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随法师:认祖归宗(上)


   日期:2017/12/28 12: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认祖归宗》(上)

  编按:2017年11月11-12日,首届净土宗(福建)联谊会於福州阿弥陀佛大饭店圆满举行。来自八闽大地的弥陀之家念佛团体、莲友与大德法师们欢聚一堂,智随法师做了净土宗主题开示:认祖归宗。本文乃根据法师开示录音整理。

  一、为什麽一定要认祖归宗?

  今天有幸能够到福建阿弥陀佛大饭店,和大家一起共同庆祝我们福建莲友弥陀之家的联谊会,非常感恩大家,也要感恩我们阿弥陀佛大饭店提供一个这麽殊胜的场地,来圆满我们大家这次盛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开一个阿弥陀佛的大饭店,实质上我们很多人已经在开阿弥陀佛的大饭店了。饭店是吃饭的地方,吃世间的饭,和吃成佛的饭,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吃下阿弥陀佛大饭店的饮食,然後,以此因缘都能念佛往生西方,这才是阿弥陀佛大饭店要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我们福建的弥陀之家,我们在座的所有莲友,在各个地方推行念佛往生之道,这也是「阿弥陀佛大饭店」在各个地方具体的落实和表现。所以,实质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运作,都在为阿弥陀佛开这样一个大饭店。

  善导大师有句话讲得非常好:

  见色皆真色,闻音悉法音。

  莫谓西方远,唯须十念心。

  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见到的色都是真色,都是阿弥陀佛真金色,闻到的音声都是妙法的音声。我们不要觉得西方很遥远,只要有十念之心,就可以往生西方。十念、一念,就可以往生。所以善导大师讲: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皆可往生西方净土。所以,要开这麽样一个大饭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相信阿弥陀佛,那麽人人都可以开。希望我们把阿弥陀佛大饭店开到我们福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区,让每一个人都有因缘进入阿弥陀佛大饭店,都能够以此因缘念佛成佛。

  弥陀之家在这里开联谊盛会就是在认祖归宗,就是大家凝聚在一起开阿弥陀佛大饭店。其实我们每个地方都在开,各个地方都有弥陀之家。个人念佛,也有一家人;三个五个,几个莲友,大家可以成为一个小团队;人多的有道场,有寺院,有大的念佛堂等等。在我们中国人里面,大家都有一个认祖归宗的观念,家族里面都有祠堂,福建这边更明显。祠堂里面供的是谁呢?(祖宗牌位。)我们家族里面会有个祠堂,供养我们祖先,这个叫认祖。家族是从哪里来的?有个祖先,有个来源。那我们念佛,弥陀之家的祖先是谁呢?(阿弥陀佛。)我们也要认祖啊,认了祖才能归宗啊,才能归入这个家族里面来。如果不认祖的人就会流浪在外,流浪三界中,恩爱不能断。

  那我们的祖宗在哪里呢?

  虽然学净土法门,但认祖归宗非常重要,这样你才能够回到这个大家庭中来。弥陀之家在我们娑婆世界很多,真正弥陀之家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要认祖归宗啊。你要知道「宗是什麽?祖是谁?」明白这个才能知道如何来信仰净土教法,如何回到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宗」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凡是对佛教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净土宗是其中之一,也有称之为莲宗。那麽,我们一听到「净土宗」三个字,你会想到什麽概念和相关理念?想到一个宗派,一个法门,一种信仰,西方三圣。「净土宗」是一个很简单的词语,但是它内涵很多。

  中国人都知道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阿弥陀佛,但是可能不会想到「净土宗」。稍微了解佛法的人,一听说净土宗,就会了解和关注跟净土宗有关联的很多因素,包括信仰背景等。「净土宗」这个词语,实质是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的:「净土」和「宗」。认祖归宗嘛,归宗到哪里呢?归到「净土」这个「宗」来。如果不能归到「净土」这个「宗」来,那麽可能就跟净土信仰有距离了。

  我们为什麽学一个法门一定要认祖归宗呢?不光是净土宗如此,华严宗,禅宗,天台宗,都要认祖归宗。不然你学的这个法有没有传承,有没有体系,是不是如理如法的,可能就要打问号。比如禅宗,大家都知道六祖慧能大师,而学天台的是智者大师。你要学禅宗的教法,就离不开《六祖坛经》,这个就是要认祖归宗的一个因素。

  我们学的是净土宗,这个「宗」在哪里呢?这就跟净土有关了。以净土而建立的一个宗派,叫净土宗。净土宗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净土的经典,净土的祖师传承,净土的教法,净土的最终目标,要往生西方净土等等,都属於净土宗的概念。

  二、为什麽要对「宗」特别重视?

