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欲望产生的源头及类型


   日期:2017/12/30 18: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生物必会有欲望。从最低级的微生物、浮游生物及植物等到较高级的灵长动物,直到最高形态的人类等皆存在着欲望。植物因为其生长需要水分、养分和阳光等原因,它的根须便会有意识地伸向水源和肥料比较丰富的土壤某处方向,枝叶则会朝着阳光处伸展和靠近;人类则由于高智力原因创造了社会文明,这些都是在欲望驱动和影响下而产生的行为现象。

  欲望从产生来源上可分为:原始欲望与衍生欲望二大类。原始欲望是指人从自身的生存本能中产生某些必须获得满足的需求意识,以及本体固有的求知与爱意识。衍生欲望则是指人在原始欲望满足的基础上因感到欢愉和快感,并在智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种对该感觉的执着和沉迷意识,进一步扩展类似需求的衍生认知心理。例如人类在某次生存活动中意外发现并尝试了水果在腐烂发酵后酝酿出来的液体——酒,由于酒可以给予人带来一种快感,因而,人类对此感觉产生偏好和着迷意识,并在智力支配下开始效仿原始酒的酿造,将其扩大和传播开来。人类能够运用火对食物进行烤熟和烹煮同样是如此的一种偶然情形。衍生欲望刚开始时只是模仿,后来随着智力的发展则增加了依据原理和推理因素,如制作衣服、住房、车辆以及利用蒸气动力等。这即是说,人类依据肌体本能欲望与本体求知欲,在智力地加持下扩展并衍生各类新欲望——衍生欲望。

  人体或其它生物体对其在生存活动过程中所消耗能量需要补充的肌体本能反应——生理机制,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向人本体意识传达该信息,而人本体在接收了该信息后进行了选择反馈,并通过大脑、神经系统及肢体来执行该决定意识:进食或暂不进食。当人体在饥饿难耐时就会作出饥不择食的表现来,这是肌体生存本能对人本体意识的压迫。当人本体在受到身体束缚和限制下的意识觉知到肌体生存本能需要并作反应时便产生人最原始的欲望心理现象。我们将这一必须运用和通过身体感知外部事物和进行选择思维的受限意识现象称之为智力。

  因而,欲望最早出现在肌体生存本能对智力(受限意识)地压迫和驱动而产生满足需要的意识反馈;而欲望的膨胀和扩展则是在智力加持下心理衍生对某种需要渴望获得满足的结果。这即是说,当欲望在获得满足时,人就感到愉快,当不能获得满足时则感到痛苦——这就是人痛苦产生的根源所在。可是,由于人是一种较高智力的生物,基于人对某一满足感到愉悦地执着,一些则是仅仅出自心理感觉层面的,譬如,攀比的虚荣心等。

  身体对本体的束缚和制约下限制并构成了个体的知觉意识,对个体的知觉和认同进一步塑造和形成了自我意识。个体的知觉意识对肌体需要及外部事物剌激的反应与选择,我们称为智力。生存需要的本能压迫和驱动人个体自我意识——这是原始欲望萌芽与产生的源头,当自我意识对某一需求的趋向与认同便产生了该欲望。人对生存本能需要所产生的欲望基本上都蕴藏在肌体中,而人对求知所产生的进行学习与探索欲望以及爱心则源自人本体固有的天性。因为爱是人本体的面向之一,亦称为本体的特性之一;而人本体对事物觉知的敏感性意识及意识本能驱动是人求知欲的源头。人智力对欲望地无限加持便产生了人的无限欲望——贪婪。如此,在高智力地加持下,欲望也会被不断加持之下无限化地拓展开来。当人对某欲望过度执着和无限化膨胀时则势必酝酿成贪婪。这是人罪恶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在区分欲望的合理化类型方面上,我们又把生活中那些适当与合理的欲望称为正常欲望,如日常生活中正常合理的吃喝玩乐以及保障生活所必需的正当收入等;而将一些无限膨胀的欲望——贪婪称为不正常欲望,如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杀人放火——谋财害命等犯罪行为。另外,将仅凭动物本能而无视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欲望称为兽欲;而把一些基于生存本能需要却又能遵从良知与理性的合乎人性(道德伦理)欲望称为人欲,如合法的正常夫妻生活等。习惯上,我们把强奸犯的性欲望称为兽欲即是。

  欲望在心理学上解释为人对自身需求的意念。而人的需求总是反映了其本身存在着某种欠缺的原因所致。该需求意念——某欲望在认同的条件下,人就会千方百计去寻求获得自我满足。否则,人必产生痛苦,当欲望获得满足后痛苦才能消解。然,旧欲望解除后又会一新欲望产生,如此无限循环往复,直到人生命终止方休。除非,一些勘破金钱观的修行者在强大意志主导下才不会对金钱再产生欲望,如在艺术家和科学家当中的那些能够超然物外者,哲学家们在此方面意识上似乎表现更为出色。

  人因本体原因,其表现为善。因为本体并不需要物质来维持外在身体的生存需要,因而,本体是没有物欲的纯然意识存在。人因肌体生存本能需要原因充满着物质欲望,而为获得解决和满足这一欲望驱动上,则其往往表现为恶。从而,人体便成了善与恶、天使与魔鬼频繁交战及争夺的战场所在。唯有认识自己与忠于自己者,方可将灵与肉完美的融合为一体——人本体完全主宰着人肌体的至高精神现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欲望       源头)(五明学佛网:欲望       源头)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华方田教授:岭南佛教是澳门佛教的源头活水 

 雪漠:别落入欲望与贪婪的蛛网 

 卢志丹居士:幸福感并非欲望的满足 

 空海(惟传)法师:思维生命的源头 

 空海(惟传)法师:找寻生命的源头 

 高月明居士:为什么说心理疾病源自对本能欲望的压制 

 慈法法师:把握动机的源头 

 慈法法师:了解放逸的源头 

 惠空法师:建立活水源头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六、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五、