有分出家跟在家,所以无论是在家人或是出家人都是讲经法师。《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有一本是吴国支谦居士翻译的,他也称为三藏法师,所以讲经不分在家或出家身分。

  佛门注重的是师承、经法,不注重形象,我们对出家人当然要恭敬,要随喜赞叹他愿意发心出家。但是听法的时候就不一样,即使是在家居士讲法,出家人要听经也应顶礼三拜,对法恭敬才能够得利益。如果对法不恭敬,要获利益那就非常困难。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百分至诚恭敬,一念不生就证得法身,就证得本来的般若智照,这是极度诚敬才有可能。所以对法要恭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修行       悟显法师)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