  为什麽佛教里对这个「宗」特别重视呢?

  「宗」有很多意义,如「宗派、宗旨」。一般听到禅宗、密宗、天台宗、净土宗,可能会从一个「宗派」的角度来理解。但是,之所以成为一个宗派,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宗旨:它是要干什麽,它的目标是什麽?比如禅宗,我们一听说禅宗就会想到「即心即佛」,我心即佛,我即是佛。禅宗是一个宗派,但是它的宗旨就是在认识到自心即佛,你能够开悟见性,见性即佛。那麽净土宗呢?我们一听到「净土宗」这个名词,就应该想到「念佛往生、念佛成佛」。这个是它的宗旨。如果把这些词语意义连贯不起来,说明我们对净土宗的理解是比较陌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认祖归宗了,就要深入了解「净土宗」的义涵是什麽了。

  佛教从印度传过来的。在印度的时候,佛教没有明显的宗派意识。但有学派,有上座部、大众部等等,後来晚期有中观派、唯识派,中观是龙树菩萨这一系的,唯识是无着菩萨。佛教传到我们中国之後,就形成了八大宗派。八大宗派都各自独立,也都有自己的教法,自己的经典,自己的祖师传承。

  八大宗派为什麽分的那麽细呢?有很多人在弘法时也会讲「八宗并弘」,要圆融无碍:我不属於哪一宗派的。不属於哪一派的,你到底属於哪一派呢?无派无门,那就是没有来源、没有根,没有「宗」的归属感,那就说明什麽都不是!这就像我们世间讲的「四不像」。「四不像」是圆融呢?还是在佛法之外?我们要两方面看问题。讲圆融,不是说就什麽都不去分别了,包括宗派、团队、法门等。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讲三藏十二部经典,它是有依据的,有来源的。根据众生不同,根据法门不同,根据我们得到的利益不同,它分不同的教法。

  中国祖师智慧高明就在这里,他把不同的经典,不同的法门,不同应对的根机和相应的利益做一个分类。这样就形成宗派意识了。分类不是在作分别,不是在彰显自我,是对佛法做一个全面的解释,让我们普通大众很容易通过一门来了解整个佛法。任何一个宗派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只关注自己这个宗派的本义,还会对整个佛法有一个全面认识,这才能成为一个宗派。

  宗派是以「宗」的名义,「宗」的立场来思维、组织、建立一套完整的教理体系,把整个佛法都要包容进来。包容进来的同时,还要独立自己这个宗派的教理、教义,以及它相应的功德利益。这样才成为一个宗。就像阿弥陀佛大饭店,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局部,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会议室,接待中心等等。那麽整个大饭店所有的一切都属於它的。整个佛法就是一个整体,就像大饭店一样。但是,我们要分功能的,这个地方是会议中心,其他地方是餐厅,还有地方是住宿。这就要把功能区分开来,功能区分开了之後,你需要什麽,就会去寻找相应的地方,才不会凌乱。宗派意识有这样类似的道理。整个佛法就像大饭店一样,要成为一个整体,然後再来分工。天台宗把佛教分为藏通别圆、五时八教等等,这就是它的区分。我们净土宗有难行道、易行道;圣道门、净土门,这就对整个佛法进行区分,最後来选择净土门。

  宗派首先对整个佛法有个完整的认识,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最後从中比较,选择适合我们自己修学的一个教法。当然,宗派的意义比较多,今天我们只能简单提一下,希望大家来关注净土法门,去关注「净土宗」,它作为一个宗派是怎麽形成的?它内在的核心是什麽?它的正依经典,祖师传承在哪里?这都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了解。当你详细了解之後,才知道如何回到净土宗弥陀之家。这个认祖归宗,帮我们找到了根源,让我们知道回家之路,这个时候走在往生大路上才是安心的。不然我们很多人信仰净土,一方面也在念佛求往生西方,一方面还要看大众的脸色,看世间的脸色。唉,他认不认可啊,有没有人反对啊,是不是这个法义不太稳当啊?……我们这个担忧顾虑来自於哪里?就是对「宗」不了解。

  三、信仰比单纯的教育更重要!

