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寂然法师:若修行有尽头那该是涅槃


   日期:2017/12/24 0: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最近,几位汉传佛教界富有盛名的老和尚接踵离世。

  有朋友问,为何一直未见你表示追思感慨,或有吊唁诸事呢。

  我说,从未与这几位老和尚有些过从,对于他们的言教和行迹也不甚了解,才从你们的朋友圈,看到各种顿失依怙、人天悲恸、早登极乐、乘愿再来,也就仿佛置身于老和尚末后的坛场,所以也就不需要冗余地平添许多不寂静的惊扰,只在心里默祷一句愿涅槃无余就好了。

  朋友说,难道你就不想最后多说几句话吗,或者念佛助念、念经回向啦,毕竟老和尚们一生尽头,终于能够往生净土,常住极乐,到达修行的终点。

  我说,听你这么讲,我倒是想要多说一句话了,是对老和尚的祈愿,也是对于自己的劝勉——若修行有尽头,那该是涅槃!

  我记得佛陀涅槃前,告诉阿难:

  「汝莫愁忧苦恼!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为败坏之法,何得不坏?欲令不坏者,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所爱念种种诸物,适意之事,一切皆是乖离之法,不可常保。」

  「汝今,阿难!如我先说,所可爱念种种适意之事,皆是别离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阿难问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异洲,不异依?」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闲症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涅槃,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

  对于涅槃之法,佛陀曾这么描述:

  予所得此法,甚深难见、难解、寂静、殊妙、虑绝、微妙,而唯智者所能知。

  涅槃大乐(图源:网络)

  然此众生实是好执、执于爱著、欢喜执,而以好执、执于爱著,欢喜执者,此事是依于缘,难见缘生之法。

  此事即静止一切行,舍离一切依,以灭渴爱,以去贪欲,灭而难见涅槃者。

  予若说法,其他者不能解此者,予唯有彼疲劳,予唯有彼困惑而已。

  佛陀还曾自说涅槃之地:

  诸比丘,有彼一处,无地、无水、无火、无风,无空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无无所有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无此世、无他世,无日月两者。

  诸比丘,我也说该处无来、无去,不住、不死、不生,无住处、无转起、无所缘,此乃苦之终尽。

  佛陀、辟支佛、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名为“有余涅槃”,这是因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无量劫里无明贪爱而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有余存。

  佛陀、辟支佛、阿罗汉寿终时所证得的涅槃,名为“无余涅槃”,这是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不再继起,而清净解脱,无方所无依存。

  并且,涅槃又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涅槃可以说是常,但不是世间的常。

  佛陀:“是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涅槃、无为法)存在。如果没有了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就无从解脱。因为有了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有所解脱。”

  涅槃可以说是乐,但不是世间的乐

  舍利弗曾说:“此涅槃者是乐”。

  涅槃无受,而乐属于受,怎能说涅槃是乐呢?

  当时,他人也有同样的疑问,舍利弗答说:“此处无所受故,此处正是有乐。”

  因为由于涅槃无诸苦,所以涅槃是乐,此处涅槃的“乐”并非是指乐受,而是彻底舍离了烦恼,卸下了重担,而获得的轻松、自在,是于世间再也不执取与黏连一丝毫一微分的束缚与羁绊。

  涅槃可以说无我,但不是世间的有或无。

  佛陀说:“一切法非我”。

  非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

  涅槃不是形而上,不是什么没有贪嗔痴的精神体验,不是某个地方或境界,更不是智慧圆满、梵我合一、一即一切的某一处遥远世外的奇幻仙境,涅槃也并无来、去、进、出、住、不住这些概念,涅槃的对立面是轮回世间,是亲证世间五蕴寂静而彻底的灭尽,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对于一个佛法的修行者,那么他修行的尽头,该是这样的涅槃!

  所以,佛陀在《阿含经》中才对摩罗迦子说:“当你在这些感知对象上面失去了立足处,你将不在这个世界这里,也不在其他世界那里,不在任何世界的任何地方,这意味着苦的结束。”

  因此,我想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佛法行者,最为体面而尊敬的祝愿,不是那些世间热烈感动的哀思,而该是愿自他見道究竟,解脱于常乐寂静又非我的涅槃。

  愿老和尚此生终了,末后究竟,无余涅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涅槃       寂然法师)(五明学佛网:涅槃       寂然法师)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 

 其它:简述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方立天) 

 惟觉法师: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黄夏年教授:法显与小乘《大般涅槃经》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四章 涅盘思想的完成—大般涅盘经的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二章 涅盘思想的展开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盘思想的起源 

 张秉全居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3 涅盘之深究 二 身心转依之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1 涅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