  提到「净土宗」,有些人可能认为是单一的一个法门:哦,念佛法门,某一个法门而已。其实,「宗」不是一个法门,「宗」是一个派系,一个宗派,有归根,有宗旨,有教理行果等等的体系,而「法门」只是一个具体的修行方法而已。

  一般人提到「净土宗」,知道是念佛法门。但是在佛教理念里,念佛的概念比较多,有持名念佛,有观想念佛,有实相念佛,还有观像念佛,都叫念佛。笼统讲,整个佛法都叫念佛法门。那麽,净土宗的这个行法在哪里呢?就是持名念佛。称佛名号,随顺佛的大愿,以善导大师思想讲,叫本愿称名。这就是宗派特定的意义所在。

  我们民间一般流行对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有信仰的人多少跟净土法门,净土宗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这个大饭店称为「阿弥陀佛大饭店」,跟我们净土宗也有关系。因为阿弥陀佛就是净土宗的本尊、教主,有阿弥陀佛在的地方,都离不开净土宗相关的教理、教义、行法等等。净土是一个信仰的法门,跟其他法门有所不一样。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是让我们了生脱死,究竟成佛的大教育,是佛对所有众生的一个教育。但是净土法门可能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信仰教育,要把我们的信仰建立起来。

  世间也讲教育,单纯的教育,如果没有信仰,那就有可能走入一种世智辩聪的阶段去了。就像我们世间,懂教育的人、有文化的人很多,但是有文化的人不一定就有信仰。有信仰的人超过有文化的人,因为有信仰的人懂得怎麽做人,懂得怎麽相信因果轮回,知道关注自己的生死大事。而没有信仰的人,文化再高,他也不会关注这一点。所以,信仰比文化更重要,信仰比单纯的教育更重要。

  教育是要达到一种信仰,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生命的真相。通过教育建立信仰,通过信仰来圆满我们的人生。尤其净土教法,更是一个信仰的教法。因为,阿弥陀佛不在我们这个世间,极乐世界不在我们这个世间;念佛往生,我们凡夫也看不懂,也看不明白,到底是真是假,我们这一生,在往生之前都不能很确定的、很肯定的把这件事情弄明白。

  所以,在教育的同时,一定包含着一种深深地信仰。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就是信,你要相信这个事实。佛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我们怎麽教育人相信这个事实?你无法去考证有没有极乐世界,你无法接近、了解这尊阿弥陀佛到底怎麽样。我们只能相信,只能听释迦牟尼佛所说,有这麽一尊佛在。那麽,这个就是信仰的建立了,通过教育来建立信仰。

  尤其净土法门的信仰,它是一种易行难信之法。大家读《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关於佛法的信仰很多,净土的信仰应该是最难相信的。我们在座有这麽多人信仰净土法门,说明我们在座都很有福报,很有善根。

  应该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掌声)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的人闻不到净土,善根少的人不会相信净土。那麽,我们在座的都是多善根多福德的人,能够遇到净土,能够相信净土,能够来念佛往生西方,这个就是信仰。这个信仰,不一定是靠教理建立起来的,不一定是靠文化来建立起来的,是靠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善根的人,哪怕一字不识,你也可以来念佛,你也可以相信阿弥陀佛。我们很多知识分子不相信有极乐世界,但是很多老太婆,一字不识的,相信有极乐世界。

  所以,对教理和信仰的关系,我们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四、净土宗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保障!

  提到净土宗,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些人事问题:跟哪些人有关,跟哪些事有关。我们一听说净土宗,会想到什麽人?哪些人跟净土宗有最密切的关系?

  先从大的讲,哪些佛跟净土有关联的?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还有六方诸佛出广长舌,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所有佛都跟净土法门有关联。

  我们净土宗看起来虽然是一个宗派,但是,它是所有诸佛都赞叹,都宣说,都护念的一个宗派,一个法门,一种信仰。

  从佛往下,我们来看菩萨,有哪些菩萨跟净土有关联?

  首先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发愿往生西方),文殊菩萨也发愿往生西方(我们看净土三经都有文殊菩萨)。弥勒菩萨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勒菩萨还是《无量寿经》的当机众,释迦牟尼佛把这个重要的教法吩咐给弥勒菩萨,让他流通念佛往生一法。

  再看我们後来的祖师大德,在我们人世间以菩萨身分,以祖师大德身分示现的,无论是我们净土宗,乃至其他宗派的祖师,跟净土有关联的人就更多了。

  印度龙树菩萨是我们八宗共祖,也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易行品》是龙树菩萨首先着述的一部净土着作。龙树菩萨之後,天亲菩萨《往生论》,我们净土宗三经一论,《往生论》就是天亲菩萨所着的。龙树菩萨、天亲菩萨都是印度有名的,有代表性的两位祖师大德。

  传到我们中国,那跟净土法门有关联的祖师就太多了。几乎所有出家的大德高僧,只要他学习教理的,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净土。最重要的,除了我们净土宗的祖师之外,大家会想到十三位祖师,近代印光大师,最远的慧远大师。十三位祖师是我们净土宗有关联的核心代表人物。

  除了净土宗祖师之外,还有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等其他宗派的祖师,大家如果去了解佛教的历史就会发现,几乎很多宗派的祖师都兼带弘扬净土教法。像智者大师有《净土十疑论》,三论宗的吉藏大师有《观经疏》等等。其他宗的祖师他们也会有相应的净土着作,也有坚固的信仰,最後大家也回向往生西方。所以净土宗相关的人事特别多。我们一般人关注的就是跟我们有缘的印光大师、善导大师、蕅益大师。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告诉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们生在末法时代,在八宗里面,与我们众生最有因缘的,最有保障的,可以讲是净土法门,净土宗。

  净土宗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保障。能够遇到净土教法,遇到阿弥陀佛,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福报。我们在这里今天吃了阿弥陀佛的饭,明天就可以往生成佛了。(掌声)想一想,无量劫轮回了这麽久,就吃一餐饭,就可以解决往生大事!多少人修行都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生死大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事情,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件大事情。

  最难解决的事情就是生死大事。在我们这个世间大事很多,我们中国刚开国家发展的大会,这是大事。我们今天也开会,连续开,开生死大事会。生死大事是全民都要解决的,不只是我们在座要解决的,全人类所有生命都有一个核心根本的大事,就是生死大事。我们把世间发展好了之後,每个人,每天晚上都要面对自我,要面对生死: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如果生死不解决,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在三界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我们安心。

  净土法门可以让我们遇无空过。遇到了就不会空过,今天遇到今天保证往生,明天遇到明天保证往生。谁给我们保证的呢?(阿弥陀佛!)所以我们要认祖归宗啊。

  认祖归宗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我们能够通过祖师,通过这个宗派教义的学习,来解决我们根本的生死大事,往生成佛的大事情。尤其在末法时代,净土法门是我们众生唯一解脱之道。

  「唯一」不是排斥否定其他法门。可能其他法门会有一些误解,觉得你们一讲净土,就把其他否定掉了。刚才讲过净土宗是一个完整的宗派,并没有否定任何一个法门。只是看到我们末法众生烦恼深重,业障深重,自力修行很艰难,我们没有自力修行的能力。

  昨天晚上有人问到关於戒律的问题,大家如果受过一定戒律,也就知道持戒非常艰难。近代有位高僧——弘一大师,是专门研究戒律的。弘一大师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他持戒持到什麽程度?「粗分五戒」。「粗」就是「粗细」的「粗」。弘一大师专门研究戒律几十年,自己也是严格按照戒律的要求,依教奉行,但是他最终对自己评价仅「粗分五戒」而已。就是五戒当中只做到了初步的,很粗劣的,还不算微细的。细的地方非常难。戒律是有高有低,有浅有深,有粗有细。细,细到了极处。微细到什麽程度?起心动念都在犯戒了。我们很多人起心动念都不知道,打多少妄想都没看见,在梦中还在颠倒,还在造业。

  所以,从佛法这些自力修行的教理当中越了解,越去体会感受,就知道生在这个末法时代,靠自力修行非常艰难。祖师经典都有讲,「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难得有一个得道的。

  大家到处都在寻师问道,参访明师,我们遇到了多少明师?我们遇到有几个人是开悟的?在民国时期好像还能听到有人开悟的,大家知道有虚云老和尚,现在听说谁开悟了?很难遇到了。印光大师讲的,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开悟的人。

  靠自力修行,在这个时代非常艰难,有很多原因。首先是我们自身业障深重,生在这个时代。佛陀在二千多年出世,我们那个时候没遇到佛陀,然後佛教传到我们中国也有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没有解脱。那就说明我们过去世的修行都没有达到解脱的标准。

  所以在末法时代,我们来到人道,投身於人,唉,还好,能够遇到佛法,能够听闻净土的教法,这是我们生在末法时代人的福报。从自我讲,我们善根福德都非常浅,但是有因缘遇到净土教法。这个就是大因缘,大福报。所以念佛即是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这是佛对我们的赞叹。因为净土教法是个难信之法,是个成佛之法,是让我们当生解脱之法,是让我们遇到就不会空过的一个法门。所以,我们今天遇到,回去之後就可以念佛往生西方了。人生大事,生死大事就解决了。

  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众生最终都能解决生死大事。佛陀不是让我们来消灾平安,吃一餐素食,去放放生,这一生世间的福报圆满一点,这不是佛的目的。佛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个是佛的目的。

  我们来学佛,来信佛,要知道佛要干什麽?那样才会真正走上信佛之道。

  五、净土宗的根本来源在哪里?

  认祖的 「祖」有多种意义,「祖」是祖师、祖宗。宗派的「宗」当是归宗,归宗是归依一个宗派、宗义、宗门。这个「宗」的核心,从大的来讲是一个宗派;再深入来讲,它的宗旨,它的意义在哪里,归根在哪里?那麽如何来认祖?如何来归宗?祖师在哪里呢?

  刚刚有讲善导大师是祖师。善导大师在哪里?知不知道在哪里?在西安?是不是?在西安也没看到善导大师啊,就看到舍利塔,看到悟真寺了。

  那善导大师在唐代?我们知道善导大师是唐代高僧,离我们一千多年,那怎麽能见善导大师呢?怎麽去认祖呢?那是不是在家里面供一个善导大师的像,就算认祖了?像我们祠堂,把祖先供一个牌位,供在那里,这是不是就认祖归宗了?这只是一个形式,是一个外相。认祖归宗,怎麽认祖呢?祖师的法身慧命才是核心。

  我们要认祖,善导大师给我们遗留下来很多东西。一个是悟真寺,崇灵塔,龙门大佛,很多因缘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善导大师曾经在历史上为了净土宗,有大的功劳。

  善导大师虽然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但是跟我们现在依然有很深的因缘。我们现在能够见到善导大师的法身舍利——五部九卷,这个才是真正认祖的地方。

  看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你才知道祖师是一个什麽样的形象。

  我们下午有《法事赞》,灯照法师会把其中一部重要的着作展示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真正地认祖,来归宗,这样你才能找到认祖归宗的方向。

  我们针对这样的话题,大家来了解一下,关於祖师,关於净土宗一些大概的内涵。首先我们看这个宗派,这个法门,这种信仰,它是谁建立的?

  净土宗是谁建立的?一般人提到了十三祖,净土宗好像是十三位祖师建立的。那麽我们看禅宗,一提到禅宗大家会想到谁呢?慧能大师。也提到天台宗,就会想到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但不会想到其他太多的人。那麽我们提到净土宗,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谁呢?善导大师!因为善导大师是真正净土宗的集大成者,所有的净土教法,净土理论都在善导大师思想里面包含了。

  後来的祖师大德,当然也是在传承、弘扬,虽然可能有些差异,有些地域性,时间性,应机性的不同,但是总的来讲,都是在弘扬净土这个大的教法范围之内。

  其实真正建立净土宗的不是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这才是源头。我们学法门要讲源头,整个净土宗的来源,来源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心建立净土,阿弥陀佛成就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才是这个宗的来源。

  阿弥陀佛当然不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人经常问,阿弥陀佛在哪里?有的就没听说过阿弥陀佛,或者说是不是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在我们这个世间存在过?他不在我们这个世间,在过西方十万亿佛国土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号阿弥陀,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是极乐世界的一尊佛。那我们怎麽在人世间建立净土宗呢?因为阿弥陀佛发愿建立了净土,以这个净土度化十方的众生,所以在我们人间就相应地有了净土宗的出现。

  那麽净土宗在我们人世间是谁建立的呢?那就是第二尊佛: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三部经,这个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有了这三部经的经典才会有後面的理论建立,相应的行法等等。所以净土宗根本的来源,是来源於阿弥陀佛的发愿,然後是释迦牟尼佛的宣说,以净土三经为理论依据,这样开显净土宗。到後面就是善导大师了。

  释迦牟尼佛是佛,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应化,广开八万四千法门,然後传到中国之後,善导大师依据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部经典,来开显净土宗。这样,净土宗才算在我们人间圆满的体现出来。

  从这三个层面来看,三者是不离的。先有阿弥陀佛的发愿,然後是释迦牟尼佛的宣说,善导大师的义释。(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随法师       认祖归宗)(五明学佛网:智随法师       认祖归宗)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附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参、赞古耀今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贰、自述行谊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五、其它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四、闲邪存诚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三、敦伦尽分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二、老实念佛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一、深信因果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别序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总序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简介 

 智随法师:印光大师法要 捌、述个人行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